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7篇

2024-03-06 11:48:26综合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7篇,供大家参阅。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7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读研期间。在那座爬墙虎铺满整墙、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图书馆里,在写论文困乏时,我四处翻看小说打发休息间隙。无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记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记得我被他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荒诞不经的想象力、酣畅淋淋的表达所吸引,看着很过瘾,以至于一口气就接着读了下去,直到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写论文的,匆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于是,后来就自己买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一本杂文集,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导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个性鲜明的部分。每篇杂文的标题都很特立独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几个词就组成了一个标题,比如“皇帝做习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长虫·草帽·细高挑”等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短文开头常常从贴近生活的事情讲起,把平常的琐事和深奥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经据典、借用俗语都显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与文学巨匠在做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学,接受他的熏陶。

  这本杂文集中,说了很多中国人的国民性,与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中国人不太懂幽默、比较寡言少语、有受虐受压迫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开头第一篇杂文《沉默的大多数》,分为六个小节讲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么从怀疑话语、不爱说话的小孩转变为走进话语圈的文学创作者,因为他感觉“有义务谈谈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他最终挤进了话语圈。他说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为没能力或没机会说,有些是因为有隐情不便说,有些是因为对话语世界厌恶。这让我开始思考,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在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甚至一问三不知,在课后以及微信QQ等各种社交平台上吐槽起来却妙语连珠,一个堪比一个精彩。这样看来,他们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也许是出于对课堂这个公开场合的担忧,又或者与老师对话让他们提不起兴趣。不管是哪个原因,如果出于对这个课堂、对这次学习有一种责任感,那么我想他们也会像王小波一样,做一个主动掌握话语权的人。

  读到《用一生来学习艺术》这篇时,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我是个没有艺术细胞的人,画画不好,即使是临摹也能临个四不像,也欣赏不了什么世界名画;唱歌唱不在调上,甚至还可以在合唱的时候把别人带偏……王小波开篇就说理科老师比文科老师提到更多的艺术,想起来,好像我的化学老师在完整地做完一个实验并且分毫不差地得到所有的反应和现象时,他也说过类似的话“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是艺术”。文中,他通过对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作品的怀念,道出了“比之科学,艺术更能使人幸福”的感叹。诚如王小波所言,科学教给人的是规则,艺术作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给人以精神世界的饱足感。

  读完这本杂文集,收获的不仅仅是王小波播种的精神食粮,文中提到的诸多优秀作品,他们是经由王小波删选后呈现给我们的,我想这些也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汲取到我们自己需要的营养。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

  还是说说王小波的作品吧。《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一本王小波的评论集,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极具讽刺意味,同时又充满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他的评论都是有的放矢,都是能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绝非哗众取众,敷衍了事。这种智慧还体现在引经据典,从孔孟程朱到罗素柏拉图,各种名言典故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可见其知识的渊博和阅读涉猎之广泛。正如王小波自己所言,他是个理科生,又通晓历史文学,还做过社会学工作者,最后成了一位作家。所以他懂的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也比其他人更密切一些,评论的角度也就更加锐利和新颖一些。如此种种,也就造就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成为经典。

  王小波生于1952年,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中国十年的动乱,这段成长经历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所以他的作品里多是对当时的和运动的不满及讽刺,极力批判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大众,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全面的正视那段历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的评论过于极端。

  比如他一直批判孔孟之道,认为中国的礼仪文化不如外国的直接、高明。比如孔子主张君臣有别,就是在歌颂等级分化,不如“人人生而平等”来得实在;再比如孟子的:“无耻之耻,无耻矣”不如”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更为生动;程朱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罪魁祸首。

  可是,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孔孟之道得以盛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古代封建王朝为了捍卫自己的王权,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然要推崇适合当时政治制度的思想和主张,推崇孔孟之道应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再加上中国人本就喜欢中庸,所以千百年来没人觉得孔孟之道有什么问题,即使时间推移,即使朝代更迭,孔孟仍然大行其道,仍然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理论。

  再说当代,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作为国人,大部分已经迷失了自己,欲望、金钱、声色犬马吞噬着一切。孔孟所推崇的谦卑、礼让早已荡然无存。如果现在能在年轻人中间推崇孔孟,去掉其封建的糟粕,保留其行为处事的精华,则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可谓国泰民安。这也是目前国学班兴旺,国学大师赚的盆满钵满的原因。只是他们的孔孟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钱外衣。

