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精选10篇

2024-03-12 21:27:33综合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精选10篇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1

  我一直以为努力了就会有回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

  进入了初中后,头几次考试中成绩并不理想,尤其是语文。而语文的短板却出现在曾经最拿手的作文上,我甚至在考场上无话可写,文字似乎在墨水中凝固,再也不可以在考卷上灵动地流淌。

  后来的几个月,在忙乱的学习之余抽出时间阅读,夜里不停歇地在稿纸上倾泄苦涩的文字,我充满了希望,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一心想在下一次语文考试中一鸣惊人,作文可以作为范文在全班展示。

  煎熬的等待后,考试的成绩贴在了墙上,先是作文的,仍在下游水准,整个的成绩也可想而知,不尽理想。

  玻璃窗外的黑暗奔流,地铁轻微的撞击声渐渐地埋没我,眼中映着淡漠的.失望。

  天空突然划过了几道黑影,几只大雁整齐地在白云间穿梭,留下了细长的尾迹。

  一只大雁却慢慢地脱离了队伍,一点点往地上落,它似乎想追上群雁,但已经没有了多少气力。终于,它停了下来,轻盈地落在了树上,抖落了一阵火红。它挺直了身躯,目送群雁的远去,望向它曾在天空中留下的痕迹。

  那松软的云,被孤雁撩动,蓬松的云蕴藏在雁的羽里。乌墨的尾羽划过天空,似是有迹可循,它那墨色的羽,如小舟,从潭上滑过,留下晶莹的波澜。

  不管是云,是天空,都留下了孤雁来过的痕。也许是在月光下疲惫的啼叫,清晨夹杂在羽中的露水,又抑或是它的泪水,它一次次冰冷的呼吸。

  深远的天空会记住的,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孤雁,在去往南方的路,可以在枫叶上停住,回头张望,还可以在天空中追寻到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痕。它望向想要征服的天空,褐色的瞳剔透,我出神地凝视着它,雁的眼里没有泪光。

  天空深远,即使不可以成为领先的那一个,在白云中留下的痕迹却依然美丽。

  孤雁长鸣一声,起身飞走,向南方。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2

  语文,处处都有。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以前,我总以为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语文就在你身边。

  “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悄悄的来,悄悄的去”……看,草坪上,食堂里,阅览室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告示牌。它们含有丰富的知识,这就是语文。

  生活中的语文无穷无尽。记得一个春天妈妈喜出望外地看着她种的小白菜。“哇,你种的小白菜终于发芽了,真美呢!”我惊喜地嚷嚷道。“是啊,它们终于探出了调皮的小脑袋!”妈妈不经意地说。咦,“探出了调皮的小脑袋”这是出自妈妈之口?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妈看着我在发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怎么,现在就想吃小白菜啦?”我顿时回过神来,“为什么你的语言要比我的语言丰富呢?”“原来你在想这呀,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学到语文……”

  吃饭时,我看到桌子上的好菜只管吃,对其它的菜置之不理。妈妈随口说道: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不要光吃鱼肉。”唉,吃饭也要受限制,我剩了半碗饭,不想吃了。奶奶看了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奶奶也懂这话。仿佛是在教育我呀!我的脸哧的一下就红了。

  走路时可以学到语文,吃饭时也可以学到语文。

  同学们,语文知识是无穷无尽的,生活处处有语文,留心观察皆语文。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3

  走过大唐的青山绿水,迈过大宋的幽幽古道;伴随着夕阳与明月,追逐着大漠与驼铃,我站在历史的尘风中放开歌喉,为你歌唱。

  烂漫。李白。

  携手天上的明月,相约庭前的百花,饮一杯浊酒,我为你吹一曲烂漫之音,余韵悠长,三夜未绝;放开歌喉,我为你歌唱,唱你的诗,柔意绵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浪漫得连月亮都想向你诉情;此曲只应天上有,何人不起故园情你自在得让神仙妒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浪漫又不失豪情壮志,你不愧为一代诗仙,你不愧是一朵开在淤泥中的.白莲。

