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600字初三作文12篇 《窗外》600字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窗外600字初三作文12篇 《窗外》600字作文,以供参考。
我的卧室里有一扇窗户,而我的书桌正好在这扇窗边。
每当我学习疲惫时,往窗外望去,那棵无花果树总会出现我的眼前。
那是一棵老树,听说在这个小区建成之前,它就早已在此定居落户了。
据楼上老爷爷讲,孩子们喜欢在它那粗壮的树干上嬉戏。
听,窗外又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了……
向窗外看,无花果树茂密的树枝挡住了俯视的视线,让我只能在缝隙之中隐约看见孩子们的身影。
突然,只听“咚”的一声,随后便传来一阵哭声和很多人的大笑声。
唉,肯定又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抓紧,从树上掉下来,其他孩子在笑话他呢。树下的孩子哭着,树上的孩子笑着,树在风中摇曳着。
夏天,烈日炎炎。
炎热使人们走出蒸笼似的房屋,聚在无花果树浓密的树荫下谈天说地。
窗外,树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绿了。但是没有一束阳光能够穿透这绿色的海洋,树下别说一片阳光地,你连一个小光斑都找不到。
人们坐在树下,在阴凉的阴影下度过了一个安静的中午。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而树仍在那里静静地站着。
八月,我推开窗户享受这习习秋风,这时,总有一种香甜的味道。
往外一看,在那宽大叶片间闪过几个红绿相间的小球,原来是无花果成熟了。仅仅是闻见了味儿,嘴里便好像多了些甜甜的、软糯的东西。大人和小孩一样嘴馋,都来摘一个尝一尝。
窗外的树下虽总有人摘,但没有哪个人一下子摘一大堆带回家。这棵树是大家的,它的果实的滋味每个人都能尝到,人们在树下摘着,树对人们笑着。
老树既孩子们的乐园,又是大人们的乘凉地。
在这棵树下,素不相识的孩子们结成了朋友,邻里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似乎是有了这棵树,这个小区才能真正叫作小区,邻里之间才是邻里。
每当我写作业疲惫时,我都会往窗外望望,在阵阵秋风中,它仍在那里静静地站着,说着属于它的故事。
窗外是一条很少人经过的小径。似乎正因为它的偏僻,连矮小的灌木丛都长得歪歪扭扭,无人修剪。冬天的腊梅驻守在这路旁,也是要等到极寒,腊梅才缓缓苏醒,撑开花骨朵来。这小小的角落,这小小的窗外,虽小,但却是我透过房间观察世界的全部。
近日时值雨季,寒潮弄得人挺不舒服。我坐在窗台上看书,窗外的景色依旧,只不过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显得寒碜些了。常绿的树依旧绿着,夏日常在树上活动的'鸟儿们,我却再没听见他们时常清脆的鸣叫了。树几乎挡了光线,时常有林业工人到这边来时,父亲总会请他们把一些繁密的枝丫给剪掉。
“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到春天,”我看着窗外对妈妈说道,“到那时候我就又可以去小径旁采四叶草了。上个春天我可找到了两株呢!”妈妈和蔼地笑着,说:“冬天是一定要过的,过着过着,春天,不知不觉的就来了。”“要是窗外再多一点粉色就好了,整个世界就暖和起来了!”
