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经典贵州导游词7篇(贵州导游讲解词)

2024-03-21 10:17:19综合

经典贵州导游词7篇(贵州导游讲解词)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经典贵州导游词7篇(贵州导游讲解词),供大家参阅。

经典贵州导游词7篇(贵州导游讲解词)

经典贵州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兴义旅游,我先自我介绍下吧,我是这次的导游,我姓谢,你们可以叫我小谢。今天由我为大家做沿途解说,如果大家在游玩过程中有什么不解的问题,请向我提出,我会尽全力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希望你们在兴义玩的开心,游的满意,也预祝你们玩的开心。

  我们今天要游的第一站就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所在地——马岭河峡谷。贵州是个多山的地方,这里山环山,水连山,这里地势很险,山峰很高,很多山都在1000米以上。但是就是这样的地方却充满神奇,充满神秘。好了,我们就到了我们的第一站的大桥上,现在我们下车吧,大家拿好自己的东西哦,要小心点,这里桥很高,有200多米高,也是这里观赏的最佳地方。现在我给大家说说马岭河峡谷吧!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位于兴义城东北6公里,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上游叫清水河,中游因两岸有马别大寨和马岭寨而称马岭河。从河源至河口长约100公里的流程内,落差近千米,下切能力强,在海拔1200米的坦荡平川上切割出长达74。8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的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以地缝嶂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而著名。它的地貌结构与一般峡谷不同,实际上是一条地缝,有人说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正是这举世罕见地缝,造就了马岭河峡谷景区雄、奇、险、峻的景观,十分利于开展漂流探奇和观光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缝,中国第一漂”,首届中国国际皮划艇漂流赛就曾在这里举行。

  峡谷风景区两岸峭崖对峙,谷深流急,银瀑飞泻;滩险急流处,水石相搏、惊涛拍岸、震耳欲聋。崖画、千泉、万洞两岸悬挂。从河床昂首两岸,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尤如天沟;从峡谷大桥俯视谷底,湍急的河流恰似地缝。景观最为奇特的钙化瀑布群,谷深、流急、瀑多、原始生态保护完整,岩画如此多娇,构成了“西南奇缝,天下奇观”。

  2 马岭河峡谷交织成群的.瀑布气势磅礴,尖峭的锥峰密集丛生,两岸峰林之中,还有古庙、古桥、古战场、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充满了古野的情趣和神秘幽深的色彩。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景区自上而下分为车榔温泉、五彩长廊、天星画廊和赵家渡景观。

  龙荫至马岭镇20公里的峡谷段,被誉为“五彩长廊”。谷内有三条清泉流淌,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此“一彩”;马保树龙头山溶洞处高水头瀑布,水花飞溅、草木飘动,与彩虹相辉映,此“二彩”;长廊内泉水叮咚、溪水潺潺,水族动物穿梭不息、生机勃勃为“三彩”;百花异草应水而生、随风摆动、充满活力,此为“四彩”;长廊两岩的猪场河、木榔河秀水相映,称为峡谷“瑶池”,为“五彩”。

  各位朋友,通过以上的介绍,不知您是否感觉清爽之气扑面而来,当您漫步在石筑的小路上,举头仰望两岸高岩壁立,郁郁苍苍,山石由近而远,加上谷中纵横的溪流,淙淙作响,是否让您的精神为之大振。在你们的周围,有各式各样的石头,形象万千,独具特色,比如趴在消息里的那只小龟,正做正向上攀登的动作,传说它从谷里被冲下来,至今已有数万年之久了,悠闲自在的趴在那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被冲到这里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经典贵州导游词2

