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我是少年阿凡提》教案3篇,以供参阅。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2、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了解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3、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扮演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猜谜(出示谜面:人→男人→他很勇敢→新疆是他的家乡→他很聪明、风趣、幽默→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于他和地主老爷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够猜出此人是谁吗?
生:阿凡提。
2、 讲故事
教师:阿凡提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今天,老师也来讲一个给大家听一下。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肚子饿了,走到一个饭店的门口……
教师:故事讲完了,阿凡提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啊?
生:非常的聪明。
教师:提到了阿凡提你们想到了他的亲密小伙伴,是谁啊?
生:小毛驴。
教师: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我们现在来学习阿凡提骑小毛驴。(师生一起扮演)
二、发声联系,认识“#”记号。
教师:你们知道“阿凡提”这三个字的意思吗?老师告诉你们,“阿凡提”在新疆是代
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老师的意思,那么你们想要做一个小阿凡提吗?
生;想。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两种身手,比比谁像一个真正的小阿凡提。
教师:第一个身手是看老师的手势发声,看谁发的又准确有好听。
(出示板图呜——————
嘿
哎 嘿 )
教师:老师成了魔术师,用手就能发出音来。小朋友们第一个身手学得真棒。
教师:第二个身手是要考我们同学的耳朵。老师先来弹两组旋律,是不是一样的呢?竖起你们的耳朵来。
2 2 1 2 | 3 —|
2 2 #1 2 | 3 —|
生:有点不一样。
教师:那到底是哪个音不一样呢?(教师再弹一遍旋律)
生:第三个音。
教师:那两个音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生:第二组的第三个音高了点。
教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是这个“#”记号在起作用(出示“#”记号)。知道这个记号的名称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是升记号。(出示键盘画图,了解C、#C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不愧为小阿凡提,那么快就学会了两种身手。
三、初听乐曲
教师: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从音乐中你们能听出谁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情绪?(听音乐)
生:阿凡提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活泼、风趣的情绪。
教师:那你们听到阿凡提带乐器来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到底他带了没,假如带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乐器吗?(复听歌曲)
生:有,是琵琶、二胡……
教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新疆的一种乐器叫做冬不拉。
四、逐句学唱,解决难句
教师:① 6666 6 | 6717 6 | 2222 2·1 | 7 17 6 |
第一句是阿凡提唱的,那么第二句你们知道是谁唱的吗?
生:小毛驴。
教师:那我们女小朋友来学阿凡提,男小朋友来唱小毛驴的。
教师:② 5·4 32 | 0 1 2 | 3·5 |
(教师边唱边扮演,在空拍的时候跺一下脚,嘴巴不发出声音。)
五、整首学唱(顺带“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教师:你们在这首曲子中发现了哪些不认识的`记号了?这些记号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教师对比着唱有记号和把记号去掉的乐句,请学生说出不同之处,并判断
怎样更合适)(在伴奏下演戏横征收歌曲)
六、创编
歌词创作“谁要……”要充沛发挥学生的发明力,拓展他们的 思路,这是综合能力的显示。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比较活泼、风趣的歌曲。因为阿凡提是我们同学所熟识的,所以我一开始设计的谜语,他们很快就揭晓了谜底“阿凡提”,也胜利地导入了乐曲。整首歌曲的节奏有点快,而且旋律也比较复杂,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加上我在中间交叉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学会唱这首歌曲。录音带里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旋律,我想空着很可惜的,所以我想到了让学生来念这段歌词,效果非常好,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课堂活跃的气氛也提高了不少。
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六课《少年的歌》中的一首表演歌曲。这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是2/4拍,二段体,G七声羽凋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选材颇有新意,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唱准切分音、升记号、下滑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有弹性的声音,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的特点:认识升记号(#),懂得其唱法。
2.能力目标:创作歌词,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打击乐器、新疆服饰、课前在音乐室张贴阿凡提图画和故事连环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感受快乐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跳新疆舞。
2.师生问好。
3.提出口号“快乐音乐课,欢乐40分!”
二、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1.谈谈阿凡提:
(1)激情导入。刚才我们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提到新疆老师就想起一个传奇的少年人物,他扬善惩恶,机智勇敢,最爱帮助穷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 (机智、聪明、勇敢、果断、爱打抱不平、喜欢替穷人出气……)
2.聆听范唱(录音――教师――录音),回答问题:谁能告诉我少年阿凡提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3.学习歌谱
(1)教师范唱歌谱,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打节奏。
(2)提出问题。唱一唱,找一找,阿凡提给你带来哪些不熟悉的朋友。
(3)解决问题。
[1]下滑音。用对比法唱:“3 3 3 0”;“3 3 3 0”感受下滑音所要表达的情绪。
[2] 认识升记号。在键盘上找出:“1”和“#1”的正确位置→唱一唱“1”和“#1”,感受其不同。
→听辨(多媒体)
① 2 3 2 1 | 2 ― ‖ ② 2 3 2 #1 | 2 ― ‖
⑨ 2 2 1 2 | 3 ― ‖ ④ 2 2 #1 2 | 3 ― ‖
[3]切分音。各出一招: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能把切分音中的八分休止符唱准? (闭口法、点指法、划拍法……)→用你喜欢的方式唱一唱。
(4)视唱全曲。(慢速→原速)
4.跟琴用“啦”模唱全曲。要求:唱出轻快活泼的情绪。
5.听唱歌词。
重点指导:为什么要在“我可对他不客气”前要停顿半拍。(遇到危险的`情况想想怎么办,该用什么方法好)
阿凡提遇到那么危险的情况都不害怕,但也没有采取硬碰硬的方法,而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这些行为做斗争,因此,光有一颗正义的心还不行,我们还要学会机智与勇敢。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良行为,你会怎样处理?