我小时候常常和妈妈说道窗外的景色,尤是在昏昏欲黑的傍晚。
眼下,傍晚的小径,被揉成了淡灰色,这时的人要多些,大多都是归家的上班族们。我望向窗外远些的地方,还是一栋有着小区统一的橘色砖的普通住房,我再往上面看看,那是一户人家的顶层花园。我凑近了再瞧,隐约看见的,是火焰般的一串红,还有深粉的蟹爪兰花骨朵,还有一大株山茶!终不是那单调的绿了,审“美”疲劳的心灵之窗终于得到了休憩,还有一丝欣慰。这期待终不是徒劳的,似乎春天就像在我身边了一样。
夜晚,小径只剩下那路灯了。熟悉?生疏?冷清?可不是有一点儿。窗外只有一盏灯亮着,整条路依旧黑漆漆的,我很少听见底下有动静,夏天倒是有蝉鸣伴我入眠,冬天却只是一声不吭的沉思者。窗外一切的喧嚣都停下了,有的,或只是那寒风与树叶、树丫最后的搏击罢了。
春天要多久才能焕然洗涤这世界上极小的角落呢?即使再渺小,却也是我的窗外的全部,是我观察世界的全部。
等待,等待你刷新这窗外的一草一木一花,甚至于,一盏灯。
金风送爽,桂子飘香,又是一个金秋。秋是怡然美好的,它总能带来星星点点的桂花。桂花小小的花朵掩映在绿叶丛中,却总是让你瞧见她们金灿灿的笑脸。每当坐在家中闻到桂花香,我总是忍不住抬头看向窗外那棵俊秀的桂花树。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奈橘绿与橙黄。”窗外金黄的桂花,在绿叶的衬托之下,颜色甚是艳丽,充满着浓郁的秋意。有时作业写倦了,窗前的我便抬头看看桂花,心情会放松许多。看着那一簇簇灿黄的小花,小巧玲珑,素雅而盈着勃勃生机,它们就像穿着黄色小裙的害羞的姑娘聚在一块。秋天坐在窗边看书,我常常会把窗户打开一点,闻着那醉人的花香看书,很是惬意。我家在二楼,恰好与桂树略平齐。近看小花儿真是叫人赞美啊!它虽极其小,确小得恰到好处,像黄色的星星洒落在绿叶间,粒粒都是一颗小小的点缀。常常能看见路过的行人会将落在地上的桂花捡回去,一定也是看上了它的小巧可爱和芳香四溢吧。
说起桂花香,那对于我来说一定是享受的。它没有栀子花的芬芳馥郁,也没有薰衣草那般淡的雅致。它的香浓烈得像醉人的酒,在桂花面前,别的花朵似乎都不适合用“沁人心脾”来形容。桂花简直到了“闻其香,知其物”的境界,每次放学回家经过这桂花树时总会有一股花香滚滚而来,直冲我的鼻翼,我总会释然感叹:“真香!”有时也会顺手捡起路边的桂花带回家,放在桌旁,任我小小的书桌和我一起被花香淹没。
窗外的桂花不仅仅是美丽、芬香的,它更代表着一种品质!平平常常,纯粹真实,在看似平淡的岁月中尽情渲染生命的底色,传递生命的芬芳。窗子里的我也要做一个桂花一样纯粹、肆意释放生命芬芳的人!
在书房的窗外,是风景。在窗与风景之间,是一道护栏。在护栏和窗之间,本是空无一物,可这次,这其中却多了一条生命。
在书房做作业时,我听到一串毫无规律却又清脆的啄击声,我站起身来,循声而去,发现就在窗帘之后的窗外:对!就是这个声音。我猛地拉开窗帘:呵,竟然是一只小麻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只麻雀虽小,力气可不小,它小小的脑袋仰起来看着我,小小的眼睛里似乎也充满了惊恐,正努力地挥动着那双灰棕色的小翅膀,“扑扑”地拍打着玻璃,欲作腾空之势。每一次跃起,柔弱的翅膀都要撞到玻璃上,地上已经落了几片小羽毛,我看着都觉得疼。但那颗头依然高扬着,眼睛依然大睁着,渴望地注视着天空,一次又一次的落下,一遍又一遍地跳跃。我心里一个激灵,忙叫道:“爸爸,这里有只麻雀,你来帮帮它吧。”爸爸急忙跑过来,却只是看了两眼,对我说:“去做你的作业吧,它这样子,自己也可以跳出来,不用管它。”随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很吃惊,平时的爸爸可是连一只壁虎都会帮的人,今天怎么回事?我只得回到书桌前。
全身心投入作业中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没多久,又忽然想起来,窗外有一只麻雀。也突然意识到声音不再响了,我一阵心惊,以为麻雀出了什么事,又一次走到窗前朝外看:不见了!麻雀居然不见了!我这时才暗暗佩服起爸爸来,也暗暗佩服起这只麻雀。爸爸从麻雀一心想要摆脱困境的状态中,预料到麻雀将会成功自救。而麻雀也确实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努力扭转了局面。
