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寒假作文:年夜饭11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寒假作文:年夜饭11篇,供大家参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一家人团坐一起吃年夜饭,也是除夕夜的“必选曲目”。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穿新衣、戴新帽、吃好饭、放花炮的诱惑已经不能再吸引谁了,过年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团圆、喜庆、欢乐、幸福的符号。所以今年我家的年夜饭也来了个与时俱进,您一定觉得很好奇吧,那就请您往下瞧。
今年,刚一放寒假,我和爸爸就为这次不一样的年夜饭忙活开了。先是忙着找场地,又是忙着联络参加的人员,还编制了一份详细的年夜饭活动计划书,我们还给这次的年夜饭起了个特别的名字——除夕夜狂欢派对。这一切都搞定了,除夕夜狂欢派对也正式开场了。我们的派对选在一家自助餐厅举行,只见,爸爸大大方方地走到餐厅中间,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又用响亮的声音宣布道:“除夕夜狂欢派对现在开始!”餐厅里响起了一阵掌声。接着爸爸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在这一年一度的除夕,我们全家举办这场派对,希望大家好好表现,不要光顾着吃,每家是要表演节目的,表现最牛的,有大奖。
下面我们家先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歌曲大联唱。”随着音乐的响起,爷爷先唱起了一首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接着爸爸又唱了一首<<大中国>>,妈妈和我的一曲小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将节目推向了高潮。这边,我们家的节目刚结束,那边姑妈家的节目又粉墨登场了, 他们表演的是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姑夫那模样和神态,像极了小沈阳,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姑妈演的女版赵本山也是活灵活现,姐姐演的丫蛋那更是不用说,她们精彩的表演结束后,把腰弯的像大虾似的连连鞠躬,还模仿港台歌星的派头,给大家来了个飞吻,大家再次捧腹大笑,我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接着爸爸的好朋友家也来了一个节目——古灵精怪魔术表演,表演的可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你们可别小看了她,虽说她人小,可表演起来可是有模有样,她给我们表演了扑克牌魔术、丝巾消失,我们都被她高超的表演吸引了,大家都还没回过神来,过了好一会儿,全场爆发出了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不用说,今晚最牛表演者一定非她莫属。时间过的真快,我们的狂欢派对在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笑声中就要结束了,我觉得我家的“除夕狂欢派对”真是太新鲜、太有趣了。您觉得呢?真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像我家这样举办这么有意思的、新鲜的、有趣儿的活动,在快乐中度过除夕。
过年,多么喜庆的节日啊!过年,小孩子可以疯狂地玩,大人也在一起絮叨旧事。家外还有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过年就是喜庆、热闹!
年饭
除夕可是大人们最忙碌的日子啊!
外公的朋友送来了腊肉、香肠,这可比市场上卖的好吃多了!香喷喷的香肠和腊肉可是生活的必需品。外公在厨房里忙来忙去,他是在做“八宝饭”啊!“八宝饭”分为两种:一种甜,一种咸。甜的是用豆沙、干果、红枣和各种果脯做成的。先蒸好一碗糯米饭,再把各种果脯发在里面。咬一小口,甜甜的,再加上糯米饭黏黏的,口感相当好。咸的是用腊肉片,香肠片和咸鸭蛋的蛋黄做成的味道一点也不比甜的差。
外公还会做我最爱吃的“芋头粑粑”。其实就是一些面粉做成的,但是一煮了之后就变得十分的软,而里面又有一种芋头香,真的十分好吃!可是爸爸说:“现在这种食品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喜欢去买,以后可能这种做东西的技巧就会失传了。”我觉得真的十分可惜,于是打发爸爸去学。姨爹的厨艺也很高,他负责做鱼头、扣肉、青菜、火锅、肘子肉……其中,我最喜欢吃鱼头了。姨爹做的鱼头很辣,如果不停地吃,会辣得你出一身汗。鱼也是我们家每次都需要的一道菜。因为鱼代表“年年有余”,大家也都图个吉利。
爸爸、妈妈、大姨和外婆也不闲着,带着我去了趟超市,买了大家喜欢的零食,买了饮料。这也是为了看“春晚”时让大家不觉得无聊。
这还只是在除夕,到了大年三十,可就更热闹了!