6.歌曲处理。
讨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前8小节诙谐、高兴地;9――17小节生气、愤怒地;18――34节高兴、自豪地)
7.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创作实践,表现快乐
1.编词
“谁要……(多媒体)”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你遇到后该怎么做?你能不能把它编成歌词大家唱一唱? (谁要浪费电,谁要浪费水,谁要乱扔废电池……)
2.打击乐伴奏
(1)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
(2)讨论:你认为该用什么节奏犁为歌曲伴奏?
(3)敲一敲,打一打,选择最佳方案为歌曲伴奏。
四、才艺展示,升华快乐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参与集体表演,展示你的才华。可以演唱,可以伴奏,可以舞蹈
(提供服饰)……
五、愉快结束,延续快乐
同学们表演得真棒!让我们也像阿凡提一样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做一个机智勇敢,保护环境的好少年吧!
播放录音,同学们唱着跳着出音乐教室。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新课程中所提倡“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创造,弘场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形象思维,以音乐为主线,运用奥尔夫音乐理念将舞蹈、音乐、节奏练习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演唱、创编、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G七声羽调式。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选材颇有新意,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歌曲在11小节跳跃的引子后,情绪欢快地进入第一乐段,这乐段共有四个乐句(4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一乐句的句中出现了下滑音的唱法和临时变化音,即刻把少年阿凡提欢乐风趣的生动形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二乐句旋律上扬,唱出了少年阿凡提愉快的心情。第三、第四乐句分别插入两个乐节的间奏,特别是第四乐句运用了“0 X X”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加强了语气,更加突出地表达了少年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心情,突出了歌曲的主题。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旋律采用了模进的手法,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唻唻唻”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最后的乐句旋律作了变化重复,曲调宽紧交替,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乐曲旋律诙谐、轻快的情绪以及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的节奏特点。
2、以听、看、舞、唱、伴、展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增进对新疆文化艺术独特魅力的了解与尊重,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3、学习阿凡提的机智勇敢,幽默乐观,做一个机智勇敢、充满智慧、富于正义感的好少年。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以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下滑音、升记号;创编歌词,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教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时间对象:
上课时间40分钟,对象是四年级学生。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感受体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看动作编配伴奏:(比比谁编配的最准确)
① 走路 X X |X X | ②骑毛驴 XX XX |
③ 新疆舞蹈动作 X X X | X X |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复习巩固音符知识,在看、听、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节奏感和创造能力。
2、节奏模唱(难点)(课件演示)
师:刚才老师表演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动作?(新疆)
师:新疆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歌声,处处能看到他们载歌载舞的身影。下面我们一起来模唱新疆舞蹈节奏。(略)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模唱,一是解决难点切分节奏,为学唱歌曲作出铺垫,二是感受新疆舞蹈的节奏特点。
3、板书课题——我是少年阿凡提
4、出示图片——阿凡提(课件演示)
师:设问:你们认识图片中的人吗?请说说他是怎样的人呢?
师:阿凡提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新疆人民心中的英雄。他机智勇敢、幽默风趣、乐于助人,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在民间流传着他许多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新疆风格的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三、歌曲教学
1、聆听范唱(播放课件),整体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设问:歌曲中哪些地方最有新疆风格?(切分音、十六音符)
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形象、生动、有感情地)
听中想:歌曲中情绪有哪些变化?(欢快、幽默—愤恨—自豪)
3、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一组节奏一组填词,注意语气、表情)
4、采用视听法学习歌谱。(师生共探共学)
学中思:从歌曲中找问题、找难点。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观察、探究能力,激发求知欲。
5、重、难点指导。(解决学生找出的问题)
①音乐知识:﹟ > ↘ 的学习与运用。(对比法)
②词典结合。(听琴填词、对唱、接唱等形式练习)
6、歌曲处理并练唱。
设问: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会更好听呢?(诙谐、高兴——生气、愤怒——自豪)
要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唱出维吾尔族音乐风格和少年阿凡提幽默自豪,可以大胆的加表演动作。
四、编创与活动
1、创编伴奏型。(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唱出了歌曲的风格特点,现在我们一起来编创节奏。(提示:选择恰当的乐器,进行编创)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展示、评价)
分三组(伴奏、演唱、舞蹈)进行合作表演。
小结:阿凡提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幽默和勇敢,更要学习他的机智和智慧。遇到不好的行为和事情,我们一定不要冲动,要动脑筋、要机智灵活,用智慧去战胜坏人坏事。做一个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好少年。
五、拓展延伸
填词游戏:看书中的图片,在谁要……处自编歌词,并和其他同学唱一唱、演一演,表现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环境(或其他)好的行为。
课后反思:
1、这是一首比较活泼、风趣的歌曲。因为阿凡提是我们同学所熟识的,所以我一开始就以新疆舞蹈动作成功地激趣导入,从节奏入手,解决歌曲难点。以情境贯穿始终,在体验新疆的风情——认识新疆人们心目中的勇敢与智慧的化身“阿凡提”——学习新疆的歌曲——创编伴奏等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了知识。
2、在歌曲学习之前,利用一分钟时间,让学生浏览本课内容,从中找出熟悉与想知道的知识点,与同学们共探、共享、共同解决问题。一方面,对本课内容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
3、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教育。阿凡提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在引导学生学习阿凡提的乐观与幽默的同时,更要学习他的聪明和勇敢,与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