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动教案10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大班活动教案10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以供参阅。
【设计思路】
我针对现在夏季的一个明显季节特征“天气易变化”,从而选择了“雨”作为本次活动的入脚点。同时歌曲拟人、俏皮的歌词及旋律也可激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歌唱与文学、音乐等息息相关,不仅在人的视觉上产生美感,而且给听觉也带来享受。我认为,在进行歌唱教学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歌唱教材,即要结构优美又要能深受幼儿喜爱的作品。我初次接触《小雨滴》这首歌时,就被它形象生动的歌词及轻快的旋律所吸引。其次,歌唱教学不仅是要求幼儿会唱歌曲,而是旨在让幼儿通过音乐作品把握作品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让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体验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意境,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进行仿编。
2.乐于与同伴、教师互动,体验多种形式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骰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看视频和谈话的方式,师幼共同回忆下雨天的情景。
提问:快看,下雨了。下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下雨天的时候你会在哪里玩?
二、欣赏动画课件,熟悉歌词及旋律。
(一)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
引导语:下雨的时候,顽皮的小雨滴会去哪里玩?一起来听歌曲《小雨滴》。
提问:小雨滴去了哪里玩?
小结:它去了叶子、小花、雨伞上面玩。
(二)结合动画课件完整欣赏,帮助理解歌词内容。
1.欣赏动画课件,结合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前半部分歌词内容。
引导语:它把叶子、小花、雨伞当成了什么?在上面怎么玩?一起来仔细听认真看。
提问:小雨滴在叶子上面玩什么?它为什么把叶子当成滑滑梯?小花上面呢?什么是踢踏踢?它把小花当成了什么?在雨伞上面又做了什么?
小结:滴答滴答小雨滴,叶子上面滑滑梯。滴答滴答小雨滴,小花上面踢踏踢。滴答滴答小雨滴,雨伞上面玩游戏。
2.分段欣赏,帮助理解后半部分歌词内容。
引导语:小雨滴最后还和谁玩了游戏?让我们再听一遍歌曲。
提问:是什么?落在脸蛋上面怎么样?
小结:滴答滴答小雨滴,脸蛋上面笑嘻嘻。
引导语: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听。
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小结:原来这是一颗爱跳舞爱游戏的小雨滴,它还喜欢和大家一起玩。小雨滴呀小雨滴,爱跳舞爱玩游戏。小雨滴呀小雨滴,大家在一起真开心。
三、结合
引导语:糟糕,刚才老师在制作图谱的时候,把几张图片落下了。它们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谁能够帮助我找一找?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图谱补充完整?
小结:我们可以用一边唱一边找的方法,那样应该最有效。
引导语:让我们来试一试。
提问:图谱摆好了,你们发现了歌词有什么规律?
小结:原来歌词的前半部分都是唱小雨滴,歌词的后半部分都是唱小雨滴玩游戏。
四、结合图谱,以多种演唱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
(一)教师演唱前半句,幼儿学习演唱后半句。
引导语:你们唱得那么好听,我也想要一起加入了。我们要怎么样合作?
提问:我们合作得怎么样?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合作更完美?
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听音乐、仔细看图谱,就能唱好。
(二)幼幼合作,鼓励幼儿尝试独立演唱歌曲。
提问:这次由我用碰铃给你们伴奏,你们可以怎么样合作?
引导语:让我们认真听音乐和节奏,再合作一次。
提问:这次比上一次唱的更好听了吗?为什么?
小结:在合唱的过程中,要跟随音乐的节奏,不抢拍不漏拍,唱出来的歌曲就会很好听。
五、玩翻牌游戏,鼓励幼儿尝试对歌曲进行仿编。
(一)师示范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游戏玩法。
引导语:你觉得小雨滴还会和谁玩游戏?答案就藏在这下面的六张牌里。我会把“点兵点将”的游戏加进演唱当中,被我点到的孩子,就有机会通过掷骰子的方法来翻开这六张牌。让我们来试一次。
提问:我们刚才是怎么玩的?
