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1000字6篇 介绍春节作文400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春节的作文1000字6篇 介绍春节作文400字,以供参考。
春节,应该算是中国人最重要也最隆重的节日了。在春节期间,几乎所有人都会回老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春节是响亮,明亮的。提起春节过年,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鞭炮烟火。大的小的,长的短的,令人眼花缭乱。小孩子们多是拿着外面包着彩色纸的细长的竹棍烟火,一点着,就喷出会变色的火焰,伴随着孩子们童真的笑声,与年味一起,在空中酝酿。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不稀罕小孩的玩具了,他们点响较大的烟花。说时迟那时快,细小的火花冲破纸筒的束缚,飞上比墨还黑的天空,绽放出朵朵绚丽的花。红的,金的,蓝的,像星星,像笑脸,点亮了天空,点亮了新年。大人趁着难得的假期,也像孩子似的,在长长的铺了一路的条状鞭炮唱起欢快的噼啪之歌时,拍着手快活地笑。
春节是喜气洋洋的。过年,就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儿女回家探望老去的父母,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也得以相见。老人与难得一见的儿女们围坐在桌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大人们难得的清闲,因为孩子们自得其乐,不用他们操心。新年时,桌上总有一堆一堆的零食,几个孩子一起坐在旁边,一起分享一年一次的盛宴。他们嗦着糖,数数赚到的压岁钱,盘算着该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时不时瞄几眼电视,还挺悠闲。在过年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成人为家人团聚而喜,孩子为好吃的好玩的而喜。这些喜与春节一起在人们心中化开。
春节是红彤彤的。贴对联,年画是春节的一大特色,意寓祝福新年吉祥,万事如意。血红的纸上有着金光闪闪的花纹,衬上墨黑的大字或画工精细的门神,说不出的大气喜庆。窗花也是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灵活灵现的图案,生动形象地映出春节的欢乐。除了烟花爆竹,在新年照亮夜晚的还有灯笼。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街上玩耍。红底金花的,金底红花的,都印着祝福语,绽放着它们的色彩。在新年的夜晚,灯笼们用火光照亮了人们幸福的笑脸。在新年,人们用穿新衣的习俗,红色的新衣为主。大街小巷上,总能看到穿着火红新衣的人们,就像一簇簇火焰。孩子们最喜欢的,大概是红包了吧。一个个红色纸包装着一张张红色的钱,它们用得孩子高高兴兴。
春节是香喷喷的。春节时,为了庆祝、待客、送礼,人们往往会准备很多食物。有时是自己家做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有时是商场里精细包装的零食补品;有时是过年必备的酒水饮料。总之,过年总是有吃不完的好东西。但春节传统的美食,才是最具代表性的。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聊着天,一起动手包饺子。小孩们自然包不太好,饺子煮出来往往是各种奇形怪状,漏馅的漏馅。但是不管卖相好不好,一大家子人团聚吃饺子,总是很愉快的。饺子的香,从家家户户的窗户飘出,弥漫在街上。
春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值得让我们流传下去。请大家不要总是太过注重过国外的节日,反而忽视了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因为老祖宗把它们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直至今天,定是有道理的。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时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写一点闹春怀旧的文章,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觉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觉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觉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觉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免渡河小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人们都是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民风民俗是东西结合,南北结合,但多半沿用了东北人过年的习俗。
