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语文教案6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合集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时间的可贵。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偷”指的是谁。
2.指导学生明白时间可贵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学案、课文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词。
( ) ( ) ( ) ( ) ( ) ( ) 作家 摇动 猜猜 舍不得 浪费 懒觉 ( ) ( ) ( ) ( ) ( ) ( ) 警察 厉害 宝贵 知识 贪玩 成绩 ( ) ( ) ( ) 影子 惊奇 睁大眼睛 (课前让学生给生字注音,组内交换批改。小老师帯读)
二、 自读课文,质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了课文后,我会思考提出问题:
三、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学习,解疑。
1、找出小明和爸爸的对话,用“ ”划出,并选择其中的一次对话在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读。
2、请小组展示读,老师适时引导理解感悟句子。
①您是怕妈妈说您懒,还是怕爷爷拧耳朵呢?(指导用“是还是”说话)
②在你睡懒觉的时,它偷走你宝贵的时光;在你上课不专心的时候,
它偷走你就要得到的.知识;在你贪玩的时候,它偷走你应该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明白:当我们睡懒觉的时候,时间就白白的浪费了;因为我们上课不专心听课,时间就又浪费了,知识就没有学好;因为我们贪玩,学不好知识,成绩就跟不上了。)
③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去,看不见影子,也听不到脚步声。
3、小组讨论归纳小结。
①这厉害的“小偷”偷走了我们什么“东西”呢?(时光、知识、成绩)
②这厉害的“小偷”是谁?(睡懒觉、不专心、贪玩)
4、明理悟情(教育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四、巩固练习
1、仿写句子。您是怕妈妈说您懒,还是怕爷爷拧耳朵呢?
2、我会查找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
五、整理与评价
1、自我评价:认真,自我奖励( ) 还行( ) 需加油( )
2、小组内评价:积极参与讨论( ) 团结协作( )大胆表现( )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对促动今后更大的进步)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基于教材的特点、语文素养培养的一般规律,执教本课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思路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站在引领者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体现“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本课教学可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二课时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内化吸收,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所以每个人也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因为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冲动发怒,过后又后悔的情况。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简短的交流之后,指名发言。
师生对话。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相关经历,和学生平等沟通。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气、发怒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对自己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态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结果。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故事。(板书课题:成吉思汗和鹰)同学们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谈一谈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对鹰的认识。
学生发言。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播放下面的资料,但要注意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资料:
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位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大多认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因此有学者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汉曾经说过:“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尽管后人对他残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词,但这并不影响他做为马背天骄的伟人的地位。
鹰——内蒙古大草原上正义的象征。它强健、凶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国北方地区。幼鹰常常被牧民驯养,成为猎鹰,帮助人们捕抓野兔等猎物。
[设计意图: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因此本环节设计没有急于让学生接触文本,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把生活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整体感知
出示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
1.自由读书,结合教材后面“生字条”,给文中出现的生字注上拼音。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如:悠闲自得、宠爱、满载而归、懊悔不已等。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初步读书的感受。
找出“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的部分,反复阅读。
2.生生交流,反馈学习情况。
在学生独立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发现问题。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适时找出重点的语句段落,指名朗读。让学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发挥自己宏观调控的作用,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比较杂乱的问题。本环节还重视了学生积累词语的训练和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重点词语的理解一般有三个步骤:不理解、结合工具书理解、工具书与文本创设的语言环境结合来理解。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关键的词语,实际上也就基本理解了教材的内容,为后面的深入研读奠定了基础。]
三、及时巩固,读写结合
1.抄写课文中你认为应该重点记住的生字和词语,不太熟练的可以多写几遍,但一定要注意工整规范地写好每一个字。
2.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填写下面的括号。
( )的泉水 ( )的季节
( )的天气 ( )的狩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成吉思汗_______次接水都被鹰撞翻了,于是他就__________。结果把那只鹰_________射杀了。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_____________ 。成吉思汗从这个教训中领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是并没有要求削弱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因此听说读写,不可偏废,语文基本功训练要扎实到位。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动口、动脑、动手相结合,各种学习感官的积极配合,不单使得课堂结构错落有致,张弛有度,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下面的词语:
悠闲自得、狩猎、手腕、拧断、懊悔不已、宠爱、小心翼翼、满载而归
2.用一句话说出《成吉思汗和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指导读书,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1.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把自己的个性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抓住“悠闲自得”、“他最喜爱的鹰”、“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家的路”等描写,体会成吉思汗和鹰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要抓住“渴的急不可耐”与“正准备一饮而尽”来理解成吉思汗的境况,来体会他的情绪。