  豪放。苏轼。

  坐上摇摇竹筏,看滚滚河浪;挟一壶浊酒,听雨打荷声。仰望茫茫宇宙,心容万物、海纳百川;临萧萧江风,心胸开阔、豪气荡肠。以江为琴,以水作弦,我为弹奏一曲豪放之歌,慷慨激昂、荡气回肠;放开歌喉,我为你大声歌唱,唱你的诗,豪气涛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豪放如一沟东流的江水;桂悼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你快活得如水中游走的鱼群;西北望,射天狼豪放又不失爱国情怀,你不愧是一代豪放的鼻祖。

  婉约。李清照。

  踏上高楼,看千帆驶过、灯火阑珊;独倚窗栏,看落花飘零、雨打芭蕉。临冷冷西风,望幽幽古道,我为你奏一曲婉约之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放开歌喉,低声为你歌唱,唱你的诗,眼泪汪汪。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你憔悴如一朵黄花,在冷风中花叶飘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时你又如一枚被风吹落的枯叶,更比黄花瘦三分;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婉约而又不失英雄的气概,你不愧为宋朝最有才气的女词人。

  当大唐盛世的瓦铛不再敲响,当大宋王朝的千宫万殿变成一片废墟,伴着夕阳与明月,追随着大漠的驼铃,我仍然仰望,我仍然闪亮双眸为你凝视,放开歌喉,为你歌唱。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4

  从小到大,唯一舍不得的,是你,我心爱的书包。有了你,就像有了整个世界;有了你,就像有了知识的海洋;有了你,就像有了快乐的源泉。

  记得我是这样认识你的:有一次,我陪妈妈逛街。看到了你,由于你的身价太高了,所以我没有向妈妈开口。于是,默默地,我私下攒钱。天长日久,终于,我得到了你。

  你长得非常可爱:粉嘟嘟的身子上露着一张哈哈大笑的.大嘴巴,仿佛你就是用那张大嘴巴把我的书吞进去的。你不像别的书包,把自己弄得那么艳丽。你是那么得朴实,使人一见就有想买之心。当然你也不是那种软弱的书包,没背几天就包上线露。你很漂亮,始终带着一个笑脸,你很朴实,只有简单的装饰品。

  开学第一天,我就背上了你。就这样,你成了我的好伙伴,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早上上学我们一起走。我背着你,你背着书。我们一起漫步在小路上,上课了,我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你就在旁边陪伴着我。我睡觉了,你在那守护着我的书、笔、纸、本。到了第二天清晨,你又微笑着陪我上学。

  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只要看见你那开朗、天真、无邪、纯真的笑。顿时,什么烦恼,什么忧愁,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好朋友,你陪了我两年。

  突然,有一天,妈妈让我把你送给一个贫穷的孩子,然后妈妈再给我买个新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多么的伤心与紧张啊,我是多么怕失去你啊!

  可是,最后,我把你送了出去,我不是不爱你了,而是,我想让你带给更多孩子快乐,让他们也幸福,快乐起来。

  再见了,我的好朋友,我依然爱你。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把化石拟人化和前后响应的写法,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培养起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与关键: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韵律美。

  2、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

  一、精心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大家欣赏。(出示多媒体)

  2、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歌颂化石的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

  2、根据拼音写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3、读词、理解词语。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乌有:虚幻,不存在。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引劲长吼: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3、抽生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价。

  三、诵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2、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3、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多媒体)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4、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

  第一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第二层(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6、自主探究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诗的第1、2节一连用了6个问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e.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7、诗的最后一节和第1、2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最后一节回应第1、2节,这样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8、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讨论后回答)

  (1)生命的起源。(2)生物进化的历程。(3)人类的出现。

  9、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诗中第3、4、5、6节是化石说的话。意思是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

  进化的科学观点,有这些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10、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化石人格化,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四、课堂小结

  1、通过对这首诗的通读学习,你有什么体验或感悟?

  2、教师小结: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五、拓展延伸

  见《鱼化石》艾青著

  六、作业布置

  1、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 的手法,将 当作可以和我们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 。

  板书

  16.化石吟

  发问 想像——

  遐思 飞跃——神奇景色

  回答 呼应

  科学神奇——人类伟大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6

  I Love AutumnI like autumn. I love the falling leaves in autumn. They cover the ground with golden yellow. When you walk on them, they rustle beneath your feet, just as if they are singing to you.

