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作文800字_初三作文10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留白作文800字_初三作文10篇,以供参考。
懂得留白,风雨不惊、宠辱偕忘。学会留白,无忧无虑、安然自在。
——题记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和智慧,于行笔挥墨之间一带而过,留下一片空白,使中国画有了无限的张力,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
南宋画家马远“马一角”之称,他常常在画中留出许多空白,给观赏者想象的余地,其最具代表性的是《寒江独钓图》,只在画幅中央画一小舟,一渔翁坐于舟之一端举竿垂钓,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整幅画中没有水的痕迹,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
留白即为残缺,维纳斯的双臂被毁掉了,造就了一段视觉留白,在世人唏嘘不已的同时,反而成就了不朽的艺术之美,给世人无限遐想。留白即为距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此诗之所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就在于它的朦胧,在于“佳人”从未曾正面示人,在于它给世代读者的留白,那穿越千年的想象留白,才让我们为这距离产生的美沉醉不已。
人生如艺术,亦须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友情需要留白,在漫长的人上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可称之为朋友的人,有的浓烈似酒,有的醇厚如茶,但真正长久的确是平淡如水,却细水长流。真正的朋友不是在大街上勾肩搭背,不是在饭桌上侃侃而谈,而是哪怕彼此久未联系,却一直藏在心底,即使相隔再远的距离,再长的时间依旧不会疏离。友情需要留白,彼此关注着,懂得着,欣赏着便是长久。
给友情留白,给彼此留有空间,才会拥有灵魂深处的惬意和收获。
心灵需要留白,人常说,心静自然凉,在这个喧嚣的世界,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地,一片净土,一片清凉,在心情烦躁时翻开书本,在文学作品中感受文字之美,在诗词之间感受古人之旷达。在字里行间中给自己的心灵放假。
给心灵留白,把天地之间的美化作精神的清泉,滤净我的浮躁,是心灵沉静安然。
生活需要留白,紧绷神经,注意力高度集中,没有放松,没有怠慢,这样的生活就像一台机器,麻木地转着,我们不能把人生填的太满,而是需要留白。但并不意味着偷懒和懈怠,也不会使我们落后,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适当歇一歇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见识更多的事物,发现更多的奥秘。人们常说,欲速而不达,只要懂得布局人生,不必那么紧张,不必那么辛苦也会成功。
给生活留白,停下忙碌的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人生会更加完美。
留白不只是个词语,还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人生路上带着一颗留白的心,就这样慢慢前行。
“宝玉,宝玉,你好……”黛玉用尽生命最后的气力,深情的呢喃。不知为何,每每读到这句半路夭折的遗言,就会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感动。
究竟是怎样的话语凝噎在颦儿的丹唇之间?我不由陷入深思。是“你好好活着”么?不,这太过单薄。是“你好傻”么?不,这太过矫情。是“你好自为之”么?不这也太过无情。
突然,这些杂乱无章的思绪被拦腰斩断,霎时眼前豁然开朗——一串省略号滚落纸面,牵引出大片的空白。在这最单纯却又最丰富的背景之下,一切猜想都显得幼稚,一切推测都是枉然。
留一点空白,多么高明的艺术手段。“不着一字,尽显风流。”眼前的场景又飞快地切换起来:荒草披离之中浩然矗立着武则天的无字碑,一切功过是非皆交由后人言说;维纳斯断臂的雕像亭亭玉立,恐怕后世任何能工巧匠的修复都将是画蛇添足;蒙娜丽莎那似有若无的浅笑间的神秘留白,使她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卢浮魅影……
空白是美丽的,它实在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是登临绝顶前的毅然止步,是衣丰食足后的知足长乐,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那若即若离的无限遐想,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永恒期待。
古人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无非是告诫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未必所有的思念都要化作相见,未必所有的前进都为到达终点。给自己一段美丽的留白,让生命在一朵花上畅快的喘息,将自己从急功近利的疲惫奔跑中解脱出来。而在我们留出的这片空白中,我们大可以种上大朵大朵的怀念、期待与希望。