小结:前四句一边唱,我一边用“点兵点将”的`方法来选出四位小朋友,后两句集体合唱。而被我选中的四位小朋友则可以用掷骰子、看点数翻开相应的牌来替换原来的图谱。
引导语:了解了游戏玩法,我们的游戏正式开始。
(二)引导幼儿幼儿游戏,并进行仿编演唱活动。
引导语:你想翻开哪张牌?它可以替换哪个场景?那现在我们一起试着把这幅图唱到歌里去。
引导语:让我们把创编好的歌曲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六、结束延伸
小雨滴还落在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地方,它还会在那些地方玩什么游戏,还有很多的可能。让我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利用图谱来摆一摆,唱一唱。(在乐曲声中,自然出场)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旋律轻快、优美,又带有一定情景性的歌,通俗、易唱。在活动中,我用清唱、视听结合等方法让幼儿不断倾听,然后根据填充图谱的方法来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再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幼儿演唱歌曲,最后进行歌曲彷编。其实,我觉得这首歌曲的歌词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难,而且图谱的设计更是巧妙地将刻板的歌词变得更容易记忆,环节具有操作性,变得更好玩、有趣,使孩子在验证、反复感受的同时记忆歌词。最后,通过游戏将整节课推向高潮,整节课下来,孩子们的兴趣还是较浓厚的。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作品中大熊表达心中爱的方式。
2.感受作品中情感的美好,能够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他人的爱。
活动准备:
《大熊抱抱》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大熊吗?为什么?很凶、很可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绘本,也是关于大熊的故事,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大熊抱着一棵树。哦,对了,那这本绘本里到底讲了一个关于大熊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二、完整欣赏绘本,发掘大熊爱别人的方式--拥抱
1.教师播放PPT,幼儿欣赏画面:这是在什么地方?有只大熊在公园里散步,只要看到有生命的东西时,他就会来个大大的拥抱。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用拥抱来分享他的爱。
2.分段阅读PPT。
提问:
(1)你们看,大熊怀里抱着谁呀?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大熊有没有吃小兔子?
(2)大熊这抱的.是什么呀?臭臭的动物,比如,臭鼬,谁侵害他,他就发出很难闻的臭气,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鼠狼。大熊嫌弃他了吗?
(3)怀里抱的是什么呀?蛇,蛇咬大熊了吗?大熊用拥抱来感化蛇,所以……所有的这些大熊都是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3.引导语:你们知道吗?其实大熊最喜欢的还是树。森林里的每棵树他都爱,有哪些树呢?看出来了吗?
4.阅读最后片段。
提问:
(1)有一天,大熊在森林里抱着河狸和大树时,遇到了什么情况呢?画面上看到了谁呀?一个男人扛着斧头来到森林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一猜,再讨论交流)
(2)是不是像你们猜测的那样呢?让我们继续往后看。(让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回答)大熊咬他了吗?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交流:
做一个会表达爱的孩子。大熊是用拥抱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小朋友用什么来表达你的爱的呢?也是用拥抱吗?那我们相互拥抱一下吧?你想对哪个小朋友表达爱,就拥抱他一下吧
四、幼儿绘画自己想拥抱的人。
1.引导语:你们有想拥抱的人吗?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想拥抱的人画下来。
2.幼儿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与交流。
活动目标:
1、欣赏用线创造的有趣画面,感知新奇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2、通过运用线团随意拉伸的方式,尝试表现不同的事物造型,感受线条之美。
3、大胆想象并进行表达和创造,体验造型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运用线团随意拉伸的方式,尝试表现不同的.事物造型。
难点:大胆想象并进行表达和创造,感受线条之美。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线团、彩纸、剪刀、胶棒、即时贴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棉线:“孩子们,你们认识它么?通常我们会拿它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猜想:“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美术活动,但我没带画笔,也没有颜料,只有这些棉线,你们有没有办法将这些棉线变成画呢?”(讨论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摆一摆:尝试用线团拉伸出图形,积累经验。
2、欣赏作品:“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线团可以变身成哪些东西呢?”
