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3篇

2024-04-08 19:44:15综合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3篇,供大家参阅。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3篇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1

  《瓢虫的花衣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通过对观察瓢虫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3、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瓢虫基本特征,学会2-3种制作瓢虫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瓢虫资料、半圆形物品(例如:瓶盖、半个乒乓球等)、好看的纸(如:彩纸、糖纸、包装纸等)、剪刀、胶棒、透明胶等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瓢虫图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组一张方形吹塑纸、剪刀、胶棒等

  引导阶段

  1、小组汇报资料的搜集情况;

  2、欣赏瓢虫图片,感受外形及色彩的美;

  3、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范作,分组欣赏:老师使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做出来的?

  2、欣赏分析,猜一猜:书上的作品使用什么材料,是怎样做的?

  3、小组交流:怎样用自己手里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小瓢虫?

  (通过欣赏教师作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达对事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及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探究尝试

  1、尝试练习: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小瓢虫。

  2、介绍方法:邀请有创意的小组把新方法介绍给全班的同学。

  3、教师演示:折纸法、团纸法。

  (探究尝试制作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小组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创新实践

  1、提出创作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在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只小瓢虫。

  (2)动作快的小组,可以为小瓢虫布置一个漂亮的家。

  2、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以宽松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结果,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1、以“穿花衣裳的小瓢虫”作品展来展示各组学生作品,共同欣赏。

  2、引导学生自由评价:你觉得哪个组的作品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对老师或同学说一说。

  3、总结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4、结束语: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做出那么漂亮的小瓢虫,和小瓢虫成为了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老师真是太喜欢同学们的作品了,要是今后我们能把更多的废旧材料搜集起来,做成工艺品,既美化了环境,又装饰了生活,那不就更好了吗?

  (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创作体会,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性评价。)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2

  《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通过对观察瓢虫和废旧材料的利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3、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瓢虫基本特征,学会2-3种制作瓢虫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瓢虫资料、半圆形物品(例如:瓶盖、半个乒乓球等)、好看的纸(如:彩纸、糖纸、包装纸等)、剪刀、胶棒、透明胶等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课件、瓢虫图片、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组一张方形吹塑纸、剪刀、胶棒等

  引导阶段

  1、小组汇报资料的搜集情况;

  2、欣赏瓢虫图片,感受外形及色彩的美;

  3、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欣赏感知

  1、出示教师范作,分组欣赏:老师使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做出来的`?

  2、欣赏分析,猜一猜:书上的作品使用什么材料,是怎样做的?

  3、小组交流:怎样用自己手里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小瓢虫?

  (通过欣赏教师作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达对事物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及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探究尝试

  1、尝试练习: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小瓢虫。

  2、介绍方法:邀请有创意的小组把新方法介绍给全班的同学。

  3、教师演示:折纸法、团纸法。

  (探究尝试制作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小组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创新实践

  1、提出创作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在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只小瓢虫。

  (2)动作快的小组,可以为小瓢虫布置一个漂亮的家。

  2、学生分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以宽松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鼓励学生的个性发挥,引导学生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结果,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展示评价

  1、以“穿花衣裳的小瓢虫”作品展来展示各组学生作品,共同欣赏。

  2、引导学生自由评价:你觉得哪个组的作品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对老师或同学说一说。

  3、总结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4、结束语: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做出那么漂亮的小瓢虫,和小瓢虫成为了好朋友,你们高兴吗?老师真是太喜欢同学们的作品了,要是今后我们能把更多的废旧材料搜集起来,做成工艺品,既美化了环境,又装饰了生活,那不就更好了吗?

  (引导学生积极的交流创作体会,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性评价。)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让学生养成爱护益虫,保护环境的习惯。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用几种方法来表现瓢虫。

  教学重点:

  瓢虫的结构

  教学难点:

  如何拓展学生的想象、瓢虫衣裳图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课题导入:

  1、讲述一个七星瓢虫的故事(录像),老师有一个瓢虫的故事,大家要认真听、认真看并回答问题:

  (1)瓢虫有什么特点。

  生答略

  师小结:富有光泽,有斑点,且左右对称,色彩也很丰富,有黄色、红色、黑色、灰褐色等。

  (2)瓢虫有几部分组成。

  生答略

  (3)瓢虫有什么本领。

  生答略

  师小结:原来我们熟悉的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那同学们要不要爱护它们呀?

  2、师总结:瓢虫也像同学们喜欢穿上漂亮的衣裳。瓢虫也有自己美丽的花衣裳。

  引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瓢虫的种类。

  瓢虫约有5000种,我国有300种左右,大部分是益虫。

  农民伯伯喜欢叫它们“花大姐”,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答:略。

  2、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瓢虫有几个部分组成,说一说,都有哪些漂亮的衣裳。

  主要有:

  身体:呈半球状,翅膀为半圆形、上面还布满花点。飞行时,翅膀展开为半圆;休息时,俩翅膀合成一圆形。

  头部 :基本为半圆形,头上有一对触角。

  脚 : 有三对

  3、(拓展想象)你们想瓢虫可以有哪些漂亮衣裳呢?

  小组讨论:除了花纹,颜色对比也要强,指瓢虫背上与花纹的色彩对比。

  如:

  4、看书上使用了哪些材料,他们又是怎样进行交流的?

  (学生讨论)答:略

  师小结:有的用绘画形式、还有的使用橡皮泥、彩色纸等制作美丽的瓢虫。

  5、同学们想怎么打扮瓢虫呢?

  学生1:我想为瓢虫画上美丽的花衣裳,用绘画来表现

  学生2:我想把美丽的.飘虫做出来,用橡皮泥或彩色纸等来制作

  学生3:我想自己变成美丽的瓢虫,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四、分组活动(学生实践活动)

  1、活动开始:(学生自由组合分成5个大组)

  二组为绘画、二组为手工制作、一组为化妆瓢虫

  2、师建议可以个人创作,鼓励集体创作。

  3、学生实践活动开始,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五、展示成果(每小组推荐若干名同学)

  1、绘画:说一说你们设计了多少种瓢虫的花衣裳。

  2、制作:都给瓢虫做了多少花衣裳。

  3、化妆:展示瓢虫的花衣裳,表演(童乐声起)

  把瓢虫的花衣裳穿在自己的身上翩翩起舞。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课题拓展

  欣赏蝴蝶标本

  师小结: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植物身上都有漂亮的图案。只要小朋友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自然界存在许多美好的事物。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