——在这包容并蓄土壤上一切皆有可能。
无论是作为艺术家永葆作品活力的技巧,还是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只要这空白栖留得当,使人不致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它,便是美丽的。因为它并非空虚,也不是惨淡。因着浅薄的缺席,智慧的加入,它正呈现出最坦然且蛰伏着无限潜能的状态。
最后想到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她的容颜于病痛的凄风苦雨中渐渐凋落之际,在爱人想再次温习她眉梢眼角的温柔之时,她将自己藏了起来,直至香消玉殒。她一手导演了与武帝间这段温情的空白,而在武帝心间她美丽的脸庞早已挥之不去。
原来,留白真的可以很美。
青春,美好而又短暂。如果青春是一张白纸,那我会尽心填满,不留遗憾。
青春是梦想的生长季。青春是指青年时期,而人的青年是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有十几年的时间来耕种梦想。
晨光微熹,我们如一条条鱼游戏弋在人群里。校园中,有的人行色匆匆,有的人气定神闲。殊不知,有几个人是在为梦想而奋斗。《诗经?采薇》有言:“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底。”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我们要为学业奔波,为生计忙碌,为事业打拼,琐事压弯了腰背。又有几个人不忘初心,依然坚持梦想。
青春因梦而美好,残酷的现实又为青春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很喜欢马塞尔?普鲁斯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下的一段话:“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二为一一样。”光与影的交融,明与暗的运用就像现实与梦想共同交织了青春。青春如歌,夹杂着现实的呜咽、悲鸣和梦想的低吟浅唱,和着时间的拍子到老。
青春,克制还是放肆?是想苦行僧一般修炼,还是如侠客般快意江湖?现在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青春于人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我的青春不能留白。我印象中有个女孩,她的青春才刚刚开始,就让人啧啧惊叹。她是大提琴天才少女,所谓天才,总比普通人多了汗水,她也不例外。她第一次接触大提琴时,一边哭一边拉。练习大提琴要耗费大量体力,她就坚持每天早起跑步,因为练习大提琴,她的手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茧,她就是——欧阳娜娜。年轻的大提琴天才演奏家、新生代演员。她的青春似乎只有克制,遵守规则,但正是因为她坚持克制,才能在大众眼前绽放她的青春。有了好的开头,结局如何,我们只能静候。画一幅青春,汗水是必不可少的颜料。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容的一首《青春》让人心生忧伤,趁现在青春未老,去追寻美好的梦想吧。爱丽丝?门罗,犹如一朵空谷幽兰,不求人赏,悄无声息的散发幽香。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虽居陋室,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愿重读青春之书时,你无所悔恨。
青春不留白,余生亦无憾。
笔墨一转,八大山人纸上只有一羽黑鸟,一块巨石。鸟翻白眼,作将死状,巨石歪斜,几欲倾倒。其余空白。却极尽”讽清朝将覆”之能势。
此即留白之力也。
留白,是不以完满为至美。而所谓的完满,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填充,却没有用于喘息的间隙。于是国画素来讲究“留白”之境,群山回环之间需以云海为“白”,予人遐想。于是高鹗写成末四十回《红楼梦》以填充空缺的行为常遭人诟病,“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结尾竟成“败笔”。艺术家追求留白之境,凡人欣赏留白之美。“留白”是艺术的习惯,两者如影随形。
细水古木,假山亭台之前需有曲径通幽,“留白”如同小径穿梭,破除密不透风与千篇一律。艺术家懂得画云雾以生白,懂得引人深思,懂得留有未知与念想。而这,凡人其实亦懂。
天使般轻盈欢愉的音乐从“音乐神童”舒展的指尖盘旋而出,可这样明媚的旋律,只护佑了莫扎特三十六个年头。他未完成的“后半生”对尘世来说,是一片空白。可当一串串发光的音符流淌而出时,你并不能否认这片空白的美好。那段未知里,莫扎特完全可能被贫穷所击倒,被尘世所湮没,被混乱与不公所毁灭。可这一切都不曾发生,因为他生命的空白抛出的是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尾。莫扎特扮演着古希腊之神那耳喀索斯明亮、欢快的那一面,当他将所有的光皆献与世人后,他悄无声息地离去。
只是那段留白里,依然有他的音乐,萦绕而久久不散。
而当他的死对头绪斯迈尔走到庸庸碌碌的生命尽头时,回瞰这张被自己用不甘、悔恨、嫉妒所涂满的生命画卷,只得向神父忏悔自己嫉妒的罪行。或许莫扎特正在空中谱曲,或许他并不会接受绪斯迈尔的忏悔。因为天才的人生需要留白。黛玉焚稿,花落人亡;王勃亦英年早逝。在上帝手中,留给莫扎特的空隙,也不会例外。