3、作品例讲:线团变身直升机。
小结:根据事物的造型,通过线团的随意拉伸,形成大概的轮廓,再用彩纸辅助出其他部分。
三.操作部分。
1、幼儿操作:“现在我们的手中都有一团线,想不想让它们变身?咱们试试看!”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的帮助与启发。
四.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交流、分享。
2、集中交流,欣赏有创意的作品。
3、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真动脑筋,让线团变成了不一样的东西,当然还有许多许多我们还没来得及变,吴老师把线团送给你们,回去之后接着变身。”
教学目标:
1.尝试用流畅的线条在立体的水管上绘画藤蔓,提高彩绘技能。
2.感受合作组合创意花架的乐趣,增添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
1.水管若干,植物,颜料,笔等。
2.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藤蔓生长视频,引导观察藤蔓的特征。
1.师: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在生长。播放藤蔓生长视频。
2.提问:你看到什么在生长,引出:藤蔓。藤蔓是什么样的?出示藤蔓实物图。看,这些藤蔓长成什么样了?(有的是螺旋线、有的是弹簧线。)
二、讲解示范藤蔓画法,初步感知水管装饰画。
1.瞧,藤蔓还长到了哪里?(出示树)我们就叫它水管树吧。这些藤蔓是怎么绕到水管树上的?
2.师:藤蔓还在继续生长,让我们一起把这颗水管树变的更大,让藤蔓长得更茂盛吧!
三、布置辅导幼儿创作,掌握藤蔓装饰的.方法。
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2.提醒水管斜斜地、稳稳地立在桌上,一手扶住,绘画时可以自由转动,让藤蔓绕满整个水管。
3.引导幼儿想象出藤蔓生长的不同姿态,画出不同的藤蔓造型。
四、拼插组合展示评价,形成独特的创意花架。
1.师:我们的藤蔓爬满了整棵水管树,真漂亮啊!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藤蔓?
2.师:这么漂亮的作品,水管的一头正好有一个个洞,老师有一个想法,我们把盆景放进去,看会变成什么样?(幼儿自由放盆景)
3.师:哇,这棵爬满藤蔓的水管树变成一个“创意花架”了,不仅漂亮,而且还节约了空间,等会我们把它搬到班级自然角里去,还可以吊上更多的植物。
设计意图
一次游戏课上,孩子们正玩得带劲,教室外面忽然下起了雨,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发出了“噼啪噼啪”的响声,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学着雨滴的声音,有的还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模仿雨滴的姿态,这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设计了这节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散文诗,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2、学会用象声词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通过歌唱、游戏等活动体验创编的快乐,发展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发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
(评:整节活动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来制定教育目标,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活动,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树叶、荷花等图画若干,字卡“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各一套。
3、幼儿人手一份胸饰(树叶、小屋、荷花、窗户等图案。)
(评:在教具的准备上,我精心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创设一种集音乐、动画、图像为一体的动态教学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此外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内容,我还准备了图画及胸饰,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表象,帮助幼儿正确理解重点语句。)
活动过程
一、音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聆听下雨,观看画面。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下雨天,小朋友们会做些什么?”
“有一只小蝴蝶却和小朋友做得不一样,让我们去瞧瞧!”
(评:开场白的设计很贴近幼儿的生活,一下子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课件中美仑美奂的画面,教师简洁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孩子了解的欲望,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下雨天会做哪些事情,在充分聆听后,我将话题一转,将孩子关注的焦点引发到小蝴蝶的身上。)
二、初步欣赏散文诗,了解散文诗的主要情节,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
1、欣赏课件片段。
设疑:“小蝴蝶在做什么?它听到小雨点发出了哪些声音?”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完整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及用动作表现。
①欣赏课件,学习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引导幼儿为象声词创编动作。
(评:课件中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柔美的伴奏,使散文诗充满了诗情画意,把文学作品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吸引了幼儿。一幅幅动人的、逼真的动画画面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司,使幼儿感受到了散文诗中象声词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所表现的动态的`韵味。)
②寻找小雨点落下的地点。
师:“小雨点分别落到哪儿才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呢?”
幼儿思考并总结:树叶上、铁屋上、荷花上、窗玻璃上。
(评:这一环节,我结合图片进一步深入设计问题,根据幼儿的回答逐步出示相应图片,引导幼儿找出雨点落下的地点。)
③探索小雨点落下时的状态。
师:“小雨点落在这些地方好像在做什么呢?”