  I know trees get ready for their next year's rebirth by doing this, so I enjoy them without any sad feelings. The fields in autumn are fruity. People are easy to have good mood in a harvest season. So can't autumn sights bring happiness to us as well?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7

  我的老爸是一个木匠,所以从小我就做着他打的板凳长大,异常结实,异常安心。

  长大之后,老爸自然也不做木匠了,只是偶尔还会去给他的木匠师傅上个坟,扫个墓什么的。我从来没见过老爸那样深沉的样貌,我想象不到他年轻的样貌,我只是看到了他此刻的样貌。就像从妈妈嘴里面说出来的那些年轻样貌,我一个字都不会相信。我只明白他是一个严厉又不善于表达温情的人。

  他在做木工的时候,总是很沉默,偶尔猜想是不是因为他的师傅,只是我也不敢多问,因为他平时总是太凶,长大之后,我对他也有一丝丝的畏惧,所以也没有怎样问过。

  之后我才明白,是因为他在做木匠的时候以往被人欺骗过,还是被一个十分相信的人,也许那是他第一次被信任的人,如此欺骗了,所以都会如此在意吧。老爸是一个,不太在意钱财的人,尽管他这一生都没什么钱,在我身上花钱,却从来都不含糊。哪怕是第一次被骗,他也没长什么记性。只可是,他也从来没有和那个人,来往过。

  我难以想象被一个自我十分信赖的人而欺骗,并不是什么善意的谎言,而是一种真实的欺骗,夹杂着私欲和利益。

  首先,这是一件很悲痛的事,是无疑的。再来,我目前没有经历过这类事情,可是从我听到的这些来讲,我也是不会原谅那样的人的,我觉得欺骗就是欺骗,是不可原谅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在那里也不够受用。

  很多事情都能够解决,钱没了能够再挣,做工做错了,我会改过来。可是一旦你伤了一个人的心是很难把它弥补回来的。所以,不要伤害别人对你的信任,也别把爱你的人推远了。这是老爸教会我的道理。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8

  亲情是什么呢?亲情是父母的关怀,是父母的温暖饭菜,亲情是父母的唠叨,是父母的嘱咐,亲情是父母的爱,是父母的付出。

  小时候,记得一次在老家的夜晚。那时,母亲正在为我织毛衣。那件毛衣母亲已经织了两天了,只为我第二天的上学。不懂事的我在前天时一直缠着母亲,要她为我织一件粉色的,有白色云朵的毛衣。为了让我能早日穿上毛衣,母亲已经好久没有休息了。

  半夜,我从睡梦中醒来,看见微黄的灯光照着母亲的侧脸,发黄的脸上满是疲倦的神色。为了让我睡好,母亲并没有开很亮的灯,只开了极其微弱的,如小火星一般的灯光。在这样的灯光下织毛衣,不但看不清,还非常毁眼睛。织错了,拆掉那一节,重来。困了,用凉水冰冰眼睛,接着织。累了,就停下来歇几分钟,继续织。足够的睡眠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保护眼睛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又是多么重要。可我还那么小,哪懂什么父母的艰辛?翻一个身,就又沉沉睡去了。

  长大后,记得有一次,是在吃饭前。我正躺在沙发上惬意观看着电视。电视机里的情节正精彩地展现,我不亦乐乎。厨房里,是父亲忙碌的身影。那时的我什么都不爱吃,挑食极了,害得父亲愁的头痛。他将一根火腿肠横着切了一刀,没有切到尽头。然后再将火腿肠切出的两条“腿儿”反过来,弯成一颗心的形状,再用一根牙签固定住。接着再把火腿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油锅中煎着,发出“滋滋”的声音。然后再磕个鸡蛋进去,使鸡蛋也变成了心的形状。三分钟过后,两只香喷喷的心形煎蛋就做好了。父亲又怕牙签扎到我的嘴,便用筷子小心地把它挑出来。

  我撇撇嘴道:“番茄酱呢?为什么没有番茄酱?”父亲有些愧疚地说:“没有了。”我立即耍起了公主性子,喊道:“我不管,没有番茄酱我就不吃!”父亲听完,立即换了鞋,一路小跑着到了小区门口的商店。仅用了三分钟,父亲就满头大汗地回来,手里捧着番茄酱,“嘿嘿”笑了两声,精心将它淋到蛋上面,我才吃了下去。

