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最新9篇)
教学角度:借助多角度运笔方式,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主要经过。
2、跳度课文,要求学生选读最能表现登山对员集体主义观念和献身精神的语句。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写作活动。
写读训练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分别从情节
详略
写景等角度,快速浏览课文。
2按教学要求,教师提出如下写作题目,让学生讨论:
A写内容提要,概述登山队员登上地球之颠的经过
B写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刘连满等队员精神品质的感想;
C改写课文片断,用刘连满的`口吻叙述他这天的登山经历;
D仿照文中的写景语句,写几句描写晨光或夜色的话。
3学生从上述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写作。
4、先小组后全班进行交流。
5、学生推荐课文精彩片断,供全班齐读品味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训练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4、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将文本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个性表达。
2、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
2、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斗志豪情,培养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4、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团结协作、英勇献身的精神。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主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说出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五、研读细节,感受品质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2、从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六、积累语言,品味写景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的作用。
七、学以致用,练习写景
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段景物
要求: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八、拓展延伸,说说英雄
什么是英雄?靠顽强拼搏登上珠峰的三位队员是英雄,他们成就了一个中国的骄傲,也拥有了鲜花和掌声。那同时向峰顶冲刺却没有成功的队员是英雄吗?请大家谈谈对英雄的看法。
九、课外作业
1、了解更多的有关珠峰的知识。
2、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教学方法】
速读法提取、概括信息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神秘的珠峰吸引了人类探索的足迹,在探险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们登山队员登顶珠峰的故事,在这次探险中,有一位队员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出示幻灯片)
1、让学生朗读这封短信。
2、读取这封短信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二、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读取短信中不够明确的信息,将其概括并用幻灯片出示。
1、找出信中缺少的部分,并将其补充完整。
2、刘连满和他的队友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3、任务是艰巨的,那么在完成的过程中定会遇到困难,你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困难吗?
4、刘连满为什么不能和队友一起完成任务?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封短信?
引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在分析困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边分析边板书。
三、研读刘连满
刘连满没有成功登顶,他不算是英雄,但文中却对他进行详写,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概括出记叙他的主要事迹,通过这些具体事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1、文中记叙了刘连满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2、分析刘连满这一人物形象。
3、文中为什么对他进行详写?
通过分析,明确刘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详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小结:出示幻灯片将课文主要信息,内容要点以填空的方式进行小结。
四、赏析景物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2、幻灯片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句更生动、形象。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蓝天,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能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3、练一练,仿照上面的示例,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进行改写,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师小结:登山英雄依靠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团结合作、牺牲精神,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希望同学们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字词。
2、查阅有关人类攀登珠峰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探险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团结精神。
教学角度:借助多角度运笔方式,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握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主要经过。
2、跳度课文,要求学生选读最能表现登山对员集体主义观念和献身精神的语句。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写作活动。
写读训练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分别从情节
详略
写景等角度,快速浏览课文。
2按教学要求,教师提出如下写作题目,让学生讨论:
A写内容提要,概述登山队员登上地球之颠的经过
B写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刘连满等队员精神品质的感想;
C改写课文片断,用刘连满的口吻叙述他这天的登山经历;
D仿照文中的写景语句,写几句描写晨光或夜色的话。
3学生从上述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写作。
4、先小组后全班进行交流。
5、学生推荐课文精彩片断,供全班齐读品味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训练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4、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将文本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和个性表达。
2、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
2、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斗志豪情,培养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教学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珠峰是雄伟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是巨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的梦想。50年来,有许多人登上了雄伟的珠峰,也有许多人失败了,甚至永远长眠在了那里。但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自我的挑战。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记录。今天,让我们一起重走那条艰苦卓绝的登山之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4、学习登山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团结协作、英勇献身的精神。
三、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自主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说出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五、研读细节,感受品质
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2、从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六、积累语言,品味写景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它的作用。
七、学以致用,练习写景
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段景物
要求: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
八、拓展延伸,说说英雄
什么是英雄?靠顽强拼搏登上珠峰的三位队员是英雄,他们成就了一个中国的骄傲,也拥有了鲜花和掌声。那同时向峰顶冲刺却没有成功的队员是英雄吗?请大家谈谈对英雄的看法。
九、课外作业
1、了解更多的有关珠峰的知识。
2、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重点研读刘连满这个人物,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集体协作精神,激励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
1、快速阅读并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教学方法】
速读法提取、概括信息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神秘的珠峰吸引了人类探索的足迹,在探险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们登山队员登顶珠峰的故事,在这次探险中,有一位队员留下了这样一封信……(出示幻灯片)
1、让学生朗读这封短信。
2、读取这封短信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二、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读取短信中不够明确的信息,将其概括并用幻灯片出示。
1、找出信中缺少的部分,并将其补充完整。
2、刘连满和他的队友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
3、任务是艰巨的,那么在完成的过程中定会遇到困难,你能具体说说有哪些困难吗?