  其实我非常能理解王小波对孔孟不满的原因。因为在动乱的年代,人人高举虚伪的孔孟大旗,对科学工作者,对一切”牛鬼蛇神“革而命之,这样的悲惨,这样的野蛮,是对文化的摧残,更是对孔孟的亵渎。王小波的不满由此而生,事出有因,也的`确有理有据,但如果全盘否定,未免显得有些极端。

  读完这本书,还有一个发现,就是觉得王小波这个人太善于思考,换言之,就是他这个人太愿意瞎琢磨,大事、小事统统放在脑子里,然后让大脑疯狂运转,不停的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折腾。这就如同一台长期运转的机器,一刻也不得休息,最终必将导致过度疲劳,机毁人亡。如果能够活得随性一点儿,不拘泥于小事,或者不去钻牛角尖,那么他的作品可能更深刻,更鲜明。也许,现在我们还能读到他的新作!

  下面引用书中几句精彩评论,与诸君共勉:

  1。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2。这种毛病就是:在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

  3。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

  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着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

  4。这世界上假男人太多,真男人就会找不到老婆。

  5。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曾经有这样一个结论说:平均每个人每天大概说7000个字。我算了一下,差不多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言语虚张声势而只占了我们生命的二十四分之一。我们大部分人还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沉默的大多数”。

  而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刚看到“沉默的'大多数”这样的题目,以为这是几页抨击冷漠群众的长篇大论。不由带入愤青身份心情澎湃激昂。但是在王小波的笔下,连同他自己在内的沉默的大多数,竟是个卑微却始终保留独立立场的弱势群体。

  说沉默者卑微,因为默默无闻。他们不愿意为了一点点成绩而四处邀功,一点点优越而到处炫耀,一点点挫折而大哭大闹。他们隐藏起了自己的存在,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故事。

  沉默者是坚守着清醒的人,像礁石稳驻在大海的波涛汹涌中,像古树屹立在狂风怒号中。沉默给他们绵长的时间和空阔的环境去思考,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睿智。

  沉默和话语总是对立而统一地存在。既然大多数人都占着沉默的领地。为了平衡,少数的话语者难免变得聒噪吵闹。积极分子在高谈阔论争夺“话语权”。学校广播里某些见缝插针试的领导讲话、通知、公告。想尽一切办法搅乱沉默,掀起怒涛来吸引聚焦和鄙视。就像“记忆”里的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无论是“话语即权利”还是“权利即话语”,沉默者都悄悄地沦为弱势群体。

  但沉默者不是真的虚弱,他们不愿意反驳这样的称号,只是在沉默的保护下悄悄构建自己的强大,坚守自己的立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

  在读者群体中,敢以走狗,自嘲和自称,来表达对作者的喜爱和仰慕的,恐怕没有第二家。

  王小波逝世20多年,各种记忆文章、纪念、悼念却是一年甚过一年,对于一位自称,特立独行的人,来说,这众多的拥趸,已是证明其价值的最佳注脚。他的小说新奇,有趣,直白,痛快,扑面而来的是生猛和生命力。而他的杂文,则更加新奇,更加有趣,也更加痛快。

  他写杂文,不但逻辑跳跃,脑洞清奇,关键是能够用这种诡异的方式把真正的道理给讲出来。更难得的是,他的文章拥有难得的一种真诚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和担当。他表面流里流气,左手自由主义,右手世俗智慧,从壁垒森严的文坛杀出一条路来。他就像一个社科院的放肆教授,用幽默风趣到近乎不正经的态度,不知不觉间把一个道理说透了给你。这种举重若轻的叙事方式和思考方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并在网络时代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在他的每篇文章里,都包含着对自由的向往,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对人性的关怀。同样的`事情,别人写来是脸皮厚,他写的感觉就是坦率真诚。他总是那么离经叛道却又妙趣横生,他坚定地追求有趣,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自由的、有智识的生活。如果说我有一丝自我意识的觉醒,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王小波。

  这样一位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愿你在天堂仍能快乐地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5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的一本杂文随笔集,它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来解析身边复杂的事态,让人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从中体会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这本书虽然写于九十年代,但它闪烁的自由主义之美穿透时间的阻隔,今天读来仍有启迪心灵的力量。