这样一只小小的麻雀身陷困境,却依然努力。“窗外”般的世界很大,“麻雀”般的我们很小。但这些,都不该成为我们安于“困境”般的现状的借口。
窗外的云连成一片,火烧火燎的红。
我经过这扇窗,驻足观望。我并不是很爱赏景,可此时此刻,我却被这如画般的景色迷住了。
我双手扒住窗沿,鼻尖顶着玻璃,睁大眼睛朝西望去。
然后,我屏住了呼吸。
只见半轮太阳,盘踞在地平线上。太阳本身是金色的,可它却将周围的云与天染成了灼眼的火红。尽管有几栋高楼遮挡了它,但丝毫不影响它的耀眼夺目。
我索性打开窗,半个脑袋伸出,略带闷热的风吹拂着我的面庞,鼻尖萦绕着不知哪家烧菜飘出的饭香。
夕阳依旧倔强地留守,那红也愈发深了,蔓延到天空上,逐渐变成阴郁的暗蓝。
金黄、橙红、绯红、暗红、浅蓝、深蓝,还有夹杂些黑紫的颜色,仿佛调色盘被打翻了般一股脑洒在名为天空的画布上。
我痴迷的看着太阳一点一点沉入地平线,带着属于它的朝气,逐渐消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指针停留在“11”这个数字,我再次来到窗前。
玻璃上倒映着我的身影,与明亮偌大而空荡的客厅。
我再次打开窗户,双手托腮望着远方。
楼下银杏的叶子沙沙作响,蝉与狗如在吵架一般闹着,声音此起彼伏,互不相让。孩童银铃般的笑声隐隐传来,远处商场的广场上,热闹的音乐伴着大妈们整齐划一的舞蹈响个不停。
凉爽的晚风灌进我的衣领,我轻缩脖子,对这一切置若罔闻。只是抬头看着头顶被墨色浸染的天空,几颗遥远的星星零散地嵌在其上,小小的,却又不甘地散发光芒。
已是深夜,马路上却仍有车呼啸而过。也许是赴往下一个应酬,也许是奔向家的方向。浩大的苍穹下,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与幸福而努力。
那我呢?我低头看看自己的双手。
那……我呢?
晚风拂枝,夜凉如水。云影踏碎几片,风沙如萍却也如故。
每当我疲惫时,总是轻轻的把头一歪,看向窗外。
我喜欢往窗外看,因为我家的窗台生机勃勃。窗外摆满了各种植物,一年四季,青翠欲滴,每当我看着这一片娇嫩的绿色,不禁回想起了那动人的第一抹绿。
这是一盆娇小可爱的含羞草,轻盈的叶子,随风飞舞,像飞燕的翅膀,它能如此美丽,是因为它面对挫折选择了坚持。
那个漫长的雨夜,风吹得很猛烈,阳台上时不时传来树枝被折断的声音,只听见砰的一声,它所在的位置只剩一片雨丝的泡影,我心头一紧……
只记得,天一放晴,我飞奔下楼,在草丛里翻来覆去的找它,一连几天,最后只找到一小节枝干。听说含羞草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手给它换了一个更精致的家,好像失而复得了一件宝物,我一往如常的护理着它。慢慢地,慢慢地,它吐出了新枝,长出了嫩芽,成为我窗外一道绚丽的风景。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右看,最终定格在了另一抹绿色中。
这一抹绿,郁郁葱葱,可食用可观赏,是一盆油麦菜。别看它们现在茁壮又碧绿,不久前,它们曾是一株株羸弱的幼苗。冷空气的突然到来,让它们饱尝了寒冷的滋味。有些菜苗半伏在泥土上;有些菜苗翻卷着;还有些菜苗被风折断了腰身……花盆里一片狼藉。
我不太相信它们还能活下去,但又不甘心。做了几个塑料盒“温室”,罩在了幼苗上,再没有去想它。当我再次想起它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了,被“温室”关怀的菜苗,长势如常。我想,经历了这样了的大风大浪,它都坚强的活了下去,现在,它应该勇敢的站出来,离开“温室”了。
我的窗外,一片绿意盎然,看着它们,我深深地陷入了沉思,植物如此,人亦如此,感谢窗外的绿色,打开了我心灵的视窗,让我看到了窗外的大千世界。
