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文作文900字3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900字记叙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感动文作文900字3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900字记叙文),以供参阅。
“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生离死别之间,这位平凡的母亲那伟大母爱浓缩成的语言,常令我泪流满面。她那一岁半的婴儿还体会不到在最关键时刻母爱的伟大,她太小。但这句遗言早已铭刻在我心里,伟大的母爱,我感动着。
她,娇小无力,体弱多病的童年使她如风中残烛。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大小姐。她最怕黑还特别胆小怕狗,因为小时候被狗攻击过。岁月如白驹过隙,如今的她已是个美丽的大姑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除了寒酸点外。自从她有了那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后,她完全变了一个人。
她吃孩子随意玩弄后丢弃的饼干,起早贪黑地干农活,做家务。有天晚上,孩子莫名地发高烧不退,她急得额头沁出密密细汗。丈夫出外,邻居家去赶集还未归来。她不假思索地抱着已有将近30斤重的儿子疯狂地跑人夜幕中,穿过村里那条最漆黑的巷子时,巷子里还聚集着几条露着凶狠眼光的饿狗。她手里紧紧捏着一块坚硬的石头,嘴里念叨着:“敢过来的话我就砸死你,别过来。”她轻轻地拍打小声呻吟的儿子,脚步疾速向前,出乎意料的是,饿狗被她的气势吓坏了,四散逃走,孩子平安就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是我的堂姐,最娇弱却也最坚强。我问她:“你不怕那饿狗一发狠把你咬了,或把宝宝伤害了?”她有点羞赧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那么大勇气,我只要想到孩子那红蕃茄般的脸,我就心急如焚!”我很惊异,但更多的是被这勇敢母爱填满的感动。是的,在勇敢的母爱面前,一切阻碍都变成了动力。
我想到了那个常在车站驻足眺望和恋恋不舍送我离开的妈妈,稍齐的短发里暗藏几根银白的发丝,被可恶皱纹日益“侵蚀”的脸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扩大。
去年夏天,还犹如昨日。那时,我出了车祸,伤到了脚。妈妈赶到现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抱着我,问我哪里痛。我则紧紧地抓住她,我害怕,我恐慌,而妈妈的怀抱则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看着那满地的鲜血,妈妈的心肯定碎了。她像发了疯似地朝撞了我的人喊:“先送我女儿去医院,我只要你送我女儿去医院,我不要你赔偿什么!”我想妈妈也一定怕了。
原来妈妈心中,我一直是最重要的。
伤痛是苦的,但有妈妈呵护着却是幸福的。每次妈妈都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蹑手蹑脚地走进我房间帮我收拾房间里的“残局”。坐在床沿左看右看,看今天我的脚消肿了没有。我偶尔会被惊醒,看着她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死了。可她还念叨着:“娃啊,别担心,明天就会好点的。”打针打点滴时,她蒙着我眼睛附在我耳边说:“蒙着看不见就不痛了。”其实我早就不怕疼了,是她一直把我当成三岁孩子一样照顾。不过我就喜欢这种被呵护的感觉。
说真的,我妈对我的爱比三江河水更多,可惜我这笨笨的脑袋却组织不出一条细流,惭愧啊!不过一位作家曾说过:“爱是碎片组成的美好。”既是碎片,又何必硬要要求完整呢?是的,用迟钝笔尖写不出的爱,我放在心里享用着,幸福着,感动着。
没有华丽篇章,没有惊天动地。她们为你、我默默付出着,她们拥有世界上最神圣的共同名字——妈妈。
关于她们,我一直感动着。
看感动中国,被胡佩兰医生高尚的医德所打动;被姚厚芝用母爱编织成的《清明上河图》所震撼;被翁秀红的将军夫人晚年生活所征服。
这些人有大爱,大仁,大义。但距我们的生活又有着距离。我不禁发问:我的感动在何处?
也许在一通温暖的电话中:“小煜,最近学习好吗?冷不冷?”“挺好的。”又是姥爷从宁波打来的电话,想想看,离开他已经近1年半了,打小我便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7年前,姥爷中风了,走路需要轮椅和拐伏支撑,说话很不清晰。
“小煜……晚上吃饭了吗?”“吃了。”话筒边又传来姥爷的声音。别看现在他说不清话,当年他可凭借自己考入了武钢三中呢!但一想到他现在的模样,不禁有些心酸。
“小煜……姥爷想你啊。”一听到这里,不禁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我刚上初中时,妈妈便将我从姥爷那接了过来,姥爷刚随姨回宁波去了。虽相隔千里,但他仍坚持不时给我打电话,用那略微颤抖的深厚嗓音,让我知道他很好……
电话至此,不禁自问:“感动在何处?”
