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作文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三年级作文12篇,欢迎参阅。
有一次,我在做手工,撕碎了许多纸,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小纸片全都吸在我的毛衣上了。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纸片不仅能吸在毛衣上,还可以吸在尺子上呢!”“哦,有那么神奇吗?”我说到,“那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做起了小实验。
实验的材料很简单,一张白纸,一把尺子而已。首先把白纸撕成小碎片,然后用尺子在头发上摩擦,最后把尺子放在那些小纸片的正上方,可是纸片并没有吸在尺子上。妈妈说:“没事的,可能是尺子摩擦的太少了,我们再来一遍吧。”于是我又做了一遍,哈哈!纸片果然吸附在了尺子上。妈妈告诉我,因为尺子在头发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纸片吸在了尺子上。
啊!科学,让我们无尽地去探索;实验,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水,能滋润万物;水,能涤荡一切。但有时候,水还有些贪吃贪财呢!
今天杨老师拿来的东西让我完全摸不着头脑:一杯水,满得都快溢出来了,还带来一大把硬币。接着,她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谁来把硬币放进去?”我大呼:“什么?不可能!”杨老师不动声色,看向我,:“那你就来试试吧!”
我装着一脑子的疑惑,走上讲台,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枚硬币,先把一半浸入水里,试探一下这满溢的水,发现这水居然“稳如泰山”,我大惊,然后轻轻地松开了手,“咕咚”,只听一声轻响,水面漾起了一个小圆晕,但丝毫没有要溢出的感觉。我心想:“再投一枚,你必会溢出!”接着,我又拿起一枚,轻轻地送了进去,只见水面泛起了涟漪,还冒起了小泡泡,好像在说:“小气鬼喝凉水,再多放点硬币来!”我惊讶得合不拢嘴,将硬币接二连三地投了进去,直到全部投完了,也只冒出一点点水来,大家都惊得目瞪口呆。
水真的贪吃贪财吗?水满得都快凸出来了,竟还有空间吸纳这么多硬币。再想想我们人,不也是一样的吗?大人们常说“太忙了,根本没空……”,小孩子们也总是埋怨时间不够,作业写不完。其实,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只要我们合理利用零星的时间,就一定有时间来做事情。
你们会让鸡蛋游泳吗?我们今天就做了这个小实验。
今天一上课,老师准备了一杯水、一个鸡蛋、一盒盐和一根搅拌棍。我想老师拿来这些东西做什么啊?老师说:“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来做一个可以让鸡蛋在这杯水中游泳的实验。”同学们听了,教室里立刻欢呼起来。
老师请两个同学来做这项实验,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老师选了小军放盐,让小丽搅拌。老师把鸡蛋放入水中。只见鸡蛋沉到了水底一动也不动了。小军第一次在水里放了一小勺盐,小丽在水面上搅拌,老师说:“最好在最下面搅盐,让它融化。”当把盐搅化后,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我心想:是不是放的盐太少了?便说:“小军在多放一点儿盐,鸡蛋还没有浮起来。”接着,小军又放了一大勺盐,盐纷纷落入水中,沉了下去。可盐都融化了,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像一个睡着的小娃娃。同学们有的脸上露出了怀疑的表情,有的脑子里满是问号,还有的都不想在看了,我心想:老师会不会是骗我们的呢?这时,一个同学说:“小军,再放一勺。”小军便放了大大的一勺,小丽继续搅拌,当盐还差一点儿就完全融化时,鸡蛋依然纹丝不动,小丽气馁了,把搅拌棍拿了出来,可就在这时,鸡蛋浮了起来,露出了小脑袋。同学们说:“鸡蛋浮起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把原理说了出来:“因为加了盐的水,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浮力也增大了,所以鸡蛋浮起来了。”
这个小实验不仅有趣,我还从中学到了科学知识呢!
今天我做了一项小实验——隔空灭火。
首先,我们要拿出蜡烛、量杯、白醋,还有小苏打。我先往量杯中倒入白醋,再加入一勺小苏打,哇,好多气泡啊!我赶紧拿出蜡烛放在桌上,这时候刚刚还往上升的气泡,现在都已经累了——开始下沉。妈妈用打火机点燃了火,我马上用量杯慢慢往火苗靠近,我的手开始颤抖,眼睛全神贯注的盯着火苗,上下嘴唇挨得紧紧的:“这次能不能成功呢?”现在,火已经和量杯非常近了,可是火一点反应都没有,反而还在那烧。我一气之下,把量杯和火靠得非常近,近的火都把量杯烧了一小口,但还是没有成功熄灭火。我失望极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失败?我觉得是这个实验存在问题,那我再试一遍吧!