从“嗖”的一声、“这只鹰前前后后飞了好几个来回,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等描写便不难体会到鹰是怎样“想”的。
2.用学习“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时此刻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怎么读?成吉思汗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又接满了第四杯水,鹰是怎样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样做的?这段话该怎样读?要读出变化的语气来。
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阅读指导上。
[设计意图: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学生能够快速找出“成吉思汗发怒杀了鹰”这一点,但他们容易忽略 “为什么愉快变成了愤怒”,这个环节把体会人物 的内心活动作为重点来探究,不但使教学仅仅围绕中心目标展开,而且完成了“把书读薄”到“把书读厚”的经过,学生在切身体验的情况下,会情由心生,情动而辞发!课堂就不但是读书的过程,还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
三、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
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成吉思汗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鹰是一只什么样的鹰?
学生可能各抒己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但又不要盲从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可能存在分歧:成吉思汗既有叱咤风云的一面,又有凶悍暴戾的一面,但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和背景来全面认识伟人的形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面对错误,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动?对你有什么启发?
安排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教学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门交际和交流的工具,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帮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本领。]
四、课堂延伸,设置作业
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
1.学习《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
2.搜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错误,采取的不同态度的材料,扩大阅读量,总结经验。
[设计意图:积极使用教材,并努力凭借教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并努力超越课堂的局限,使语文学习向生活延伸。]
五、快乐作业 (出示课件)学习《成吉思汗》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感悟,突出广泛而自主的大量阅读,突出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与训练,以多种渠道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1、阅读教学中学习方式的选择。 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师绝不先将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在执教《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
2、阅读教学中人文因素的渗透。 语文教学意在实践“语文学科承担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即实现对人的全面关怀”这一思想。学生语文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应该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一生成长的甘泉,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脱离低级气味的有品位的人。在《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中,为了让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联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在发怒的时候做出令自己懊悔的事?
,
3、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全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发现、研读、品位,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位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教学《小猫刮胡子》一文中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如课文第七自然段描写猫妈妈教育小猫的语言准确、生动,十分精彩。我要求学生边认真读书边细心体会,感受猫妈妈的耐心。并让学生学会运用“好比”说话,领悟到这段集中体现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的精彩内容。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4、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本课教学中,我扮演小猫,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机动地安排这样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告诉我(小猫),为什么会撞得头破血流?让学生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这样的活动学生最感兴趣。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既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5、注重写字的训练。“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
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写字是学生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技能。我们的写字教学活动离不开训练这个过程。训练是学生练好字的'重要手段,没有训练是万万不行的。那么在本课教学中,我请学生上台来补完课题中的生字“刮”,同时点出“写字要认真看每一笔,仔细写每一画”的写字指导方法。学生兴致盎然,板书的认真,评讲的仔细。从而把写字教学落到了实处。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促进学生形成书写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把“舞台”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的热情都十分高涨,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活动,并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充分地展现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了新课程的学习目标。
当然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尚有不足之处,如:在个别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评价性语言还不够丰富。
通过上这节课,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了解了更多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上有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今后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陨石知识的诗歌,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同学了解陨石的奇妙,激发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同学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培养同学搜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三、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天外来客——陨石的资料,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石”激趣,导入新课。
1、谈“石”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个“石”字,谁能变个字形小魔术,在它的上、下、左、右任意一边加一局部,使其成为一个新字?(同学自由说)一个小小的“石”字就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头就更有趣了。
[以游戏方式导入新课,使同学在课开始就充溢兴趣]
2、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
