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汇编6篇)

2024-03-16 19:45:39综合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汇编6篇)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1

  在半决赛前,苏炳添面对镜头,把大拇指和食指摆出一个“一厘米”的手势。有网友调侃,这是“拿捏得死死的”。其实呢?苏炳添说,就是想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一点点,哪怕是秒,背后都是千难万难,是精雕细琢,是全力突破。2014年,他以偶像刘翔为参考,调整了起跑脚;2018年,他改变了摆臂动作,尝试改善脚掌落地后的发力——那时,他已经29岁了。

  百米10秒是黄种人的极限?苏炳添第一个冲进10秒大关。百米半决赛就是亚洲人的决赛?他成为进入电子计时时代的首位亚洲选手。更快、更高、更强,“老男孩”苏炳添做到了。他的不懈坚持、突破自我、挑战极限,正是中国人对体育精神的最佳诠释。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2

  在8月1日,东京奥运会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一个红色的身影,在跑道上飞驰而过,这就是“亚洲飞人”苏炳添,曾创造了九秒八八的亚洲记录。

  昨天,在半决赛跑道上站着肤色不同的各国百米选手,听着一声枪响,苏炳添脱颖而出,依据着超强的反应力一下子占据了第一的宝座,跟别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虽然一秒一秒的过去,苏炳添的速度一直非常稳定,腿之间出现了重影,有两位外国选手同时开始冲刺,看着他俩与苏炳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我也是十分紧张。在最后时刻宿命天他人一分米左右冲过终点,成为小组赛第一,晋级决赛。

  令我惊喜的并不是苏炳添成为第一,而且他打破了自己的记录,9秒83虽然只比9秒88快秒,但能提高这0。05秒也是十分不容易。苏炳添的起跑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前有专家推测人类百米的极限是秒,但不知为什么非人般的博尔特跑了秒,当初苏炳添的快速起跑可是把“世界飞人”博尔特都吓了一跳,要不是博尔特依靠着中途的超快冲刺还真不一定跑的过苏炳添。在跑步过程中苏炳添的面部表情很吓人,全身的肌肉凸显的十分清晰,跑完之后苏炳添跪在地上,用怒吼来表示行动的高兴,身披国旗。打破记录的喜悦是无与伦比的,我也体验过,等我1000米从3分41秒一下子进不到3分33秒时,那一周都沉醉在喜悦之中,但面对那些选手,我的成绩他们面前不值得一提,他们的2分20多秒比我快了一分多。但在100米决赛中,苏炳添跑了九秒八 九获得第六名,这已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相信苏炳添在退役之前定能再创辉煌,突破秒这道大坎,跑赢“世界飞人”博尔特。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3

  苏炳添的成绩举世瞩目:20年8月26日的雅加达亚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打破亚运会纪录;20年2月21日凌晨举行的20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中跑出6秒49的成绩夺得冠军……那赛场上像离弦之箭一样飞奔向前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亚洲飞人”的称号。

  当我们惊羡苏炳添这些惊人成绩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成绩的背后浸透了苏炳添奋斗的泪泉,洒遍了苏炳添牺牲的血雨?

  苏炳添每天都坚持进行训练。每一次训练时,他总是先慢跑热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准备活动。一切都准备就绪后,苏炳添换上了钉鞋,细心地用卷尺进行起跑器的调试,随后蹦跳了几下,深吸几口气,便来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单膝跪地,做好准备。他两只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呈八字,紧紧地压在起跑的白线后。大约过了几秒,苏炳添后脚猛地一蹬,顿时像一支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步频越来越快,直到冲过终点才慢慢减速,整个跑步过程令人叹为观止。跑步结束后,苏炳添拿出一个小型摄像头,上面记录着他跑步时的视频,只见他在观看过程中不断叹气,不断摇头,嘴巴还不时嘀咕几句,并且要反反复复看很多遍,训练才结束。

  苏炳添专注训练,不受干扰,是一种智慧;努力拼搏,科学追求,是一种能力;永不放弃,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这几点,恰好是我没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远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完美地诠释了苏炳添的一生,保持专注、努力拼搏,永不放弃,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也是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动力与信念!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4

  回顾以前,站在奥运田径赛道上的都是黑皮肤的人。可是,这次的东京奥运会上,在一排黑种人里有一个耀眼的黄,那是亚洲人,那是中国人。黄种人是第一次站在奥运田径决赛场上的,是第一次和黑人竞争,而这个人正是中国的苏炳添,他是亚洲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三、二、一,跑。发令枪一响,苏炳添立刻起跑,抬出右腿,身体前倾,两手一前一后,接着左腿向前迈出来,抬高,下降,右腿紧接着又迈开一步,这样来回交换,在空中画出了一条唯美的弧线。超越,超越,继续超越,离终点近了;加速,加速,继续加速,全速冲过终点。9秒83,新的亚洲纪录产生了,这个成绩使他成功地晋级了决赛。

  黄种人能站在奥运田径赛场上就算了,还是和黑人竞争;和黑人竞争就算了,还作为亚洲第一人晋级了决赛;晋级决赛就算了,还是以突破10秒的个人最好成绩进入决赛,这就是中国的选手,这就是中国的拼搏精神。