  读王小波的杂文会让我想起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鲁迅的杂文具有对敌的.战斗性,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他的语言在辛辣、幽冷中带着深重的悲怆。

  王小波的杂文,更多的是轻松幽默,其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往往赢得读者更多的会心的微笑。微笑之余,引起的却是心灵的震动和深深的思考,那个时代发生的那些人那些事,现在想想是觉得荒诞可笑,但却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他的《肚子里的战争》一文,是王小波插队时的故事,他住院时碰到一哥们犯了阑尾炎要手术,但当时医院里没有大夫,都是工农兵出身的卫生员——真正的大夫全都下到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于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开了三小时也没找到阑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肠子都拿了出来,上下一通紧捣。眼看天色越来越暗,别人也动手来找,那哥们被人找得不耐烦,撩开了中间的白布帘子,也去帮着找。

  最后终于在太阳下山以前找到,把它割下来。这个看似太离谱、太荒唐、太不可思议的故事就是作者亲历的事,他轻描淡写的叙述初而令人捧腹,继而令人叹息,最后令人想流泪,这就是王小波杂文的艺术魅力。《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好多这样的文章,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是让人读了不会忘记的文章。

  其实我对王小波知之很少,还是从他夫人李银河为他写的祭文中稍有了解的,我一直在想,这是个怎样的人呢?能让他死后好多年,各种版本的作品本层出不穷,盗版书也热卖不止。恰逢农工党苏州市委举办了“重温经典,学新知新”读书节活动,参加的党员可以选本书读,我毫不犹豫的选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生前就像这书名一样,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他文学的全部目的也非常质朴和简单:我要试着创造出一点美。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创造出一点点美,那么生活一定是有趣的。像王小波那样努力做一个有趣的人,在GDP和房价的生长中保持着曼妙的想像力和激情,生活可以沉默但不能无趣。作者:谢庆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6

  高中时期买了王小波先生的《青铜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三部曲,现在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读出了一种独特与震撼。印象里王小波先生就像初高中班里最调皮捣蛋的那一个男生,班上所有的笑料都由他贡献,老师所有的头痛都因他而起,叛逆不羁,好动有趣,但最后成绩好得不得了,因为有一颗极聪明的脑袋瓜。

  借来他厚厚的一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收录了很多他在各个地方发表过的杂文与随笔。这里面每篇文章都妙不可言,又怂又犀利,用词损得不行,比喻精妙绝伦,讽刺味儿直冲脑门。假如他现在在微博发布他针砭时弊的文章,用不了五秒钟,就会被一整个吞掉。不过这件事假设一下,就已经很讽刺了。

  深受那个时期的迫害,他也是在三十年后才开始写文章回忆、批判与反思。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买点瓜子坚果,边嗑边看。读者特别像瓜田里的猹,而王先生亲自带着我们在几十年前红彤彤的瓜地里上蹿下跳。可能正是沉默了太多年,当他选择不再沉默时,就劈里啪啦一顿爆炸输出,反复踩着痛点一遍遍调笑、嘲讽、抵制,辅以他别具一格且黑色幽默的文风,不由得抚掌大笑,拍案叫绝,然后静下来慢慢感受到深深的无可奈何、苦中作乐、遗憾与悲伤。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精准掌握了喜剧的表现形式与内核。王小波先生去世于1997年4月11日,年仅45岁。有人说,没有了王小波,这个世界无趣了24年。“世界”这个词用得很妙,因为王小波先生的思想高度与格局,的确只能用世界来形容。所以他的'幽默有别于搞笑,他的内容也不仅只有幽默。

  这是什么呢?这是真正的脱口秀啊。

  王先生的逝世真的太令人遗憾了。倘若他还在世的话,他能亲眼看看这新世纪,他能接触到更多好的平台与传播媒体。他热爱科学,热爱新事物,热爱尝试与创新,且实事求是,直率真诚。我相信有人去邀请他,他一定会登上舞台,为我们带来脱口秀登峰造极的视听盛宴。