年趣
今天大年三十,家里要聚在一起一起吃年夜饭啊!我们约定好了要去外婆家。
“哇,好香啊!”妈妈一进外婆家就感叹。这才有过年的气息,看,餐桌上的“八宝饭”、鱼头、扣肉、羊肉火锅……似乎形成了两个字:“过年”姨爹开了一瓶白酒,和爸爸对饮起来,我也开了可乐,全家人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
吃饱喝足后,大姨开车来到了舅舅家。大人围着麻将桌,我和小姨在电视机前收看今天的“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窗户外时常会有烟花炮竹,大小不一,平种繁多,好漂亮!我心血来潮,对小姨说:“我们去放鞭炮吧!”“好啊!”来到了小区里,从杂物间里拿出了鞭炮,可我又很怕去点,就让小姨帮我点。可是小姨的胆子也不大。她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然后马上跑过来。当火烧到炮口时,我一捂耳朵,礼花炮就放出来了,多美啊!就想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到了给红包的时候了,舅舅、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给了我红包,我也送上了新年祝福。
过了12点,我该回家了。到了家中,睡到床上,我还是久久不能入睡,还在回味这个年……
这个年过得欢快、热闹。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平常很少有的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啦,过年啦,盼望着,盼望着,新的一个又到来了!最热闹的要数大年三十的这个晚上,在这个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大团圆。所谓的团圆,当然要数吃饺子了。北方就有句名言“好吃莫过饺子”。
为了吃这顿饺子,婆婆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婆婆又是洗,又是切,又是垛,忙碌了一个上午,才算把馅儿弄好。
到了下午,我们全家人齐上阵,一起包饺子。闻着香喷喷的饺子馅味儿,我也禁不住诱惑,挽起袖子,问妈妈:“妈妈,我也学包饺子,行吗?”妈妈回答:“当然可以。”
婆婆说:“我先学着擀饺子皮儿吧。”我先拿着擀面杖,再拿上饺子皮,但是由于我太矮了,所以我必须踮着脚,我拿着饺子皮,左一下,右一下。过了几秒种以后,一个饺子皮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妈妈拿着我擀好的饺子皮,看了看,皱着眉头说:“你这哪里是饺子皮,明明是面片,这怎么能包成饺子呢。”
我一脸茫然,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爷爷向我招招手,说:“小子,你别跟他他们学擀饺子皮了,还是让爷爷来教你包饺子吧。”我走过去看到爷爷包的饺子,一个个呈圆形排列在桌子上,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好看极了。我不由得想起蒲松龄诗中写道“扁食捏似月牙弯。”
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馅儿放在中间,再一点一点地把它们捏紧,这样一个饺子就成型了。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了几个饺子。当我正欣喜地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饺子四仰八叉地躺在那儿,肚皮已被“撑破”!我赶紧又拿了一张皮进行补救。爷爷看了,哈哈大笑道:“这个饺子还是你自己吃吧。”
晚上,当婆婆把煮好的饺子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精致的盘里时,我立马就认出了哪些是我自己包的饺子。尤其是那个打了“补丁”的饺子,格外显眼。
在吃年夜饭之前,爸爸和爷爷先去放炮,炮放完以后,大家都围坐在餐桌前,桌子上除了我们包的饺子以外,还有丰富的菜肴,菜的个数是双数的,婆婆说这叫好事成双。
我们举杯同庆,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欢呼声,祝福声,碰杯声,声声悦耳,声声动听。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除夕的星空中,回荡了许久许久。。。。。。
又是一年春节到,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回老家和爷爷奶奶团圆。家家户户都要杀鸡,而且是只宪鸡。
一进家门,就碰见爷爷正在准备杀宪鸡。
这只宪鸡很大,鸡冠很漂亮,像真的鸡冠花一般俏丽夺目。鸡毛大体是金黄色的,但有深有浅赏心悦目。鸡尾翘起来好似凤凰的尾巴,看起来分外有精神,它可一点也没感觉到自己立马就要成爷爷的刀下鬼。就在这时,爷爷在鸡脖子下拔了几撮毛,只见叔叔一手抓住鸡的翅膀,另一手抓着鸡的脚。爷爷拿起一把锋利的刀,在鸡脖子上“唰——”一下,鸡血四溅。只见鸡奋力挣扎几下,便不动了。一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爷爷一副严肃的表情盯着鸡,嘴唇动了动,好像在念叨什么。难道是在为鸡祈祷吗?我不敢出声,生怕做错了什么。这时爸爸端出一盆沸水,把鸡放进盆里,开始游鸡,游了几下便试着轻轻在鸡身上拔了一撮毛。毛能拔了,爸爸便熟练地把鸡从头到尾搓了几搓,不一会儿,一只光溜溜白嫩嫩的大宪鸡就出盆了。大妈把宪鸡放进锅里,熟练翻炒着鸡肉。一个小时以后,香喷喷的鸡汤就出炉了。
