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母爱作文6篇 写母爱的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一母爱作文6篇 写母爱的作文,供大家阅读。
说到教育孩子,母亲可称得上是“专家”。
从十九岁开始教书至今,母亲可谓是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甚至连老舅和家里的几个亲戚都曾经拜读于母亲门下。母亲常说,“教书育人,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且育人往往比教书更为重要。”当了一辈子教师,母亲从不一味地追求学生们成绩上的优异,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她眼中的“好学生”。
在我和姐姐心目中,母亲是不怒自威的。我曾经接触过不少老师,对待学生严加管教,而对待自己的孩子却纵容溺爱;对待不同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方法,而对待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母亲不然,对待我和姐姐的教育,秉承了伊人一贯的师者风范,甚至更为严厉一些。小时候,调皮的我经常很“怕”她。这种“怕”里有着很多敬畏的成分——不是因为怕挨打,而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母亲所要求的“好”。母亲对我们的管教虽严,但极少用粗暴的手段对待孩子。印象中,母亲只打过我两次,都是因为我很小的时候调皮不懂事惹下的,长大后母亲再没动过我半个指头。她从来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话,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母亲都是“以理服人”。凡事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别人,哪怕是再小再不懂事的孩子,母亲都懂得倾听他的心声,然后再说服教育。这样的结果总能让人心服口服,以至于工作后我当了法官,常觉得母亲比我更适合从事这项职业。
在母亲眼里,没有不可救药的差学生。那些别的老师眼中的所谓“差生”,不过是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已——要么学习成绩差些,要么行为规范差些,仅此而已。母亲总相信孩子有着纯良的天性和童真的心,她总能看到孩子们身上的优点,并且非常用心地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偏不倚。很多孩子上别的课时闹得天翻地覆,唯独在母亲的课上异常专注乖巧。不少老师慕名向她取经,母亲总是莞尔一笑,说:“像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学生就好了,对自己的孩子能容忍他们犯错,对学生也是一样,毕竟都是孩子嘛!孩子若都不犯错误,要我们老师干吗?”这些话听来朴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够容忍别人的错误,就会有颗豁达的心;明白育人是老师的本分,就会省去很多抱怨。
母亲如是说,做得更为精彩。我虽不能时时看到她怎样对待学生,但却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味母亲独有的魅力:让别的老师甚至家长都头疼的“捣蛋鬼”看见母亲上课时咳嗽,偷偷从家里拿来鸡蛋送给她补身体,因为他眼中的母亲是唯一能在他诸多缺点中发现优点的人,而且对他和“好学生”一样友善;孤僻的孩子跟自己父母都不愿说的悄悄话,却唯独可以对母亲敞开心扉,放学后独自说给母亲听,甚至喊她“妈妈”……母亲常说:孩子最纯净,只要大人懂得“用心”去对待孩子,孩子是会用更多的爱心来回赠你的。
懂得倾听,多把目光放在别人的长处上,是母亲在教育理念方面带给我的深刻感触。有不少老师习惯性地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母亲则不然,她非常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对每一个孩子,她都用心去调动其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言传身教是一方面,更多的时候,母亲给学生们的是肯定与鼓励。学习好的,母亲表扬其成绩优异;学习差的,母亲肯定其努力与进步;严于律己的,母亲称赞其自觉、树榜样;活泼好动的,母亲肯定其机敏灵巧……在母亲眼里,真的没有差学生,只有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别。虽都是这同一个“差”字,但音调的平仄却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含义。从教三十余年,母亲教过的学生最后都成了她的孩子,甚至朋友。在我看来,母亲有着“超人”的记忆力——与阔别近三十年的学生在故乡偶遇,母亲竟然脱口叫出已人近中年的学生名字;我的同事碰巧是母亲的学生,回家和母亲说起时,她竟然能叫上人家的小名和其哥哥的名字,以及两个孩子上学时的特点……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真的是母亲记忆力过人吗?其实归根到底,皆源于母亲对孩子付出的那份真心。她从不给孩子“定性定格”,而是给与他们无尽的爱心、耐心、诚心与希望。
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那时她刚刚调任到一所新的学校,那里的孩子们欺生且顽劣,他们把教室的门板全都拆掉,再重新拼凑整齐,让老师推门时有个“破门而入”的效果。他们要给第一天上课的新老师来个“下马威”,想以此吓唬吓唬她,从而放纵自己的“自由”。果然,母亲推门欲进班时,门板“哗啦”一声碎了一地,但母亲并没有因此而大发雷霆,而是泰然地将零乱的门板用脚拨到一边,若无其事,微笑地走上讲台。只那一次,就把学生给镇住了!当初那么顽劣的学生,最后竟被母亲教得爱上了学习。问到母亲那班上的学生有多“坏”时,母亲笑着说:“不是‘坏’,是淘气,因为他们很活跃,特别聪明。”母亲就是这样,轻描淡写就回避了学生的刁钻发难,一心巧妙地维护着学生的尊严。
母亲常说,对待孩子要尊重,万万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要多引导、表扬和鼓励。现在人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很少有人能一直这样做下去,我也一样,孩子调皮捣蛋时难免会发脾气。而母亲却真的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退休后,母亲帮我和姐姐带孩子,两个孩子都和她最亲,因为他们总能在姥姥那里得到很多的表扬,不用打一下,孩子们照样非常听她的话。我们常开玩笑说在母亲眼里全都是“好孩子”,母亲认同,却并非没有原则,而是自有她的道理:没有坏孩子,只有教育不当的家长和老师。