  至于具体内容,我就不太方便摘录了,估计摘了也保存不了多久。原因就在于这片瓜田的颜色,如上文所说,是红彤彤的。我不知道王先生若是现在仍在世,会不会对此颇有微词。但我认为既然能大量地出版成书,就说明也不是太坏。推荐大家买包瓜子,翻开这本书,走进顶级脱口秀大师、最损的平民思想家王小波先生的思维殿堂。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7

  起初就被王小波的幽默感和文章中透露出的理智所吸引。于是继《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后,继续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喜欢王小波的文章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文章总能给人以一个宣泄口来抒发曾近难以表达的情感,得以一种豁然开朗,而富有自己独特色彩的思考和见解,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还有一点则是他笔墨中的幽默感,读起来轻松之余,仍能分析透彻。故有的人曾评价,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从思想中得到快乐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一个。

  就杂文中的其中一篇《椰子树与平等》来讲。王小波以椰子树论平等,把两样毫无相关的东西联想在一起,也是够独特的。

  分两点来谈。先是论平等与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打个比方,有和无是一种不平等,于是人们为了保持这种平等,有两种方式,把无变有,把有变无,很显然后者更容易做到,能更快的创造平等。渐渐,有变无、有变无。有越来越少,多的是以无来取代,更奇怪的.是,在以有少无多的情况下,有变无的过程仍在继续。这样不是违背了平等,不应存在吗?

  人是鲜活的,性格和情感使得每人都不同。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这就是问题的所在。知识的高低不仅包括科学知识,也涵盖文化素质和艺术的品味等精神方面。后者的差异更难以弥补,有的人能欣赏画作,有的人却不行,或是有的人能体会到幸福感,而与此同时有的人不行,这更易招来嫉妒。于是为了保持一种平等,消除“有”成了那些“无”的人最好的方法。然而,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在政治上,这颇像一种愚民的政策,将“聪明”的人一棍打死,偏袒维护“笨”的人,得以保留“好思想”和“好作风”,消除那些优越感。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说,一旦聪明人和傻子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子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

  所以,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自焚”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源自于音乐软件里非常喜欢的一首歌的热评:“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这是王小波对他的妻子李银河在情书中写到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泛起了微笑。后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查找了王小波的照片,正应验了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王小波应该就是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吧。

  王小波是一个相貌平凡普通而心灵却华丽炫目的人,他机敏浪漫又心思缜密,他风趣幽默又充满了反叛。他是目光深远、保持自我的人,他是沉默中的大多数、用文字呐喊的人。我喜欢王小波的文字晦涩难懂逻辑却清晰直观,猝不及防的黑色幽默,总能在拐弯之后让你收获快乐。看看他作品的名字:时代三部曲、《爱你就像爱生命》、《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等,哪怕只是论述性的文学作品,这些有趣的名字也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这次想带大家了解的是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整本书用简单有趣的笔调叙述复杂难言的事态,以一种黑色幽默的风格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各种看法,对很多事物都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文中大多采用比喻、隐喻修辞手法表达观点。这本书的评价分为两极,有人觉得有趣深刻,也有人觉得晦涩无聊。我认为只有耐着性子坚持读下去,才慢慢读懂他的这种黑色幽默背后蕴藏的深刻的思想观点,荒诞而深刻,真实而有趣,就像喝茶一样,越品越香。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文集里我最喜欢的篇目之一。那只不顾世俗的眼光、游走在复杂人际关系之外的特立独行的猪洒脱不羁。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受制于各种“设置中”,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在文章中,“我”将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视为“猪兄”,猪兄敢于突破规则、冲出束缚、拒绝被设置,洒脱不羁。不知多少向往自由的人暗暗羡慕着它,但却都不敢向它学习。大多数人畏惧现实的枪口、畏惧成为“异类”而成为被屠宰的第一目标。

  前篇已经说过王小波是个聪明而缜密的人,他不可逃脱地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却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以作家的身份打破了这份沉默。正是因为王小波的反讽的语言风格,和书中到处的黑色幽默,使得这本书妙趣横生,有的地方甚至令人捧腹。

  了解一些有趣的事,分享一些有趣又有深度的观点,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沉默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和坚定的立场,而无声的趣味更值得让人玩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

