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全套教案

2024-05-14 10:36:43综合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全套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合集小学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全套教案,以供参阅。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4篇 小学语文全套教案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指导看图。

  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你们还记得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的方法都可以)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比赛。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读音、组词

  拜、墓、端、团

  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2)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3)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1)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3)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4)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2)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3)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1)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2)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1)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2)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评析】

  王春晓老师在济南市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了《纸船和风筝》一课,在教学中,她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鸟这一角色,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课文中本来没有的小鸟角色,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

  小鸟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王老师戴上头饰亲切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相互问好,使师生关系一下子变得融洽,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鸟的角色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还起到了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但却以小鸟的身份出现,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时,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迹。再如:当松鼠与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难过,小鸟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因此,小鸟角色的加入切实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王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王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王老师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王老师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王老师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师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师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她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王老师就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王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王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王老师仍然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这句不完整的话,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总之,王春晓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5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懂得要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到过骆驼吗?出示骆驼的图片。骆驼有什么特点?(高大)那你们见过羊么?羊有什么特点?(矮小)高大的骆驼和矮小的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二、新授:

  (一)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或录音),请同学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有几幅图,每幅图分别和哪一段文字相对应。

  4、检查并读生字新词:骆驼 他们俩 围墙 茂盛 摇头 很窄 大模大样 评理

  5、分段读课文。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重点,懂得其中的道理。

  1、出示几幅插图,指着图,提问: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争论起来?

  2、讨论:到底高好呢还是矮好?

  3、分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讲读二、三自然段。

  1、看图读思: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它们在做什么?

  2、读第二段,思考:骆驼用什么方法证明高好?请你找出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出示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3、羊认输了吗?羊又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呢?

  4、看图理解:“又窄又矮、大模大样”等词语和描写骆驼动作的词语。

  5、齐读课文,思考:骆驼和羊到底谁对呢?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它们互相服输吗?不服输怎么办呢?

  三、作业:

  熟读课文,熟读本课生字词。分角色朗读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骆驼和羊都能通过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它们互不服输,最后想出什么办法呢?

  二、新授:

  (一)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老牛怎么评的呢?老牛的'话对不对?

  2、“长处”指什么?“短处”指什么?骆驼和羊错在什么地方?

  3、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呢?它们会做些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学们互相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对同学们认为有困难的字进行重点指导。比如:

  茂:注意下边不要多一点。

  腿:要先写两边,后写中间。

  4、读读生字新词。

  5、书写指导。

  三、练习:

  课后2题、3题。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分角色表演《骆驼和羊》的故事。

  2、听了老牛的话,骆驼和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合集小学语文教案4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童对概念的初始认识,提供充足的时间及材料,尊重儿童的差异,力求在课堂上然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从结论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点亮小灯泡》一课来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承接《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中提出的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的`观点,引导学生连接最简单的电路,为后面的《简单电路》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为凸显其作用,本课主要采用独立学习与课堂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独立学习: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后,对如何点亮小灯泡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独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独立学习"将使学生经历一个有思维过程的探究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体现。

  2.课堂分析: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共同点,找到回路、断路、短路的特点,了解电流流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有独立学习做基础,课堂分析将进行的高效、有序。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非常丰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稍弱,思维快于语言,因此会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楚、跳跃性强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能对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进行假设,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3.对电路初步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当电形成回路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手电筒,提出问题

  1.学生观察手电筒的构造,尝试解释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

  2.提出问题:你能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二)提出假设,实验验证

  1.PPT出示学习任务一:

  (1)在学习卡片上画出你认为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

  (2)实验验证你画出的连接方式能否点亮小灯泡。

  (3)时间:12分钟。

  2.分发材料,学生进行学习任务一。

  3.PPT出示学习任务二:统计小组内有几种能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和几种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注意:重复的算一种)

  4.汇报展示:选择一个小组,将组内统计出来的连接方式分别用放大的小灯泡和电池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三)分析现象,了解电路

  1.分析能够点亮小灯泡的各种连接方式,找到相同点,了解"回路"的特点。

  2.PPT出示电流动的路线及小灯泡的剖面图,解析回路及小灯泡内部构造。

  3.教师演示去掉金属外壳的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的方法。

  4.分析不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认识短路及断路现象(PPT出示)。

  (四)课堂小结,安全教育

  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使用1.5伏干电池作为电源,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导线传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这是非常危险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