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风景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触动心灵的风景7篇,供大家参考。
“叮叮叮……”刺耳的铃声宣告了美梦的破灭,我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眼前还是一片模糊。模糊的视线中,是来来回回走动的同学的身影,还有那朝夕相处的一扇窗的轮廓。
忽地,我的注意力被这扇窗外的一棵广玉兰吸引了过去,那树上的一朵花苞在绿油油的树叶的衬托下,淡雅而夺目,在这炎热的夏日午后,那一抹浅黄的娇嫩,和一缕若有似无的幽香,使人也不觉忘记了烦躁,沉醉其中。
“叮叮叮……”不知不觉,上课铃响了。我不得不将思绪收回,不得不向这美丽纯洁的玉兰告别。也不得不振作精神,投入到这考前机械而紧张的复习中,每天都一样,乏味而又无奈。
第二天早上,心中似乎有所牵挂,我早早地就来到教室,迫不及待地来到窗边,“啊,玉兰花开了”我情不自禁地低呼了一声,探出头去,闭上眼,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所有的烦恼都抛之九霄云外去了,这一刻心灵所感受到的只有纯洁,高贵,哦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在这一刻,没有丑与恶。我所感受到的只有生活的美好。虽然,最后我还是我不得不离开她,但是,这一天也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一天了,我的心灵平静而愉悦。
玉兰是很普通很平凡,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夏天,它常常被遗忘,但是尽管如此,它依然努力的绽放,自信,美丽绝不卑微,它用它的高贵诉说
了一朵花的尊严与价值,而我们人呢?就是在这样一个枯燥烦闷的夏日,我的心灵深深被她触动!
在生命的银河中,有无数闪烁的星星,但总会有那最璀璨的一颗,在这银河中,熠熠生辉。
那是一个令人烦躁的星期天,我正因考试没考好而郁闷着,妈妈指派我去奶奶家送东西。外面本就三十多度,心情又郁闷无比,我满心满脸的不如意。
走到奶奶家门口时,看见一位母亲正拍着手让一个小男孩走过来。那个小男孩走得踉踉跄跄,一步没站稳就摔倒了,哇哇大哭起来。我心想:这母亲怎么这么狠呀!这是她亲儿子吗?孩子这么小,明明走不了,还硬让他走,摔哭了也不管。我不禁向前快走几步,刚要把这个小男孩扶起,就被那位母亲制止了。她轻轻地说:“不要扶他,他需要自己站起来。我要让他知道什么事都不能依赖父母,这样他才能养成自立的习惯,将来才好在社会上立足。”
对啊,那个小男孩摔倒,如果不能自己站起来,那他下一次摔倒还会去等待依靠,他就永远不能自己独立承担责任。我瞬间明白了妈妈让我送东西的用意,她也是想让我养成自立的习惯,不能总依赖他们啊!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多少个家长能像这位母亲一样,让孩子自己摔倒,自己爬起。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经不起风吹雨打,步入社会以后,也离不开父母这副依靠惯了的拐杖,也只能成为“啃老族”。溺爱,也是一种悲哀。家长应该适时放手,给孩子锻造的机会,让他们完成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学会承担自己责任。
从深思中回过神来,那个小男孩已经走到了母亲的身边。我为这个小男孩而自豪,不由得更加敬畏这位母亲!
