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初三化学教案6篇

2024-03-01 10:16:05综合

初三化学教案6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初三化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阅。

初三化学教案6篇

初三化学教案1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2O2Fe3O4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3)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假设②不成立。

  (1)试管中刚接触水面的那部分先生锈假设③成立。

  阅读P120,学生得出结论:

  1、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纯净的铁很难和氧气发生反应。

  2、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铁锈。

  展示课件3:

  铁生锈:主要是铁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棕褐色、疏松、易吸水(不除锈,会加快生锈)。

  解释钢铁制品因生锈损失巨大,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追问: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由生锈的条件去分析,隔绝空气和水……

  展示课件4:钢铁的防锈

  防锈: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再采用一些常用的下述方法。

  展示:归纳:

  小结:

  展示课件5:

  (相同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铁跟酸的反应:

  学习实验室制氢气时,已经知道了铁可以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学生实验:向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已放在试管中),一、三组的同学分别加入3mL稀H2SO4,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二、四组的同学分别加入3mLHCl,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用手捂住铁与硫酸反应的试管一会儿,并小心点燃产生的气体。

  展示课件6:结论

  (1)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2)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镁、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铜最不活泼。

  展示课件7:练习一

  (1)铁丝与盐酸反应中,铁()进入溶液中,()从溶液中逸出。铁丝取出后,质量(),溶液质量()。

  3.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学生实验:向试管中放入小铁钉(5根),加入3mL硫酸铜的溶液(或向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丝或小刀等)。

  学生:

  观察、回答:

  说明、解释: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将铜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讨论:质量比5663.5

  再次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铜却不能把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展示课件8:练习二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被溶解进入溶液,()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覆盖在()表面,使铁丝的质量(),溶液质量()。

  阅读P121:古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师生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置换反应等。

  讲述:相同物质的铁与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如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铁跟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亚铁,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讨论题:

  (1)如右图所示,在一盛有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洁净的铁钉,请问:在a、b、c三处,哪一处最容易生锈?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到平衡,各注入相同质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一块铁,右边烧杯中放入同样质量的锌。铁和锌全部溶解,问:在溶解过程中至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有何变化?为什么?

  评价反馈题:(另附)

  作业:

  1.继续观察、研究“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索”,根据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对如何防锈提出建议。(2周后交)

  2.P122(1)填在书上。(2)(3)(4)做在练习本上。

初三化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x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三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二、探究内客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观察记录:

  结论: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2)验满方法: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现象为: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4

  一、教学理念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使得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去认识和感知化学学习的奥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和了解过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因此教师在引入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以外,还可以避免重复与罗嗦。

  2.教材首先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然后讲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把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在讲解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就直接告诉学生。而在课题3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为了使这一教学重点得以突出,教师配合课本120页的习题4设计了一个学生探究活动──让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3.对本课题的两个探究学习活动设计各有侧重:探究活动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可溶于水,把重点放在了实验的设计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有关问题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回到家里继续进行实验求证;探究活动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则更侧重了实验的实施过程和对有关现象的分析以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两个实验探究活动都铺设了巧妙的阶梯:对探究活动1采用了先演示实验后给出提示的方法,对探究活动2则采用了填写表格的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探究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CAI多媒体课件、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500 mL、350 mL)2瓶或以上、阶梯蜡烛、火柴、小烧杯(装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的用品准备: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导气管(直角型的、直的)、橡胶导管、药匙、酒精灯、小木条、火柴、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小烧杯、镊子、浸过石蕊试液的小花(每小组4朵)、稀盐酸、醋酸等。

  3.学生准备:分好四人合作的学习小组并复习学过的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在前面已经陆续的接触、学习过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你能归纳出它的性质么?

投影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避免了重复与罗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重点更为突出。

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强调。

提问:你们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哪些是已经做过实验亲自验证并非常确定的,哪些只是由别人告诉你的?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是在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从老师口中获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人云亦云”,要敢于创新。

演示实验:

实验1.用二氧化碳倾倒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2.在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倒入少量水

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后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可能的猜想:1.二氧化碳会熄灭,而且是下面的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2.软塑料瓶会变扁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回答:

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实验2说明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这两个实验要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多,耗时较长且实验的成功率较低,所以宜由老师演示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提问: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其他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么?