每年一进腊月了就有了年味,人们开始办年货,每天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买年画,有的买年货,街市上东西多得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货物品种齐全,各种副食及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走进商店,人山人海,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精巧的中国结,巧夺天工的剪纸,让人目不暇接的小饰品摆满了柜台。
到了腊八这天,家家熬腊八粥,泡腊八蒜,扒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了过年吃饺子用。到了晚上街上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鞭炮声。
过了腊八年味更浓了,家家户户杀鸡,宰羊,蒸馒头,包冻饺子。妇女和孩子开始买新衣服,买鞭炮。
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了。人们忙着炸丸子,炖肉。到了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将家里的物品清洗干净,不用的东西都处理掉,借这种除旧布新的方式迎接新年。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脚步终于近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离过年还有好几天,人们就在为三十晚上这顿团圆饭,紧锣密鼓的筹划准备,把这顿饭所用的东西准备得一应俱全。
过年了!过年了!在孩子们稚嫩的喊声中新年拉开了大幕。上午街上鞭炮声不断,人们忙着贴对联,贴年画,挂中国结。把瓜子、糖摆在桌子上,孩子们跑到街上找小朋友玩。到了三十晚上家家挂起了大红灯笼,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品尝着团圆大餐的美味,听着窗外的爆竹声,边守岁,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浓浓的节日气氛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都燃起了鞭炮,整个小镇霎时间变得五彩斑斓,瞧,空中的烟花如绽放的牡丹,又如盛开的玫瑰,色彩艳丽的菊花,一朵接着一朵在天空怒放。妖艳的花朵把空中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嗵!”从地面升起一团火球,他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成千万颗小星星,飞溅起来,然后一颗颗拖着长长的尾巴,缓缓地落下。“嗵,嗵,嗵!”“呯,呯,呯!”一颗颗发亮的焰火争先恐后地蹿上夜空,景色越来越壮观了,天上的礼花结成彩,地上的灯火一片红。此刻免渡河成了花的海洋,灯的世界。爆竹声更是一阵接着一阵,小镇被爆竹声淹没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随着大街小巷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开始了。
大年初一小朋友们早早起来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免渡河民风纯朴。免渡河人粗犷豪爽,热情好客。如果碰见客人来拜年,会留客人同主人一起品尝美味佳肴。美酒甘甜,情更浓。举杯畅饮庆新春。
正月十五,新年的又一个高潮来到了,人们到街上看秧歌,看灯展,晚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放鞭炮、吃元宵。到了正月十六,年才算过去。人们带着对节日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又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中去。农民准备春耕,上学的孩子准备返校,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蕴涵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当然,过春节的方式也不一样。
我的家乡在歙县武阳乡,我们这里过春节和别的地方就不一样,因为我们的习惯不同。
除夕,也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这里便改天换地,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在这天里,人们在自家门上贴上春联,放上爆竹,一片热闹隆重的景象。大家一见面就互相道贺,乐得合不拢嘴。
在别的地方,人们就是过年时,吃一顿好的,晚上再看一看春节晚会……而我们这却是另一番天地——热闹非凡。