幼儿讨论、总结:是和树叶在玩耍、落在屋上翻跟头、在和荷花捉迷藏、在和蝴蝶打招呼。
(评:这一环节,教师肢体语言的提示和劝画的直观视觉,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小雨点落到不同地方的状态。)
三、学会创编儿歌《快乐的小雨点》,并能和演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1、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内容串联起来,编成儿歌《快乐的小雨点》。
2、师生共同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
(评:在孩子们通过交流讨论,总结整理出重点语句后,我引导他们自己来创编儿歌,这样做幼儿特别感兴趣,记忆力、相像力得到了锻炼。儿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儿很乐意用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幼儿熟悉的《两只老虎》这一歌曲旋律,通过歌表演,进一步让幼儿掌握儿歌的内容。)
四、音乐游戏:小雨点的旅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及玩法。
2、请一名幼儿扮演小雨点,四名幼儿扮演树叶、屋顶、荷花和窗玻璃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游戏。
(评:由于较长时间的静坐欣赏,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开始分散,音乐游戏这一环节的设计再次把活动推向高潮,他们的情绪重新高涨起来,每个人都介入到了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寻找伙伴做游戏。这样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合作能力。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小雨点的快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五、结束部分
师:“多可爱的小雨点啊!落下的声音真好听,小朋友们知道吗?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比小雨点更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听一听。”
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评:在本次活动结束时,我引导幼儿继续去寻找大自然里美妙的声音,扩展了幼儿的思维,进一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主题得到了升华。)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大自然的声音。
2、通过多种形式(看图书、上网等),了解雨的形成、作用及危害。
附:散文诗
听雨
下雨了,小花蝴蝶不能出去玩。她舞着美丽的翅膀在屋子里飞来飞去,嘴里嘟哝着:“没办法出去玩,真没意思。”蝴蝶妈妈慈爱地看着小蝴蝶,然后带她到窗前,“孩子,你来听,小雨正在唱歌呢!”“妈妈,你说什么呀!小雨点怎么会唱歌?”妈妈向她点点头,闭上眼睛仔细听。
小花蝴蝶闭上眼睛侧着耳朵静静地听,“啊,听见了,听见了,沙沙沙,那是小雨跟森林里的树叶在玩耍;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铁皮屋上翻跟头;吱吱吱,那是小雨钻进粉色的荷花的花蕊里;嗒嗒嗒,那是小雨在敲自家的窗玻璃,跟自己打招呼呢!”
小花蝴蝶高兴地说:“沙沙沙、丁丁丁、吱吱吱、嗒嗒嗒,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好听的歌啊!”窗外,小雨还在轻轻地唱;屋里,小花蝴蝶在静静地听。
儿歌
快乐的小雨点
小雨点,沙沙沙,是和树叶在玩耍;
小雨点,丁丁丁,落在屋上翻跟头;
小雨点,吱吱吱,是和荷花捉迷藏;
小雨点,嗒嗒嗒,是和蝴蝶打招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连续不断,流畅的线条创作带有一定情境的图画,并大胆讲述创作的想法。
2.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不间断绘画,体验线条旅行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笔画视频、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一笔画视频,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这些有趣的东西都是用什么表现出来的?
小结:这是一根特别爱旅行的小线条,她会用自己的身体变成她所遇到的事物。像这样由一根线条一笔画成的图案叫做一笔画图案。
二、教师示范一笔画,讲解一笔画画法。
1.小线条在旅行的时候特别爱听音乐,瞧!小线条来到了幼儿园......(教师伴随音乐用一笔画的'方式画出故事内容)
提问(1)孩子们,我的小线条变成了什么?
