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作文700字11篇 压岁钱作文500字左右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压岁钱作文700字11篇 压岁钱作文500字左右,以供参阅。
众所周知,压岁钱是每逢新春佳节,长辈给小辈的喜欢钱,以表达长辈对未成年人的喜爱庆贺。这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遗风。可随着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上不良风气愈演愈烈,压岁钱也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首先,压岁钱的感情味逐渐淡薄。以前给的压岁钱不多,礼轻情意重,长辈与小辈间情意深浓。现在家庭收入日益增多,这本是好事,但有少数人为显富贵,竟将数目可观的钞票抛洒在压岁钱上,掀起了阵阵攀比风,有的打肿脸充胖子,出手不凡地加倍给。因此,价码不断升高的压岁钱成为众多不太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
其次,压岁钱成了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工具。心术不正者为了升官发财,假借春节给压岁钱这一习俗,在上司的子女中苦下功夫,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用自己东拼西凑的钱作为压岁钱给上司的子女,以谋求更大的私利。
虽然以上罗列的现象带来的危害比之其他的似乎不值一提,但更重要的是,许多幼小孩子纯洁的心灵遭受铜锈的腐蚀。年幼无知的孩子拿到大笔压岁钱后,容易滋长乱花钱的坏习惯。有些利用压岁钱雇同学帮他写作业,有些还给班上的同学买零食,让大家选他为班委。这样他们会发现,自己平时想得到却又无力得到的东西,想做却又无力做到的事情可通过钱得到、做到,自然而然在心中对金钱的魔力产生崇拜和向往,从小在头脑中播下“金钱万能”的种子。这样,许多家长对子女名曰爱之,实则害之,因为它是由家长不经意地酿成了苦果。
诚然,金钱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大程度上金钱仍是财富的象征。在“一切向钱看”浊流的腐蚀下,有的青少年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信奉金钱至上,到头来使自己落得身败名裂。其实我们要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大把压岁钱会把一个未成年孩子腐蚀成物质上富有,精神上空虚的人,他们失去的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
作为青少年,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中合理利用压岁钱,力争从压岁钱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充满阳光的天地,使纯洁的心灵再不受铜锈的玷污!作为大人,压岁钱给得适当一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利。
每个人过年都会收到压岁钱,以前我收到钱时双眼都像看见了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样,迫不及待地数着拿到多少钱,但今年不一样了。
大年初一晚,奶奶走到我面前,从口袋里拿出1000多块钱,双手递到我的手中,我笑面如花,开心地接下来这笔钱。此时,奶奶缓缓地张开嘴,慢慢地说:“一定要考个好初中啊!”这几个字传入耳中,我的心底产生了一丝罪恶感,不禁问自己:奶奶这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我每次都能心安理得地收下?望着奶奶布满皱纹的脸,我低下头,陷入了回忆。
一个下着大雨的早晨,天空像一块黑色的幕布,乌云密布,雨点像一个个豆子,砸到屋顶的瓦片上。“啪嗒啪嗒”直响,大约四点多,奶奶就起床了,她迅速地穿好衣服,我望着奶奶瘦小的身影说:“这么大的雨,今天你就休息一下吧。”奶奶脚步声忽然消失了,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前,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下定决心,走出门外到田里干活去了。我轻叹一口气,我走出门外,望着一望无垠的田野,只有一个小小的人影在不断地活动,我知道她是奶奶,我知道,那是奶奶。
我疾步向那里奔去,为奶奶搭伞,当我看见她的一瞬间,我惊呆了:奶奶的衣服和裤子都贴在身上,头发也湿透了,整个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奶奶为了这个家不顾一切,不管天气再恶劣,她都会努力工作。我的目光变得暗淡,十分内疚,恨自己不能帮奶奶干活儿,奶奶的头发在风中飘扬,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后,喉咙有些哽咽。平日里,我打电话给奶奶时,她总会说自己吃了很多好吃的,其实我知道,她是在吃剩菜剩饭。奶奶,您辛苦了。
