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

2024-04-02 09:44:45综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以供参阅。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1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溢童趣。

  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同学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沛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一提供充沛的参与活动时空,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提高认字,阅读的能力,培养同学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精神,以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读11个生字和2个偏旁,学写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情境图,各种图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语气说话)我是小雪花,小朋友们好,秋去冬来,我又回到你们身身边了,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吗?快看,我们到了!(出示情境图)

  谁能说说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同学看图描述)

  (师用小雪花在图中飞舞演示)小雪花飘呀飘呀,飘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飘在树枝上,树枝白了;飘在大地上,大地像铺白色的'地毯。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来了几位小动物,大家看是谁来了?(师在情境图上贴上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的图片。)

  猜猜他们来干什么?(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想知道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吗?打开书,看课文。说说,在读课文时,遇见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自同学字:

  (1)比一比,谁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课文中的认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字,纠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齐读。

  (4)请你们来当小老师,提出容易读错的字,请同学们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你是怎么认识的?

  (6)想方法把你不认识的字记下来,同桌间互相交流。

  (7)汇报记字方法,提出不好记的字。

  4、检测自学情况: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让生认读。

  三、朗读感悟:

  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评价。

  (1)师范读课文,同桌练读。

  (2)指名读。A谁能勇敢地说,我读得好!B谁能老实地说:我读得还不够好!

  (3)齐读课文。

  3、演示,感悟课文内容。

  (1)师用图片在情境图中进行演示。(发出小动物的叫声,随之留下脚印。)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启发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到雪地里画画呢?(引发同学想象)

  4、启发谈话,再读课文。

  小动物们在雪地里跑来跪去,多开心呀,你们也喜欢下雪的天气吗?下雪后,你们的心情怎样?你们都干些什么?

  (引导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略)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

  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

  的小手掌印。”(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

  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

  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

  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

  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

  2、再读探究。

  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

  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3)读读议议,感悟理解。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从不同方面说说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

  2、重点句朗读指导:第三句话读时稍快,语调有起伏。第四句话朗读时突出“几步就成”。

  3、讨论一:小动物们为什么能画出不同的画面呢?(学生联系课前游戏说一说,然后完成文后练习“读读连连”。)

  4、讨论二:为什么小青蛙不参加画画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下列句段,进行阅读拓展。

  冬天到了,天气寒冷。有些动物为了保持体内温度,开始了长时间“睡觉”,这就是动物的冬眠。常见冬眠的动物

  有:青蛙、蛇、狗熊……

  三、课堂总结,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说说阅读课文时应“边读边思考”。

  2、教学生字。

  1读对生字;

  2记一记“蛙、睡”;

  3比一比,口头组词:

  月()儿()同()我()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四种小动物脚印不同的知识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会认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第3句话,知道一些动物脚印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四种小动物脚印不同的知识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一、看图,解题: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仔细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一群小动物就是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来到这雪地里画画,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叫做“雪地里的小画家”。

  3、解题:⑴这是一首很有趣的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什么样的人,我们叫他画家?

  ⑵画家前加个“小”字说明画家的年纪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1、同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3、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进行评价。

  5、教找句子的方法,认识新的标点符号——感叹号。

  6、指名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数课文共有几句话。

  7、由六名学生一人读一句,看谁读得准,读得好。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齐读第一句,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2句

  为什么不说“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指导看图,理解“一群”。

  指导朗读:“一群”要读重一些。注意句子中的停顿。

  3、学习第3句:

  ⑴演示课件,看这一群小画家都在雪地里画了些什么?

  ⑵读课文第3句,说说小画家们都画了些什么。

  ⑶小结,指导朗读。

  4、学习第4句

  ⑴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画得多好啊!和你们画画一样吗?你们平时是怎么画画的'呀?(用什么画?在哪里画?)

  ⑵引导学生完整地回答。

  ⑶ 指导朗读。

  5、学习5、6句

  ⑴在雪地里画画多有趣呀!可是,有一个小伙伴没有来,它是谁?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⑵第5句和第6句是有关系的:第5句问,第6句回答。

  ⑶分组读问句、答句

  ⑷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不参加画画吗?青蛙冬天睡觉是一种什么现象?他这一觉睡得可长呢,什么时候才会醒来?

  ⑸指导朗读。

  四、指导读全文

  读出对小画家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五、巩固练习:游戏“找朋友”

  给小画家找相应的画,用线连起来。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六、边演示课件,边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1、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我们知道动物有各种各样的脚印。

  ⑴瞧,这是谁?(大白鹅)你们知道,它和谁的脚印一样?(小鸭) 小鸭画什么?(枫叶)那大白鹅也画什么?(枫叶)用“也”说一句话。

  ⑵小猫如果来到雪地上画画,画的和谁一样呢?(小狗) 用“也”说一句话。

  ⑶小鸡画什么?(竹叶)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动物的脚和小鸡一样?用“也”说一说。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它们的脚印各不相同。你们课后可以去了解了解他们的脚印,仔细观察,想象一下,他们会画什么,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脚印画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及部首。

  教具准备:生字、部首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背诵:按“下雪——雪地——小画家画画——怎么画——谁没来——为什么”的顺序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进而背诵课文。

  3、口头完成练习:

  小马会画( )。小鸡会画( )。小狗会画( )。小鸭会画( )。

  二、教授新课

  (一) 学习部首:竹字头

  1、师范写竹字头,学生边写边说笔画顺序。

  2、书空笔顺。

  (二) 学习生字“笔”

  1、用学过的识字知识记忆字形。

  2、“笔”上下结构,上面竹字头,下面是“毛”。

  组词:毛笔、画笔、笔记、笔画、铅笔等。

  (三) 学习生字“马、牙、用、加”

  1、教师范写。

  2、分析字形结构。难点:“用”是月字放宽,加一竖。

  用“用”字说一句话。(例:我用水彩笔画画。)

  3、分析字的笔画顺序,并进行组词练习。

  三、巩固生字。

  1、抽读卡片。2、书空练习。3、在写字本上写字。

  附: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4

  一、诵读评价

  1指导学生读好儿歌的第一行“下雪啦!下雪啦!”第二个“下雪啦!”语调升高,要读出兴奋欢快的心情。

  23--6行儿歌要读出对小画家的赞美之情。两个“不用”、“几步”等词要读出重音。第7行的问句语调要上扬。

  3学生评价。(1)是否有感情。(2)“竹”、“成”、“什么”、“没”、“哪”等字音是否读得准确。

  (这首儿歌一定要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这样学生才能越读越好,百读不厌。)

  二、写字

  1教学新笔画“”。

  2指导写字。书空“画”的笔顺,指导写“没”字。

  第三课时

  一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班来了哪几位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你们想把它们的画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吗?

  二背诵

  1你记住了哪几行诗?背给大家听听。

  2指导背诵全文。教师可按“下雪”--“雪地”--“小画家画画”--“怎么画”--“谁没来”--“为什么”的顺序帮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进而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指导背诵要从部分到整体,以点带面,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结合板书指导学生背诵)

  三交流

  1雪地上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不能来参加?为什么?

  (发散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发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更多的事物,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四练习

  1、仔细观察雪花,在老师的帮助下,剪一个漂亮的雪花图案)

  2、观察雪景,说一说:

  下雪了,小树像

  房子像

  山像

  像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