  龙泉驿区是成渝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成都东大街东延线等五条大道与成都市中心紧密相连,成渝高速、成南高速、成渝铁路、成昆铁路穿境而过,通过成渝高速公路可至广西出海,通过沪蓉高速公路可直通上海。规划中的成都地铁2号线直达中心城区并已动工,成简快速路、成龙快速通道、成渝高速高架桥龙金快速通道、龙石快速通道等均将到达或者穿越龙泉驿区,实现龙泉驿区与主城区无缝对接和与周边区县的快速通道,它是四川省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和四川省新五大旅游景区“两湖一山”的主体区域。全区平原和山地面积各约占一半,平均海拔高度520米,一年一度的成都国际桃花节已成为享誉中外的.集旅游、招商、民俗与一体的国际性盛会,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跻身全国知名古镇行列,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中国水蜜桃之乡”,“龙泉驿水蜜桃”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全区已经形成了水果、禽蛋、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其中年产水蜜桃、枇杷、梨等水果约30万吨庄、西有洛带、南有丽江、北有平遥”。简阳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遍布城乡,山水景观、风景名胜等旅游资源丰富。

  简阳市境内的“两湖一山”旅游区确定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新五大”精品旅游区之一。“两湖一山”旅游区位于成都市区东南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交汇地带,距成都中心城区最近仅20千米,以龙泉湖、三岔湖、龙泉山脉为主体,总体简称“两湖一山”,涉及面积500多平方千米。依托山水生态、川西民居民俗、蜀文化、洛带客家文化、龙泉桃花节等。三岔湖被誉为“天府明珠”,北距成都50公里,东距简阳市区32公里,湖岸线周长240公里,大小岛屿114个,1993年被香港列入《世界名湖名库》。

经典贵州导游词3

  织金洞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属于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四十多种堆积物,形成千姿百态的岩溶景观。洞道纵横交错,石峰四布,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错置其间。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

  织金洞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平方米的洞厅内,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相呼应。

  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洞外还有布依、苗、彝等少数民族村寨。谷牧的“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冯牧有诗曰:“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二牧之词被认为是绝唱。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鞋、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

  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织金洞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九四年唯一代表亚洲加入国际洞穴旅游协会,与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三个国家级景区形成了贵州西部旅游黄金环线。

  织金洞已开发的洞厅47个,洞厅最宽处173米,一般高50—60米,最高达150米。洞内地形复杂,有迎宾厅、万寿宫等10个景点、40多种岩溶形态,有“岩溶博物馆”之称。

  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察洞内长度达12.1公里,相对高差150多米,已勘最宽跨度175米,一般宽高在60米一100米,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平均高度为40米左右,最高的达70米,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据专家考察比较,织金洞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把织金洞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洞外有地面岩溶、峡谷、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观与布依、苗、彝族村寨。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450平方公里,除织金洞景区外有织金古城、裸结河峡谷、洪家渡景区。织金城建于公元1382年,三面环山,一水贯城,城内有71处清泉,庵堂寺庙50余处,有结构奇特的财神庙、洞庙结合的保安寺等。

  20xx年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经典贵州导游词4

  天星桥在太平镇南面约4公里处,龙滩河与卧龙河在这里汇合。两河相交处有一座古老的九孔石桥,因桥下巨石中央有一直径30厘米的天然圆形石洞,名曰天心碗。水位恰当时,可见一股河水流进石洞形成很深的旋窝再从洞底流出,因此得名天心桥,后又被人们改写为天星桥。此桥是五洞镇至太平镇的交通要道,宽阔的石板大路跨桥而过。

  天星桥的正上方是一狭长形的半岛,在这半岛的顶部有一座极富盛名的古园林式的民居建筑,名曰天星桥湾。因其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所处地理位置又恰似重庆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人们便送给天星桥湾一个美名,称其为小重庆。

  天星桥湾坐北向南,砖木石混合结构,为四进四坝的复四合院式建筑群体,是一座封建地主庄园,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当地豪绅易时庭及其弟易雨庭所建。易时庭曾做过石匠、木匠和字画裱糊等业,30岁开始做菜油、木材生意,赚了很多银两。易雨庭做官京城,专管建设事(官阶无考),积蓄颇丰。为感母厚德,弟兄2人将所有积蓄合并一起,修建了这座庄园。占地近10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石、木工匠数十人,历时20xx年余才建成。