那位母亲让摔倒的孩子走回到自己的身边的一幕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永远的风景线。
草黄几次,又绿几次,初中二年的生活转眼间就要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即将分手,身后留下一排排坚实的脚印。
曾经不止一次羡慕过王维诗中的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止一次憧憬过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场景,但是所见所想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八一班的我们,一起过的每天,都是最美,最触动心灵的风景。
情景一:拔河比赛
我忘记了哪年哪天的哪一次的拔河比赛,我们一起在烈日下相互鼓励,班里的十几个男同学们一起使劲儿,齐心协力并拿到了第一,或许只是一次小比赛没有什么触目惊心的大事,但八一班同学在一起的场面,总是时间难以抹平的风景。
情景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一道送别歌,你们还记得吗?当每一个同学要离开这个集体时,我们每个人都送,眼神中总带着种依依不舍,你们又可知道?八一班正是因为有我们,有梦想才更有所期待,无论37个同学中谁走到哪都要记住:八年一班是我们永远的家。
现在奶奶讲的故事,童年的风车都如彩色的.梦一样飘远了,男孩的个一下窜的老高,女孩也褪去了青涩,八一班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回忆,最触动心灵的风景。
时光不老,八一班不散。
凤凰古城的夜晚,风景如诗如画,但还缺少一处触动心灵的风景,那一夜,那个老人与姑娘为这幅画添上了点睛之笔。
那晚,我漫步在古城之中,立刻被这美景深深地吸引了,流连其间,有精致的小古玩,颜色鲜艳的小泥人,美味无比的美食……突然,远处那一声清脆的叫卖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卖小泥人咯!卖小泥人咯!”我快步走上前去,原来是一个老人的叫卖声,那老人正推着自己的小车,在上石拱桥呢!
老人筋疲力尽地推车上桥,一次次开始,又一次次失败,我的内心十分矛盾:我到底要不要去帮忙呢?万一去了,老人向地上一躺,说我撞了他,怎么办?正当我犹豫之际,有个身影一闪而过,她去帮了老人一把:“老大爷,您坐,我给您将车推上去!”这个声音,是一位姑娘发出的,她十分热心,帮助老人将车推过了这个石拱桥,老人十分感动,不停地说谢谢,而姑娘,摆摆手就走开了。
这一幕,被我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永远也挥之不去。
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度,这是一种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当今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老人会碰瓷,到最后好心人变成了肇事者。但也有人认为,既然老人需要帮忙,那就要帮忙,我们可以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帮助老人,这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度,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帮助老人,做一个有担当,可以承担责任的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别人眼中的一处触动心灵的风景!
天地之间,走走停停,总有一些场景会激起心湖的涟漪,荡漾出心田的景色。
——题记
呼~呼~一丝风吹过,吹起了几缕发梢。不经意的抬起头,一朵云彩溜过,露出了太阳那耀眼的一角。一直花蝶飞过眼前,在半空中舞绘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随着风摇曳着,慢慢地淡去……
一切露出春意,走过乡间,野花开了,在荒芜中静静地抬起头,期盼着繁花争艳的时刻。走过草丛,划过一阵春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几棵小草羞涩地随着春风舞动,吮吸着大地的滋养,让阳光给予爱抚。几棵饱经沧桑的老树也吐出嫩芽,一棵棵青豆似的挂满枝条,似有一番再振青春的心境,一切万物生……开冰的小河哗——哗地流过,忘记冬日的时光停驻,任时光流去,毫不停滞地奔向远方,带去希望,重新诉说着一个四季的轮回。
却不知孩童有什么忧愁。此时的心情交错复杂,委屈与难过无法诉说,望着一派春景,心里却有着另一番凄凉的心境,一场冬雪结束了一个冬日的束缚,却结束不了心中的凛冽,只有慢慢踱步在春天里,望着春意盎然的生机。却因凄凉好似一片花瓣的凋落,摇摇摆摆,始终不肯落地。