“人或许并不清楚地知晓自己的潜意识究竟渴求什么。”可他们依旧趋向于他们渴求的事物。留白之境,是人心深处的一方空缺,是人思想绝壁下的一片胜景。
渴求空白,趋向空白,弗吉尼亚?伍尔弗在抑郁之际选择了自沉于乌斯河底。不被当作“精神病患”而载入史册,她以留白使自己的思想在河水中洄游。她的思想将在那片空白中永生。步向河水时,他大概是没有犹豫的,那被诗化的灵魂不会彷徨。她需要用空白来作这首长诗的结尾。
巴谱洛夫说:“想要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无论是画作与诗,还是心与灵魂,都需有一个恰如其分的空隙以作留白之境,所谓“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中国画的至高境界便是水墨留白,寥寥数笔丹青染在白宣之上,其余的全是空白,黑与白的组合如同中国古钱币方与圆的组合,方圆相融,任内心在方圆之间转换自如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历史上曾有一位人物,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汲墨染黑了一纸白宣,袭一身刚正之气,固守着心中的净土,此乃方之人,此乃真英雄。
自土木堡兵变之后,明军已溃不成军,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明朝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眼看那千万军的铁骑就要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京城大户纷纷出逃,全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关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用一身浩然正气挑起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重担,他就是于谦。
他临危受命,接任兵部尚书,艰苦经营,稳定内政,积极备战,严格操练本已溃不成军的明朝军队,在北京保卫战中抱着与城池共存之的坚定决心击退敌军,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使明王朝转危为安。他的功绩足以彪柄千古,但他的一身正气却得罪了许多朝中同僚,无奈留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落得个身首异的凄凉下场。
以《菜根谭》告诫我们“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若于谦也能方圆并用,水墨留白,也许不会有如此凄凉下场。
与之相反,庄子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人生方圆之义,于是他才能“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在这纯白的宣纸上勾勒出绝美的丹青画卷。生命的成长如同庄子说的“外化而内不化”,对外在世界越来越多宽容感恩,融合于规则,而内心的坚守日益打磨得坚毅,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通融、适应外界,这就是一种化境。但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有内心的秉持,有他心中真正的“不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生命境界。
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水在映照着我们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处世的大智慧,只有把自己与世界相融,世界才容得下你。
水墨留白是墨的境界,是水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懂得如何坚守,如何顺应是我们需要一生领悟的,懂得如何在方与圆,坚持与顺应中转换,便可成为真正的大师,挥笔勾出最美的人生画笔。
教育的留白
“老师,澜澜哭了。”“她捂着耳朵哭得很厉害…….” 刚下完课间操,一群小朋友便叽叽喳喳地拉着哭个不停的澜澜,向我围了过来。我请围观的小朋友散开,安静下来。“发生什么事了?谁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知道,是心心把她弄哭的!”“心心对着她的耳朵大声地吼叫……”澜澜抹着眼泪说: “ 我没怎么样,她就冲着我的耳朵大吼大叫,把我的耳朵弄疼了,呜呜呜……”在确认孩子的耳朵无事后刚刚放下了心,这边又按不住的怒火腾起来了,又是那个心心!我的头“嗡”的一下就大了。
心心这个小姑娘可是就是我们班除了名的爱捣乱,很调皮。只要女生有什么问题发生,肯定有她:上课时讲话扰乱纪律,下课说不文明的话,欺负同学,用水彩笔画别人的衣服…….天啊,每天要到我这里告她状的小朋友都快排起队来了。最糟糕的是她嘴上应付着老师,私底下该怎么调皮还是照做。她的从上学期问题解决了一遍又一遍,试过各种方法手段:心心很聪明,反应敏捷,在体育方面尤其出色,我决定请她做体育委员,希望她能管好自己,可是收效甚微。因为经常受到批评,她也慢慢开始不在乎了,这可真让我着急。今天我一定要把她的毛病改一改!