(2)老师的小线条在旅行的时候有没有停下来
(3)这里的线条和那里的线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小结:小线条旅行的时候一直走一直走,从来都没有停下脚步,她的脚步如同陪伴她的音乐一样,一会儿活泼欢快一会儿轻柔缓慢。
2.为一笔画涂色。
当我们为这幅画涂上美丽颜色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更加绚丽动人。
三、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大胆创作情景画。
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的快慢的变化。
幼儿欣赏音乐,随即分享自己的小线条旅行故事。
2.幼儿大胆想象并画出富有情节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四、组织幼儿展示作品,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
部分幼儿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
五、将幼儿作品张贴在背景图上,用线条将幼儿作品勾边。
老师相信,你们肯定和小线条一样去过好多好的的地方,在以后你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次旅行,马上就要毕业了,就要成为小学生啦,这也是你成长过程中的旅行。希望你们像小线条一样伴着美妙的歌声,收获精彩的旅行故事。将来一定要记得回到幼儿园讲给老师听!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理解各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尝试自己制作符号标签。
2、在大自然中,通过想想、看看,说说,做做,体验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园中已经布置好各种符号标签如:不要采花等。
2、准备好几种常用的其它符号图片
3、纸和记号笔、蜡笔
活动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符号,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接触了生活中一些常有的符号,但是农村幼儿他们未必能完全读懂这些符号,而且大部分幼儿缺乏更多的相关经验。通过这节课,我想让幼儿进一步熟悉、认识几种基本的符号。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迁移运用并制作符号。
另外,在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在更自然、愉快、宽松的环境中自主的学习,我就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室外并设计了看、说、做多元整合,并通过环境的`互动,帮助幼儿学习。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引言:符号宝宝给我们写信来了,邀请我们大2班小朋友到小花园里去玩捉迷藏的游戏。
二、在游戏中观察、认识符号
1、观察花园
提问:符号宝宝在哪里呢?我们来找找看。
2、找出符号
提问:你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三、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更多符号(回教室联系实际)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符号宝宝?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
2、教师分别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幼儿一起讲讲认认。
四、幼儿发挥想象制作符号标签
1、这些符号宝宝真有趣,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我们也来当设计师设计自己的符号宝宝好吗?
2、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符号宝宝
3、做好后和旁边的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符号的意思。
活动目标
(一)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二)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不退缩。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小熊过桥》的内容并学习朗诵。
难点: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能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一)磁性图片:表情紧张、头上冒汗的小熊,回头笑的小熊;鲤鱼,乌鸦,流水。
(二)幼儿用书第2册第4—5页。
(三)挂图(《小熊过桥》)。
(四)语言CD(《小熊过桥》)。
活动过程
(一)瑶瑶晃晃的小竹桥。
1、教师出示挂图,引出话题。
——这是一座什么桥?桥下有什么?走在这座桥上你觉得会有什么感觉?
——你敢走这种摇摇晃晃的'小竹桥吗?会顺利通过吗?
2、教师出示小熊图片,组织讨论。
——瞧!谁来了?(出示表情紧张、头上冒汗的小熊图片。)你猜小熊能顺利走过桥吗?为什么?
3、幼儿自由发言。
(二)快来把我抱过桥。
1、教师朗诵诗歌第一段,幼儿倾听。(教师边演示小熊、乌鸦、流水图片边朗诵。)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小熊害怕过桥的心情。
——小熊过桥时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不敢过桥?(丰富词汇:立不稳、站不牢。)
——小熊站在桥上时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心乱跳。)
——这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是怎么样的?(丰富词汇:哇哇叫、哗哗笑。)
——小熊说什么了?我们来学一学吧!(引导幼儿用紧张、害怕着急的语气说一说。)
——你遇到过紧张害怕的事情吗?你会怎么做?
——请你鼓励鼓励小熊,你会对它说什么?
(三)高高兴兴过了桥。
1、教师朗诵诗歌第二段,幼儿倾听。(教师边演示小熊、鲤鱼图片边朗诵,最后替换成“回头笑”的小熊图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小熊过桥后的快乐心情。
——谁帮助了小熊?它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一学吧!(教师引导幼儿用微笑、鼓励的语气说一说。)
——小熊是怎样过桥的?为什么要“回头笑”?