  从五洞方向过天星桥,经桥头店子(此店是庄园主专为过往行人施茶水的地方),迎面便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据易氏之后易泽生先生说:此坊是庄园建成之后,为彰扬易母之德而建,名曰易程氏节孝坊。牌坊高至少在13米以上,宽亦不下10米。缕空石刻极其精美,其上部正中刻一竖匾,匾内刻斗大的“圣旨”2字。牌坊为四磴三孔,石板大路从中孔通过,两旁有雌雄石狮各一尊,狮高3米,场面壮观。

  穿过石牌坊,经过马道子(跑马场地),过龙滩河上的石平桥,便到了庄园正前方的第一道屏障——前围墙。此墙为青砖建成,墙高3米,长30余米,墙帽为斗拱花砖彩绘墙帽。围墙雨端各有一小朝门。从小朝门进去便是块长30米、宽20米的石板地坝,地坝前有鱼池,右方(观者方向,以下同)是一幢占地40平方米的正六边形书楼。此楼为砖木结构,共6层,高20余米,每层各面皆是花雕木窗,砖瓦屋面,翘角飞檐。屋顶中央是由3个圆球形状的绿瓷花瓶叠成的宝鼎,阳光下,宝鼎反射出耀眼的绿色光芒。

  在地坝左面建有戏楼,名曰草亭子,因其地面为草坪而得此名。

  地坝正面是一排宽5米、长24米的砖木结构房屋,称为下屋,共7间,临地坝一面墙上每间有一个长1米、高0.80米的浮雕彩绘花砖窗。下屋开大朝门,八字形,为木结构建筑,有阶梯踏道3级,每级均为7.50米长的整块石板铺成。门内有匾圆形石柱2根,柱高3米、宽0.40米,刻对联一副,曰“祥开桂水家声远,派衍太原世泽长”。下屋左右两端挡头各有一个小朝门。

  进大朝门后,是第二个石板地坝和第二进房屋。此地坝又被竖着的一道隔墙分成了左右两部份。右边部分长、宽各10米,中间有一石砌花台,右边是绣楼,砖木结构,高5米,面阔3间。素面台基高2米,台基上浮雕非常细致,刻纹细至1线只有3毫米。楼临地坝一面的墙上有高1.50米、宽0.60米的木窗8个,每个窗门两扇的图案均不相同。顶端山墙为青砖封火墙,墙帽为5个半圆造型,通作浮雕彩绘图案。

  竖墙上有一个内朝门。通过此门便进入地坝的左边部分。此部分长为15米,宽与右边相同。这里有小四合院学堂,砖木结构,占地100余平方米,共有6间,中间是一个正四边形天井,长、宽均为5米,内有石砌花台1个,花台由1米高的四根石柱支撑。房内有独立木柱10根,柱石均为多边形,上刻有精美的花鸟人物图案。

  地坝的正上方是正堂屋,砖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4穿5柱,屋高6米,面阔5间24.10米,进深10.20米,素面台基高1米,垂带式阶梯踏道5级,阶檐宽1米,有石栏杆高0.80米,栏杆上通刻竹枝浮雕,造型逼真。正堂屋的中间1间为过道,此间有木门一道,其板壁上有工艺精湛的木窗一个,图案为不规则多边形。过道间的两边二次间各为敞厅堂屋,与过道间的前部厅口相连,形成一个凹字形宽大空间,是主人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上方墙上挂巨型木匾一块,刻“世德相承”4个金字。此处木柱多有石磴,柱上的浮雕均为造型生动的人物图案,敞厅堂屋两侧是三次间,均是二层木楼,其窗户为彩绘雕花砖窗。正堂屋的.两端为青砖封火墙,梯级、墙帽,各为五级,中间最高级达8米,翘角飞檐,通饰花草鸟兽浮雕,彩绘云水图案。

  正堂屋的左面封火墙外有一台地,是为花园。此园占地150平方米,素面台基高2.50米,三面石栏杆高0.80米,栏杆上有精美的浮刻石雕两块,均刻人物房舍图案,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园内置假山、鱼缸和名贵花卉盆景,四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园左有瓦屋3间,是为赏花、品茶、下棋之所。