不久,妈妈的声音传来:“来来来,大家吃饭了。”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美味佳肴,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坐在桌前眼巴巴地望着这些美味菜肴,希望就此“大开吃戒”呢。特别是那盆鸡汤。
我突然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吃宪鸡呢?”我小声地问妈妈。妈妈一听我这个问题就笑了,“这你都不知道?今年过年看来你要长见识咯。因‘鸡’与‘吉’相通,过年吃宪鸡就是为了图个大吉大利,懂了吧?”我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我要多吃鸡,多吉利咯。
这时只见叔叔在门外放了一挂大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宣告我们已经可以吃饭了。桌子正中央是一盆宪鸡。吃饭前,叔叔给每个人加好酒和饮料,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只见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脸上堆满微笑,缓缓起身夹了一块鸡在我碗里,而后依次给每个人都夹了一块鸡。并对大家说:“今天是除夕,是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要把碗里的宪鸡吃完,希望来年大家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爷爷便带领全家一起吃鸡,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埋头享受着美味的鸡肉,希望得到祝福。当大家吃完了第一块鸡肉,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喝酒的喝酒,喝饮料的喝饮料,互相碰杯祝福着。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少不了这只宪鸡,它给我们带来吉祥如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题记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与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与奶奶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与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老妈把果汁与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老爸与老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爸老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老爸老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与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老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锅灶上烟雾氤氲,耳畔传来细细的笑声,夜空中烟火五彩缤纷,这正是我的过年夜最佳写照。在这除旧布新的日子里,我享用了一顿温馨的年夜饭。
餐前,妈妈、姑姑还有奶奶正在锅灶前,为我们烹煮年夜饭。他们一面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面留心着锅里的食物,以免烤焦或煮烂了。在他们的同心协力下,一顿丰盛而又温馨的年夜饭正式揭开序幕。摆在餐桌上的,是一道又一道的佳肴;萦绕在桌边的,是一句又一句的温暖问候,一股温馨又热闹的气氛弥漫其中,我觉自己好幸福喔!桌上每一道佳肴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那堆积如山的萝卜糕有着好采头和步步高升的意义;那只烤的金黄酥脆的全鸡,则意味着“起家”,让一个家庭摆脱掉去年的霉气,能够有新的开始;而鱼和“余”谐音,则代表着年年有余,奶奶还提醒我们:不要把鱼全吃光,少要留下鱼头和鱼尾。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山珍海味,彷佛代表着今年我们家丰衣足食,并期待来年还能更富足,这次的年夜饭真是既温馨又充满祝福的气氛。
饭后,堂姐提议去放烟火,当我向妈妈提出要求时,没想到妈妈一口就答应,于是大家便散步到附近的公园,好让撑的像猪公的圆肚子消化一下。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所有升空类的烟火都由叔叔来放,而我们这群小兔崽子只能在旁边挥挥仙女棒,虽然如此,我们还是玩的不亦乐乎。夜空中,烟火如同火树银花般照亮漆黑的天空,最后如同抛洒碎银般,洒下点点的晶亮。另外一种是如开花般由稀疏到渐渐绽放出五光十色的烟火,令我惊呼连连。还有一种则释放在地上,点燃后会喷出不同颜色的火花,看起来就像喷泉,汨汨冒出数不尽的缤纷。当我挥舞着仙女棒,我就是仙女的化身,手中的仙女魔法棒,只要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真是一顿温馨又缤纷的年夜饭。