  决赛开始了,苏炳添和“飞人”们一起向前冲,他起跑稍有落后,在随后的途中跑,他努力提速,最终第六个冲过终点,成绩是9。98秒。

  看过激动人心的比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很敬佩他,虽然第六名的成绩与奥运奖牌无缘,但苏炳添毫不畏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新的历史。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生活就是这样,到处都充满了未知,我们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5

  多次在港参加比赛、两次随奥运代表团访港,从2006年到2021年,苏炳添与香港的故事写了一页又一页。

  苏炳添是香港市民“最想见到的内地奥运健儿”之一。在随代表团访港的三天时间里,苏炳添实实在在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他的偏爱。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吸引粉丝最高分贝的尖叫;只要站在那里,他就是聚光灯的宠儿。

  为什么苏炳添如此受欢迎?除了在赛场上追风逐电,“广东仔”的身份也在无形中增添了他与香港市民的亲近感。熟悉的气候环境、相似的饮食习惯、面对粤语提问毫无压力……对苏炳添来说,来到香港,与其说是做客,不如说是到邻里串门。

  苏炳添与香港很久前就结下了缘分。

  与很多“80后”一样,苏炳添是看着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翡翠台长大的。作为一名忠实粉丝,少年时期的苏炳添总会在黄金档准时守在电视机前。那块不大的电视机屏幕成为苏炳添最初了解香港的窗口。

  奇妙的是,苏炳添因香港追梦田径。在香港理工大学与学生交流时,苏炳添说:“我从小喜欢看香港的武侠小说,最爱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我深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那时候,我梦想成为跑得最快的追风少年。”巧合的是,苏炳添也因田径走进香港。对于很多田径爱好者来说,他们或许了解苏炳添在2015年为中国田径捅破窗户纸,跑出9秒99,也熟知他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石破天惊的9秒83,但可能鲜有人知道,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枪,正是在香港打响。

  2006年,柴湾,城市邀请赛,10秒59,冠军。

  对于后来时常在奥运会、世锦赛上闪光的苏炳添来说,当年那场城市邀请赛的赛事级别实在不高,10秒59相较于现在“破十”的成绩也微不足道。可就像一个孩子总是对自己的第一个一百分记忆犹新一样,苏炳添清晰地记得15年前那个年少的自己。

“2006年我第一次来香港,代表中山市参加比赛,那也是一场国际比赛。当时我17岁,10秒59在那个年纪已经非常厉害了,后来我还参加了200米和接力。通过那场比赛,我慢慢走上了职业道路。”第一次来到香港,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映入苏炳添眼帘的是和电视上一样的画面。“原来真的和电视剧里面一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购物、吃饭的地方,所以印象还是很好的。”

  2009年,将军澳,东亚运动会,10秒33,冠军。

  三年后,苏炳添又一次来到香港参加比赛,彼时的他,依然腼腆、不爱说话,但他多了一个身份——国家队队员。

“那是我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大型赛事,挺巧的,2006和2009,我的两个契机都出现在了香港。这两个比赛也给我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此次随代表团访港,苏炳添又回到了将军澳,他说:“2009年我就是在将军澳运动场夺得了东亚运动会冠军,刚才看到了那块场地,感觉很亲切。”

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事迹 篇6

  2018年8月26日的朋加诺体育场被中国红点燃。备受关注的“飞人大战”结果终于揭晓,在亚运赛场最受瞩目、最激动人心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中国男子百米飞人苏炳添以9秒92新的亚运会纪录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场沸腾。“中国飞人”苏炳添加冕“亚洲飞人”,其9秒92的成绩不仅刷新亚运会纪录,与亚洲纪录也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参加决赛的8人中唯一一个跑进10秒以内的选手。苏炳添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荣耀。

  决赛前,苏炳添的外教兰迪·亨廷顿曾说:“如果比赛的氛围、环境和气候都合适,加上运动员感觉良好的话,苏炳添能在雅加达给中国带来一个奇迹。”外教在训练场上信心满满地留下这番话,而苏炳添果然也不负众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骄傲。

  在本届亚运会前,苏炳添两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亚洲纪录的9秒91,追平了卡塔尔选手奥古诺德创造的亚洲纪录,成为“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带着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单第三次来到亚运会赛场,苏炳添的目标很简单——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终以9秒92的成绩夺冠,苏炳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说:“我觉得今天已经破了我的魔咒,作为男子百米选手训练了十几年,我参加的所有运动会都没有尝试过拿一个冠军。29岁,我终于在亚运会上证明了自己。”手捧亚运金牌,苏炳添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飞人”。是的,苏炳添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中国速度不容小觑。

  2017年年初,那些关于“苏炳添退役”的新闻不胫而走,苏炳添的确动了这个念头。然而,苏炳添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于是,他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训练比赛。数年如一日的封闭训练,肩上积攒的各种压力,局外人统统无法体会。正是这样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亚洲飞人。

  在整体水平依然无法与欧美抗衡的亚洲,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的意义不言而喻,正如苏炳添所言,“这是打破魔咒、扬眉吐气的一晚”。辉煌背后总是藏着无人言说的艰辛,不过还好,苏炳添坚持下来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铸就了中国的骄傲亚洲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