前面的过程都一样,那就从气泡这儿开始说起吧。这次,我的速度很快,因为我在妈妈点火的时候,就开始加好白醋和小苏打,妈妈点好了,我赶紧把量杯往火苗靠,霎时,火苗一下子灭了,我高兴得都说不出话来。我把第一、二次实验做了对比,终于知道了不同之处。第一次我是气泡沉的时候向蜡烛靠近,而第二次是气泡往上冒时向蜡烛靠近。
为什么气泡的位置不同?就会导致实验的成功和失败呢?让我们来看看实验原理吧!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不可燃的,而且比空气重,所以会沉在杯底,但这个气体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所以火焰因为被隔绝氧气而熄灭。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隐藏着许多大智慧,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听说可以用空的矿泉水瓶做成像公园里的喷泉一样喷水,我对此事非常好奇,决定动手做个小实验来证明一下。
首先我准备了制造喷泉实验材料:带盖子空的矿泉水瓶用来储存水、盖子是喷泉的控制开关、扎空用的细针用来制造喷泉的出水口、盛放喷水的大盆子像公园喷泉的水池一样用来蓄水。
接着我把瓶子接满水,并把盖子拧紧防止漏气。然后用细针在瓶子下半部扎几圈小孔,我惊讶地发现水并没有通过小孔流出来,这个现象更引起我的好奇心了。最后我把水瓶立在大盆子里,尝试把瓶盖慢慢拧松,你猜,发生了什么?水就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我再把盖子拧紧,水就像关了闸门一样,好神奇啊!我兴奋地又尝试了几次,我的喷泉实验成功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我左想右想也想不出来原因,只好带着疑问找到了在书房里忙工作的爸爸,把实验给爸爸演示了一遍,我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告诉我,这是一种物理现象,拧紧瓶盖时,瓶子和外界没有连通,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瓶外的空气会通过小孔把水往瓶里压,所以水就流不出来;打开瓶盖后,瓶内外空气相通,瓶内外气压相等,空气一面从底部小孔把水往里压,一面又从瓶口把水往外压,所以水就可以靠自身重力漏出来。爸爸还给我讲了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其他更多的应用。听完爸爸的话,我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看来以后要努力学习,才能知道更多的知识。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今天是星期天,我坐在写字台旁看书,在“我们爱科学”这本书里,我看见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名字叫“复原的乒乓球”,我觉得很有趣,于是决定做这个实验。
我先从我的百宝箱里拿出我心爱的乒乓球,这乒乓球黄黄的,圆圆的。我已经收藏了好久了。做实验之前我要把乒乓球踩扁,我把乒乓球放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天啊,保佑我踩扁的乒乓球变成恢复原来的样子哦!因为这是我最喜爱的乒乓球。”我把脚放在乒乓球上,轻轻一踩,乒乓球凹进去一个大口子了。
我烧了一些开水,把水倒进杯子里,再小心翼翼地把凹进去的乒乓球放进开水中,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乒乓球的变化,只见热气腾腾,白烟不停冒出来,乒乓球凹进去的地方正一点点地往外撑,就好像有一个人躲在乒乓球里,把乒乓球用力往外推一样,皱起来的地方一下下舒展开来。我的心砰砰地跳,5秒,10秒,15秒……乒乓球慢慢地膨胀起来,最后竟然看不到踩过的痕迹,乒乓球又恢复成原来圆溜溜的样子,真是太神奇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赶紧上网查找资料。哦!原来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啊!乒乓球受到外界压力,凹了进去。但当它进入热水中,通过热传递,使球内气体受热而膨胀,因此它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这次实验我做得非常成功,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非常大的收获,而且我还知道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我真为我的实验感到自豪。
科学既有趣,又神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做实验会产生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实验,它非常神奇,我想自己动手实验,解开这个谜团。
首先,我去拿了两张纸,往中间吸气,咦?纸竟然合拢了,我又拼尽全部的力气去吹,脸变地通红,而纸却越来越拢,好像要撑破一样。我又靠近了一点,可还是没用,这是怎么回事?我又从上、下、左、右各吹,但无论往哪儿吹,纸都是会合拢。
难道这真是两张有魔力的纸?我带着不解的心情展示给爸爸看,然后疑惑的问爸爸: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爸爸想了想,回答道:“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往中间吹气,气压强大,空气流动,外面空气会向下挤压,从而产生了这个现象。”
科学十分有趣,以后我要有更多的发现。
今天孔老师让我们做一项科学实验并把它记录下来。我想:我该做什么实验哪?我灵机一动想起熊璟瑶爸爸曾经给我们做过一个实验——烧不着的纸币。好,就做这个实验!