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块石头,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谈自身的发现:这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它上面写着醒目的四个大字“宇宙来客”……)的确,这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它来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来客(板书:天外来客)它的名字叫陨石(板书:陨石)
[教师出示“宇宙来客”陨石图,巨大的石块,赫然醒目的“宇宙来客”四个大字,给同学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同学的好奇心被激发,探索欲望增强。]
(二)展示资料,了解陨石
1、关于陨石你了解了哪些知识?同学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展示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出示:流星雨)1976年 3月8日,在俺国吉林省下了一场奇特的雨,从天空中降落下来的不是雨滴,而是大块的石头,景象十分壮观,这就是流星雨。在这次流星雨中降落下来的石头共有100多块,最大的重达1770千克。(出示各种形状的陨石)陨石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如米粒,有的.似龟壳,千姿百态。
[通过展示资料,培养了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使同学对陨石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诗歌做好了铺垫,由于农村同学受条件所限,搜集的资料总是有限的,教师补充一些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关于陨石俺们课本上有一首诗歌,同学们想读吗?
2、同学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识字方法独立解决,教师引导同学区分重点字词。
3、同学反复读诗歌,要求:读后告诉大家有什么收获?
4、同学汇报读书收获,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自读诗歌,同学对诗歌进行整体感知]
(四) 再读,理解内容
1、同桌合作读书,要求一人读一小节,读后互相评一评。
2、同桌合作读展示,集体评议。
3、教师范读。
4、同学评价教师朗读情况。
5、同学自读:注意每句话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6、指名读,集体评议。
7、集体交流读懂的内容。
(教后补记:俺知道了陨石是石头也是星星、俺知道了陨石是与大气摩擦发生的、俺发现这首诗歌的每小节后的字的读起来非常顺口,让人越读越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注重了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样,同桌读、教师读、自身读、指名读,使同学在读中理解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同学在读中感受陨石的奇妙。]
8、同学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集体讨论后解答。
[同学的探索欲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五) 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像:假如你是一块陨石,你从遥远的天际来到人间,你想向大家说什么?
[以童话般的方式让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朗读、解读古文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3、引导学生了解山市、海市等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
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理清山市变化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先欣赏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生活在淄博的同学都应知道此联出自哪里、写的是谁──它悬挂于淄川蒲松龄故居,是对蒲松龄一生成就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收入作品500篇,除描写狐鬼怪异的故事外,还收入了一些奇特的事。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山市》,文中也称“鬼市”描写的到底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把握节奏、注意停顿。
三、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可选择不同方式阅读,如默读、轻声读、放声读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标记疑难句子。
四、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子
1、,给下列字词正音。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高垣睥睨 黯然缥缈
2、难句理解:
然数年恒不一见。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五、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写山市,以什么为顺序?
──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忽见、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
由此可见山市变化很迅速。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市变化的?
──作者以目击者的口气描绘山市的变化:孤塔、宫殿、城郭、危楼、高楼、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本文的语言特点如何?
本文语言生动,多用夸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的表现了“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美景。
六、拓展
1、请用自己的话向同学和老师们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2、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科学阐释或相关故事。
【备注】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因他著有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世称“聊斋先生”。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
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五、拓展
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
2.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
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物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
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五、拓展
阅读《儒林外史》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要主要写了什么?(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交流: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3.出示句子
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②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③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让学生通过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
4.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说说原因。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
1.正面描写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
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2.侧面描写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
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性格特征的刻画。
3.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选取头饰、裙饰和服饰三个要点,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妆扮,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在容貌方面,则着重写她的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外貌所指的内容很广,如容貌、神态、衣饰、风度等等。外貌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描写人物外貌易犯的一个毛病是“面面俱到”,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头发、衣着等样样都写。
4.语言描写
找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
四、拓展
课外阅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