  从正堂屋的过道间进去,便到了第三进的地坝和中堂屋及厢房等建筑群。此地坝为石板铺成,长16米,宽仅5米,是四块地坝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精巧的一个。地坝中间有一宽3米的五级阶梯,阶梯两边各有一个条石砌成的长方形大花台,台中植奇异花木(至今仍有一棵形似虬龙的古紫薇活着),两花台的外侧各有一道青砖矮墙,墙中间各开一个园门,园门外与下屋尽头的小朝门延伸进来的通道相接。此处极富“庭院深深”之情景。

  中堂屋面阔3间,屋高6米,长16米,进深9米,其中间一间是过道间,二次间为二层木楼建筑,木板壁上的窗户或方或圆,图案或直或曲,每个窗户造型都不一样。中堂屋的两侧为左右横屋,两边横屋各长达20余米,一直通至第四进的上堂屋两侧。

  从中堂屋的过道间进去,则是第四进的地坝和上堂屋。此地坝长26米、宽12米,也是石板铺成。地坝两头是从中堂屋两侧延伸进来的横屋。地坝上方是上堂屋。上堂屋为木结构建筑,面阔5间,长24米,进深9米,屋高6米。素面台基,高0.60米,阶梯踏道3级。上堂屋的中间一间为敞厅式堂屋。堂屋正上方挂木制巨匾一块,匾下置神龛香案。堂屋两边置木制缕空雕花茶几、座椅。所有柱头均挂长3米、宽40厘米的硬对一块,全部匾对均为黑底阴刻金字,其内容已不可考。

  上堂屋的二、三次间,均为二层木结构建筑,其窗亦是图案各异的雕花窗。上堂屋是整个庄园的最后一幢建筑。

  这座庄园设计别具匠心。总体要求是对称布局,多变的结构,百余个窗户,个个图案不同;108个门,门门相对;千米走道,婉转曲折,下雨天无论走到何处,均不会湿鞋。犹其下水道的设计,许多地方做成了上下两层,上层流露天雨水,下层流生活污水。现在看来,这是相当环保的。为了配景需要,在天星桥下方10米处还建了一座桥梁,取名高桥,与天星桥成为螺狮坡的雨条触角。

  整座庄园除南面是一长片开阔地外,东北西三方都是由3米以上的长条石砌成的保坎,坎上有一条宽10余米的竹木林带,除翠柏绿竹外,红豆、枫香、紫微、桂花、银杏、黑桃等古木参天,在此林带外又建了一条高3米、厚0.40米的青砖围墙,此墙前方与外朝门的围墙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围墙以外才是茂密的树林,树林下方是青石板铺成的林荫大道,大道以下才是卧龙河和龙滩河。

  站在上堂屋后面的坡顶上眺望,两旁是古林参天,两边河水碧波荡漾,河中有游船,河岸巨柳成行。眼下是黑压压一片屋面,绿树红花点缀其间,燕子穿梭,麻雀叽喳,微风中几缕炊烟或浓或淡,阳光下三五行人或闲或忙;时有笑语欢歌,时有书声朗朗,好一个世外桃园。

  现在,庄园建筑的主体房屋仍在,至少有70%保存较完好。砖石工程(除围墙外)保存完好的在95%以上。

经典贵州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我的家乡——洞天湖地,花海鹤乡。我是大家此次百里杜鹃之行的导游,希望通过这次的杜鹃之行能给大家带来一个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中部,距省城贵阳130千米。公园占地面积12580公顷,有杜鹃8350公顷,是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原始杜鹃林。景区内有杜鹃种类三十余种,花色多样,一树不同花的景象令人赞叹,故又有“杜鹃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之美称。她既是览略百里烂漫杜鹃,洗尽都市纤尘的“花之天堂,心之旷野”,也是体味乌蒙生态民族风情,探幽揽胜的“杜鹃花乡,彝疆古城”。

  景区主要由金坡景区和普底景区两大景区组成。金坡景区如同一个壮实的东北大汉,气势宏伟,大度壮观。而普底景区则纤细小巧,秀丽玲珑,犹如一个淡雅的江南女子。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金坡景区的首站——凝香台。每到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瓣便会随风零散地飘落在步行道上,让人颇有“梦里花落知多少”之感。看着花儿,踏着花瓣,闻着清香,游客们,您们是否心醉了呢?

