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作文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庐山游记作文3篇,供大家参阅。
上小学二年级时,我们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从此,我的脑海里一直想象着云雾缭绕的庐山。我非常想去游览这神秘的庐山。今年暑假妈妈终于带着我圆了愿望。
经过八小时的车程,我们首先来到了白鹿洞书院,它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上了庐山一句话也没留,而到了白鹿洞书院,苏轼远眺庐山,提起笔写下了〈〈题西岭壁〉〉这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接着我们就去爬庐山了。我们踏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大家互帮互助,有说有笑。人还没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哗啦啦的瀑布声,像海浪涌上岸滩一样。经过一段山路,我已经能隐隐约约地见到庐山三叠泉瀑布了,山路一转,我们便来到了三叠泉。此时,我的腿脚已经发软了,我和姨夫一起去了三叠泉下,凉风习习,吹得我瑟瑟发抖,这里像夏天的大冰库,我好像又回到了寒冷的冬天,在这里睡上一晚,不穿上一件棉袄不被冻死才怪。仰望三叠泉瀑布泉水从山顶争先恐后地奔涌而下,轰轰的水声如千军万马而来,直是雄伟,壮美,远眺三叠泉瀑布,泉水凌空而下,一泻千里,像千丈青山衬托着巨大的银缎子,约200多米的落差又给了银缎子生的气息。此刻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惜导游跟我们说,李白看到的瀑布并不是三叠泉瀑布,而是在庐山另一个地方的小瀑布,气势并不如三叠泉瀑布。此时我心里直想着,还不和庐山三叠泉瀑布留个影,做为永久的纪念。
下山时我的脚在不停地发抖,似乎不再听我的指挥了,到了车上导游告诉了我们一个惊人的数字:“我们今天爬到三叠泉一共走了3976个台阶,相当于爬了330层楼,但距离山顶还有7。5公里,这太不可思议了,我不敢想象爬到山顶要多少个台阶,这要何等的体力和毅力才能让我有勇气完成呢。
今天虽然就玩了一下午,我却在两个景点中品味到了人生当中的酸甜苦辣……
八月份,我回了妈妈的老家九江,8月16日中午上了庐山。
8月16日 阴有阵雨
今天中午,我们坐上一部豪华轿车和智舅舅、外公一起上山。
车行了不久便开始上山。路呈优美的“S”形。起初很平缓,不久便陡峭起来,慢慢云雾也起来了。
上山以后,我们就去含鄱口玩。含鄱口下面就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山紧紧地“含”着鄱阳湖,故而得名。因为今天雾较大,所以只看到一点点影子。鄱阳湖是著名的候鸟栖息地。两块地方放在一起,就是鬼斧神工了。含鄱口有两条索道,一条是太乙索道,它通往海拔800米、著程“江西第一度假胜地”的太乙村;另一条是含鄱口索道,通往大口瀑布。这两个景点没在我们安排之列。
之后我们来到了五老峰。我和爸爸一起登峰。五老峰海拔1436米,俨然如席地而起的五位老翁,由此得名。爬到半山腰时,一阵大雾吹来,有些模糊,非常凉爽。雾是乳白色的,比牛奶还要纯净,还湿漉漉的。他们一阵一阵的,我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景象。我借助一根拐杖登上了一峰。
接着我开始登二峰。通往二峰的路是一些大石头及石板,道路很陡。往外瞭望,是一片云海,白茫茫的。
往三峰就有一个洞,大人要弯腰低头才能通过。二峰通往三峰路程较远,中途有庐山迎客松。它是从石缝、悬崖峭壁中长出来的。前枝叶片整体看像一个大手掌,好像在迎接我们似的.。
登上三峰,便看到了海拔最高的山峰——四峰。我们走了以点儿路就到了。只见五老峰陡峭挺拔,东南面绝壁千仞,陡不可攀。我们是从西北面爬上来的,五峰下去即是三叠泉。妈妈交代说这次不可以去那里,再加上天气阴阴的,我们原路返回了,有点遗憾。不过爸爸说没关系,等我长大点再去。
晚上我们逛了牯岭街。(提醒一下,车子开上来,就已经上了一大半山,所以无须下到山底下)我知道了庐山的特产——三石一茶。哪三石呢?石鸡、石鱼、石耳。茶是庐山云雾茶。
中国风光皆是美妙。庐山,惟妙惟肖地表达出它的魅力;庐山,清晰可辨地展现出它的宏大;庐山,更能突出中国之大、风景之美……
刚来到庐山的时候,我的眼睛一直发光,水天一色,峰峦叠翠,是它的特点。大山和蓝天相结合,总觉得它就是人间天堂。
我欣喜若狂地登上了那“主角”——庐山。山上怪石嶙峋,他们有的伫立着,宛如一个巨人守卫着他的“妈妈”;有的躺在某个位置,静心地等待着客人来欣赏如花似玉的自己;有的弯曲连绵,妖娆地显现着它的.身姿。中午之时,我望着那还有一半未爬的庐山,感觉遥不可及。它不仅宏伟,而且还有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当爬上最高点的那一刻,我之前烦躁的心情,立刻灰飞烟灭。向山下远眺,一座座高山卧在我的脚下,心旷神怡,总感觉我是这些大山的主人,指挥着它们的发展。
苏轼说得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登上这座山后,被它陶醉,我也不例外。
庐山让我感到世间之美;庐山,让我感到人间之美妙;庐山,让我感到历史之悠久。中国大山绝无仅有。
欣赏风光,可以让人对自然抒发出真情挚感;欣赏风光,可以让人流传中国历史;欣赏风光,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