当漆黑的夜空只剩下缕缕轻烟时,我便踏着轻松愉悦的步伐,返家继续围炉守岁,正当我玩扑克牌玩到被牌上的数字、图案、人偶搞得头昏脑胀,傻傻分不清时,爷爷突然迸出一句话:“我们来发红包吧!”这真是个好点子,瞬间所有的孩子无不高举双手,大声欢呼!往年我们都有一个规定:要先向长辈说一句吉祥话才能领到红包。顿时之间,脑中沉积已久的祝福话全被挖出来,“恭禧发财”“新年快乐”“长命百岁”吉祥话充斥于耳中,口中也吐着不胜枚举的祝福语,虽然要不停的绞尽脑汁,但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当我双手握着厚厚的红包袋,这沉甸甸的重量像是无价的祝福,填满我们无底洞般的渴望。这真是一顿温馨又丰富的年夜饭。
能够拿到厚厚的红包是满载而归的年夜饭;能够挥洒五彩缤纷的仙女棒是斑斓炫目的年夜饭;而能够全家人聚在一谈天说地则是一顿温馨的年夜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记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乐趣。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母亲和爷爷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母亲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母亲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保留了在家中吃年夜饭的习惯。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爷爷是总设计师的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的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爷爷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爷爷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的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的的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感到骄傲。
除夕这天,爆竹声声,家家户户都赶做年夜饭,张爷爷和张奶奶也在厨房里细心的做着儿女们心仪的饭菜。不一会儿,喷香的饭菜摆满了整张桌子。“嘟……嘟……嘟……”电话铃响了。
张奶奶来到客厅,接起了电话:“喂,哪位?”“奶奶,是我,我是明明。”“哦,明明啊!怎么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呀?”“奶奶,我今天不回家吃饭了,我和同学说好了,今天要一起聚餐呢!”“可是,奶奶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鱼,你不吃了吗?” “可……我已经答应人家啦,不能失信啊……对不起了,奶奶!好啦,不说了,我先挂了啊……” 张奶奶遗憾地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喂,妈,我是小丽啊,我今天要加班啊,很晚才回去,你们先吃吧,别等我啦。”话音刚落,还没等张奶奶开口,小丽就挂了。 张奶奶坐在电话旁,自言自语:“唉!谁让咱闺女是护士呢?过年也不能休假。”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那扇沉重的门被打开了,张奶奶连忙起身向门口奔去,脸上的老褶子都挤在了一堆:“回来喽,回来喽,终于有一个回来喽!”奶奶的儿子回来了,他满面春风地走进屋子。
张奶奶忙不迭地说:儿子,你可回来了,我……”还没等张奶奶说完,儿子就打断了张奶奶的话:“妈,今天真忙,这不是吗,一会儿我的那几个哥们邀请我一起喝酒,所以就不陪你吃饭了。”说完,把一杯茶一饮而尽,便走了。张奶奶脸上笑容消失了,慢慢走到饭菜旁,看着满满一桌子喷香的饭菜,坐在了椅子上,凝视着窗外,眼角湿润了。张爷爷走过来问:“咦?怎么啦,怎么这么晚了,孩子们还不回来?”张奶奶忙擦去了眼泪说:“没事,孩子们忙……不回来了。”
“他们总是忙,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好啦,咱俩吃吧。”说完便坐在张奶奶旁边,刚夹起菜,张奶奶摆摆手:“再等一会吧,小丽加班可能会回来吃饭的。”10分钟、20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的女儿没回来。望望墙上的全家福,两位老人疲倦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除夕夜——一个团圆又热闹的夜晚,可在这两位老人身边却弥漫着孤独,失望,与悲伤。 如果每个人在这个除夕夜,这个团聚的时刻能想起自己的父母,赶回家看看为你“打拼”了一生的父母,吃一口他们精心准备的团圆饭……
那这世间该增添多少笑声。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也别让父母在失望中沉沉入睡……
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坐在桌子上吃年夜饭。今晚的年夜饭非常丰盛,有盐焗鸡、红烧肉、酿豆腐、腊肉、腊肠……大家都非常高兴。
吃完饭后,我问姥爷:“为什么要吃年夜饭?年夜饭是怎么来的?”姥爷回答说:“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与亲人团聚。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传统习惯。春节(过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甜粄、煎丸子、饊子,还有盐焗鸡、红烧肉、酿豆腐、腊肉、腊肠等客家菜。”
我又问姥爷:“那我们今天晚上吃的盐焗鸡、红烧肉是谁发明的呀?”
