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厂车间管理制度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铝材厂车间管理制度3篇,供大家阅读。
一、车间制度管理
1所有员工提前5分钟到岗,不得迟到早退(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另作安排。在未完成当天任务时,未经同意不得下班)上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
2、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部指令,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生产工作分工不分家,各生产班组须完成本组日常生产任务,并保证质量。
3、车间如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不符合规定,有权拒绝生产,并报告上级处理。如继续生产造成损失,后果将由车间各级负责人负责;
4、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在操作的同时并作好记录。
5、各班组负责人将车间组区域内的物品有条不紊的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有流程卡的产品要跟随流程卡。车间工序内的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保证产品不受到任何污染。
6、操作人员每日上班前必须将机器设备及工作岗位清扫干净,下班前均要打扫场地和设备卫生并将所有的门窗,电源关闭。
7、加强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完好。车间生产所剩的边角余料及公共垃圾将由各组当日值日人员共同运出车间;
8、车间员工和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工作岗位应遵守特殊规定,确保生产安全。
9、设备维修人员、电工必须跟班作业,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0、所有车间人员不得旷工,禁止在车间聊天、嘻戏打闹,吵口打架,私自串岗,离岗等行为,违者按公司规定处罚;
11、车间员工必须做到文明生产,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生产任务,服从车间班长级以上主管安排,对不服从安排将上报公司处理;
12、对盗窃公司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行政部处理。
13、本车间人员在当月违反制度三次以上者,车间各级主管也应接受相应处罚,
二、车间人员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个人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其中:
“德”主要是指敬业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及道德行为规范。
“勤”主要是指工作态度,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等等。
“能”主要是指技术能力,完成任务的效率,完成任务的质量、出差错率的高低等。
“绩”主要是指工作成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量的多少,能否开展创造性的工作等等。
以上考核由各班组长考核,对不服从人员,将视情节做出相应处理;
三、考核的目的:
对公司员工的品德、才能、工作态度和业绩作出适当的评价,作为合理使用、奖惩及 培训 的依据,促使增加工作责任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力高低一个样”的弊端,激发上进心,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1、员工上班应着装整洁,不准穿奇装异服,进入公司需换拖鞋,鞋子按划分区域整齐摆放。必须正确佩带厂牌,穿工作服上班。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如手机、MP3、手袋、食品等。
2、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3、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50-80CM以上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作业时须按要求带好手套或指套,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检与组长反应,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4、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5、小零配件必须用兰色胶盒盛放,一个盒子只可装一种零配件,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必须用红色胶盒盛放,所有的物料盒排成一行放于工作台面的左手边。
6、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8、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班组长同意并领取离岗证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9、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10、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工作台面,凳子放入工作台下面。