  这亲情,小时候是我们闹腾的理由,长大后,亲情又成了我们撒娇的资本。成人后,亲情又是我们内疚的缘由。

  感受亲情吧,千万别让父母等的太晚……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9

“你这个字还不够好,继续改!”在宁静的深夜,只有一个房间还亮着灯,里面传来了父亲的声音,声音在黑暗的夜空中回响……

  下午,我花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写好了这张我满意的字,在安静的房间里,传来了我欢乐的笑声,我望望那晴空万里的窗外,心情舒畅极了,我自豪地看了看我的字,心想:父亲会如何称赞我的作品?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开心极了。

  父亲终于回来了。果然,他进门第一句话就问我字写好了没有,我信心十足地点了点头,父亲立刻走进我的房间,一个一个仔细地打量着我的字。我满怀信心地抬头望着他那严肃的脸,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兴奋,我十分期待父亲会如何评论,这一张纸,他足足看了有半个小时。

“你这张字写的糟糕透了!”父亲把纸扔回了原处,“这个绝对不行,给我重写!”

“什么?”我生气极了,“我花了那么长时间才完成,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而且我哪里写不好了?”我气哭了。

“还说我,你看看这个字,怎么写的,歪成这样,让人怎么看?我都看不上,老师还会满意吗?你赶紧给我写好!”

  我越来越生气,大哭起来,“你每天都这样说我,我受不了啦!”我忍不住了,眼泪直接从眼中飞了出来,可在父亲面前哭是没用的,我只好一次又一次地修改。

“这里横太长了,重写!这个字的位置你写到哪里去了?重写!还有这里。”我在父亲的训斥下,不停地修改着,一直到了深夜。

“今天就这样吧,这张算可以了,下次可不要再这样了。”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写好了一张端端正正的字,和之前相比,果然好多了。

  第二天书法老师表扬了我,但我知道,在这赞扬背后,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在默默地帮助我。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作文 篇10

  这段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我眼前忽然觉得开阔了很多,从美文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三字经》真是个宝,我每天都手不释卷。今天,我又捧着《三字经》在阅读了,里面有一句话很有教育意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讲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它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上个星期天,奶奶做了一道菜——烧鹅,吃饭时放在爷爷面前,这可是我最喜欢吃的啊!我二话没说,马上把烧鹅移到我的面前。妈妈瞥了我一眼,轻声对我说:“扬扬,你知道什么叫礼貌吗?”我看着香喷喷的烧鹅,口水几乎要流出来了,哪里还听得入耳呢?我夹完一块又一块,拼命往嘴里塞,连饭也顾不上吃。奶奶慈祥地对我说:“扬扬,不要急,慢慢吃,喜欢吃就吃多一点吧。”我边吃边点头。这时,爷爷夹起一块鹅腿肉,正要往嘴里送,说时迟,那时快,我拿起筷子,对准鹅腿肉,一把夹住,放到自己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连连说:“鹅腿的味道才是最好的呢!”妈妈看见这样,忍不住大声喝道:“你太没礼貌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不让别人吃吗?不许这样!”我不高兴地说:“我喜欢吃鹅,是我先看中那块鹅肉的,所以是我吃。”妈妈语重深长地说:“好的东西应该大家分享,更何况小孩子要尊重长辈。你这段时间不是经常读《三字经》,讲小黄香的故事吗?”我听了,顿时惭愧万分,一声不吭。

  是啊,和《三字经》里面的小黄香对比,我真感到无地自容,黄香九岁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而我十岁也不懂得礼貌,不懂得孝敬长辈,我怎配得上新时代的少年呢?我放下筷子,低下了头。妈妈温和地说:“孩子,知错能改就行。以后多学习,多吸取古文化的精华啊!”我点点头,接着诚恳地向爷爷道歉,挑了一块最好的鹅肉夹到爷爷的碗里,接着又各夹了一块放到奶奶、妈妈、爸爸的碗里,一家人乐也融融。饭后,爷爷还送我一套《中华文化五千年》,我如获珠宝。

“读经典诗文,诵千古美文”这个活动真好,使我认识了很多诗人、作品,使我吸收古代文化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真是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