  王小波先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多是对文革时期的审视,批判那个缺少理智的时代。

  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和《拒绝恭维》,对理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说自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因为种种原因,对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里,不少人挖空心思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盲目的争夺“话语权”,他们就是在“话语即权力”的思想中丧失了理性,不肯思考。作者自愿“放弃”这些,也就避免了“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迫。

  对作者来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积极的。保持沉默的态度,在捏造的事实面前,拒不接受声色俱厉,嗓门高亢的话语。“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就像作者的姥姥,一位老实的老太太,在大家都为亩产三十万斤粮食感到高兴时,她却跳着小脚叫了起来表示不信,在是非面前表现得如此明智。

  文章开头还提到了龙应台女士把沉默看做怯懦,在我看来便是另一种情况,这里的沉默再也不是理性的化身,而是懦弱、冷漠的体现。

  我想到了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幼小的女童在马路上连续遭到两次大卡车的碾压,前前后后共有十几位路人经过,可谁都是看了几眼,未曾停留便加快脚步离开了。最终是一个拾荒的阿婆拉起了身子已经瘫软如泥的小悦悦,但依旧没能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那些路人对于一个孩子流失的生命视若无睹,在冷漠中保持沉默不语,也让沉默站到了人性的对立面。

  真正意义上的“沉默的大多数”是要在理性中保持沉默,在沉默中保持理性,做人性的崇尚者。

  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在人民大学听报告的一次经历,报告人先从恭维听众开始,这使作者非常不满。赞美本是包含着美好的情感,可若是从利益出发,把称赞变成了阿谀,就不得不使人心生厌恶之情了。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显然作者面对艳羡的目光时保持着理智的态度。这一方面,我更敬佩邹忌。在别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中他没有得意忘形,失了心智,反而冷静思考后再做出判断。

  保持理性,拒绝恭维,怕是不那么容易做到吧。

  愿我们都能对事物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来探寻真谛。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

  参加了新世相图书馆的活动,收到了一本书,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完,感慨良多。

  似乎已经好久没有停下来好好地读一本书了。在初高中时代,似乎与课业学习无关的书,都被认定为“闲书”,而读闲书,是要颇受责备的。上了大学,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却不再静下心来看书。我们受“功利性阅读”的思想影响太久,似乎忘了读书是我们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先生在《自序》中写道:“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并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却对自己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有什么味道。”所以,我以为自我表达式很重要的。安德烈在给龙应台的信中说,他最同情的人是那些无法表达自己的人,在他眼中,人生最核心的“目的”便是自我表达。

  而我们读书,便是为了更好的表达自我。

  在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读书,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别人的说法,可以借鉴,亦可得到启发。正如《岛上书店》所述的那样“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独”。为什么人会感到孤单?因为不懂得如何去“说话”,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说出口”,因为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我。所以孤独,所以沉默。而我们读书,便能在书中找到共鸣,从书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我们可以在书中发现自我,可以在书中被理解,可以学着表达自我。

  而不会自我表达的人,则成为“弱势群体”。先生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那些不擅长于自我表达的人、群体,被社会忽视,越不懂得表达,就越失去发言权,继而失去了自己原本应该享有的权益,被忽略,从而成为真正的“弱势”。若是他们读了相应的书,他们就该知道,不能再这样沉默下去,就知道以以怎样的言论、怎样的方式去诉求。

  我们读书,为了更好地表达,为了活出自我,不成为“弱势群体”。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1

  一开始见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公益活动上,一眼被封面与标题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里带回了教室,被同学借去读完后刚好赶上忙碌的日子,闲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阅,但还是没有读完,只能写一写并不完整的读后感了。

  还没看这本书前,我觉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写一写现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对大多数的批判中寻求一点伸张正义的勇气,我买下了这本书。可是当我慢慢读完每一页,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谈起了伦理问题(尤其是社会伦理),在他眼中,伦理问题的是与非,不在于一己之言,因为世界上没有能顾及所有人的圣人。正如书中萧伯纳笔下的安德谢夫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所斥:“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为伦理是大家的事。其实,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已经能明辨是非实则一无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谢老夫子的儿子,但不是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谢老夫子这样清醒的父亲,能给出逆耳的劝诫。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为这样的捣乱者,沉默似乎成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过去的自己归入其中甚至成为代表,向读者静静讲诉自己沉默的选择与原因,自己决定不再沉默的契机与感悟。