一回到家,我就准备了实验材料:酒精,打火机,两张纸币,和一双筷子,铁盆,两杯白水,一个空铁杯。我迫不及待地把酒精倒进杯子里,把纸币浸泡在酒精里,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用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纸币。我想结果会是怎样呢?咦,纸币居然被烧成灰了!
我找出科学书仔细检查了一下实验条件,原来,实验用的酒精浓度应该是75%,而我使用的酒精浓度是95%。我长叹一口气,原来如此!
我重新调整了一下实验步骤:
一:将95%浓度的酒精加水兑成75%的浓度。
二:将10毫升的水和30毫升的75%的酒精混合。
三:用酒精溶液浸泡纸币。
四:用筷子夹住纸币,尽量远离杯子中的酒精。
五:点燃纸币。
我发现:经过燃烧,纸币真的完好无损。
两次的实验结果不同,在于酒精的浓度不一样。高浓度的酒精在燃烧时会越烧越旺,而低浓度的酒精火焰却越变越小,因为纸币在侵泡时,同时吸收了可燃的酒精和不可燃的水,由于酒精的闪点和燃点不超过40度,水在气化时需要热量,所以火焰的热量会因此被吸收,在火焰消失的时候,纸币上就只剩下水了。
要是我以后成为一名造钱的专家,我要把纸币的燃点定到最高, 让纸币在火里也是安全的。
一听到鸡蛋这个词,你的.口水会流到三千尺吧!现在我要大显身手,煮一次特殊的鸡蛋。
这次煮的鸡蛋,既能节约电,又能吃到美味的鸡蛋。我的妈妈疑惑不解:能节约电?我洋洋得意:当然了,现在可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妈妈知道,肯定我又要搞出什么新名堂了。可妈妈也无可奈何,她呆呆的看着我。我卷起袖子,伸伸胳膊。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我拿出了五个鸡蛋,然后又在锅里面倒了一些水,最后再把鸡蛋放了进去。我把电源插上,等待水热开。妈妈看着我,有点儿瞧不起我了:这不就是平常的那种煮鸡蛋吗,怎么还能叫节约电呢,看你是想吃鸡蛋吧!我生气了:哼,从头到尾你还没看明白呢,接着看,你一定会发现的。妈妈无奈的摇摇头,又继续接着看。等到水热开了,我边把电拔掉了,用余热的热水,再去把鸡蛋煮熟。这时妈妈又对我刮目相看:还不错嘛,确实把电节约了嘛。我瞅了瞅妈妈,笑了。那是一种得意的笑。看,鸡蛋煮熟了。看着一锅圆溜溜的鸡蛋,我的口水都流下来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鸡蛋,剥了皮,放在嘴里,真好吃呀!妈妈竖起大拇指:你煮的鸡蛋可真好吃呀!看着妈妈吃鸡蛋的那种高兴的心情,我高兴地笑了。
在这一次实验中,我懂得了节约电,又学会了煮鸡蛋。果然:失败是成功之母。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今天下午,爸爸和我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让我亲自见证了水往高处流。
实验器材有:半盆水、蜡烛、打火机、直尺、一个矿泉水瓶、红墨水和一根小木棒。首先,我拿起墨水瓶,往水里滴了几滴红墨水,用木棒来回搅拌了几下。顿时,盆里的水变成了红色的。接着爸爸拿起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然后把蜡烛歪倒,滴几滴烛油到一个铁盒上,把蜡烛的根部往上一按,蜡烛就牢牢地沾到铁盒上了。最后我抓起矿泉水瓶,把它轻轻地倒扣在蜡烛上方。这可是个技术活啊,既让瓶子与蜡烛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它烧到瓶子,还得让瓶里的空气受热。大约一分钟后,我迅速把加热过的瓶子倒扣红色水中。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天啊,只见瓶中的水慢慢地升高,等瓶子冷却下来时,瓶中的水竟然高出盆中的水五厘米多。我高兴地大喊大叫起来:实验成功了!水真的往高处流了!
