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春节作文【汇编8篇】
过年了,放炮了,我们期盼的春节来临了,在春节这天我和父母在家乡摆酒席,随后一起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过了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春节。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深深的鞠了一个恭,给他们拜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我辛苦了一年了,我向他们表示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给了我压岁钱,我非常高兴,我们还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九点钟,我、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小妹还在一起包饺子,妹妹还不到两岁,爸爸给她教,她很快就学会了,就是包的不好看,哈哈。饺子包完了,我还帮奶奶下饺子,刚开始,我还不敢下,后来慢慢掌握技巧了,就学会下饺子,沿着锅边一个个的下,水就不会溅起来烫着手了。
本来我还约了楼上的姐姐一起放炮,可是后来我太困了,就睡了,过年真热闹啊!
大年初四,一早,我们去富贵黄金屋,然后就回去了。
到了港口坐快艇去珊瑚岛然后我和爸爸开摩托艇,我和爸爸一人一辆。我上去开摩托艇,海水喷的我一脸,我尝一口很咸。
我们去坐四尾船看珊瑚,我妈妈去海底漫步,之后我们去金沙岛,然后游泳等我妈妈来了就去吃饭。坐快艇回港口坐大客车到55楼看风景。
今天是大年三十,要去奶奶家吃团圆饭,我们这家子可热闹了!一共有十二个人,所以一点都不觉得冷清。而且前几天下大雪,我也帮奶奶拿东西过老桥,还帮奶奶包了团圆饺,所以觉得非常开心。
坐着叔叔的车,很快就到了奶奶家,可只见三四个泡沫盒子,到底是派上什么用场呢?原来是为了不导致菜会不新鲜,易冷。奶奶可真是用心良苦,为了这顿饭,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我数了一下人数,十一个人。少了阿姨,原来今天她要加班,七八点钟才会来吃晚饭。我和洁洁帮奶奶把菜从泡沫盒子端上来,果然还是热的,奶奶还真是精打细算。
开吃啦!我最中意的,就是这碗糖醋排骨,甜甜的,又入口即化,还有一碗香辣牛肉丸,是每到大年三十的招牌菜,辣味中和了味道,一点都不感觉到油腻。这两碗菜肴,在我眼中,堪称人间美味。
吃完团圆饭,奶奶说要分压岁钱,叔叔们也纷纷掏出红包,分给我们,大家拿到红包,满心的欢喜。洁洁叫唤着要放烟花。奶奶从房里拿出两大把烟花,交给我们,我们放着烟花,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大年三十。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在春节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除夕夜。除夕夜有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美味的团圆饭,小孩子还可以放爆竹烟花。今年除夕,我最难忘的就是吃团圆饭。
我家的“炊事员”老爸妈妈一早就为这顿团圆饭忙活起来,他们去了菜市场,买回活蹦乱跳的鱼虾、青翠欲滴的蔬菜、新鲜的猪肉和牛肉等。经过一个上午的忙碌,又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了过来。最后,就等着晚上吃团圆饭了。
到了晚上,请长辈入座以后,大家开始吃团圆饭。老爸妈妈备好一桌丰盛的菜肴,他们首先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敬酒,祝他们健康长寿。我给他们敬酒的时候,还赢得了一片赞扬,他们连连夸我乖巧,是个孝顺老人的好孩子。我也给老爸妈妈敬酒,虽然说不出感谢他们养育之恩的话,但从心底爱着他们。
大家一边吃团圆饭,一边闲聊。我问老爸:“以前吃团圆饭都去饭店,今年为什么在家里呢?”老爸说:“虽然去饭店吃比较省力,但在家里有气氛,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啊。”妈妈凑着说:“是啊!你看,你老爸的厨艺也不错,他的菜是色香味俱全了!”老爸连忙说:“哪里!哪里!没有你的指导,我哪能做得这么好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连点头,也都被老爸的话逗乐了。
一顿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至今留在我记忆中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灿烂的笑容,希望他们年年都这么快乐!