——感动在身边。
也许在一个故事里:从前有个哑巴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相约在夏夜的灯塔中:“明年,后年……之后的每一年都要一起在夏日的灯塔里玩耍。”
但后来那男孩忘记了诺言,当他记起赶到灯塔那里时,哑巴女孩不见了。她们的家搬走了,留给男孩的只有一个旧风筝,上面写着那个诺言。
二十年后,男孩成了医生,有天,他遇见了成为了大提琴家的女孩。她已经忘了他,但他仍每天在她家窗台前放飞着那二十年前的风筝,面对那永远不会拉开的窗帘,他已然心满意足。
这是一篇外国小说,虽短小但打动人心。不仅如此,作家们笔下的屈原、陆游、辛弃疾的命运,无一不让人动容。
书读至此,不禁自问:“感动在何处?”
——感动在书中。
“感动中国”感动了整个中国,身边的小事与笔端倾注的文字感动了我们。感动在何处?也许是在荧屏中,一个民间传说中,一声问候中,一只向你伸出的手中……
感动不需我们寻寻觅觅,正如几米所说:“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感动是一种正能量,它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告诉我们“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使我们不再迷茫!
那已经体会感动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在他人生活遇到瓶颈时帮助别人一把;在他人伤心难过时给他递上一张纸。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人感动,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感动在何处’’。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会变得怀有感动的心,这个社会也会更温暖!
自问至此,我也寻到了问题的答案。
感动在何处?感动在心底!只要用心找寻,便能发现我们心中的那价感动,那份正能量!
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硕大的包裹,来自云南的广南,工整的字体,让我一下子记起他来。
他,朴实的穿着,四方脸,总带着微笑,显示着平和沉静;他说话不快,但有力,谦逊,透出一股别样的气质来。陈建东,2年前来到上海挂职学习的云南老师。那时,我还在澧溪中学,担任教务处的工作,他正好分在我的办公室,于是开始了我们2个月的相处。
“唐老师,我去听你的课吧!”第二天,他就对我说要听课,我也没有准备,也不好拒绝,就说:“好呀,是随堂课,原生态的,不一定好啊!”“没关系的,没关系的,我要学习学习!”于是,他进了我的课堂,课上,他听得很认真、很仔细,没有一点做作或完成任务的样子和意思,还不时地在本子上记着点什么。从课堂上出来的时候,路上,他一个劲地说:“差距太大,我们跟你们的教学差距太大!”,受了他的夸赞,我被弄得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课堂上瞎扯了些什么。
在办公室里,他总是用本子在记着什么,每当我处理一件事情,他还会问我来龙去脉,有时还会问我怎么这样处理。其实他那时已经是广南杨柳井中学的副校长了,年龄也稍长于我,经验肯定比我丰富,他却这样谦逊的问我,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倒是我自己的愚笨,或许让他失望了。2个月过去,他竟然记了一本。
空余的时候,他还拿起办公室里的教育杂志看,看得很专注,甚至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有一本上海出的《新教育参考》他尤其喜爱,只是这本杂志不对外发行,他订不着。我就把办公室里的几本送了他,他欢喜异常,后来他回去后,我也寄过几本,他也来电感谢。只是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我再没有坚持给他寄杂志,很遗憾的。
说起他那里的学生,他神情会顿时暗淡下来,他说:“我那里的学生还很苦,家庭条件不好,有两个小女孩还读不起书,就靠我们五十、一百的给着过日子。”“他们好多同学住宿,上一次学要走三四个小时,全是走的。上海的小孩子真幸福,真快乐!”他这样不吝的帮助孩子,其实他家庭条件也不好,在那里,他工资并不高,而且还有二个孩子上高中,大儿子今年要高考了。我曾在电话里邀请他到上海来看世博,他婉言拒绝了我,我知道肯定是因为经济原因。他有一颗大爱的心,但他也有许多的无奈。
拆开包裹,是云南名贵的中药——三七花。听说云南的三七花涨得厉害,要二百多一斤,但他给我寄来了两斤多。当然我知道,这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在今天许多东西用金钱来衡量的年代,我被一种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感动了——那是一种珍贵的友谊,虽然有两年的不见,虽然我们的联系很少。他还给我写来了一封短信,说:“转眼间我们分别两年了,衷心感谢你对我的照顾,很想念你。千里迢迢难相聚,只有七花表心意。寻找机会来广南,那时我俩再相聚。”字虽不多,但情意绵长。
有时相聚不在时间长短,也不在距离远近,只要心的距离靠近!有的时候感动不一定轰轰烈烈,而在细微的事情之中。远在广南的陈老师,感谢你的心意!也祝福你和你牵挂的学生,日子,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