  谦逊,是作为发声者的态度。我想,正如书中作者想表达的,把自己的.观点是非坦坦荡荡的交付公论。把判定是非的权力从一个人扩散到公众;把发声者的角色从决定者转化为建议者、传递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长且远。

  再来说说这本书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沉默的大多数》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个让无数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笔下的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却是平淡的。他用诙谐自嘲的笔触,写下那个时代“无趣”的书籍、“无话可说”的伙伴,以及“无味”的思维。他亲历痛苦却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笔下看不到仇恨与控诉,读者能直面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在叹息时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锁中保持独立思维的少数人的可贵;然后去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个时代。

  直面过去,直指未来,才是这本书最珍贵的。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2

  王小波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认识他是因为《萌芽》,然后偶然买了本杂文集,高中时读了很多遍,重读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王小波是个写小说的天才,他自己也说小说对他来说是最大的乐趣,不过我一直认为读他应该先读杂文,这样对他小说的理解会很有好处。

  我觉得他写杂文,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举例子就很随意,有时候还可能会前后矛盾,但是也瑕不掩瑜。

  在他看来,科学是美好的,幸福在于,参差多态,人们应该追求思维的乐趣,反对愚蠢。他觉得,沉默是中国人的通病,他自己也是沉默了很多年才开始发声。其实看的时候也有看到别人的评论,说王小波只是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觉得到目前为止还是默默忍受的人比较多,提出问题被解决的可能不是问题本身而且提问题的人,所以站出来发声本来就挺可贵的了。

  我最认同他的观点的可能是,他对独立思考的强调,即使是在被灌输思想的年代,也要保持自己的判断。而且,明辨是非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的立场,有时候得到的结论会截然不同。

  在文章中,他也谈到了学者的研究环境,以及文艺作品的价值。研究也好,创作也好,都不应该被道德束缚,不应该受政治的影响,不应该迎合大众。太多时候,创作者就怕扣上道德败坏类的帽子。我也觉得,艺术高于生活,不能用生活中的评价体系来判断,艺术是为了展现人性,不是为了教育大众。而最伟大的作品必然是带有批判主义色彩的。

  ;在我看来,所谓真善美就是一种甜腻腻的正面描写,在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度里,一流的艺术作品没有不包括一点批判成分的.。 ;

  我也不是完全赞成他的观点。比如说,他说张爱玲后来把病态当作才能,我倒觉得张爱玲的敏感病态造就了她的天才,艺术很多都来源于痛苦,病态倒也无伤大雅。

  还有比较疑惑的一点,就像前段时间的米兔运动,刘瑜写的那篇文章我就很不赞同,但是也有人说学者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并且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显然她的立场在法律不健全的当下并不能解决问题,想知道如果是王小波,他会怎么看。

  总的来说,他是个有趣的人,他的杂文值得一读,我也是喜欢这种用理科逻辑写文章的作家,没能活久一点真是遗憾。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3

  作者王小波,众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和叙述都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由此在我看来,与其说他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名斗士,为自由而战的斗士。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杂文集。作者自身对名字是这么解释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们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便捷的互联网、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同时我们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沉默地对待周围的人,同时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那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龙应台 女士曾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对的。是一种错误生活方式!“她举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在需要声音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种懦弱,一种对生活,对困难的逃避,对人类的冷漠。也许有人对王小波的看法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态度是绝对值得尊敬的,这是一个群体精神进步的源泉。我们需要像王小波一样的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

  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书中所写的那样——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们以后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时候,不再害怕!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4

  前不久刚读完王小波先生的一本杂文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其中有篇文章所记载的他对沉默看法引起了我的思考。沉默到底是怎样的?我想它对我们中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沉默是中性的,本无褒贬之分。但在不同的打开方式下,它所能带来的影响却是大不相同。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使用。我想见机行事不失为是种合适的选择。可我们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沉默?什么时候又该打破沉默勇于发声呢?

