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5篇

2024-04-16 10:48:00综合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5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实用5篇,以供参阅。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5篇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1

  【活动目标】

  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纸、剪刀、小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女巫与公主”。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可是有一天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师,她对公主施了魔法,把公主关了起来。你愿意帮忙把公主就出来吗?(愿意)我们要闯很多关,才能就出公主哦!你们有信心吗?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故事情节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幼儿对帮助公主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二、游戏“闯关救公主”。

  (一)第一关:寻找复原

  师:请小朋友找出爱心的另外一半,把爱心复原。(出示三种不同的形状,让幼儿辨别)

  师小结:像这种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叫对称图形。

  (这一环节,孩子们首次接触到电子白板,都争先恐后地想到前面操作一下,同时,孩子们初步理解了对称图形的含义。)

  (二)第二关:对折辨认

  1、出示月牙形、梯形、正方形,请幼儿折一折,找出对称图形和不对称图形。

  2、集体交流:

  (1)请幼儿上前示范折一折,并说出图形是对称的。

  (2)教师小结:像这种上下大小一样、形状一样,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叠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让幼儿通过动手做一做,在自己的探索操作中找出对称和不对称图形,并再次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老师也再次地进行小结含义。)

  (三)第三关:观察分类

  师:请你把对称的送到笑脸框里,不对称的送到哭脸框里。

  (此环节让幼儿在电子白板上把对称和不对称的.图形分别拉到相应的框里,并通过对称轴进行检验,图形是否对称,孩子们争着上前试一试,分错了,其他幼儿积极愿意帮助他,并能够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四)第四关:旋转操作

  师:两个梯形,请你转一转、摆一摆,把右边的梯形跟左边的相对称。

  师巩固总结:以对称轴为中心,左右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能够重叠在一起的就是对称图形。

  (此环节是最后一关,幼儿非常兴奋,公主就快要被救出来了。但是这关也是最难的一关,不仅要观察梯形的特征,还有观察梯形在对称轴的什么位置,一开始请了两名幼儿都没有摆对,在老师的再三提醒下,通过一次次的观察,终于摆到了正确的位置。)

  三、感恩“公主送礼物”。

  集体讨论并操作:如何折、剪出对称的图形。

  师:公主就出来了,为了感谢我们,公主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这些礼物都是对称的,它的另一半藏起来了,应该怎样折出和剪出完整的礼物?

  (此环节利用公主送礼物,让幼儿通过折和剪,感受对称的含义,体验对称的美。)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2

  活动目标:

  1、练习按三重条件分类,并计数出总数。

  2、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重点:按三重条件分类。

  难点:尝试自己出题考别人。

  活动准备:

  教具:8个大小不同的红、蓝色园、方片。

  学具:我的.数学,附加题材料,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将准备的8个形状板散放在桌面上。

  ——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将图形分类。

  2、小组活动。

  请幼儿说一说还有什么分类方法。

  请幼儿描述自己的分类方法和步骤。

  第一、二、三组:按指令给形状板分类。

  第四、五、六组:附加题作业。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3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幼儿非常喜欢上数学活动,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数。而0是被我们所忽视的。随着幼儿对数字的认知维度的提升。我发现幼儿在对0的认识上有疑惑有问题有需求,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使幼儿能对0有最基本的认识,为将来更急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感知数字“0”的实际意义,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

  2、初步了解“0”在数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数字结合后表示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0”,理解“0”的实际意义。

  活动难点: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数字“0”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和0的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积木)

  2、纸、数字1、2、0、0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游戏: 小鱼游。(教师和幼边唱边做小鱼游的动作,师可以说3、5、6……游一起,然后3、5、6……个幼儿一起,最后所有小鱼都游走了,所有幼儿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数字0——9,回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朋友,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读一读。这些数字朋友想和我们做个小游戏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没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图片(5颗)。看,这里有几颗糖果?请你从0——9的数字中选出一个数字表示糖果的`数量。(个别幼儿选出数字卡片)(师收起糖果)现在盘子里还有几颗糖果?(幼儿回答)那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0)

  (2)出示图片(雪花片8片和3个水果积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现在还是8的朋友吗?那是数字几的朋友?(0)为什么要用0来表示?

  小结:是啊,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

  (2)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电话中“0”表示一个号码,车牌中“0”表示号码……)

  小结:原来“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数字的结合。

  (1)我们都知道在这些数字当中“0”是最小的,可有时候它却变得非常厉害,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有趣的0》

  (2)为什么9个哥哥一会儿看不起小弟0,一会儿又喜欢0呢?

  如果0在数字1的后面一站,结果会怎么样?如果0在数字1的前面,结果又会怎样?(演示)

  小结:“0”表示没有,但它如果站在数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数字发生改变。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毛线、课件、彩带、剪刀、 图形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练习彩纸

  活动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活动过程:

  (一)以两只“小熊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熊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熊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熊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熊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1、请小朋友帮帮帮小熊,应该怎样分? (幼儿演示操作)

  2、两只小熊刚分开想吃,突然听到敲门声又来了2个朋友,这下他们又要怎样分蛋糕? 幼儿用圆形纸片操作,观察分开的和整体的关系。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小。

  (二)幼儿操作,图形、毛线,四等分,并观察。

  圆形的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那么如果我们用长方形、正方形、毛线等可不可以也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呢?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动手分分看,要怎样才能把它们进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几种分法?然后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样分的?

  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2、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提问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材料分成了相同的两份或四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

  (1)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自己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幼儿演示后教师课件演 示。

  ( 2)小朋友真聪明,能把各种材料分成相同的两份或四份,而且方法很多,请你们说说看,分出来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分出来的毛线和原来的毛线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游戏“看谁说得对”

  老师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份或四等分?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大班数学教案实用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

  教师:我们的城市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

  (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教师:这是阳光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

  (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图片)

  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

  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

  (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

  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 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

  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

  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

  2、编门牌楼房都有门牌。请你把造好的楼房按照一定的规律编上门牌。

  (1)幼儿尝试自主编号。

  (2)请你说说是怎么编号的。

  (3)讨论:门牌号上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最底下的层叫做第一层,把最左边的间叫做第一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编门牌的方法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第一个数字表示层,最后一个数字表示间,中间用0隔开,楼房的门牌号就是101,102,201,202

  (4)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门牌编对了吗?没有编对的调整过来。

  三、探究学习

  认识住宅地址(幸福小区)小区落成了,大家为小区的落成放个三响炮表示庆祝吧。“啪!”

  (集体击掌三下)

  1、探究楼号。

  xxxx小区里有几栋楼房?请小朋友来编号。

  2、探究单元号。

  观察第一栋楼房和第二栋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栋短,第二栋长……)

  第一栋楼房有三个单元,第二栋楼房有1、2、3,4、5五个单元。让我们从左往右数一数。

  教师逐一指各栋楼房,说说各栋楼房都有几个单元。

  3、探究栋、单元、层、间的关系。

  红红要住进这个幸福小区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钥匙,钥匙上有她家的地址 (出示及钥匙地址卡片2-3-301),

  你看得懂吗?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xx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单元?哪一间吗?

  4、巩固认知。

  如果请你也来这个新小区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请在新家的阳台上插一枝花,并告诉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单元几零几?

  (请幼儿指出具体住处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说“我的新家在xxxx小区xx栋xx单元xx室,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家来玩”。)

  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分别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