低着头沉默了,用这种言语诠释着一切,静静的想着……
野花、野草、花蝶、老树、流水,每一个事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历经四季变迁,依然生机勃勃,而自己何必要走进消极的氛围?回过身,身边何处无风景?或许只是其中的一束阳光,也可消融心境凛冽的场景。
不是只有一个风景,仅此一角的简单,也可融化繁琐的积雪,描绘和谐的春意。
秋风,带走了最后一片凋零的叶,凄凉之景,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但,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凄凉深处那一点生机勃勃……
秋,我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一丛丛的杂草,已失去生机,成了一抹枯黄,回想燕归时节,它们争先恐后地钻出泥土,露出青绿的嫩芽,草盛时节,拼命汲取养分,疯了一样地往上长,大片大片的翠绿,都将自己的活力奉献给了夏季,如今,只落得秋来草枯的下场,一派荒凉之景。
尽展风华的花朵,早已花瓣凋零,绿叶枯黄,化为泥土的一分子,不复往日繁华似锦。
“咯吱、咯吱……”踩在落叶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在空旷的山林里回荡。光秃秃的枝丫上偶有几片坚强的枯叶在无情的秋风中肆虐下仍没有掉落,掉光树叶的大树像一个掉光头发没有生机的老头儿,这时,我忽然发现树叶原来对大树这么重要。
蹲下身,拾一片枯叶,细看上面的每一条纹理,都曾有生命的清泉缓缓流过,伸手细细抚摸枯叶的表面,不同于夏季绿叶的光滑。枯叶有些粗糙,稍一用力,枯叶在我的掌心里碎成一团。原来枯叶与绿叶的区别不只在两个“枯”字和“绿”字上,原来生命竟是这么易碎,这么脆弱,这么不堪一击?
春天归来,万物复苏,融化的小溪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去年的枯草地,今年又发新芽,花枯之地,又长出了新枝,光秃秃的枝丫上又有密密麻麻的小绿点,仔细辩认,原来是新芽。
残花枯叶化入泥中,原来是做了养料,落叶是既给生养它的大树母亲做养料,也给大树母亲在冬天时节保暖,不易冻伤。
它们虽然逝去,但仍为这个世界尽了微薄之力,牺牲自己,帮助下一代的鲜花棣昌树叶的新生,它们的人生旅途虽然短暂,只有一年,但它们在最美好的时节,用尽所有,使自己光华一季,如此,也便不算可惜,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枯草凋花落叶离开这个世界,不是无情,只是这样才能更好的回报这个世界,就像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没有到过草原,只是听说那儿有取之不尽的自由,和成群结队的羊群。没有到过高山,只是听说那儿半山腰的风景秀美珍贵,山顶上云烟缥缈。没有到过
大海,只是听说那儿有扑腾的浪花,还有轻吟的贝壳。但自从在江南留步,我却看到了一路的风景,一路的人生。
初来乍到,只是见那平淡的湖波上横跨着一座古桥,旁边挤着狭窄的河道,乌篷船摇摇晃晃,淅淅沥沥的雨更添一丝柔情。荷叶交织着,巨大的身躯挡住了那一点粉,却遮住不了它的风情和简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就是如此美妙之景,倒也是知晓了为何文人墨客和丹青客们为何执恋江南风景,便因这触动心灵罢了。
我驻足石阶,眺望“鱼戏莲叶”之景,够着身子想要拍下照片记录此景,但却总是不尽人意。不顺着河水而下,便不能展现江南之美。此时,划着小船的船夫吆喝着:“来坐船吧,可以更好的欣赏江南美景!”我犹豫了,与其他游客面面相觑,要乘吗?却又听渔夫喊来:“免费的!”声音若清泉般动听而亲切,何乐而不为呢?便踏上那船,随着莲、叶漂流。没到一处独特之景,渔夫总是细心讲解,我也醉在这江南烟雨的痴缠中了。采莲女热情地打着招呼,所有的一切都那么自然亲切。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也自在得很,但却少了江南独一无二的情调。
坐着船欣赏江南美景,就好似在过滤,滤去身上的尘土,忘掉白日的喧哗,夜晚的灯红酒绿。平地风波则成了过往云烟,进退无措也不过是庸人自扰。这是触动人心的江南美景,让我返璞归真,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江南人民的热情与亲切更是触动了我,这便是人最好的天性。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自从在江南留步,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触动心灵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