  不如从个人与集体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默默成长,积蓄力量击败吴王夫差的'励志故事。楚庄王答臣子问时曾说:"此鸟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从这两个典故我们不难看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适时选择沉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积蓄力量。苏轼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沉寂期,没有在沉默中的反思与积淀,哪来成功者的喜悦?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前侃侃而谈的博学者,却忽视了他寒窗苦读的沉默和艰辛。成功往往与积累密不可分。我想于我们个人来说,学会独处,学会思考,给自己留一点沉默的时间是必要的。

  再从集体层面来看吧。大家都知道,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那么仅依赖一两个人的呕心沥血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去努力。身处集体之中,当真正需要我们去表达自己观点以帮助社会进步的情况来临时,我们却闭口不言,选择沉默。这样真的可以吗?龙应台女士在她的文章《以"沉默"为耻》中写道:"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社会、几流的环境。"此话一点不假。她在文中高度赞赏了高雄市民为了城市更好的发展而勇于发声的行为。与之相反的则是鲁迅先生笔下诸多"看客"的沉默举动,让鲁迅不得不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青春的我们,理应更多的主动去融入集体胸怀他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关心自己。

  不要再把沉默当作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或是逃避责任的手段了。去正确的认识它吧:为自己,谋积累。为集体,勇发声。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5

  王小波的其他书我不怎么有共鸣,其他人讲大道理的书我也不怎么爱读,仅有《沉默的大多数》,我能读下去,还能跟着了了。

  这其实就是我这段时间的迷惑罢了,孩子在长大,难免犯些傻。

  一

  “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

  这正是我近来的烦恼,一边觉得凡事都应该辩证的看待,要从事实发生的情境去分析,不要随意评价别人应该如何;一边又觉得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生而负责,匡扶正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了了注

  二

  “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能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

  关于这点,我还真是有一点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常常说,“真理的进一步就是谬论”,啥是真理啊?

  你只能看到1,那这个世界上就只有1吗?

  你生活的环境里大家都只能看到1,那是你生活的环境是1,还是这个世界就是1呢?

  同样,别人说世界外除了1还有其他的数字,就可信吗?

  你生活的环境里大家都认为1是终点,是边界——所以他们认为这个环境里的`所有人都要以1为边界,过了这个边界统统不对了,理论和知识都无法解释这个边界以外的东西,如果你出界了,对不起,由于我们都看不到,所以我们这个团体不奉陪了——这个理论有什么不对吗?

  你要探索边界外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你期望的大家与你同行这件事没有发生。

  他们的不提倡只是在提醒你:再走下去,我们就不能同行了。

  所以世界上的人,物,界都是以各种看不见的边界和相似点区分和维系着。俗语上相似的描述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6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看到这本沉默的大多数的书名,脑海里就浮现出许许多多冷漠的脸庞。当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为什么要沉默呢?在看完了这本书之后,陷入了沉思,或许我们都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无奈感吧。

  王小波在文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批评了当代沉默的大多数,我看后产生三个问题:

  1、这种沉默究竟是对是错?

  2、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

  3、如何遏制这种错误的持续?

  我想就这三个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佛家是倡导沉默的,寺庙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止语”标志,为什么要“止语”,因为其一、多说无益、沉默是金;其二、养生:说话过多,会损伤肺肾元气,又耗心神;其三:止语静心,心静生慧,此为佛家三学--戒定慧。其四:“止语”让辱骂诽谤者难以亢奋;其五:消口业(佛讲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儒家也是倡导沉默的----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到消化;睡前不停唠叨就会使思绪兴奋,不得安宁,因而影响入睡。

  既然沉默有那么多好处,那为什么王小波会反对沉默呢?

  其实,他所说的沉默,并非是文明状态下的沉默,而是非文明状态下的沉默。

  比如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比如有人加塞插队,乱丢垃圾,比如外国人不遵守国际游戏规则,侵犯我国疆土,比如哪个领导贪污行贿,懒政霸道,这些皆属于“非文明”,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或人的时候,是不是还要沉默呢?

  这样第一个问题(沉默究竟是对是错?)的答案就出来了----沉默在文明状态下是有益的,我们应尽量保持沉默;在“非文明”状态下沉默是不对的。遇到非文明,我们应该站出来呐喊,而非“沉默是金”。

  既然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王小波时代和我们今天,依然还是有人面对“非文明”低头不语呢?而为什么欧美国家遇到不文明就敢于立即报警呢?