到底是什么原理让水往高处流的?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耐心地给我讲解:当你加热矿泉水瓶时,里面的空气受热,体积变大,空气就减少了。当你放进水中时,瓶子里面的空气慢慢变凉,体积变小了,而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进了瓶子里了。
生活真是处处有科学啊!只要你多观察,勤思考,一定会解开许许多多的奥秘。
看到别人做好模型放在水中漂来漂去,我也想做一个。
爸爸买来了船,却是一只很小的船。爸爸管他叫“明轮船”。我立刻动手做了起来,材料是:六片桨叶、一根铁棍、一个绳动发动机、两个圆圆的东西,有孔,我猜大概是插桨叶用的。
接下来,我撸起袖子开始干。首先,我先把桨叶使劲往里插,但口子太小了,插也插不进去。我想方设法地解决这个问题,直到我从工具盒中找到了一个硕大的锤子。浆叶插好以后,我开始做第二步:装绳动发动机。我小心翼翼地捏着绳动发动机塞到凹陷处,凹陷处很宽,我轻轻地一按,绳动发动机便卡在了里面。
但后来,我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来要把铁棍的两端插上那圆圆的东西,但一用力,铁棍就会跑出来。我想:锤子可不可以帮上忙?我不愧是家中的智慧之星,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把要插的那面朝上,铁棍轻轻地按上去,然后再把那个圆圆的东西,插上铁棍的另一端,再在另一端用锤子使劲敲,这样子的话,下面的插好了,上面的也锤进去了。
我把做好的明轮船放入水中拉动绳动发动机,桨叶便扑哧扑哧的转了起来,我发现桨叶可以把水往后推,这样子明轮船就能前进了。
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爸爸惊喜地跳了起来,喊道:“智慧之星,智慧之星,我们家的智慧之星!”
唉,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天,妈妈神秘地问我:你可以把字写到鸡蛋里吗?要把字写在鸡蛋白上哦!我一脸疑惑,不解地说道:哪有字写在壳上,印在鸡蛋白上的鸡蛋呀?我可没见过!妈妈胸有成竹地说:走吧,我们一起去做实验,让你一探究竟!
于是,我和妈妈便迫不及待地去准备实验材料开始做实验啦!只见妈妈先不慌不忙地拿出生鸡蛋、食醋、毛笔、勺子和锅这些用具。接着我便按照妈妈的吩咐,用毛笔蘸了一些醋,小心翼翼地在蛋壳上写上ABC,然后把它放在旁边晾干。这时,只见小鸡蛋坐在我事先铺好的纸巾上,像一个坐着摇椅的小老头,悠闲地晒太阳呢!等小鸡蛋干后,我和妈妈便把它放进锅里,加入冷水,鸡蛋便在水里飘荡着,水温在一点点地升高,鸡蛋周围便出现了一串串的泡泡,好像在泡澡一样,可爱极了!
十分钟过去了,只听见妈妈说:可以关火了!我急忙跑过去,心里却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想:到底实验能成功吗?不过我还是好奇地拿起勺子把鸡蛋捞了出来,小心地将蛋壳剥掉,目不转睛地盯着剥好的鸡蛋,这时,我看见了一排清晰的字映入眼帘:ABC。哇,成功了,成功了!我禁不住欢呼起来!这时,妈妈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看吧,科学就是这么奇妙,实践出真知吧!我佩服地连连点头。
好奇心让我到网上去搜集相关资料,原来,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能和醋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醋酸钙。一部分醋酸会穿过蛋壳和蛋清发生化学反应,当鸡蛋煮熟后,字迹就会出现在蛋白上了。我连连惊叹:科学实验真是神奇呀!
经过这次神奇的鸡蛋的实验,我知道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实践,就会了解到更多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