4、刘连满为什么不能和队友一起完成任务?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封短信?
引导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在分析困难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边分析边板书。
三、研读刘连满
刘连满没有成功登顶,他不算是英雄,但文中却对他进行详写,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概括出记叙他的主要事迹,通过这些具体事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1、文中记叙了刘连满哪些事迹,请简要概括。
2、分析刘连满这一人物形象。
3、文中为什么对他进行详写?
通过分析,明确刘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详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小结:出示幻灯片将课文主要信息,内容要点以填空的方式进行小结。
四、赏析景物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2、幻灯片出示两组句子,比较哪句更生动、形象。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蓝天,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能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3、练一练,仿照上面的示例,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进行改写,使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师小结:登山英雄依靠坚强的意志,毅力和团结合作、牺牲精神,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坚强的。希望同学们学习探险队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奉献精神,从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字词。
2、查阅有关人类攀登珠峰的材料,进一步体会探险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意志与团结精神。
教学角度:运用多中人称,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的壮举。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出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2、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
详略,注意体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烘托。
3、组织课堂讨论,议说“登上地球之颠”。
说读训练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运用第三人称,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引导学生运用第一人称,以某一登山队员的身份,讲述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教师布置几个话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A攀登“第二台阶”,B奔向“地球之颠”,C、刘连满的生命之光。
学生自选角色和话题,思考准备。
先小组
后全班进行课堂发言。
3、引导学生谈读后感。
4、引导学生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作用。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
——松下幸之助
没错,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过程,体现了登山英雄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登山队员在攀登最后的380米时,艰难的前行了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三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那时气温极低,海拔如此之高,队员感到无力,行动很困难。聪明的刘连满想到了搭人梯,这段3米高的岩壁,竟花去了整整三个小时。黑夜渐渐迎来,他们借着星光一步步前进。现在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这时的他们处境相当危险。刘连满因极度不适留了下来,其余三人继续前进,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把剩余的一些氧气留给了队员们。与此同时,三人匍匐在地,艰难前进,在8830米处,氧气已全部用光,他们索性抛掉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氧攀登。他们的四肢变沉重了,行动更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小时。但必胜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他们终于达顶!虽然体力已经透支,但是他们的`内心无比兴奋。
这个过程就是人生的过程,就像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需要努力,奋斗和目标。就像松下幸之助说的一样,有时是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在这时我们需要像他们那样奋力前进,没有走不过的坎,只有不肯奋斗的人。在它们攀达至顶峰时,他们在黑暗中散发光芒,无比耀眼。这就是努力之后的回报,相信吧!你成功了!这是黑暗过后的光明。
丑小鸭的“人生”也是完美的,与《登上地球之巅》的过程不尽相同。因为他与“族人”长相不同,遭到他们的嫌弃,排挤,连他的“妈妈”也要赶走他,这也许是任何一只小鸭子从未受到过的待遇,他为了活下来,不断逃窜,经历了许多事情。直到他遇见了天鹅,深深的爱上了美丽的他们。他冒着被啄死的危险,游向他们。竟发现水中倒影出的自己也是一直美丽的白天鹅,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
每个人都有一段人生,我们需要的是努力,奋斗和目标。让人生更精彩!完美!辉煌!
教学角度:运用多中人称,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的壮举。
主要教学步骤:
1、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出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2、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
详略,注意体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烘托。
3、组织课堂讨论,议说“登上地球之颠”。
说读训练实施过程:
1、引导学生运用第三人称,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引导学生运用第一人称,以某一登山队员的身份,讲述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教师布置几个话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A攀登“第二台阶”,
B奔向“地球之颠”,
C、刘连满的生命之光。
学生自选角色和话题,思考准备。
先小组
后全班进行课堂发言。
3、引导学生谈读后感。
4、引导学生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