读书时,母亲曾教我学知识,育我做人,如今,她又为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在母亲的影响之下,我愈发懂得要用赞许、肯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成长中的任何进步,同样,也要用宽厚仁爱的心去包容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错误。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来证明赞美的力量:同样的两瓶水,每天都对其中的一瓶反复责骂甚至诅咒,却对另一瓶水赞美表扬,一段时间之后,受责骂的水先变浑浊,最终发臭,而受赞美的水却满富生机,清澈明净。水如此,孩子亦会如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扮演好这个重要的角色,很多身为父母的人却并未仔细考虑过。或许我们可以从今天起,从这一秒开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如天使般纯真的孩子,从他们的调皮破坏中看到聪颖的潜能,多给他们支持与肯定,让孩子在鼓励中进步,在称赞中提升跨越。
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不但说明了母亲对儿女的恩情,还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感谢您在我的童年里撒下欢声和笑语,每时每刻都在为我着想。感谢您为我所作的一切,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一天天的长大,但不明白为什么,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已不再多见,取而代之地常常就是严厉的面孔。每一天陪伴我的只有书桌、台灯和数不清的习题。“难道妈妈不爱我了吗?”我一次一次地冒出这个念头,又一次次地将之否认。想起小的时候,然后母亲教我写字,背诗,寒冬里给我洗衣服,在酷暑为我整理房间。
我八岁那年的一天,半夜两点钟,外面就是瓢泼大雨、电闪雷鸣。我突然发起了高烧,爸爸不在家,母亲看着我,又望望窗外,仔细给我披上雨衣,毅然背起我向医院跑去。我伏在母亲背上,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急促的喘息声。我的心快要碎了,我说:“妈妈,我下来自我走吧!”母亲毅然答道:“那怎样行呢?你发着高烧,怎样能在雨里走?把雨衣披严,然后千万别淋着了。”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雨大路滑,母亲一歪,险些摔倒,站稳后,她急切地问我:“没事吧?”我说:“没事!”母亲长舒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那就好,那就好。”就这样,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我背到了医院。
妈妈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就是爱“唠叨”。比如:今年全国音乐考级报名时,我报考的就是古筝业余六级。因为级别高,所以每一天都要练两个小时古筝。有一天,我因贪玩没有弹琴。妈妈明白后,很生气,就开始“唠叨”了:“你为什么不弹琴?今年考的就是六级,不再就是二级了,该多用点时间来弹琴。弹了琴再出去玩不更好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不贪玩了。经过努力,我最后取得了古筝六级的证书,妈妈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灿烂了。
她是阳光,温暖了我那冻结的灵魂;她是春雨,滋润了我那干枯的心田;她是大树,挡住了多少风雨的无情;她是母亲,给予了我无私的亲情。
我的母亲,是一个步入四十岁大殿的女人。她那饱经沧桑的脸;她那如同枯树皮的双手和她头发里的那几丝银白,宣告着她那不真实的年龄。她也喜欢漂亮的东西,只是时光无情地带走了她风花雪月的相貌。她很爱我,她把她所有的精力花在了工作和我的身上,她那么拼命的工作,也是为了我为了家。可我却从未对她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语,或许是觉得不好意思或肉麻罢。
那天晚上,吃完饭后我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未几,她轻轻的敲门,随后便传来了她的声音:你就多吃点吧,吃那么少会饿的。那沧桑的声音里,装满了关爱。我不喜欢她的唠叨,一会儿便不满地说了句:你管得那么多。我饿不饿管你什么事,就算饿了饿得又不是你。她却没有放弃,继续说着:那你饿了就和我说一声。话末,门外安静了,没有了她的唠叨声。顿时心里有些后悔刚才和她顶嘴,我总是将最恶最狠的话留给了我最亲的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离开我而已罢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妈妈关心的话语再次传来:快出来,刚才出去给你买了些你喜欢的饼干,还有方便面,出来吃点,总不会饿着。刚才?我抬头看了看窗外,冬天的风总是无情地挂着。这么冷还出去买什么东西啊。心里不禁为她心疼。这次我没有拒绝她,当我出去时看见她那满脸的笑容,心里不禁冒起酸泡泡。
就是这个女人,像一个傻子一样的爱着我。我的冷言相对,她都不在意嘛?不,她在意,不过她更在意我的身体健康罢了。是啊,饿着的人是我,心疼的人是她,她怎能不在意呢?
她不舍得买很多东西,却舍得给我买任何东西,那样的她让我心疼。妈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哦:以后长大了我一定要很拼命的赚钱,那样就可以在你买东西的时候,能像给我买东西的时候那样干脆。还有,妈妈,我爱你哦。
母爱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即使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它也是以不灭的光芒吸引着文人的笔墨。“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母爱。“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母爱。于是这种感情被古人推向了神圣的极致。然而队于我们今天来说,母爱的地位何在啊?