  远远看去,一片开阔地已经映入了大家的眼帘,这便是我们今天的第二站百花坪了。这里是金坡景区开发得最早的景点之一,也是百里杜鹃的精华部分。这里的杜鹃花品种多样,五彩斑斓,因而也就成为了彝族、苗族青年人相亲的好场所。每到节日,盛装打扮的彝家、苗家姑娘小伙在杜鹃花丛中翩翩起舞,姿态万千。

  沿着岩石小路一路前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金坡景区的顶端。站在这里俯瞰四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杜鹃花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花儿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蝶飞舞。整个山头苍翠浓郁,花繁叶茂,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

  在贵州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彝族女英雄叫“奢香夫人”,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龙场九驿就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所建。相传奢香夫人掌管彝族部落,她为了进一步加强与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修建起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长560里,设九个驿站,第一站到达龙场,故称“龙场九驿”。

  马缨岭,这里是马缨杜鹃最密集的地方。由于毕节特殊的地形地貌,过去的水西人民都靠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马帮从林中穿过,把头上的红缨抖落在这里,抖落的马缨就变成了这些灿烂艳丽的杜鹃花。大家不妨仔细看,这些杜鹃花真的'好似马头上的大红缨呢!

  游完金坡景区,接下来我们即将领略的是普底景区的首站云台岭。漫步在云台岭的青石板路上,疏影横斜的树,阵阵扑鼻的香,柔肠寸断的啼,让人顿生忘却都市繁华而归隐田园之感。如果碰到下雨天,这里的杜鹃花便会完全笼罩在烟云之中,若隐若现,更增添了云台岭的朦胧美感。

  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点便要数这数花峰了,在这里,您们可以尽情体验一把“一览众花峰”的快感。从这往下看,整个花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雪白杜鹃,似鸳鸯戏水;粉团杜鹃,如浪漫情怀;鲜红杜鹃,璀璨绚丽,正如同我们此刻的炽热心情。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醉九牛,这是普底景区最为传神的景点之一。关于醉九牛名字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明洪武年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为了维护水西安宁,向朱元璋进贡了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路过这里时,九头牛都被色彩缤纷的杜鹃花吸引而醉倒在山林中,不肯动弹。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大笑,并将此地赐名为“醉九牛”。

  五彩路也称五叉路,通过这五条路都可以进入花区。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五条道路上都飘落着各色的杜鹃花,鲜红、粉红、紫色、淡黄、雪白、淡白,各色各样,分外美丽。

  游到这,我们此次的百里杜鹃之行也将要划上一个句号了,希望这个伫立在贵州西北高原上的真实神话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欢迎您下次再来。 关于贵州百里杜鹃的导游词5篇(五)

  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贵州百里杜鹃林的烂漫与辉煌。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锈叶杜鹃、水红杜鹃、繁花杜鹃、美丽杜鹃、紫花杜鹃...姹紫嫣红、争香夺艳,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这一片土地上宛如一个天造神设的具大花盆,点缀着群山起伏的贵州高原,也孕育了一方纯洁的民风民情。

  锦锈花海百里杜鹃位于黔西县境内的金坡、石板、新旧、纸厂四个乡与大方县的大桥、普底两个乡。在延绵50余公里宽1.2-5.3公里的丘陵地带汇集了近20多种大小不等,色彩芳香各异的杜鹃花;每年3、4月份是盛花期,满山遍野绿花似雪球;有彩红、淡红、桃红、紫红、淡紫、彩黄、淡黄、雪白、乳白等颜色,色彩斑斓,热情似火。一片花的海洋,泛起大地灿烂的微笑。

