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3篇

2024-03-05 17:56:00综合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3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3篇,供大家赏析。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3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1

  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需要人力的事都已被机器替代。留存在记忆深处那个声音,也随之消散而去了。

  记得儿时,我们家还没那么富裕,电子产品也屈指可数。家务活大多都交给了奶奶,那一块搓衣板发出的声音,深深烙在我心中。那是一种劳动带来的节奏,更是一份深深的爱。

  每天早上,我还在熟睡时,奶奶就早已拖好地,早饭也安排妥了。当我醒来,奶奶就开始洗衣服了。唰,唰,唰,衣服与搓衣板之间的摩擦,发出了沉闷的声音,那淳朴的节奏感,就像一位音乐家的独奏。豆大的汗水从奶奶黝黑的脸庞滴落,但她似乎毫不在意,认真地洗着每一件衣服,那副全神贯注的神情,让我钦佩不已。那个搓衣服的声音,也让我铭记在心。

  随着我渐渐长大,一切也在慢慢变化

  那天早晨,我和往常一样,等着那个声音的出现,可是迟迟没有等来,等来的是另一个声音轰隆隆,轰隆隆!我从没听到过这种声音,立刻跑下楼,寻找着这个声音。等我下了楼,才知道,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洗衣机,再望向奶奶,她蹲在洗衣机旁监督着它。

  起来啦!昨天你妈搬回来的,哎呀,这下我可轻松喽!她见了我,笑着说。可我却高兴不起来,看着那台洗衣机,一边剧烈地颤抖着,一边还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可是,它洗的会和你一样干净吗?

  不知道,一会儿看吧!

  嘀!洗衣机停了,奶奶打开它,拿出衣服,端在手上仔细检查了一番,哎!这里还没有洗干净呢!看来还是没有我洗的好!走,和奶奶一起洗衣服去!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也乐开了花。奶奶又拿出了那块搓衣板,虽然岁月悄悄抹去了它上面的棱角,但何尝不是另一种馈赠呢?只见奶奶娴熟地打上洗洁精,双手用力地搓起来,唰,唰,唰,那种糅杂了遥远岁月中温暖记忆的节奏一下子鲜活起来,那一双手包含着对全家的爱和呵护,那一种声音,历久弥新,温暖、熟悉、久违。

  如今,我和奶奶分开住了,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见搓衣服的声音了,真想回到奶奶身边,与奶奶谈心,看奶奶洗衣服,再听一听那个声音。那块洗衣板,也早已被抛弃在杂物间里了。

  那块洗衣板,也早已被抛弃在杂物间里了。每当我看见它,似乎就像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唰,唰,唰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2

  山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题记

  读到一篇写茶的文章,内容不多,百来个字,讲了伏羲发明煮茶,还有陆羽的《茶经》,同学感慨地说:“茶道,多么神圣。”又介绍了什么什么茶,但我的思绪被拉到了很久以前。

  儿童是时间的富翁,这话一点没错,小时候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回家后总有一个水壶烧得正旺,咕噜咕噜,每一次都会呆立在那里,听这声音,然后走进房间。

  那不是为我准备的,妈妈说小孩子喝茶不好,我也想过自己偷偷的喝,但每次走到炉旁都缩回了手,怕火,看来茶真是“大人才能喝”的饮料,这种想法到了我十岁左右才明白,茶对我这种小孩没有坏处,我终于喝上了茶,用开水煮的茶很烫,因为被“咕噜咕噜”地烧开。之后,我只会去听这种声音,很少喝。

  十二岁时,我突然喜欢上了喝茶,但是茶水沸腾的声音却离开了,或许是认为在火上煮太麻烦,只好用了饮水机中烧开的水泡一杯就好了,“泡”出来的茶虽然快捷,但是总少了什么,茶烧开的“咕噜”声,其实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茶是饮料,但却似乎在人们眼中不同了,有的人“品”茶,先要怎样,后要怎样,折腾了一大圈才喝,小口小口的抿,喝不完的,倒掉。我认为林清玄说的好:“柴米酱醋油盐茶都在生活中。”用味觉享受的茶,何必用其他感受来去阐述。中国古代也少有人会去“品”茶,像《核舟记》中说的“若听茶声然”的人,也只有一把茶壶么?他听着茶声,喜悦难道不会油然而生么?茶道其实只有一条要遵守:不喝隔夜茶。

  现在的喝茶的过程越来越简洁了,超市、小卖部,一瓶几块钱,味道比茶还更有茶味,但是我们很容易感觉到,它们没有茶的灵魂。

  人生不就如茶吗?初生的那晦涩的一抹绿色,那沸腾的温度,不就是我们的青春么?最后,在悠香中结束,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畏畏缩缩,心中如履薄冰,不能过分地急切,而要坦然面对。

  茶的沸腾声消失了,但它依旧存在于我的回忆,那是一种天籁,沁人心脾,它依旧鼓励着我。那是一曲赞歌,如它的沸腾一样振奋人心,那是一支悠扬的牧曲,吹奏那山水风月。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3

  “来,叫外婆”,这句话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愧疚。外婆在我刚学会走路临近快会说的时候就去世了。

  外婆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模糊的几乎记不起来了,唯一给我留下的只有几片拼凑不齐的画面。

  第一次见到她时是陌生的,她看到我发出爽朗的笑声,用着标注的宿迁语说:“这娃儿,真好看以后一定是个好苗子哩。”说罢从口袋里拿出来几颗大白兔奶糖,也许就是从那时我就开始喜欢大白兔奶糖了。

  “叫外婆,可鑫来看我啊,叫——外——婆。”在外婆家的那几天里,她反反复复的教我叫外婆,后来我才知道,外婆只是想在她去世之前让力家的长孙女来叫她一声外婆,这是她最后的愿望了。

  外婆由于身体的问题长时间卧床不起,但因为我的到来似乎给了她力量,她用全部的精力来逗我笑,帮我穿袜子鞋子,不厌其烦的给我介绍教我叫长辈。

  那时的我才学会走路,嘴里的小牙齿也像春天的'小竹笋一样,才有一点点的小牙头,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话语,听妈妈说我去了没多久,在第二天的傍晚我终于学会了喊一声外婆,外婆躺在床上笑着说:“这娃儿,真能!”眼角边挂着两行泪水,心里不知道是难过还是高兴。

  外婆的声音就像是一阵春风和蔼可亲,外婆的歌唱的也很好听,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好,当地有聚会的时候大家总是邀请她一展歌喉,像春天吹拂的风儿,柳树吐露出的嫩芽儿,优美动听扣人心扉。

  虽然,外婆在我的记忆里长相只是拼凑不全的画面,但是,唯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外婆的一句话:“来,叫外婆,外——婆。”每当我听到别人外婆在教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女时,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外婆,当初拿着大白兔奶糖握着我的小手坐在床边,不厌其烦的教我叫外婆。我心里不经意的一阵辛酸。

  外婆的那句话,使我一生也忘不了,也是我记忆深处最难忘记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