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再投影出一些提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互相启迪、互相补充、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让学生讲述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并引导其他学生去评价这些设计。

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和准备如何实施,并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设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通过赞美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今天老师还补充一个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但它们的生成物到底是什么,由你们去进行实验探究。

投影并讲解: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学生实验: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

分析有关实验现象并获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很容易分解。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抄写、记忆

投影:根据本课的有关知识点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布置作业:家庭小实验:用家里的一些物品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对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施,把实验的结果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附:学生学习资料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堂小探究

  1.请你根据课本p114页实验6-5和实验6-6的构想,设计一些实验来证明:(可画图)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溶解于水

  2.根据四朵浸有石蕊试液的小花在不同条件下颜色的变化,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现 象

分 析

结 论

  生活事例链接

  1.北方的农村,许多人家里都设有地窖用来贮存蔬菜。由于 致使里面含有大量的 气体,因此,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会做一个“灯火实验”:就是把燃着的 先放入地窖里,如果看到 ,证明里面聚有大量的 气体,不宜进入;当看到 ,证明里面的 气体较少,可以进去。

  2.为了让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

  3.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

  课后小探究

  家庭小实验:请你利用家庭中的一些小物品来制造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初三化学教案5

  重点难点:

  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三化学教案:第五章金属与矿物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铁的两种合金。

  3.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护。

  4.石灰石的存在和检验;

  5.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1.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演示实验。

  5.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6.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7.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及对应的俗称。

  [知识结构]简要地介绍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存在和用途常识,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应注意:

  ① 密切联系实际,围绕金属的性质、冶炼、防腐、用途、合金和石灰石的利用等内容,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

  ②指导学生运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认识物质和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③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通过实验,对实验事实的归纳获取相关的知识结论。

  ④注意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念。

  通过学习,使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又接触了一些金属及矿物的知识;一方面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因为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为今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和酸、碱、盐等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习作准备。

  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

  教材分析:

  从金属和氧气、水、稀硫酸的作用,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特点。铝、铁跟硫酸的反应是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学习目标:

  1、初步比较常见金属的活泼性的强弱,为今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打下基础。

  2、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

  4、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第五章金属与矿物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教学重点:

  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置换反应的概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讲解式等。

  教学过程

  常见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我们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忆一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方程式:3Fe + 2O2 = Fe3O4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探究金属物理性质时,除了课本上的探究实验外,可以适当引导、补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造房子用的钢筋、在氧气中燃烧的铁丝、封防盗门的铁皮,说明铁具有延展性。锅、铲、勺的把柄为木材或塑料,家用电线、电工工具的把手用橡胶或塑料将金属包裹起来,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谈金属的.应用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二、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化学性质时,可增加金属镁,引导学生观察四种金属(镁、铝、铁和铜)与氧气、酸反应的快慢,为今后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准备。

  做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时,可适当补充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历史。

  置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结合起来学习,并强调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三、常见的金属矿物

  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金属与金属矿物,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都有广泛的用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本节从常见金属的用途引入,通过金属性质的探究性实验,分析、归纳出金属的性质。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点。通过对常见金属性质的探究和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价值,认识合理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

  四、参考资料

  1、金属通常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黑色金属包括铁、锰和铬以及它们的合金,主要是铁碳合金(钢铁),有色金属是指除去铁、锰和铬之外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大致上按其密度、价格、在地壳中的储量和分布情况、被人们发现以及使用的早晚等分为五大类:

  ①轻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下的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这类金属共同点是: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②重有色金属:一般指密度在4.5g/cm3以上的有色金属,其中有铜、镍、铅、锌、钴、锡、锑、汞、镉、铋等。

  ③贵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由于它们对氧和其它试剂的稳定性,而且在地壳中含量少,开采和提取比较困难,故价格比一般金属贵,因而得名贵金属。它们的特点是密度大(10.4~22.4 g/cm3);熔点高(1189~3273K);化学性质稳定。

  ④准金属:一般指硅、锗、硒、碲、钋、砷、锑、硼、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⑤稀有金属:通常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分布稀散、发现较晚,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或在工业上制备和应用较晚的金属。这类金属包括:锂、铷、铯、铍、钨、钼、钛、镓、铟、铊等稀土元素和人造超铀元素。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善于导电的金属也善于导热,按照导电和导热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将常见的几种金属排列如下:Ag Cu Au Al Zn Pt Sn Fe Pb Hg 。

  金属的延展性:金属有延性,可以抽成细丝。例如最细的白金丝直径不过(1/5000)mm。金属又有展性,可以压成薄片,例如最薄的金箔,只有(1/10000)mm厚。

  金属的密度:锂、钠、钾比水轻,大多数其它金属密度较大。

  金属的硬度:金属的硬度一般较大,但它们之间有很大差别。有的坚硬如铬、钨等;有些软如蜡,可用小刀切割如钠、钾等。

  金属的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但高低差别较大。最难熔的是钨,最易熔的是汞和铯、镓。汞在常温下是液体,铯和镓在手上受热就能熔化。

  2、金属之最

  展性最强的金属--金。 延性最好的金属--铂。 导电性性最强的金属--银。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 熔点最

初三化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顾时要用多媒体配合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如果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想假设: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行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想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实验进行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察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讨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察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实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注意观察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止加热再观察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出现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行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巩固提高:

  1、巩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知识: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配合.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实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