——你遇到过一开始很紧张但后来克服困难的事情吗?成功之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四)小熊过桥。
1、集体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吧!(师幼共同朗诵儿歌3—4
遍。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并自由创编相应的手势或身体
动作。)
2、说说对儿歌中角色的印象。
——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鲤鱼、乌鸦、流水,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水。
2.初步感知叠词的特点,学习使用叠词。
3.初步接触重点字词:水、跳舞、脏、西瓜、汗水。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喜欢观察生活中的水,对水感兴趣。
2.物质准备。
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让幼儿猜谜语,教师说水的谜面,让幼儿猜测。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水“,让幼儿感知。
二、感知理解活动
1.分享与讲述。
(1)你在哪里看到过水?它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巩固幼儿对水的形态、特征的认识。
(2)扩散性猜想:水。
小小的水是什么水?大大的水是什么水?
会跳舞的水是什么水?静静的水是什么水?清清的水是什么水?脏脏的水是什么水?甜甜的水是什么水?咸咸的水是什么水?
教师适时出示相应的打字卡“水”、“跳舞”、“脏”等,让幼儿感知。
2.幼儿有序取书,进行自主阅读。
启发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水。
3.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幼儿认真倾听诗歌《水》。
4.师幼看挂图,共同讨论,理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述诗歌中的叠词。
(1)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水?为什么说喷泉是跳舞的.水?为什么说湖水是静静的水?西瓜水是什么样的?汗水真的是咸咸的吗?
引导幼儿从各种水的特点来理解诗歌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大字卡。
(2)引导幼儿对比、发现叠词的特点。
请幼儿尝试说说其他叠词。
三、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收书,整理自己的物品。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并理解歌词,尝试演唱歌曲《大鹿》。
2、运用反复倾听-------判断-------检核和借助图谱记忆歌词的方法,梳理、记忆、理解本首歌曲的歌词内容。
3、与同伴共同体会闯关游戏与学习的乐趣,逐渐提高自主学习活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字卡“猜猜有谁?说准歌词、哪里不同?”,问号卡,动物图片(小兔、大鹿、猎人),图谱卡“反复记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钢琴伴奏,幼儿按节奏拍手走进课室,找点站好。
2、钢琴弹奏乐曲,教师走到小朋友身边,摸头,提示幼儿去找好朋友。
问: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找到了请到座位上坐下来。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遍。
问:这首歌好听吗?那你们会不会唱?我们来玩闯关游戏。
2、闯关游戏:
(1)、第一关:猜猜有谁?(出示板字“猜猜有谁”和三个大问号卡片)
A、教师范唱第二遍。问:听见了有谁?(小兔)教师按幼儿的回答在问号后面出示“小兔”图片。
B、教师范唱第三遍。问:除了小兔,还有谁?(小鹿、猎人)这首歌曲里都有谁?(依次出示小兔、大鹿、猎人图片)
C、小结:我们用什么动作庆贺我们闯关成功?(幼儿说动作,教师做动作)。
(2)、第二关:说准歌词。(出示板字“说准歌词”和8张系列图片)
A、教师范唱。问:听到这词怎么唱?(提示幼儿观察图片)
B、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清唱1----4幅图。
师:这句怎么说?(透过窗户往外瞧)。
C、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念歌词。
D、教师示范唱5-----8幅图,幼儿跟着念歌词。
E、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念1-----8段歌词。
(3)、钢琴伴奏,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
A、请个别幼儿学唱(钢琴伴奏)。
B、小结:我们闯过了第2关。
(4)、第三关:哪里不同?(出示板字“哪里不同”)
A、教师示范清唱。(最后加一段快板唱)
问:哪里不一样?谁来说说?我为什么唱快了?
小结:因为猎人追来了,要快快开门。我们遇到困难,要请大伙帮忙。
B、出示反复记号(‖::‖),讲解:返回来,再唱一遍。
C、全体幼儿站起来,教师提出要求:唱第一、二段后,从这符号返回来,再唱一遍。
D、全体幼儿学唱,钢琴伴奏。
E、教师小结某段幼儿唱的不清楚的地方,并让幼儿学唱。
F、钢琴伴奏,学唱第二遍。
G、面向听课老师,学唱第三遍。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把这首歌教给班上其他小朋友。
2、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