奶奶离开了房间,我的鼻子偷偷地酸了,我把包含着浓浓的爱的压岁钱,放入了奶奶的枕头下。您的心意我收到了,但您辛苦赚来的钱还是自己好好使用吧。
每逢年末年初,我的心情总是万分的激动,心中会浮现出一个大胆而不可思议的消费计划。没错,在这段时间我会获得一笔不少的“收入”——压岁钱。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高高兴兴的跟着爸爸妈妈串门、走亲访友。给长辈鞠个躬,说个新年好,长辈们都会给我们红包,有给一百的,有给两百的,也有少数大人给五百或一千的,总之,兜里是鼓鼓的,这个是属于自己的小财产呀。虽然平时父母也给零花钱,但是跟压岁钱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小孩们一个个跟“小地主似”的,于是拿着这些钱开始买花炮,买零食,买玩具、打游戏……嘿嘿,真是为所欲为!与此同时,大人们反而会觉得给压岁钱代表着自己有面子,你给一百,我给两百,给的少好像没面子一样,攀比之风日盛,而攀比和爱面子带来的后果不仅仅增加大人们的经济负担,还会使孩子们之间互相攀比,养成乱花钱的习惯等等。就这样,“压岁钱”所代表吉祥、美好、祝福的寓意越来越少了,而现在……
妈妈说:“我们小时候,长辈们很少给零花钱,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团圆饭,给长辈们拜年,长辈给的压岁钱最多是十块、二十块,都存下来交学费,买文具,其实也很少买文具,作业本总是用了正面再用反面,用完后还舍不得扔,收集起来卖废纸。哪像你们收的钱连口袋都装不下了?!”妈妈笑了起来……
但我却并不明白,既然大人们是那么辛苦过来了,为什么现在要给那么多压岁钱?难道是不懂节约吗?难道他们愿意让孩子们随意浪费吗?
弟弟仰起天真的脸经常问我:“大人们为什么要给我们这么多压岁钱呢?我总是说:“你呀!说了你也不明白。”其实,在心里我已有了答案:因为人们重视财富超出亲情、友情,浮躁、虚荣、爱面子,这也不正是现在社会的一个缩影吗?
压岁钱呀压岁钱,你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呀!明年,我又能得到多少红包呢?我拿它来做什么呢?给我留下的是一个又一个悬念,一次又一次深思……
过春节的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这群孩子了。因为这时候,我们可以长大一岁,能吃到丰盛的年夜饭,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可以拿到厚厚的百元钞票。
在古时候,有一个传说: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改成纸币后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刚吃完年夜饭,我就迫不及待的像爸爸妈妈要起压岁钱来了。妈妈笑眯眯的从包里拿出一个红包,上面画上了一匹正在飞驰的骏马,马尾像一捆乌黑亮丽的长发,随风飘扬。爸爸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上面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我迫不及待的回房间,拆开来一看,有300元呢!
大年初一,来到姑妈家,收获400元。大年初二,婆婆家收获400,舅舅300,婶婶200......这样一来,我这几天就有了20xx元左右的压岁钱了,可是,这么多的压岁钱我该怎么花呢?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份表格:
1.压岁钱可以花在文具用品。2.可以捐一些钱献爱心,帮助山里的孩子们重返校园。3.可以花一些钱买报刊杂志,买书,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
总之压岁钱不可以乱花,要用在好的地方。
压岁钱,是每一个小孩子过年时的企盼;可不知何时开始,压岁钱成为许多孩子心中的伤心处。对于我来说,压岁钱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每年除夕夜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同时收到好几份压岁钱。而且不管多晚入睡,大年初一我总会老早起来,然后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拜年,那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压岁钱呗。
记得有一年,我拉着爸爸妈妈一大早就来到阿姨家拜年,我那张嘴就立刻变得甜了起来:“阿姨新年好!”“姨丈新年好!”阿姨和姨丈闻声迎了出来,也问候了我们一家,哈哈,阿姨还给了我一个红包。我装作推脱的样子,嘴上说“不用不用”,手握着红包往阿姨那推了几下,就以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收下了压岁钱,其实啊,心里那份高兴劲简直无法形容。
这样一路走了几家亲戚,我的腰包又鼓了不少,仅有的几个口袋已经装不下了。妈妈看见了,“微笑”着对我说:“连勋,你的压岁钱就先装我包里吧,回去了再给你。”我正担心把压岁钱弄丢,便把自己的压岁钱默默地数了一下,记着数,心想:这样就不怕被老妈贪污。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妈妈:“好,先放你那!”