每当我作文想不出来的时候,我总会看看窗外:那矮矮的平层,就像一群乖乖的小朋友一样,听着高个子的老师讲课;那远处的高楼,隔着平房的,趾高气扬地立在那里,好像在和我们比谁更高,更威风。左边有一所学校,五彩斑斓的,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个设计师真有才,学校里有一群活泼的小精灵,和这七彩的颜色,真配!右边是高架,最高处有七层楼高,随着路面向前延伸,最终和地面相接。夜晚,高架上的灯亮起来,像天上的银河,即使在城市里见不着星星,看那高架,仿佛看到了天上的星星。平房的旁边,是一个公园。在春天里挺美的,暖滋滋的太阳照耀着大地,嫩芽都抽了出来,花骨朵儿也绽放了,好一个“春色满园关不住”。现在毕竟是冬天,河水退了些,就只有一些常青树还有一星古朴的绿,其它的草、树都枯黄了,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即使这树上原有些鸟,现在大都不知去向了吧。
今天是个雨天,植物、动物、人都很安静。坐在这里,偶尔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雨声和汽车飞驰的声音。对于春或冬来说,我更喜欢春。萧条的冬让一切都变得木讷。窗外的风景,好似被蒙了一层灰。小区前挂的大红灯笼,似乎也不那么红了。人们常说喜欢冬,因为过了冬,就是春了,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不过去,怎知黎明的绚烂。冬不及春的明媚,不及夏的火热,不及秋的成熟,但它别有一番风味。在北方,它也许是最快乐的存在;但在南方,它确实最讨厌的存在。
世间一切都不是完美的,在我眼里,冬也许是最无用的存在。或许就是它的存在,才能让人感受到春的灿烂。它是别人生命里最重要的配角。
坐在卧室的飘窗上,呷一口茶,合上书,将目光转移到窗外,看看风景,缓解疲劳。
我房间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住在顶楼,房间的北边、西边和南面都是居民楼,东边可以看到陕西大会堂、绿地第一高楼……
抬起头,第一眼便望见黄棕相间的楼,楼房中间用形如数字五和二的图形装饰。每一个窗户就像一幅静态的图画,有的图画上贴着窗花,有的窗帘两边拉开,晾衣架上挂着许多衣服。突然窗外传来一阵欢乐的笑声,像下面的大圆盘上看起来小孩在做游戏,一个追着一个打闹着玩。旁边还有几个老太太跳着当下流行的广场舞,一个身着运动装的小伙子带着耳机,围着大圆盘跑步,一派热闹的景象。
窗外,高楼耸立,有绿地第一高楼,楼顶上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栋四四方方的高楼,矗立在路旁,楼上有四个大字“中国人寿”。远处高楼一望无际,各种颜色交汇在一起。更特别的两个标志,便是陕西大会堂和陕西宾馆。方正的楼房建筑,楼前有几派楼梯,大会堂上有两个大楼,灰色的,上面有个灯,夜晚照着很美。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进出大会堂,我很想知道大会堂里面是什么样?和北京的大会堂一样吗?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有一个红色的五角亭,旁边有几座土山,上面长的绿植。有一条河经过小亭,河道两旁有一条人行道,大树繁茂,还有坐的椅子,宛如一个小公园。
窗外白天景色美,晚上夜景更美。染了墨的天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还有一轮像镰刀一样的月亮。每个楼顶上红色的避雷针忽闪忽亮。每一户都打着亮光。远处的绿地第一高楼,像一个荧屏一样,变幻着许多色彩,有时流动的蓝色想水,有时棕色像泥土。在夜晚里,“中国人寿”四字也十分明显。路上来往的小汽车,高大的路灯,衬得窗外十分美。
我爱这个美丽的都市,人民安居乐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美丽的霓虹灯,这是我对这个城市最美的记忆。
放学了,我回到家,坐在桌前做作业。我不经意地朝窗外瞟了一眼,看见不远的地方正在举行一古筝演出。声音悠远绵长,不绝于耳,我不禁深深地陶醉其中,思绪也被这筝声带向了远方。
去年暑假,我们古第班有西安的比赛,我不想参加,可妈妈却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定要参加。”无论我怎么反驳,怎么不情愿,妈妈就是铁了心要给我报名。我闷闷不乐,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可妈妈总在耳边唠叨:"没事,多练不就好了吗!”“多练,多练,你以为是那么简单的吗?这可是国际比赛啊,得奖根本不可能。”我不停地在心里埋怨着。