我先让自己平静下来,请她和我来到办公室。刚进门,她习惯性地开口:“老师,我错了下次不敢啦。”这个小滑头,都快成“认错专业户”了,“别担心,今天老师不批评你,是为了给你看一个东西,才请你来的。”我笑着对她说。顿时,她脸上露出了些许轻松的表情,但又随即浮起了满面的疑惑。“看什么呀?” 心心好奇地来到我的电脑面前,我打开网页,给她看了耳朵的结构图,又和她一起读了耳朵的保护。读完后我问她:“现在你明白了耳朵的构造了吗?”她点点头,“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好耳朵,不伤害到它呢?”我继续追问,她一一回答。抓准时机我马上说:“嗯,很棒,你全都明白了!那么今天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你应该知道了。”心心低下了头,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小声地说:“殷老师,我全明白了。谢谢您。”
放学时我听到澜澜对我说心心已近向她道歉了,她们还是好朋友。此后她的改变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到。给孩子的犯错留白,给他们一个自己改正的机会,相信您也能收到和我一样的惊喜。
留白,即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人生也是如此,让人生产生非白的效果,才能让生活如一幅书画作品一般,自然、流畅、协调、充满趣味……
林语堂曾经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太拥挤,得空点。我想,他说的就是留白吧?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类人,他们脸上的笑靥却洗不尽心中的疲倦,他们趾高气昂的姿态也无法逃离头顶积压已久的乌云。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如世界上千千万万只黑色的蚂蚁一般,他们蜷缩在一起,像一团摊在宣纸上的浓墨,不能喘息,没有空隙。
可仍然有不愿生活在压抑的黑色中的少数人
为永远而画的画家米勒,在比巴松用石头为自己垒成了一个家,虽然简陋,但他却得到了一个艺术家最宝贵的创作源泉:我觉得人类的生活就犹如这朴实的土地,什么都不匮乏。他目睹过城市的浮华与庸俗,在永远散发着麦子清香的田园中发现了高贵与不朽。即使潦倒,米勒他知道要为生命留白,他没有让世俗的物质填满自己的生活。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史铁生在摇着轮椅的那个下午,进入那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他的人生也许就开始了留白他远离人头攒动的外部世界,他扶轮问路,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在他的地坛,虽然最终他孤独于世人,但他心路清晰,于是,在人生之路上,他比那些脑满肠肥心灵空虚的人走得更远。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我们经历着太多的身不由己的心为形役,让生命系上了太多累赘。世间的众声喧哗虚幻了我们追求真正美好的声音,为了更多的富贵名利,我们放弃了唾手可及的留白人生。著名的留白哲学讲的即是一种的留白生活状态: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娱乐。而那些二十四小时如机器般飞速旋转的迷途者们,何不给自己的心里留白,让自己的人生得到喘息的空间,别让无用之物填满你心中的空白。
川端康成在临死前绝望地呼喊:太拥塞了!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我深信留白,虽然作为艺术家,我制造了很多垃圾。留白从来不是被浪费的空间。有艺术品的'空间才是被浪费的空间。是的,那些漫步在自己留白世界的人们的瞳仁中似星子班的那抹亮,自是在黑暗中見不到的光芒。
别在喧闹中急于为自己染满大红大紫,就像宣纸上的挥毫,别让墨汁蘸得太多生活需要留白!
中国的古代艺术,语言文化常常提倡“留白”。其实,“留白”的意义远不只属于艺术文化领域。尤其到了繁忙的现代,“留白”对于我们的人生布局,行为处事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留白”中我们要名明确:“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其区别于被动的空着,是由个人意识控制的主动保留。“白”并非是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白”在空白的表面下,拥有其重要的内涵和作用。
比如,通情达理的上司就算是责备下属时,也不会将话说满,他只需要使对方知道问题所在和问题的严重性就可以。因此他会把本来可能会刺伤别人的话进行主动的留,注意“话留三分”。而被责斥的人仍能清晰的得知留下的“白”所包含的意味,“话留三分”在不伤人的同时也不失其提醒效果。相对于现在而言,过去大家一起攀谈的时间、机会不少,人们相互了解,即使谁谈吐不当,人们也都能一笑而置之。但现代不同,领导和员工很可能根本没有机会进行交流与了解,有时不同部门的人们甚至丝毫不认识彼此。言语中的“留白”就有效避免了现代社会因无暇深入交流、缺乏互相理解对人们造成的伤害。
事实上,“留白”对我们的机体来说也相当重要。一则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们学会“发呆”,他们的记忆里会变得更好。原来,大脑在疲惫状态下会通过使人发呆的方式进行休息,但这并非人的意志。如果是学生主动“发呆”,就可以保证大脑能够进行更充分的休息,令大脑更好的工作。这里“留”下的“白”也不是空白,而是大脑休息,同时储存记忆的一段过程。现代学生的学业竞争压力大,适当的“留白”对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发展,人们也愈加繁忙,不顾身体的辛苦工作,“劳逸结合”虽然早就被提出,但逐渐因名利而被抛到脑后。人们不辞辛苦地努力工作,直到老年才发觉自己已积劳成疾,老病缠身。也许,留白可以给予人们启示,可以让人们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减缓自己的速度,甚至驻足休息,给自己留下一片白。这片白,当然不是空白,而是留给我们的,可以使我们看清自己眼前的道路、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更是看清我们自己的重要机会。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犹记懵懂无知时,美术课,老师给我们展出一张画。画上只有一枝红梅和几点雪花。那一枝淡雅的红梅傲然挺立,好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几点雪落在红梅上又显出一丝柔美,就像外表刚强内心温柔的巾帼英雄。年少的我们只知线条优美,构图精准,却不知这一副画的神来之笔全在与画家的留白。