本来我想拿走其中的一部分,给我当零花钱,但是想到爸爸妈妈,我还是放弃了。
我把压岁钱要了出来,数了一遍。然后,我把今年的压岁钱如数交给了父母,让他们帮我存入银行,打理我的日常生活开支,彻底刹住我乱花钱的坏毛病,同时,父母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也逐渐地,潜移默化地开始影响着我,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无论我将来走到哪里都会牢记,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良师益友,他们教会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待我长大以后,我会用我的全部真情回报他们的。
每年除夕夜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同时收到好几份压岁钱。而且不管多晚入睡,大年初一我总会老早起来,然后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拜年,那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压岁钱呗。
过年最开心莫过于抢红包,收压岁钱。我手机里的钱包满满的,已有三位数。而我抽屉里的钱包已有五位数。我想今天是初十,明天就去买那个早就想要的航模。
我打开我的抽屉拿我的钱包,我发现我的钱包瘦了许多,原来是鼓鼓的,现在却是扁扁的。打开一看只有三张毛爷爷。一定是妈妈,她偷了我的压岁钱。我大叫:“妈妈,您拿了我的钱!偷钱的小偷!”
妈妈正在炒菜,举起手中的锅铲就要打我。我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叫:“压岁钱是我得的,为什么要拿走?因为您是妈妈吗?不讲理!”妈妈气得脸都绿了,我也气得不轻,只差那不争气的眼泪往外喷了。
爸爸赶紧过来拦住妈妈,把妈妈推进了厨房,顺手关紧了厨房的门。爸爸把我带进他的书房问:“你得了多少压岁钱?”
“两万四千八百元。”我的钱哪!我在心里叫。
爸爸又问:“怎么得的呢?”
我掰着指头算给爸爸听:“大伯一千,大姑二千,两个舅舅都是二千,外公五千,大姨五千,爷爷一万。加上你们给我的一千。可现在?”我摇了摇手中的三张红钞票,低下了头。我不想让爸爸看见我眼睛里的泪水。
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妈妈给你哥(大伯的儿子)也是一千元,给胡琛(大姑的儿子)也是两千元。给你大表哥(大姨的儿子)也是五千元,给你两个表姐(两个舅舅的女儿)也是两千元。是不是?”我点点头。爸爸接着说:“年三十的压岁钱,就是让孩子们压压年岁,讨个吉利。”我很气愤:“那是你们大人骗人的把戏。那爷爷外婆给我的呢?难道也还给他们了?”爸爸说:“爷爷给你压岁钱时怎么说的?”我理直气壮地说:“爷爷说:霖啊,把钱花在你喜欢的,应该花的地方上。”“是啊,你说你要去学打篮球,要去学游泳,妈妈已经替你报了篮球班和游泳班。还替你报了航模培训班。你不乐意吗?”