过了几天,我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既然已经报了名,那反抗也没有用,好好练说不定还会有奇迹发生也未可知。于是,我又坐到了古筝前,开始认真地练习。虽然每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大发脾气,甚至想放弃,但是心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加油,你一定行!”我就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的心中万分紧张,因为这里汇集了陕西十个市的高手。我站在台下,手心和额头都不停地冒着冷汗,腿也一直在发抖,此时悦耳的琴声仿佛都不存在了,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广播报选手名字,生怕漏掉了自己。
"82号,胡雅鑫。”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我条件反射地向舞台走去,坐在古筝旁,一抬头,黑压压的观众坐满了整个演奏厅,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我身上。我紧张地想哭,大脑一片空白。
我不断深呼吸,让手指落在琴弦上,闭上眼睛冥想着周围的一切,指尖冰冷的触觉让我渐渐找到熟悉的感觉,我的内心一点点平静下来。我开始弹奏,不去看台下的观众,我把演奏当成了一场练习,不再看中结果的好坏。弹完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轻松地笑了。
几天后,我收到了成绩,居然得了二等奖。那一刻,我心中百感交集,我向妈妈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胡雅鑫,吃饭了……"一声叫喊打断了我的思绪,窗外的筝声戛然而止。
星辰是一名四年级的女生。住在乡下山清水秀的洛阳村。
初春时节,星辰的爸爸妈妈把她接到了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星辰原以为城市的日子必定会生活得平静沉闷,但当她打开右边的窗子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前——是一片森林。
星辰欣喜若狂,这片森林无论谁看了都会情不自禁的爱上它啊!先是柳树姑娘在风中翩翩起舞,绿悠悠的叶子衬着细细的枝,颇像一条条飘来飘去的彩带。接下来是那如明镜般的小河,明镜,明镜,明净得没有一丝灰尘。在这清澈的镜子前,你可以十分清楚的看见自己的倒影。金鱼小姐可是这儿的常住居民,她经常穿着华丽的琉璃雨衣,甩着五颜六色的大尾巴,跳水中芭蕾。河两岸的花多得像天上的繁星,美得像天边的彩虹,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像霞。桃花,梨花,一串红,迎春花不可计数,还有许多星辰不知道的小花。到了河对岸,就是紧密得如方阵般的森林了。森林上空鸟儿在欢快地歌唱,森林里面有几声动物发出来的响声。星辰自言自语地说:这响声应该是小鹿和小兔戏耍传出来的吧
忽然,一只小鸟误打误撞地飞了进来,星辰把它拢在手心里。小鸟害怕地抖着,星辰轻轻地抚摸着它。过了一会儿,小鸟不害怕了,便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向星辰诉说着森林里的奇闻异事。于是,星辰交到了一位动物朋友。
要考试了,星辰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复习。没空观赏景色,也没空陪小鸟玩了。
终于,她等到了考好的那天。星辰迫不及待地奔向窗子,却看到了让她极为震惊的一幕。
只见森林光秃秃的,小动物没有了家,都失魂落魄地逃走了。小鸟们不见了,再也听不到它们那悦耳的歌声了。工厂里的废水全部流到了小河的体内,垃圾也丢在小河里。小河变得又脏又臭、黑漆漆的。金鱼小姐们都伤亡惨重,柳树姑娘的长发也被折断了,那里变成了蚊子、苍蝇的聚集地。