我们这呀,白天一过,夜晚就更热闹,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天空上五彩斑斓,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烟花,但城市里都是高楼大厦,就算放烟花也只能一个人欣赏,一点都没意思,而我们这天高地阔,只要有一家放烟花,大家都能看到,这种快乐是城里人所体会不到的。因为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到晚上5点左右,家人就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那些在外打工的儿女们都已纷纷赶回家来和亲人团聚,吃过年夜饭,大家欢聚一堂,说说笑笑,有讲一年收获的,有说对来年的愿望的,有对老人孝顺的,有对儿孙嘱托的……而老人们高兴极,能和儿孙见面,听一听儿孙们叫他,心里比吃蜜还甜。
吃完年夜饭,大家就在门前谈天说地,我还经常让外婆给我讲故事,外婆给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书上也看到过:
从前有两个妖怪,一个叫"年"一个叫"夕",他们每到春节就出来在人间捣乱,乱吃人家粮食,祸害别人房屋。后来人们知道"年"怕红色,"夕"怕响声,于是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年"看见就逃回山上,"夕"还没走呢,人们就制造一种一点燃线就响的东西——爆竹,"夕"一听到声响就夹着尾巴逃命去喽。从此,人们每到春节就贴红对联,放爆竹。
讲完故事,外婆就说:"我最喜欢这天,因为在这天可以看见儿女们,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到8点多,大家便看春节晚会,我家一共11人,我哥,我妹,我舅,我姨……都会来,他们对外婆外公都很孝顺,大家其乐融融,一起看着春节晚会,心里别提有多幸福。
看晚会时,大家要是饿,我们便拿出家乡的特色小吃——糯米饼、肉丝面、甜酒糟,一边吃一边看。到12:00时,也就是新年钟声一响起,大家都欢呼起来。一起到院子去放烟花,只要谁家先带头,那可是一个接一个呀,此起彼伏,那烟花在空中一现,可美:有天女散花,有空中导弹,有牡丹盛开……如果你家的烟花放完,不要紧,你还可以看别人家的烟花呢,这快乐的分享,心里真愉快。
放完烟花,大家还要出门去逛逛呢,大家互相恭贺,到处是"新年好,恭喜发财"……有说有笑,真温暖。
这就是我们过的春节,这种乡村淳朴的美在城里是没有的!这种亲情是珍贵的,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这种快乐是幸福!春节,我们最喜欢的节日。
当大地银装素裹的时候,当炮竹声声响起的时候,年就来了。
说起“年”,从小就听爷爷讲过一段故事:相传,古时候曾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相很是狰狞,头上还有两只尖角,这怪兽极其凶残,脾气也很暴躁,再加上身躯庞大,没有人敢惹怒它,只能任它乱闯。“年”一般是在下雪的这几天出现,所以人们总要去别处避难。一次,一位外地来的老人得知“年”的故事后,便让人们在门上贴上大红纸,穿上红衣服,在多烧点火。人们不信,还是很怕,便问老人为什么,老人捋捋胡子,说道:“用火的颜色,火和烧火的噼啪声来吓跑‘年’,古代人不就是用火来驱赶野兽的吗?”人们一听,觉的有道理,便壮起胆来。于是,人们便用这种方法试试看,果然灵,‘年’见到街上到处都是火红火红,还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大惊失色,狼狈地逃进了树林里。后来,人们把这些习俗流传了下来,正月初一也成了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怪兽赶走了,人们是欢乐,是喜悦的。今年春节,我也尝到了“年的味道”。
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在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刚进门,我就发现门上少了些东西-----春联。我想让奶奶看看我多能干,便去门口的超市买了几张大红纸,裁好,准备自己露一手。拿上毛笔,我想了想,就写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吧,横批写万象更新。写完之后,我又连忙贴好,一不小心,有点歪。可奶奶看了后,却一直在笑,我问:“不好吗?”“好!有点歪歪的好!”奶奶有些嘲笑的意思,可她的眼神却又那样慈祥,柔软。接着,她说:“您看,这‘皆’字怎么成这样了?”抚爱中带着些严厉。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字怎么错了?于是我反驳起来“对的呀,就是对的!”虽这样讲,可这心里却还有点不确定,“真的吗?”奶奶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我跟前问我。“恩,那个,真的,确定。”我现在更认准答案了,我又小心地看了一下奶奶,可奶奶却张口笑了,一口白白的牙齿露出来。“您答对了!”“哦!奶奶错了!”我蹦着跳着跑了出去。年的味道是一种不同的教育。
除夕之夜,少不了的还有守岁。一晚上,我都吵着闹着要守岁。妈妈也帮我说:“嗯,我陪您一起守,好吧!”十点了,爸爸睡着了,只剩我和妈妈在守岁,我们便打开电视看春晚来消磨时间,过了一会我也困了,上眼皮直碰下眼皮 。妈妈便让我睡一会儿,到十二点时喊我。妈妈轻轻给我盖好被子,然后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到了!妈妈把我喊醒了,我们一起倾听新年的钟声,看着窗外空中绽放的五颜六色的烟花,闻着空气中浓浓的火药味,感觉一股新意扑来。这时,我发现桌上有一个红包,妈妈说是给我的,我连说谢谢妈妈,妈妈却一直在笑着看我。年的味道是一种不一样的亲情。