11、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
12、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3、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
1、目的:
为确保铝挤压模具在挤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及正确保养,满足后工序挤压生产时的需要,并对模具管理流程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中模具的正常运作,模具的正常订购和补充。
3、职责:
铝型材质检部负责新模回厂质量监督及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技术部负责新开模具图纸的设计和确认工作,模具车间负责与模具厂家的具体工作联系及监督模具的使用。生产部负责督监整个流程的执行情况。
4、内容概要:
4.1.运作流程:
新产品开发设计→图纸确认→新模订做(分机台)→新模回厂验收→试模制度→试模合格确认→正常合格模具上机生产记录及存档→模具返修制度→模具报废制度。
4.2、运作程序:
4.2.1.图纸确认:
a、新产品设计图纸,确认的图纸必须具备:产品系列标示,产品编号或款式名称,截面周长、截面面积、理论比重、装饰面标示,及一些生产技术要求。
b、有装配关联的产品应在图纸上标明相应的产品名称或有一个小样图,需要有日期、图纸设计员、审核人、批准人的签名。
c、若是修改的图纸,应在图纸上标明修改位置。
4.2.2.新模订做:
a、审核后确认的图纸由技术部交到模具管理员处,由模具主管与挤压主任根据新产品图纸的挤压比例和机台压力的稳定性及棒径,确认该产品应开模到某一机台生产最合理,并按照模具采购流程规定进入采购程序。
b、补充与新开的模具,模具管理员必须首先查询公司内部模具库存情况,根据该模具产品日常客户需求量决定是否需新开模具。
c、经生产部长、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模具主管将开模订购单及时传给模具制造商。技术部同时传送图纸给对方。
4.2.3.新模回厂验收:
a、新模具回厂时间模具规格φ139~φ165回模时间为5天,φ178~φ238回模时间为7天,φ238~φ300回模时间为9天,φ300以上回模时间为12天,以传图纸的第二天算起。
b、新模回厂时,模具管理员、质检人员应对新模作应有的检验,检查是否和图纸有不相符之处。
c、检验新模具的外圆尺寸、厚度公差、分流孔里是否清洁光滑、址口大小、工作带是否内外倾斜、硬度范围,合格后再入库登记。
4.2.4.试模制度:
a、新模具回厂验收合格后,应先氮化再发模具到各生产机台班组试模。
b、由模具管理员开试模单随模具到挤压机台班组加温试模。凡因试模不及时影响生产进度追究模具管理员责任。
c、机台班组在试完模具后取样板给质检检验,质检按图纸如实检验,并把检验结果填上试模单上,同时签上质检姓名及日期,并送样板和试模单到模具房。
d、模具车间需对合格新模进行特别跟踪,试模完成后转送模具管理员登记存模具档案。
e、新模试三次不合格时,试多一次扣模具商100元∕次,若五次还不合格,退模具给模具厂重新做新模。
4.2.5.试模合格确认:
a、质检按图纸标明的公差和结合配套进行检验。
b、铝材生产试模过程中不合格部份质检应在图样中标明原因。如尺寸偏差、壁厚偏差、配套不合格等情况。
c、为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新开模的壁厚公差按订单厚度±O.O2㎜控制,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d、质检检验合格的模具,模具管理员及时把该新模登记为合格生产模具,处于待生产状态。同时把试模样板、检测单送技术及生产部确认。
4.2.6.正常合格挤压模具上机生产记录及存档:
a、各机台班长必须如实填写挤压模具上机原始记录表,特别是卸模原因、用棒数量,一定要写清楚明白,对故意乱写出料情况的班长一经查出,扣罚50元∕次。
b、机台铝型材质检在壁厚记录一栏中一定要认真填写,不能有应付的心态,一经查实质检未如实填写壁厚,扣罚20元∕次。
c、修模工将模具修好后,必须将修模内容填在模具跟踪卡上面,便于下一次修模及查看出料变化,未填写扣罚20元/次。
c、经试模确认合格的模具,而生产量指标未达标的情况下,连续2次上机不能正常出料,第3次开始,扣模具50元∕次。
d、模具管理员每天必须认真如实把各机台生产班组的模具上机记录登记存档,并对连续2次以上不正常的上机模具记录好,月底统计上报生产部和财务部扣款。
4.2.7.铝挤压模具返修制度:
a、因生产图纸修改和制造模具的设计问题,或者壁厚公差等原因,导致模具返修时,可允许模具厂商退回返修2次,第三次作报废模具处理。
b、需返修的模具应先通知模具管理员登记存档,模具管理员再与模具厂商联系并退回模具厂返修。同时由财务登记和出具放行条,并由生产部、模具管理员按退模流程规定完备后放行。
c、返修的模具必须由模具厂家确认回厂时间,加厚、打供水、烧焊、重置工作带两天内回厂,补上下模三天内回厂,回厂后按新模具回厂程序运作。
4.2.8.铝挤压模具报废制度:
a、铝挤压模具报废由模具主管说明原因,并决定是否急需补充该型号模具,模具管理员登记好存档,急需开模的应尽快与模具厂商联系,并按模具采购流程规定加急做回新模供生产用。
b、对未达生产量的报废铝挤压模具按退模管理程序流程,模具管理员应与模具厂商联系退回该报废模具,并要求模具厂商最快补回该型号的模具供生产用。
c、报废铝挤压模具统一放置一个地方保管,模具管理员登记报废模具型号、编号、模具报废原因和生产机台、班组、责任人等特况并存档供公司领导处理。
4.2.9.违规处罚制度:
a、如果铝挤压模具未达到规定产量报废,必须做到月清月结。每月由模具管理员和模具方面共同整理出当月够产与不够产报废模具统计表,如检查发现未够产量报废没有扣模具款和隐瞒报废。按该模具款项的同等价值扣罚责任人和模具厂家。
b、如发现铝挤压模具库房有同型号或相似型号模具又开新模的,予以模具管理员50~300元处罚,如果模具不够产报废按照模具报废流程规定报财务扣减模具款。
c、新开及返修铝挤压模具未按规定时间回厂,延误一天扣罚模具厂100元/天。
d、违规不按规定流程作业的部门或个人将给予行政处罚50-300元/次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