爸爸说的好像都有理,可是我心里就是觉得不舒服。压岁钱到底应该属于谁呢?我有点懵。
众所周知,压岁钱是每逢新春佳节,长辈给小辈的喜欢钱,以表达长辈对未成年人的喜爱庆贺。这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习俗之一,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遗风。可随着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上不良风气愈演愈烈,压岁钱也就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首先,压岁钱的感情味逐渐淡薄。以前给的压岁钱不多,礼轻情意重,长辈与小辈间情意深浓。现在家庭收入日益增多,这本是好事,但有少数人为显富贵,竟将数目可观的钞票抛洒在压岁钱上。掀起了阵阵攀比风,有的打肿脸充胖子,出手不凡地加倍给。因此,价码不断升高的压岁钱成为众多不太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
其次,压岁钱成了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工具。心术不正者为了升官发财。假借春节给压岁钱这一习俗,在上司的子女中苦下功夫,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用自己东拼西凑的钱作为压岁钱给上司的子女,以谋求更大的私利。
许多幼小孩子纯洁的心灵遭受铜锈的腐蚀。年幼无知的孩子拿到大笔压岁钱后,容易滋长乱花钱的坏习惯。有些利用压岁钱雇同学帮他写作业,有些还给班上的同学买零食,让大家选他为班委。这样他们会发现,自己平时想得到却又无力得到的东西,想做却又无力做到的事情可通过钱得到、做到,自然而然就在心中对金钱的魔力产生崇拜和向往,从小在头脑中播下“金钱万能”的种子。这样,许多家长对子女名曰爱之,实则害之,因为它是由家长不经意地酿成了苦果。
诚然,金钱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今天的社会中,很大程度上金钱仍是财富的象征。在“一切向钱看”浊流的腐蚀下,有的青少年把获得金钱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信奉金钱至上,到头来使自己落得身败名裂。其实我们要知道金钱不是万能的,大把压岁钱会把一个未成年孩子腐蚀成物质上富有,精神上空虚的人,他们失去的远远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
作为青少年,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中合理利用压岁钱,力争从压岁钱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充满阳光的天地,使纯洁的心灵再不受铜锈的玷污!作为大人,压岁钱给得适当一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利。
新年的脚步渐行渐远,但充满年味的压岁钱,依然留给人们一些新年的喜悦。以前,觉得压岁钱只是过年的一个流程;长大之后,回味往事,才发现压岁钱与众不同——它已不仅是过年的一部分,且还是见证我的成长和表达对父母的爱的印记。
小时候,每次过年,从长辈手中拿到压岁钱,心里就特别高兴。躺在床上,都幻想着自己买了很多的玩具和零食,美滋滋地沉醉在幸福之中。
那时候,在外省工作的伯伯、伯母都要回家过年,我们一家人围在大圆桌上吃年夜饭。笑语欢声,其乐融融。伯伯、伯母总会笑着递给我一个大红包。我心满意足的接过,放在自己的钱包里。
懵懂的我一天天长大,我似乎已经不再满足领压岁钱给我的快乐,我想去花它、支配它,虽然最后压岁钱总还是到了父母手中。
长大后,我想购物的思想就愈发强烈了,虽然有时会向爸妈提出这样那样的奢想,但总是被驳回。理由是“你现在还小,不可以乱花钱。”那时我总觉得,这是他们收缴我压岁钱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然而,我错了,我误解了他们。到了开学,我的桌上总是放着我想要的新书包、新文具……后来呀,我也渐渐理解了父母,他们收走了我的压岁钱并不是私吞,而是纠正我身上正在潜滋暗长的那种不良的奢靡风气,为了我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上了中学,我的压岁钱渐渐地归我所有,然而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残酷的升学竞争,焦头烂额的我似乎也无心再在乎它们了……我对这枯燥的生活失去了兴趣,整日悠哉游哉。妈妈每日为我操劳,生了病。看着妈妈每日都是病怏怏的,我的心里非常愧疚。一次,我看到妈妈瘦小的身影在厨房里忙碌,偶尔停下来喘会气、擦擦汗。一瞬间,愧疚与自责冲破了我心里虚度光阴的防线,我隐约却又清晰地觉得,我的压岁钱应该有用武之地了。
现在,我的压岁钱虽不比过去的多了,却都能攒着,而且,还时时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爆竹声中一岁熟,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来了,每户人家都放起了烟花,吃起了分岁酒,热闹极了,但对于我来说,唯有收压岁钱才是最开心的时刻。
传说压岁钱是用来吓走一个名叫“祟”的怪兽,因此就有了一个收压岁钱的习俗。
新春之际,爸爸与他的朋友们共同举办了一个新年分岁酒,可在朋友之间送压岁钱还真是不多,宴会毕,大人们正起劲儿地聊着天,手舞足蹈,小朋友正玩着躲猫猫,东躲西藏,而我正低头玩着手机。突然,一个红包躺在了我的手机上,咦?是谁发的呀?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年轻美丽的阿姨,这个阿姨扎着半丸子头,身着蓝色卫衣,脸上洋溢着笑容,我脸红着说了句谢谢,妈妈在一旁神不知鬼不觉地伸出手,迅速地将红包夺了过去,那一个红得发橙、橙得发金的红包就这么被妈妈紧紧地攥在了手中,阿姨和妈妈把这个红包推来推去,用上了各种奇招,什么“降龙十八掌”啦,“九阴白骨爪”啦,两个人一边推推拉拉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个说:“孩子已经这么大了,今年就不收红包了。”一个说:“好久不久宝贝儿了,这个红包一定要收下。”你来我往多次较量之后,皱巴巴的红包终于推回到了我的手里。我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简直要惊掉了下巴,真不知道大人们为了这个红包推来推去是怎么想的!
