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7篇(以月亮为题作文600字初中)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7篇(以月亮为题作文600字初中),供大家阅读。
曾经看过这样一副画:苍凉而深厚的背景,在夜漆黑的眸中,一轮清冷的月亮孤独的向大地撒下一把又一把淡淡的月光,月亮照到的地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银色的月光照到黝黑的山上,却让人感觉不到不协调,反而,从内心深处涌起,是淡淡的忧伤与凄凉.
这副画,就是楚戈的《关山月》。从我记事起,月亮,或者说月光就好像成了忧伤的代名词。在古代悠久的历史与传说里,好象也有例如嫦娥奔月之类的悲伤的故事,而在现在,在诗里、在画里,忧伤的月光更是充满了每一个角落。可是,月亮真的是孤单的吗?
一定会有人是吧,在唯美的画中,那种孤傲而忧伤的月光,那种皎洁如银的月光,连我也是赞叹不已的。然而,那是真正的月光吗?难道月光真的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忧伤的‘天上之水’?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我静静的凝望着她默默把皎洁的月光投入黑暗的`大地,云层遮住了她的表情。她是孤独的吧!可她依然还在以比不上灿烂的阳光的十分之一的能量发着光,即使是在古代的人们幻想着嫦娥时也是,即使是在现代的人把她画入凄冷的画中也是,这时,我又联想起了《关山月》,在画中的月亮,是那么无奈、忧伤和苍凉,和眼前的月亮,是那么不相似,又是那么相似。还有,其它数也数不清的画中,也是这种感觉。从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月亮的心境,月亮,她并不忧伤啊!或许是因为,她的清冷,她的孤单,使人看到的,不过是一个银色的孤傲的身影,而千百年来的人们,又把喜爱把忧思寄托在她的身上,从而使她的存在就如忧伤。
其实,真正忧伤的是把画月亮的人啊!
月亮,只是在默默的闪耀着,撒下温柔如水的月光,抚慰人们的心灵,在漆黑的夜里,是月亮给思乡、忧国的人们以安慰,所以才会使人们怀着寄物思情的念头把月亮无比忧伤的画下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实际上,月亮温柔如当晚,但并不忧伤。《关山月》也是这样,《静月思》也是这样,还有其它的有关月亮的画作也是这样,忧伤的人,怀着忧伤的心情,才会画出忧伤的月亮。
所以,请不要再说月亮是如何忧伤。怀着平静的心情去观赏她吧,你会发现,舞于云层中的月亮,正在静静的对你微笑,温柔如水。
月影洒落,影影绰绰中,云慢慢散开。月儿娇羞依旧,朦胧中,起身轻换罗衫,泡一杯香茗,今夜,与月同饮。
今夜,只想飘零孤独,慢慢洒落心中那一丝丝的忧伤与无奈,轻轻关起的院门,响声也显得刺耳,石榴树下的石桌上,散落着远远的思念。
音乐缓缓响起,一曲古筝高山流水,音符跳跃,茶香袅袅。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飘渺着,飘渺着,回访了乐曲的记忆,音符似精灵般叩开沉闷的心扉,茶香沁入心脾,默默感知着这一切,仿似永不回头的落寞。心中找不到填充,只因月色太美吗?还是心中的思念太重?
童年的石榴树下,洒落的是欢声笑语,大人们围坐在石桌旁,谈古论今。烟雾缭绕中,吞吐着历史的轮回,欢声笑语中,好似世间沧桑,不曾轮回,却也是岁月地交响般,掺杂起不知思念的痛。
月儿躲过了云层?突然间感觉眼前好似放亮了一般,就像黑夜里燃起了一盏幽幽的灯,昏黄的灯光使人眼晕,尤其是此时的心境,不安中却有透漏出挽留不住的一丝远走。虫儿的唧唧声还在放肆的叫嚣,配合着音乐却传来别样的韵味,放大了夜的魅力,放大了思念的极致。微风轻抚中,如此的安静,如此的
惬意,摇椅的咯吱声传来了岁月的久远,冲击着脑,冲击着心,冲击着灵魂。
离去的亲人,应该在祝福声中快乐吧。没来得及的祝福,月儿代劳吧,没有说出口的感激,就让这眼泪慢慢浸润吧。打湿了脸庞,流进了心田,任微风来抚慰?只有月儿懂得此时的心境吗?说不清,道不明,任一切游走自己的四肢百骸?对花?花不语,对月?月娇羞。
收拾散漫的.思念,慢慢回归吧。生活不是思念,是继续吗?留下的遗憾太多,要怎样去抚平呢?曾经简单的一句话,却狠了心似的没有说出口。如今再回头,徒增思念了。
今夜,让我对月独饮吧,清风不要侵袭,夜雨不要打扰,就让我把这满心的思念,化作袅袅的茶香。就让我与月儿同饮,对着月儿道尽满腔的思念。
茶香足以醉,月儿几时羞。放下眼前思念,告别心上离痛。也许,快乐着就是最好的吧?
