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观后感3篇 芈月传观后感400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芈月传》观后感3篇 芈月传观后感400字,欢迎参阅。
昨天晚上,看了几集《芈月传》,看到芈姝芈月姐妹情谊尽失,不禁有所感慨。
开始时,芈姝芈月姐妹二人的感情那么好。芈姝对芈月呵护有加,芈月对芈姝也竭尽所能,两人互帮互助,无话不说。那么好的姐妹竟然会反目成仇,情谊殆尽。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利益冲突是决定二人姐妹情谊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楚国,芈姝身份显赫,有威后的庇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无须争斗,甚至无须操心,就会拥有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一切。芈月是身份低微的媵侍所生,而且是威后的眼中钉,一直受到威后的打击和迫害,说是公主,其实和奴婢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奴婢。这个时候,芈姝和芈月是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芈姝喜欢芈月,保护芈月,帮助芈月,想方设法成全芈月,芈月自然感激不尽,竭尽所能报答芈姝,二人无话不说,情谊深厚。
在秦国,芈姝芈月同侍一夫,各有一子。丈夫只有一个,太子只有一个,两人自然就有了很大的利益冲突,加之周围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和挑拨。两人的感情就很难再回到从前,自然就有了误会和隔阂,甚至成为对手和仇人。
对于二人姐妹情谊的变化,芈姝和芈月的认识也不同。
芈姝从小生活在宫中,对于宫中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她太清楚权利和地位的重要性了。在楚国她不用争取就拥有,这是她从娘胎里带来的。而在秦国,她必须用尽心机去维护和争取,因为她没有了靠山。加之母亲威后的耳濡目染,因此她进了秦宫,做了王后,很快就适应到了自己的角色。这个时候,她对芈月的情谊已经发生了变化,芈月只是她没有站稳脚跟前的帮手。当帮手成了对手时,她就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什么姐妹情谊都是神马浮云。
芈月是个聪慧的女人,可是面对芈姝的设计,却反应迟钝,尽管葵姑曾经提醒过她,可她还是不相信芈姝会陷害她。这源于她从小就被逐出宫,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大自然。大自然使她心胸开阔,淡泊名利,对于权利和地位,看得并不是那么重要,她只求自保。但是没有权利和地位,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是难以自保的。在她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欠芈姝的,总对芈姝存有感激之心,却缺乏戒备之心。这就导致了她母子二人差点儿被惠后杀害,被送到燕国做质子,处于十分被动不利的地位。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数国家和个人,无数历史和故事,都在验证这一真理。
继《甄嬛传》之后的'又一古装大戏《芈月传》,现也已经红遍了大街小巷。我还煞有介事的去翻了资料查了查芈月的历史记载。虽然芈八子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其中她长达四十一年的临朝执政还是让我为之一惊。只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却不想芈八子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既然她可以执政四十多年并且为秦国以后统一六国奠定基础,那她身上一定会具备其他人所没有的特点。
首先,我觉得是芈八子的忍耐力以及她的乐观人生态度。芈月虽然身为楚国公主,可是在她6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她在楚王去世时又被威后赶去守灵。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半点公主待遇。不紧如此,在嫁到秦国后秦惠文王去世时又被送去燕国做人质。这一路奔波并且多次跟死神参加而过。如果不是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忍耐力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定坚持不到自己的儿子成为大王并且帮助秦国重回盛世!
虽然古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芈月却从小饱读诗书,在秦国还帮助秦王整理书籍。秦王也经常与她讨论国事!且不说这些有待历史考究的细节,但她如果没有任何文学又怎样领兵打仗又怎样让文武百官为她效力。在她遇到问题时还可以引用古人先例做到以一举三由此及彼,就说明芈月不仅读书更懂得其中道理这就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去学习。
最后一点是她的重情重义。还在楚国时,芈月就一直遭人暗算。每次化险为夷芈姝都功不可没。但他们同嫁到秦国后,芈姝因为自己儿子争夺王位丝毫不念及与芈月的姐妹情分处处刁难芈月。尽管如此,芈月因小时候芈姝对自己的帮助以及跟她的姐妹情谊从来都不与她争宠。在芈月执政以后,她的两个弟弟帮她东征西伐,协助他们母子一统秦国。再看看现代的人们因为父母财产分不公兄妹翻脸成仇人的案例比比皆是。难道芈月的这种重情重义不应该让我们学习吗?
虽然电视剧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有待考究但除去儿女情长,导演和编剧们花心思把芈月这个人物拍出来也一定是被她的魅力所吸引的。我们在茶余饭后不仅仅是用电视剧来打发时间更应该看到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领悟的东西!
既然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奋斗、励志史诗,而且是身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太后,《芈月传》宫斗戏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仅此就将《芈月传》与《甄嬛传》等同起来,那就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颇之嫌了。众所周知,《甄嬛传》是典型的后宫女人宫斗大戏(从《后宫甄嬛传》剧名就能窥其一二),其承袭了历朝历代的宫斗遗风,在满清皇朝使其达到极致巅峰。剧中,娘娘甄嬛与一众皇妃皇后娘娘宠妃间的离间、凶杀、明争、暗斗系剧情最主要线索。为争宠皇上,取悦皇权,嫔妃们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咋舌的“宫(攻)心”大戏。虽然剧情也记录了甄嬛的成长史,但这一看似主流的励志意义却被湮没于权倾朝野的宫闱之内,也难怪包括新华网、人民日报在内的主流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批驳其三观不正。而观众追看《甄嬛》,也毫无讳言在于女人间的相残相杀。
《芈月传》毫不避讳宫斗戏份,但《芈月传》又不仅仅只有宫斗戏,或者说,其主流剧情是规避宫斗,而更倾注于芈月为家为国,胸怀天下的励志女人心。如果说甄嬛主要面对的是后宫、皇后、妃子、娘娘等女性权势,那芈月面对的则是男性主宰的朝野、天下,胸怀之大,胸襟之阔,远在甄嬛之上。如此对比,仅从立意与主旨来讲,《芈月传》就已超越《甄嬛传》。
秦朝那代历史,影视剧作常常以秦始皇为主轴,主打其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业,男性主宰的皇朝在影视剧中自然成了主角。大众稍微熟悉的秦汉女性人物在影视剧中常被提起涉猎的也只有虞姬、吕后等寥寥数人。但追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步,不难看出,有一个女人的奋斗励志史则为其做足了铺垫,她,就是芈月,即秦宣太后。《芈月传》记录的就是其辉煌壮丽、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小至个人情感,儿女情长,大到家仇国恨,政经文化,都有细琐涉猎,精准还原。
乱世年代,个人的戎马一生离不开历史的波云诡谲,而当历史浪潮滚滚而来汹涌侵袭之际,大多数个人都化为沧海一粟。但也有风云人物被历史铭刻于心,镌印千古,芈月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作为刻画芈月传奇一生的电视剧,《芈月传》在原生态精准还原其个人一生的同时,对那段历史的风云全貌也给予了神还原,再现了一幅雄浑大气,磅礴豪迈的历史画卷。将个人融入时代,把时代嵌入个人,《芈月传》用其励志的女人心砥,厚重的家国情怀,为观众献上了一道视觉饕餮盛宴,心灵珍馐美馔。收视火爆,口碑井喷也指日可待中。
我想这部剧给女性最大的警醒就是:男人算什么,没了可以再换,我们要争的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