今天是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十几口人,坐在八仙桌旁。桌上的菜真实丰富极,有我做的凉菜,奶奶做的肉丸子海鲜面,姑父炒的热菜,二姑精心设计的……我们最爱吃的就是爸爸买来的生吃三文鱼。桌上的酒开盖,正一直冒着小泡,仿佛一个劲地嚷:“快把我倒出来,我等不及!”饭桌上,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正吃得津津有味,只听见门外响起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再也忍不住,急忙放下碗,抱起沙发上的一堆花炮,拿起茶几上的打火机,象支离弦的箭,和哥哥一起冲出门外。
我点燃一个“哨声月旅行”。灰色的引线喷出暗红色的火花,只听“嗖”的一声,炮从大门口蹿出去,宛如一颗黄色的流星。那炮在空中绕一大圈后,“啪”地一声,便炸开,接着五颜六色的礼花飘飘悠悠地往下落,几秒钟后,才消失在夜幕之中。我乐得又蹦又叫:“奶奶,爷爷,快来看放炮!”随着这喊声全家人都争先恐后地跑出来本来很大的院子,立刻变得狭小起来。
“快来看!”我一转头,原来爸爸也来凑热闹。这时,爸爸、哥哥和邻居孩子们自告奋勇,各自上前点燃自己带来的鞭炮。顿时,小院里,“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孩子们的欢笑声,鞭炮声响,在小院上空回荡,热闹极。我们又观看内容丰富的“新年联欢晚会”节目。
午夜12点整,更是热闹,整个温州城成灯的海洋,这一夜,炮声、喊声、笑声、碰杯声、祝福声,像一支动人的交响乐,在奏响,奏响……
温州的春节在十一月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准备的月份。要开始晒干货了。在这个月份,家家户户的阳台、屋檐下挂满酱油肉。密密麻麻的网铁钉随处可见。偶尔有贪吃的小狗,偷偷衔走几块肉,不面遭到主人的呵斥——在可是分岁酒当中必备的菜肴啊。虽然菜场有现成的卖,但大家还是愿意自己做。外婆外公,从十一月晒到了一月,我们也从一月吃到了现在——还没有吃完!成片成片的酱油肉,迎面扑来的肉香,无不预示着春节的到来。
冬至大抵也是在十一月。不过,冬至在温州不叫冬至,叫“至日”,这天早上,必吃汤圆,麻糍。汤圆、麻糍,富有嚼劲,软乎乎,甜滋滋。意为团圆喜庆。吃了冬至丸,就长一岁了!
接下来,便该捣上年糕在各个房间摆上,祭灶掸新,贴春联年画……忙忙碌碌后,不知不觉就倒了除夕。
除夕要吃分岁酒。分岁,意新年旧年就此而分。按道理,分岁酒应在晚上,可现在不同了。但应有的菜肴一样不少:必有的鸡、鱼、猪,修正结子的花生、象征大吉的柑橘、象征家门清洁的豆腐,还有早早晒好的酱油肉。在这一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地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分岁酒。分岁酒上大家举杯欢庆,恭贺新春。分岁酒结束后,除了哭着闹着要睡觉的以及在酒席上会周公的小孩,其他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
虽然晚上不睡觉,但第二天还是要在凌晨起来,开门打响开门炮。先放一串小鞭炮,再发三发双响炮。意为解除一年的疠疫灾晦。此时全城一片鞭炮声,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接下来便可好好的睡觉了,初一不拜年。
从初二开始,便是接连不断的拜年了。直到元宵,在又一次吃了汤圆后,春节便结束了。文/章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习俗多得数不清。早上,太阳照耀着大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年,妈妈正在扫尘,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扫尘”?妈妈告诉我:“这样做可以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扫掉,新的一年就会更好。”接着,我和爸爸去买菜,买鞭炮。
中午,妈妈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妈妈打开水龙头,拿出一个非常大的铁盘子,大得我都可以坐进去了。把绿油油青菜放进了盘子,然后把黄色的叶子折断,丢在垃圾桶里,把剩下绿色的青菜叶放到菜板上。拿出锋利的菜刀把叶片切成了一小片一小片的。
此刻我和爸爸正在写对联和贴对联!爸爸把他已经藏了很多的红纸和毛笔从抽屉里拿了出来。去小店买了一瓶黑墨,“唰唰”写出了一个福字。爸爸把福字用吹风机给吹干了,接下来就该我出场了。我把它反过来涂上了一层厚厚的胶水,贴在了门口,用手按了按。
终于,妈妈做好了年夜饭,可丰盛了。有藕、水饺、鸡肉、猪蹄、还有牛肉。我发现每次过年都有鱼,含义是每年都年年有余。还有年糕,表示年年步步高。在我快吃饱饭的时候,爸爸和爷爷从口袋里拿出了红彤彤的东西,是什么呢?一看,原来是红包啊!我从他们的手中拿来红包,一共有五个呢!
吃完了饭,收完了碗筷,我和小伙伴们就去看烟花,真美丽。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每个颜色都不一样。
明年,我要亲自放烟花,写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