  走进花的世界,你便步入了大自然的梦里。百里杜鹃,还你一个温情的春梦。

  早上7:30集合(黔灵公园门口暂定)乘车出发经贵毕路前往有“黔西大方一支花,百里杜鹃甲天下”美称的天然花海花园——百里杜鹃,车观六广河大桥,约11:30分到达景区,色彩芳香各异的杜鹃花,满山遍野绿花似雪球,让人目不暇接,而繁花似锦的场面让人气定神闲,定会让你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感受。中餐后乘车往金坡或者普底中心花区,花区自由赏花、拍照,后往景区最佳观花点:醉九牛、数花峰观赏五彩缤纷的百里杜鹃花,自由赏花、拍照。结束游览乘车返回贵阳。

经典贵州导游词6

  龙宫景区由龙潭秘境和通漩田园两大主题片区组成,拥有中国最长最美水溶洞(一、二进龙宫)、中国最大洞中佛堂(观音洞)、中国最大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中国原子能机构测定的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景区有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山不转水转的漩水奇观(漩塘),有世界上最大单体汉字“龙”字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最美休闲乡村(桃子村),有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民族多样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奇妙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风情旷世稀有;独特的龙文化、淳朴的宗教信仰,清新的田园气息交相辉映,绘就一幅“梦幻龙宫、自在田园”的人间仙境画卷。

  一、龙宫四最

  中国最大的.岩溶洞穴瀑布(龙门飞瀑)

  中国最长最美的水溶洞(一、二进龙宫)

  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龙宫天池)

  中国最大洞中佛堂(观音洞)

  龙门飞瀑

  龙门飞瀑由天池水倾泻而成,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洞高50米,瀑高38米,宽25米,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洞穴瀑布。龙门高悬形似天窗,流水劈石钻出喷泻而下,捣珠喷玉,气势磅礴。

  一、二进龙宫

  一、二进龙宫被誉为全国最长、最美的水溶洞,为龙宫三绝之一,其蜿蜒于龙宫奇峰异谷之下,堪称一绝。其中一进龙宫长840米,由群龙迎宾厅、浮雕壁画厅、五龙护宝厅、水晶宫、高峡幽谷宫五个部分组成,乘船穿行于溶洞暗河之中,头顶斑斓的洞中奇景若绚丽的夜空,与平静水面的倒影交相辉映。二进龙宫全长400米,共分为四个大厅。洞内景观粗旷,钟乳怪诞,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密,水幕电影光怪陆离,船行其中恍如“时光隧道”,妙趣横生。

  天池

  龙宫天池又名响水龙潭,海拔1170米,长220米,平均宽约50米,水面面积12500平方米,平均水深28米。

  天池是龙宫地下河的转折端,因河道加宽、地下河水不断溶蚀岩体,最终导致溶洞顶板塌陷形成天池;是中国原子能机构测定的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地方。

  观音洞

  因洞内崖壁上一座50余米高形似观音像的石钟乳而得名,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殿中所供白衣慈母观音像高12.6米,莲台高1.8米,为中国最大的洞中观音像。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实属罕见,其规模居全国之首。观音洞主殿洞厅宽阔、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

经典贵州导游词7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确是慧眼独具。

  镇远古镇东西长85公里,南北宽60公里,东部狭长而西部较宽,略呈三角状,总幅员面积为1878平方公里(合285万亩),东面与湖南新晃接壤;东北部与本省玉屏县相连;西邻旋秉;南界剑河、三穗;北连岑巩、石阡。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

  镇远古镇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煦。年平均气温为16.4℃。月平均气温以7月为最高,为26.6℃。元月最低,为5.2℃。

  镇远古镇是全国油桐主要产区之一,历史上称镇远为“油桐之乡”。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称接桃)、姜黄李、大板栗等,果硕质优,深受欢迎。

  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裔,泛称“荆蛮”。

  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0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

  镇远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20年)设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两千多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这里的汉、苗、侗等各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在保持各自传统特色的同时,不论是在经济、文化或风情、习俗等方面,都闪射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祥瑞之光,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和睦的'赞歌,共同缔造了镇远这庄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黔东重镇”、“苗乡古城”之称的多民族传统文化并存的“迷宫”。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镇远被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