整幅画未见纷纷扬扬的大雪,却是满纸清冷,愈见红梅的孤高。
老师说:观齐白石的虾,可感水之清澈;赏徐悲鸿的马,能体会风的疾速。留白不空,留白不白;以无胜少,以少胜多,留白是画画乃至于世间万物最重要的东西。年少无知,不知其意味,只当画理高深。直到那次旅行--留白才惊艳了我的一方世界。
我坐在草地上看着四周的景象--几株小草从地底里冒出,远处的大树长出新芽,还有些早春的花儿竞相开放,世界姹紫嫣红,被一块块颜色堆得密密麻麻,竟有一分紧促感,早春果然是喧闹的,我有些悻悻然。
偶然转过身去,准备看看又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却没想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抹素净的雪白。它好好的趴在远处的山顶上,融入自然,自成一派。山腰依旧是与我所处草地上一样姹紫嫣红的颜色,那雪白就那样格格不入,脱离繁杂,却中和了那拥挤的鲜艳。我突然理解了美术老师的那句留白不白,我突然明白了那淡雅红梅旁大片白色的可贵。
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何止画画与景色需要留白,人生也得留白。
多少名人都懂得将自己的人生留白。武学大师金庸被采访时曾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初次听到时无法理解迷茫不已。直到现在才有了点点感触:我要将这世界搅得风起雨涌,创造一个属于我的年代,然后不带走一片落叶、不留下一丝痕迹的离去。一代女皇武则天生前功绩无数,造福四方,生后却立无字碑。这何尝不是武则天对自己人生的留白,逝去之后尘归尘土归土,功过是非任由他人评价去吧。钱学森先生在中近程导弹研成后,主动要求辞去自己的职务,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留白!
画家的留白,可得磅礴之气;风景的留白,可以震撼人心;人生的留白,才可使你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少一分遗憾,多一处广阔天地。
留白又何尝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胡华园长,这是一本由一线的园长、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教育思想的书籍。
读完《给童年留白》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有一所这样的幼儿园”,最大的收获是胡华园长践行的自然教育的理念。自然教育个人认为有两层意思。
一是遵循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是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一、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道法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意思。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适宜的教育就是让幼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既不拔苗助长,也不错过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幼儿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6岁幼儿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理解世界获得经验的方式就是利用眼、耳、口、鼻、手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这就有了自然教育的第二层意思,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
二、创设自然的教育环境。葡萄架、小池塘、大树屋、泡桐树、翠竹、鸟巢、沙坑、树耳这一切营造了自然的教育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看花开花落,四季轮回;可以听小鸟的歌声,泉水叮咚;可以闻花香,玩沙土,可以和捉一会儿迷藏,也可以在大树屋里安静的待会儿。自然的环境就是一位好老师,它带给孩子们的体验是不可或缺的。
《给童年留白》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幼儿园管理理念。胡华园长的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并重,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兼容并包。既要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也要有人文关怀,既要有物质奖励,也要谈信仰,谈情怀。对于教师而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获得报酬这是物质追求,同时也不能忘记理想和抱负,这就是精神追求。物质追求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追求是心灵快乐的源泉。对于幼儿教育而言,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是物质方面的目标,而让幼儿获得快乐更应该是幼儿教育的本源。
《给童年留白》的第三部分,汇集了大量教师的工作感言,家长的感悟,孩子的童言稚语,这是最真实的、贴近我们幼教工作者的实录,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中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快乐工作,实现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