姥爷笑着说:“这不是谁发明的,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传说是客家人以前担盐上江西时,把鸡埋在盐担里以备路上吃而无意发明的。红烧肉呢,传说苏东坡家住在河堤旁边,他经常把自家的猪肉切成方块,做好后送给修河堤的工人吃。他把这种肉称为‘东坡肉’,后来人们就简化成了红烧肉。”
“姥爷,那您最爱吃的酿豆腐又是怎么来的?”我又问姥爷。姥爷喝了一口茶,笑着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后来因为在吃饭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出了酿豆腐。”
(酿豆腐)
这时,我的表弟接着问:“外公,那我最爱吃腊肉、腊肠又是怎么来的呢?”姥爷说:“腊味至今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当时太平盛世,人生活富庶,六畜兴旺,当时的猪肉除正常屠宰销售外常有剩余。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有一个村民把剩余的猪肉用食盐铺撒面上,次日又将用盐腌制了一夜的猪肉用绳吊挂起来,时值冬至,连日大雪,无法出门,那户人家便将腌制的猪肉取下煮食,却发现味道不同一般,咸香可口。从此,用盐腌制猪肉成腊味的工艺便流传开来。而腊肠呢,是广州的伙计看到做生意的阿拉伯人经常携带的灌肠,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在腊肉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腊肉、腊肠)
吃丰盛的年夜饭时,全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一边吃饭,一边说说笑笑,我觉得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真想天天都过年,天天都吃年夜饭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题记
一年只有一次,最热闹得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得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得夜晚。
那个晚上得到来,给我带来啦许多得快乐和乐趣。为啦今年得“年夜大餐”,母亲和奶奶在除夕得前两天就开始“动工”啦。因为母亲眼中得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得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得或是不吉利得话,招来母亲得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得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得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得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得今天,我们仍然保留啦在家中吃年夜饭得习惯。
我家得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母亲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啦年夜饭母亲会把消毒柜里得淡蓝色得精美餐具拿出来用。父亲帮母亲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奶奶是总设计师得得力助手;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得拿手菜;我嘛,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啦后,我总以尝尝菜得咸淡,来偷吃做好得菜,诶,谁叫我属老鼠呢?
母亲做年夜饭有讲究,菜得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得彩头。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个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母亲得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蒸蛋卷”、“清炖鸡”、“炸肉丸”、“红烧鱼”。母亲认为有啦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母亲得指挥和操持下,晚上七点整,我们得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得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得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得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得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得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得祝愿送给啦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我们得家真是一个温馨和睦得家庭,我爱我家。
我家不仅年夜大餐丰盛,家庭也那么幸福,我既为有一个会做美食得得妈妈感到骄傲,也为有一个美满得家庭感到骄傲。
一年只有一次,最隆重的也就是那个晚上。我盼望着那个晚上的到来,迎接着那个迷人的夜晚。
那个晚上的到来,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惊喜。为了今年的“年夜大餐”,婆婆和爷爷在除夕的前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因为爷爷眼中的年夜饭是团圆饭,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一切都要十全十美,不能有半点马虎。每到这时候,我便会言语谨慎,生怕不经意间说出什么不中听的或是不吉利的话,招来婆婆爷爷的责骂。对我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
我家的年夜饭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婆婆是总设计师,负责人员调度。为了年夜饭,婆婆会把消毒柜里的淡蓝色的精美餐具拿出来用。而闲的没事的妈妈则帮爷爷打小工,负责买配菜,买调料,拿油盐酱醋、锅碗瓢盆;爷爷则是烹饪几个他的拿手菜;至于我吗,就负责“偷吃”,在有菜做好了后,我总以尝尝菜的咸淡,来偷吃做好的菜,顺便做个评委。
爷爷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每年年夜饭爷爷都会亮出几盘拿手好菜让我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像“蒸蛋卷”“清炖鸡”“红烧鱼”“如意菜”。爷爷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在老人的指挥和操持下,晚上六点整,我们的午夜大餐正式开始,一盘盘色香味俱全、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来。开饭喽!我狼吞虎咽的把这美味佳肴往嘴里塞,你看看这一双双筷子,从这个盘子夹到这个碗,再从另外一个盘子夹到自己嘴里,筷子兄弟,辛苦啦。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这是我们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祝愿送给家人)。今年还是我第一个上场,我大气地端起酒杯祝愿爸爸和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工作顺利;祝愿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把他们的祝愿送给了我,爸爸妈妈祝我身体健康,天天好心情; 爷爷奶奶祝我学习进步。然后我们端起酒杯,“干杯”!香甜可口的饭菜夹杂着祝福放入热乎乎的口中,吃进肚子里的,是一股能量,更是一份爱。
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这一家5个人,在这暖暖的年夜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