  思考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从问题背景出发,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大概和两个关键词有关。

  一、国情

  最早,国人是敢于说“不”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历代最文明的时期,那时候因为诸侯割据,产生多王执政,老百姓的言论是绝对自由的,在你这个诸侯国发表言论没人理,好办,转身就走,去下一个诸侯国,所以才产生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辉煌成就。

  可是好景不长,秦嬴政很快统一六国,实行专政,言论自由直接开始走下坡路,老百姓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被禁锢,那时候的皇帝说一不二,好不霸道,到了秦二世,那更是直接升级,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赵高害死了李斯以后,知道大臣中有人不服他。有一次他牵着一只鹿到朝堂上,当着大臣们对二世说:“我得到了一匹名贵的马,特来献给陛下。”秦二世虽然是个糊涂虫,是鹿是马还分得清。他笑着说:“丞相别开玩笑,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绷着脸说:“怎么不是马?请大家说说吧。”二世就问大臣们。不少人懂得赵高的用意,就附和着说:“是匹好马呀!”也有的害怕赵高,不吭声:只有少数大臣说是鹿。没过几天,那几个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找个借口办了罪。打那以后,国人就再也没人敢说真话了,同时那个时代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隐士。(一言不合就隐居)王小波生长的文革时期,那就更不需要说了,管谟业都改名莫言了,陈云都“医嘱勿言”了,从秦嬴政统一,一直到今天,ducai让我们没有了言论的自由。

  二、教育

  中国的教育最早是举孝廉,谁孝顺就会被举荐来当官,后来大家都比着孝顺,一守孝就是五六年,嘛都不干了。隋文帝杨坚一看不行,就来了个中国最早期的应试录取---科举制,一直到今天,都是应试。

  应试教育使得整个国家的学子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读圣贤书,他只要能考过分数线就行了,窗外的“非文明”又给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一点上,我们真的应该向美国靠拢,人家升学的依据,分数只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一是体育和艺术,而老师的举荐信占四分之二。这样子的话,你自私、不爱国、不和同学搞好关系、不诚信,就无法立足,也不会有好学校录取。教育使得美国人从小就养成了敢于站出来、敢于挑战“非文明”的习惯。

  知道了这两个原因之后,我们或许就能明白,沉默其实并非是老百姓的本意,沉默是逼出来的。这就是第二个问题(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沉默)的答案。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7

  王小波先生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多是对文革时期的审视,批判那个缺少理智的时代。

  我最喜欢其中的两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和《拒绝恭维》,对理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作者说自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因为种种原因,对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

  在那样一个没有理性的时代里,不少人挖空心思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盲目的争夺“话语权”,他们就是在“话语即权力”的思想中丧失了理性,不肯思考。作者自愿“放弃”这些,也就避免了“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以那种话来思索”的窘迫。

  对作者来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积极的。保持沉默的态度,在捏造的事实面前,拒不接受声色俱厉,嗓门高亢的话语。“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就像作者的姥姥,一位老实的老太太,在大家都为亩产三十万斤粮食感到高兴时,她却跳着小脚叫了起来表示不信,在是非面前表现得如此明智。

  文章开头还提到了龙应台女士把沉默看做怯懦,在我看来便是另一种情况,这里的沉默再也不是理性的化身,而是懦弱、冷漠的体现。

  我想到了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幼小的女童在马路上连续遭到两次大卡车的碾压,前前后后共有十几位路人经过,可谁都是看了几眼,未曾停留便加快脚步离开了。最终是一个拾荒的阿婆拉起了身子已经瘫软如泥的小悦悦,但依旧没能挽回一个鲜活的生命。

  那些路人对于一个孩子流失的`生命视若无睹,在冷漠中保持沉默不语,也让沉默站到了人性的对立面。

  真正意义上的“沉默的大多数”是要在理性中保持沉默,在沉默中保持理性,做人性的崇尚者。

  在后一篇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在人民大学听报告的一次经历,报告人先从恭维听众开始,这使作者非常不满。赞美本是包含着美好的情感,可若是从利益出发,把称赞变成了阿谀,就不得不使人心生厌恶之情了。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显然作者面对艳羡的目光时保持着理智的态度。这一方面,我更敬佩邹忌。在别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中他没有得意忘形,失了心智,反而冷静思考后再做出判断。

  保持理性,拒绝恭维,怕是不那么容易做到吧。

  愿我们都能对事物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性来探寻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