今晚,月光非常皎洁。我仰望着它,思绪在脑海中漫无边际地游荡着。
小时候,我总是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为什么无论我走到哪,抬头总是能见到月亮?我不明白,但每次问妈妈,她也说不清,只是唱着:“月亮走,我也走。”直到长大后学了科学知识才知道“月亮跟我走”完全是一种假像。
那天上的月亮古往今来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传说中天上曾有十个太阳,可月亮永远只有一个,物以稀以贵,这表明月亮是十分珍贵的;再说嫦娥当初为什么不奔向别处,只选择“奔月”呢?这也只能证明月亮是块风水宝地。诗仙李白曾把明月比作是“白玉盘”和“瑶台镜”;如今人们把团圆的日子选在八月十五这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还有著名歌手邓丽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些也都说明了月亮是“美好”和“温馨”的象征。
但有时,月亮却给人带来相反的感受,那就是寂寞、冷清和忧伤。同样是李白,他曾发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咏叹;东坡先生也曾有过“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感慨。这种感情是难以理喻的,惟有当你带着感伤的心情,抬头仰望那明月时,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当今著名学者于丹曾讲过一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全圆”。它之所以是一种境界,是因为当花未全开,月未全圆的时候,你对它还会有憧憬,一旦花全开,月全圆了,你对它们还会有期盼吗?所以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那弯弯的月亮,不仅是因为它那个性化的形状,更因为它寄托着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月亮,它是黑夜里最亮的一盏灯,它照亮了整个世界,它在各个方面给予我们灵感,给予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仰望着它,我想,或许有一天它将成为第二个地球,成为我们人类的新“家”。
祝愿月长久,让离别的人们都能够“千里共婵娟”。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暗之中。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夜,静悄悄,窗外满天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我轻轻地走到阳台上,一阵清风拂面而过。我倚在窗户上,抬头仰望月亮,不禁想起大伯父。
我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和大伯父在一起玩,一起学习。大伯父十分疼爱我,因为我是一棵独苗。晚上,大伯父和我一起坐在院子里仰望天空,看满天的繁星,是大伯父教我找到的北斗七星,给我讲张衡的故事……长大。上学时,大伯父辅导我学习。当我考好时,大伯父鼓励我,然后更加严格地要求我;当我失落时,大伯父首先勉励我,然后给我找出毛病,让我改正……
今天,我一抬头看月亮,就想起了大伯父。我深深地记得那一天晚上,月光皎洁,我们都在睡觉,突然来电话,然后全家人胡乱穿起衣服就出发了。到了大伯家,见大伯父脸色苍白得如同白纸。后来才知道,大伯父是因旧病复发而去逝的,就这样,我和大伯父阴阳两隔,永世不能再见面了。当我知道时,我立刻就感到心如刀绞,撕心裂肺的痛。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想到与我阴阳两隔的大伯父,心里有千万句话想和大伯父说,想和他在交谈交谈,如何把学习成绩提高,想和大伯父说心里话,还想和大伯父说笑……这些想法常常使我泪洒枕巾。月亮是悲伤的。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
月亮——夜幕降临时抬头即可见的诗中最美丽的意象,对沐浴在中国文学中的人尤其是对对诗歌偶有涉略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这位清雅皎洁的仙女在夜空中独守着中国文人的精神、灵魂,在众人酣眠之时焕发着亘古的智慧。
向来多情儒雅的中国古代诗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么脱俗清丽的景物。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自小就仰慕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遥台镜,飞在青云端……”神秘而高贵的月亮启迪了诗人朦胧的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赋予了自然能够给予的曼妙的情趣和诗意。在随后的生命中,虽然李白也偶将“我寄愁心手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这般忧愁托于月,但有月光所在的诗句和人生时刻多半是欣喜的。
但月亮不只是李白的,它将广博的爱照向了整段中国历史。嫦娥奔月的神话在我国经久流传,甚至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那吴刚伐树的辛苦;那广寒宫的凄凉。那捣药白兔的执著和那漆黑中的唯一光芒,或紧或松地牵动着人们对天界的`最原始的想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少丰富的心灵曾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但终究消失在一片默然和寂静之中,再睿智的人也不敢接手这个广阔无边的问题,因为对月亮的追溯不仅关于自然界的产生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诞生和一代代文人的加工润色。
深奥的问题就暂且置之不理吧!在当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究竟从月亮中获得了多少,作为万世永存的诗歌和哲学的象征,月亮又将它的智慧之光洒向了多少人的心灵。经久不衰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诗句闪烁着哲学的光芒,他惊喜而又镇定地告诉人们美丽圆满的月亮也有残缺的时候,又怎奈何渺小的人类经营的人生呢?但这天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盈虚交错,甘苦互融。由此苏轼超脱了,由此更多的人在苏轼的诗句中超脱了,这就是月亮对我们的更深远的意义。
拥抱月亮,更要拥抱光芒背后那个奥妙的灵魂,在其中超脱自己,摆渡人生。温一壶月光下酒,抱一个月亮入眠。
推开寒窗,梦回过往,一轮明月与我夜夜相伴,月亮,我想对你说。月亮啊,我想对你说,是你陪伴我走过快乐,走过忧伤;是你让我懂得了去面对,去守望!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像你一样的默默关心我,陪伴我?