正月初三,我就一个人在家,爸爸妈妈送人去老家,要很晚才能回来。于是一大早,我便准备出去玩。刚准备出去,便听到敲门声,原来是好朋友来我家找我玩。是啊,在这美好的春节之际,怎能忘记朋友?这天我们一起看书,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堆雪人,我们就连吃东西也觉得很开心。寒冬的腊梅开得正旺,也许是因为有松柏和翠竹的陪伴吧!毕竟它们是岁寒三友!年的味道是一种不一般的温暖。
过年了,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尝着五颜六色的菜肴,您会感到那里有年的味道。
过年了,收着鼓鼓的压岁红包,听着甜丝丝的祝福问候,您会感到那里有年的味道。
过年了,看着朋友送的礼物,倾听人们的欢笑,您会感到那里有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只是“爱”,一种不一样的“爱”。
春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我的姥姥家,到了姥姥家,我第一件事是去邻居小东家玩。正月十二日,我和小东在院子里玩打雪仗,小东从地上抓起一小块雪,揉成一个圆圆的小雪球,身我砸来,当然,我也用一小块雪做成小雪球向他砸去,啊呀!我忘了带手套,真冷呀。算了,不带也没事,正当我回过头时,一块雪球砸过来,弄的我满脸都是雪,气的我也猛咂他,可我每次都失手,而且他把咂成了个大雪人他还哈哈大笑。过了一会,他感觉浑身上下都是冰的,大家可别告他,其实我不砸她的头,我专门砸他的身子,不一会儿,我也把他砸成了一个大雪人。我一看,他全身上下都是雪,就像是从面缸里钻出来的一样,我也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不好了,小东发脾气了,快跑啊,他发不脾气可不得了,急了一个砖头就会向你头上砸去,要不就拿个玩具刀追着你满院子跑,幸亏我跑得快,否则头上不起个大包才怪,看,他又来了,我得跑了,再见!
春节是高兴的,也非常有乐趣的。
春节中最快乐的事情多种多样,吃团圆饭、拜年、守岁,都是让人快乐的。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当属放烟花了。
终于我们最快乐的一个夜晚到了,那就是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的人们都拿着五花八门的烟花到外面燃放。我也喜不自禁的拿着烟花忙向楼下飞奔而去,开始放了起来。烟花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一条条碧绿的长龙、有的像一朵朵漂亮的大红花、还有的像一张张美丽的笑脸,真好看啊!它们的颜色多种多样,红的似火、蓝的似天,多漂亮啊!它们的声音惊天动地,有的是哧哧的、有的是啪啪的、还有是噼里啪啦的,真叫人欣喜若狂。
我真是太喜欢过年了,更喜欢在过年的时候放烟花。
春节里有很多高兴的事,最高兴的要数放烟花了。
除夕那天下午,家里每个人忙碌地准备过年。我贴年画,爸爸贴对联,哥哥换沙发套,妈妈打扫卫生,姥姥给大家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吃完年夜饭,终于等到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了。我和哥哥来到广场,到处都是震天动地鞭炮声,天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哥哥拿出我们的烟花爆竹,问我:“嘉嘉,你敢不敢放烟花?”我说:“放就放。”于是,我在地上放好烟花,一点火,立刻躲到一边看。一串串烟花像仙女散花一样飞上了天,好看极了。啊!我成功了!美丽的烟花好像在天上给我说:“小朋友,你给了我生命,你真棒!”
我多么希望明年的春节快点到来呀,那样我又能和去年一样快乐地放烟花了。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临近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忙得团团转,奶奶忙着采购大包小包的年货,妈妈忙着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去年春节的时候,我也帮家里做了一件大事,那是我春节里最高兴的事——写春联。 妈妈说我洗了一年的墨水,要好好表现表现!摊开红纸,先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折成米字格,接下来屏住气息,悬笔提腕,我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下“千里江山千里景,一重门户一重新”,横批“江山如画”。等墨迹干时,我兴高采烈地把它张贴在大门上。 新年的时候,来往的亲朋好友看见我写的春联,都称赞我真棒,还向我邀约明年春节也要写幅春联送给他们。 我骄傲地点头答应,期盼下一个春节快快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