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关于散文作文3篇 关于散文的作文

2024-03-03 17:10:34综合

关于散文作文3篇 关于散文的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散文作文3篇 关于散文的作文,以供借鉴。

关于散文作文3篇 关于散文的作文

关于散文作文1

  意象,通俗地来讲,可以称作载体。作者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散文的`创作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意象,意象用的好与不好,也关系到了散文的好与坏。像一些大家的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矛盾的《白杨礼赞》都很好地运用了意象,深切而又不失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是可谓寓以理,寄以情。

  然而对于我来讲,散文无疑是最为头痛的。或许写散文时候都希望自己的意象能越高深越好,但品析散文的时候,则是希望它的意象越简单越好,最好是那种一眼看破的。最后结果自然是写散文时用不好意象,而赏散文时又弄不懂意象。所以,意象的使用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要去掌握的一项技巧。

  具体举《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这篇散文来看。这篇散文的意象就在于落叶二字。作者想通过落叶来表达什么情感呢?从文章的具体语句来看:比如第三段:“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落叶表达的第一个思想感情,就是思乡情结。游子离开家乡,虽然身在他乡,但心却永远是在故乡中的。就像这落叶,即使凋零了,也只是归根吧,它的心,永远是在这棵生生不息的老树上的。

  继续往下看,第八段:”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还有第九段:”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还有落叶里沉睡的母亲。“可见,作者通过落叶想表达的第二个思想感情,就是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对母亲无私照顾多年的感激之情。往深层看,第十段:”母亲也像这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母亲把”我“养育成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使家里变得越来越殷实,但岁月和劳累却永远地压弯了母亲,当作者发现时,却早已为时已晚。

  这也引申出了本文的最后一个思想感情,也可以说是前两个的”结合体“。游子在外漂泊,为的无疑就是名与利,但名利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或许,亲人与家乡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给予了你生命,养育了你,可你却从来不知道他们的好。当你发现时,或许已经太晚了。名利只是俗世中的一种世俗罢了,而亲人,却是你永远的精神支柱。我们身在他乡,应永远地把家乡和亲人放在自己的心中,”不破楼兰终不回“的思想也许还是太过极端了,为了”大家“的利益,舍家忘身是值得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未免就太过低俗了。倒不如陪伴在自己的亲人身边,最简单,亦是最幸福。

  读散文,或许我们现在的水平不足以支撑我们去读懂每一篇散文中的意象,但每一件事要做好,都是有一个过程的。从读散文的过程,我们不仅能从中升华自己的灵魂,净化心灵,更能从中得到对今后生活的一点启发。

  学会用意象,学会品意象,亦是学着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每一件事物。

关于散文作文2

  那一句承诺,终于在诀别的时候,刻成了爱的十字殇。

  望着你在雨中消失的背影,我默默的无助,默默的流泪。眼角残留的一丝泪痕,是我深爱你的最后证明......

  一朵花开,还不曾结果,便随风零落天涯;一帘心事,还不曾表达,便在水墨韵律中风干成浅浅的诗行。

  在逆风的方向,飞出倔强的坚强。爱情点缀了夜空,你点缀了我的世界。

  有些人,过了就不一定回来;有些事,错过了就不一定存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终点;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你若离去,后会无期。

  夕阳的光线像是被风吹散一般迅速消失正如同再也回不去的美好年华那感觉,像是一个时代最后的剧终。

  淡淡的色彩,遮不住执着的情怀;飘飞的羽屑,阻不了传达的怜爱。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而是生命的延续......

  在那美好的季节里,北海道的樱花开得正好,可朝开夕谢。

  四季各有各的美之处,我则是四季的信使,我宣告了春的到来,迎来了夏日酷暑的信息,捎来了丰收的喜悦......

  我喜欢紫罗兰的花语--永恒的美丽,但我也喜欢薰衣草的花语--等待爱情。

关于散文作文3

  中国是茶酒的乐土,不分天南地北,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汉满回蒙,饮酒之兴致,爱茶之乐趣,历经数千年尚无衰迹。酒喝多虽然会显俗气,但在生活中,把持得当却也不失雅意;常饮茶虽然展呈高雅,但在生活中,却无人能悬空不接凡尘。

  酒与茶,俗与雅,其实不矛盾,俗是真实生活,雅是追求境界;人如果脱离了生活,且能谈得上高雅;人如不追求高雅,生活就会无滋无味。喜饮茶酒,人之常情,注意适度,实无大碍。

  茶对酒曰:“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强调待客有茶即可,酒多则乱性误事。对酒而言,自然不服,反曰:“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说的是美酒能助推平息争端及友好往来,祭奠喜庆宴席用酒不用茶。中医常常说道:“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茶茗性苦,热渴能济,上清头目,下消食气。”酒暖心,茶醒神。茶酒之争,实无必要,难论输赢,更无孰重孰轻。酒与茶,应看着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保健饮品与待客上品。

  《茶酒论》写道:“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取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茶”;“饮之语话,能去昏沉”。茶的和平、友好、协调、含蓄、深情,能使人在冷静中对现实进行反思,对人生产生思考和彻悟。

  饮酒给人刺激,让人亢奋,使人激动,可以激发人对现实以外事物的思考和向往。但饮酒过量,会让人吐所欲吐,怒所欲怒,饮多就很难把控自己的言行,甚至出现“洋相”让己难堪。

  茶与酒内涵丰富,品之相映成趣,茶温润平和,酒豪气磊落,茶酒犹如人生的两个侧面,各有优劣,互为补充,清茶、美酒常用着待客之敬,把盏,若是茶,杯中世界,人生沉浮,能沉淀出生命的清芬;把盏,若是酒,杯中世界,人生半醒半醉,能体味出生命醇厚滋润。

  茶不可太满,酒不可饮深,茶怡情不可多,酒乱性也不可深。茶之静,酒之厚,蕴含着人生丰富的哲理,适量品饮茶酒,偶尔把盏人生,品的算是一种心境,品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会品之人能品出清香和甜美,可以让人抛弃浮华烦躁,让人变得淡定豁达,让人心灵深处会越来越纯净,让人生积淀会越来越丰厚,细品细酌悟出人生真味、真理和真谛,从而活出无愧自己、无愧人类、无愧时代的洒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