有时是雨天看不见,有时你躲在地球的那一边。但我知道,你永远不会抛弃我,永远!我习惯与清风明月相伴,习惯一个人倚窗遐想,但我并不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了你——我心月的月亮!
小时候,我最怕黑!那时,爸妈常吵架!我只能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流泪。当我睁开泪眼,看到窗前皎洁的月光时,我便会充满了遐想!月亮上有嫦娥吗?有玉兔吗?月宫里一定很美,很美……,想着,想着,我就听不到爸妈吵架的声音了,想着,想着,便在月光掩映里睡着了!
我读五年级的那一年,我爸妈离了婚。一开始,我随妈妈一起生活,生活很艰苦。妈妈身体不怎么好,舅舅,舅妈还常常对我妈妈发脾气!我妈没办法,很快又嫁人了,她想带我过去一起生活,但我没有同意!那时,我非常的恨我妈妈,更不想离开我熟悉的学校,熟悉的外婆,还有我的爸爸和那么多的亲人和朋友!我毅然决定留在了外婆家。可没过多少天,又被爸爸接回了家!离开外婆家的那一夜,我哭得非常的伤心,那一晚,天空没有月亮,很黑,很黑,我被爸爸抱近车子,硬带回了家!
后妈虽然待我很好,但我却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我常常一个人对着月亮问:月亮啊,爸妈他们都不爱我了吗?为什么要离婚呢?我知道,大人的事也并不是我们小孩子能理解和左右的,但我相信,月亮一定也看到我了的流泪,看到了我的伤心!
现在,我已经读初中了,也渐渐的懂了事,心中也渐渐有了爱,没有了恨!每当夜晚做作业,感到疲惫的时候,我就会倚窗望月,想到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咏月诗句,我就会想起妈妈,想起远方打工的爸爸,我只希望,他们每天能生活得开心,不要像我一样有这么多的烦恼和忧伤!
读到苏东坡的“何处无月夜,何处无松柏”,我更明白了深刻人道理,人生哪能一帆风顺?只要每天有明月相伴,梦想能离我们有多远?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轻唱着一首《月光曲》把我的忧伤埋藏!
他是一个生活在黑暗里的孩子,在他的眼睛和意识里,从来没有过色彩,只是一味的黑,黑得让人心痛。
他是一个盲孩子,从小父母就将他扔给了年迈的奶奶照顾。奶奶住在乡下,乡下的孩子跟他一起玩耍,但他什么也不懂,什么也看不到,他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欢笑,听着他们说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的五颜六色。
一天晚上,他出来玩,听到小朋友们在讨论月亮是什么颜色。有的说是白色,有的说是黄色,大家议论纷纷,忽然,其中一个孩子说:“月亮是红色的,因为红色代表着热情,能给我们力量。”其他孩子都不作声了。然而,这个盲孩子的心中就永远记住了红色,虽然他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光亮。
他回家问奶奶,月亮是不是红色的,奶奶笑着回答他:“对,孩子,月亮是红色的,那是一种很美的颜色。”这时,盲孩子的心里更加期待那在他心里不知构画了多少遍的红色。
后来,他长大了,上了学,读了初中,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接到了省城,他离开了这个村,离开了与他相伴相亲的奶奶,离开了他童年的伙伴。他哭,哭得撕心裂肺,他以为他再也看不到红月亮。到了省城,爸爸妈妈给他找了最好的眼科医生为他做手术,妈妈告诉他很快就能看到一切了。真的吗,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奶奶?看到曾与自己一起长大的伙伴?还有在他心里期待多年的红月亮?他蹦他跳,他终于可以看到真正的红月亮了,再也不用在心里构画那虚拟的红色。
一个月之后,手术成功,他能重见光明了。他执意要去乡下,因为他要看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到了乡下,他看到了一切:他慈祥的奶奶,他可爱的伙伴,还有他期待多年的红月亮。
在以后,每当人们谈论起这个问题,他总会说:“月亮是红色的。”别人说不对,月亮是没有颜色的,可他仍坚持相信月亮是红色的,因为红月亮伴了他最纯真、最美好的那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