当我们一回家就吃上可口的饭菜,当房间总是被默默整理的'时候,我们是否像习惯于阳光的抚育一样习惯了母爱的滋润?在心安理得接受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想到应该去回应那份亲情?没想到今日母爱的地位竟如此尴尬。这正是我们的目光聚焦校园,聚焦于游戏,聚焦于娱乐圈。以至于忘掉了报答近在身边的母爱。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没忘吧!
也许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放学后的一句问候,能使母亲感到温暖;那热乎乎的一杯清茶,能清凉母亲的心;面对面的一次闲聊,能化解母亲的劳累;生日里的一张贺卡,能让母亲露出笑脸。你可能认为这些太微不足道了,根本不能表达什么。没错,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如果持之以恒,这涓涓小流将会汇成爱的汪洋。
其实,就算我们竭尽全力来报答母爱都不过分。要知道,小乌鸦长大后尚能对丧失觅食能力的父母全力供养,这被称为“乌鸦反哺”,那么作为有“万物之灵掌”之称的人,难道我们在对父母尽孝的方面还不该做的强过乌鸦百倍千倍吗?我们应该好好反省。
让我们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吧!因为在我们心中母爱都是我们的奇迹。不要等到我们失去他们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不曾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感动吧!真心的为母亲做些事情,哪怕捶捶背,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他们唱首曲子,讲个笑话!让我们一起将这感动之心延续,我想母亲的冬天将不再寒冷,冬夜将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将常常陪在母亲身旁。
妈妈生气的时候,怒目圆瞪,怒发冲冠,恨不得一脚把我踢到紫金山上,但妈妈对我的爱比紫金山还重。
每天早晨最忙碌的就是我的妈妈;烧水、做饭……等我们父子俩穿暖吃饱上班上学去了,妈妈还在家中忙着。
一次,我的肚子疼得厉害,妈妈用她那粗糙的手放在我的肚子上轻轻的揉着。我顿时感到阵阵暖流传到我的身体里。每到寒流季节,雪花飞舞,天地之间被凝固成冰窑。各家各户都拿出电热毯、热水袋取暖。而我的被窝里有一种特殊的“取暖器”妈妈。妈妈怕热水袋烫着我,总是先钻进我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把我的被窝焐的温温的。我躺在在妈妈用浓浓的爱筑成的暖巢里,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了。
妈妈还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每当我遇到难题“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妈妈总会出现在我的身边。每次我都能在妈妈的点拨下,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了”。
当然,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妈妈也会毫不留情地沉脸来,把我狠狠克一顿,那时的妈妈可是冷若冰霜。不过事后我很快就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我觉得母爱如水,因为点点滴滴的小事汇成了爱的河流。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母爱合适,因为母爱实在是太伟大了。我长大以后要做个有用的人,报答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
亲爱的妈妈:
从依稀记得,您一直陪在我身边,当我成功时,您在一旁为我鼓掌;当我失败时,您在一旁鼓励我;当我快乐时,您陪我一起高兴;当我伤心时,您为我擦去泪水……在这十几年的岁月中,您一直在我身边。
十二年前的一个凌晨,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声,一个弱小的女孩呱呱落地,您的脸上是喜悦的泪水。在您的关心下,我渐渐长大;在您的帮助下,我学会走路;在您的循循善诱下,我拿起了铅笔,学会了写字……
时光如梭,转眼间,十二春秋过去了,我渐渐长大了,升入初中后,见面的机会更少了,每周只能在家两天,面对面聊天的时间更是少的可怜,连三小时的时间都不满,但在一起的每一秒,您都十分珍惜。每次回到学校,那句句叮咛和那收拾干净整洁的柜子,就是您对我的爱的最好见证。
每次打开家门的那一刹那,我便被您那掩盖不住的喜悦包围。在您做的饭菜中,我虽然找不到酒店里的山珍海味,也闻不到饭店里扑鼻的香味,但我却十分满足,因为我知道这就是家的味道。
怎么能忘记?每当我周末回家的时候,您那高兴的笑容,还有那不知不觉上了餐桌的饭菜。妈妈,也许您对我的爱,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沉淀在您的心中。
怎么能忘记?每次不争气的我幻想着如何面对您,可总又出乎我的意料,您为什么不打我几下?或许我心里会舒服些。但是,您没有。而是春风细雨一般的鼓励。于是,我心里暗暗发誓,我要做好。终于,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幻想着您的夸奖,但在您的喋喋不休中,竟没有一句我所期待的表扬,我有些莫名的委屈,但我却分明看到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我的记忆里,已忘记了许多许多快乐、伤心的事情,但唯独忘不掉的就是和您在一起的岁月,因为它早已浸润在我的心中……
岁月已经飘走了,但您却守护在我身旁,您像一把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未来我便是那一把大伞,回报您的爱……
祝母亲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您的女儿:周田田
20xx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