为什么在同样的窗子外面,看到的却不同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偶尔抬头,窗外的碧绿便像风扑面而来,白云带着阳光的淡黄色,慢慢从眼前飘过,这简单的景,便能让我在繁忙的学业中,感到一丝慰藉。
走到窗边,探出头,窗外的景色尽收眼底,山上的植被是翠绿的,与灰蓝色的天空形成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在那座小山丘上,树木极其繁密,除了绿色,便无其它颜色,在绿树林中,掩映着乳白色的房屋,有的只露出了房顶,有的则很吝啬,只舍得露出一角。
视线慢慢移近,在无数抹绿中,树顶上那金黄的碎花,像是带着光芒,给树冠镶了一层金边。向左边看去,我又找到一种不同的颜色,红艳艳的花簇拥在一起,像火一般的灸热。红的花团,黄的花束,不约而同地在树顶上绽放自己的光彩,我才忽然醒悟,原来,树木的翠绿,只是花的底色,是它的陪衬而已。可要是没有这成片的翠绿,花也自然不会那么鲜艳。
从窗外俯瞰,有几根绽满花朵的枝干,从校园外,长到了三楼的窗口。仔细欣赏,这红的花,黄的花,并无任何特别之处:红的形似灯笼,却又不如灯笼那般红艳;黄的虽散发出像金子一般的光芒,却零零散散的,各自开放。我抬起头,看向远处的那几丛花团,是多么的艳丽且光芒万丈,可近在眼前的花束却平平无奇,我甚至不敢相信,这是同样的花朵。
沿着校园的栏杆向远方望去,都是平平无奇的树木,整齐地排列着。正当我百无聊赖,准备回去时,却偶然暼到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杉树,它比其它的树高出了一倍,外形似圆锥,树顶是尖尖的。我关注到它,并不是因它有多么的高,只是因为在众多的翠绿中,它却悄悄披上了一件黄色的新衣,这抹黄绿让我感到一丝秋意。一阵阵秋风吹过,杉树不紧不慢地摇曳着,平静地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窗外,萧瑟的秋风,还没来得及给绿叶染上颜色,便从树枝间悄然溜走了……
不久前,我们家不知是不是赶“潮流”,也装上了防盗窗,或许是外婆听说上周邻居家花好几万买的摄影机被偷了的缘故吧。很快,我家变成了一个“铁笼子”。
自此以后,我不知不觉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直朝窗外看看,我卧室的窗外,书房的窗外,包括教室的窗外……
每天早晨醒来后,我便不自觉地往窗外看,透过防盗窗巴掌大的格子看。整个楼房、小径、广场都被静谧的晨曦偷偷笼罩着,时间也仿佛定格在了明媚的清晨。小区外的马路上,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们,都匆匆路过。而且红绿灯往往也是不给面子的,红灯长,绿灯短,督促着人们快速过马路,时间仿佛也流逝得更快了。这让我想起了《从前慢》这首现代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快点起床了!要迟到了!”老妈在房间外一声喊,我也正回过神来,匆忙地洗漱,吃早饭,然后冲出家门,奔向学校,加入忙碌大军。果然,我的生活也是“从前慢”。
每当放学回家写作业时,休息时分,我也不自觉地往窗外看,透过防盗窗巴掌大的格子看。与早晨不同,外面是一片欢快轻松。孩子们玩游戏的玩游戏,打球的打球,自在极了,有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追着一只飞不起来的风筝,大人们坐在一旁围成了圈,高谈阔论着什么。风儿自由地在空中跳着舞,树儿还时不时为它伴奏,小鸟也三三两两地回归到大树上,就连小猫小狗也打成了一片。
而我,窝在我“狭小”的书房,只觉得防盗窗像一道透明的枷锁,禁锢着我的魂魄,好像原本敞开的心扉,硬生生被”砰“地一声重重关上了。我曾向妈妈提议,把防盗窗拆了吧,否则是锁小偷,还是锁自己呢?但我也知道,一道道铁栅栏,关住的不仅是屋内的我,还有屋外渐行渐远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大概就是成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