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忆春节作文5篇(回忆今年的春节作文)

2024-05-15 19:27:25综合

忆春节作文5篇(回忆今年的春节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忆春节作文5篇(回忆今年的春节作文),以供参考。

忆春节作文5篇(回忆今年的春节作文)

忆春节作文1

  记得20xx年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墙上、窗户上都贴着“福”字,我们家也贴了。

  爸爸先把它按在家门上,再用胶带撕四块,均相等的长方形,都贴在“福”字的四个角上,以防脱落下来。而这时,爸爸却把“福”字倒着贴。我急忙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把“福”字倒着贴呀?”爸爸说:“福到了,不好吗?”我明白了,说:“好好好!福到了,福到了!”

  到了中午,该吃团圆饭了,我说的团圆饭是我们大家一起包汤圆吃。看着奶奶娴熟的手法包着汤圆,我心里羡慕不已呢!首先,先把面搓圆,再把面团捏成一个碗的形状,适当地把汤圆馅放进去并包起来,当锅中的水开了之后,立即把包好的汤圆放进锅中。

  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呢!

  等了一会,汤圆终于出锅了,奶奶一打开锅盖,那热气便“直拥而上”,马上,整个厨房都雾气腾腾。奶奶从厨房端了盛好的汤圆,只见这些汤圆一个个像小精灵似的,白胖胖的,圆鼓鼓的,真可爱。一咬下去,哦!那些芝麻糊一涌而上。太香了,太好吃了!接着我就一口一个,吃了还想吃,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嘛!

  啊!过年真好啊!

忆春节作文2

  时间匆匆流逝,岁月不待人,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这就意味着大家盼望的节日到了。现在已是金秋时节,马上就要过年了。

  记得每年快要放寒假时,学校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那热闹的场面,那精彩的表演,那欢喜的日子,怎么不让人流连忘返、陷入其中?

  记得每年快要放寒假时,我们班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元旦晚会,那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教室,兴高采烈的气氛,怎能不让人记在心间?

  记得每年放寒假,回家过年,坐在沙发前看春晚,全家团圆的景象,逗人的相声,整齐划一的舞蹈,那有趣的节目,那愉快的心情,怎能不让人挂在眼前?

  记得每年放寒假,全家吃团圆饭,叔叔阿姨,哥哥姐姐都从外地带回来许多好吃的,好玩儿的。小朋友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朋友发红包……

  这一幕幕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迫不及待的想过年,使我那颗心“飘”了起来。

忆春节作文3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寒假里,我们每天都有安排。

  今天我们要去动物园。动物园的售票口人流如潮,那种拥挤让我无法想象。到了动物园以后,我看到了许多动物石像,比如鸭子、鹅等等。然后我们又到了鸟的世界,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鸟,漂亮的、可爱的、古怪的、吓人的.,都有。而且还有我最想见到的丹顶鹤,它的头上确实有一颗美丽的红宝石,一身洁白的羽毛,修长的双腿,真实迷人极了。

  看完鸟我们来到了牲畜区,刚到时我们看到了一头驴向我们走了过来,走进看清了它的表情,它的眼睛和嘴巴似笑非笑的,眼睛也偷偷的瞄着我们,顿时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最后我们又去看了猴子,猴子们活泼爱动,蹦来跳去。他们的手指很灵活,可以像人类一样剥花生,再把花生灵巧的放进嘴巴里。有一位猴妈妈正在给猴宝宝喂奶,温柔的搂着宝宝,让我感到了动物间的美好和幸福。

  我非常喜欢今天的动物园之旅。

忆春节作文4

  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因为那时候可以收到红包,吃到很多好多的东西。

  记得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全家出动,去采购年货。我们先到超市买了春联、福字和一些吉祥物。然后又去菜场“大扫荡”了一番。我们分别买了鱼、豆芽菜、牛肉、娃娃菜、虾、马兰等十几个品种,每个人的手里都大包小包拎满了,奶奶看买得差不多了,就说:“好了,我们回家中,菜买好了,这么多菜都能烧一桌满汉全席了。”我们听了都开心的笑了。

  回到了家,全家人都各自忙活了起来。奶奶负责拣菜、洗菜,我在边上打打下手,递碗、拿筐、放盆,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妈妈负责打扫卫生,摆放桌子,我还忙中抽空,帮妈妈剪胶带,贴春联和福字。当食材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奶奶突然提议道:“要不,程程今天也烧一道菜吧?”“好啊,我来做鱼吧!”我爽快地答应了。奶奶边帮我准备锅子,边说:“程程,烧鱼呢,要先放油热锅,再放生姜和盐,然后把鱼的两煸成金黄色,这放盐呢是为了煸鱼的时候不粘锅。再放入酱油和糖,最后放葱和味精,知道了吗?”“知道了。”我照着奶奶讲的步骤做着,在奶奶的帮助下,不一会儿,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就出炉了。奶奶帮我盛到盘子里,我端着盘子高兴地喊:“红烧鱼出锅喽!年年有“余”啦!”我把它端到餐桌上放好,爸爸妈妈看了直夸我:“程程真厉害,这年年有“余”做得不错啊!”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开心极了。

  到了晚上,我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阳台上放烟花。看着灯火辉煌的城市,看着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听着“噼哩啦啦”的鞭炮声,我开心极了。

  这是我过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个新年。

忆春节作文5

  每年,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山南海北、四面八方的游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回家,历尽千辛万苦,亲赴一年一度迎春的盛会,只为了一份亲情、一种温暖、一场团聚、一次欢庆。那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浓郁、最美丽的乡愁。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

  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父亲身后,随着如织的人流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扳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声声,烟花腾空四起,硝烟味弥漫着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相辉映,神州大地沉浸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浓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最出色的号手。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其实,话里话外人们说的都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拜年去了。人人穿着新衣,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工夫,初二晚上或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以说,元宵节是行将结束的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然而无论多么热闹,也难掩人们对告别春节的不舍。春节像陈年老酒一样醇香、醉人、绵长。元宵节则是人们对春节留恋的咀嚼和回味。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已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