回到了家里,妈妈把我连拉带扯地推进了房间,脸上露出了一种阴阳怪气的笑容,说道,“言言啊,让妈妈看看你一共收到了多少压岁钱。”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过我的红包,一沓红彤彤的毛爷爷出现在妈妈手里,“唰啦~唰啦~唰啦”,数钱的声音洋溢在小小的房间里,那声音是如此动听,如同小溪潺潺的流水,气味是多么迷人,如同百合淡淡的清香。哇噻!一共有3500块钱,我欢呼起来,在床上蹦蹦跳跳,床都要被我跳塌了。妈妈把我往下一拉,严肃地说:“冷静!低调!这次的压岁钱就让你自己保管,存进银行卡,将来读大学用!”听完这句话,我惊呆了:妈妈呀,你可从来都没有如此通情达理啊!
压岁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小小的红包既体现着中国人的礼仪风范,也饱含着长辈对我们的祝福和关爱,温暖了我们的心,祝愿这个习俗能一直流传下去!
大年初一那一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整整一个上午,我们走了东家串西家,我是累得筋疲力尽。可是,我的收获也不小,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我的小钱包已经变得鼓鼓的`了。
回家之后,我就开始琢磨:此刻我攒了不少的压岁钱了,用这些钱干什么呢?快开学了,首先得买一点新学期用的作业本、彩纸、卡纸、书皮等等;其次,这个寒假我光睡懒觉了,每次都赶不上吃早饭,所以还能够用自我的钱出去买点饼干之类的小点心来将就着填饱肚子;爸爸妈妈那么辛苦,今年的父亲节和母亲节,我必须要悄悄地用自我的压岁钱给爸爸妈妈买一份礼物送给他们;另外,如果再需要向贫困山区的同学捐款时,我就能够用自我的压岁钱了,这样会更有意义;可是,我也不想亏待了自我,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小秘密,那就是等到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要用自我的压岁钱买上一个喜欢的玩具,玩个痛快。
妈妈还告诉我,说把钱存进银行里,还能产生利息。也就是说我的钱存在银行里过一段时间取出来就会变多,好神奇呀!我决定了,等一开学,就去银行把压岁钱存起来,只留一点零花钱。到时候,我必须要象大人那样,用自我的名字,
自我去银行办理,还要给我的存折加上一个密码,想一想就激动呀,好像我真的长大了一样。那时候,我就不但有自我的钱包,还拥有了自我的存折。以前每次陪妈妈去银行取钱,看见妈妈输入密码,我都觉得很神秘,问妈妈密码,妈妈就是不告诉我,等我有了密码,我也谁都不告诉。妈妈还警告我:“你的密码能够谁都不告诉,可是自我必须记住了,否则就取不出钱来了!”妈妈还说,等我的钱攒多了,她还能够帮我买点基金,可是会有一点风险。妈妈说这就是理财。看来真不能小瞧了我的压岁钱呢,既能买到需要的东西,又能帮忙别人,还能学习理财!同学们,你们的压岁钱都是怎样花的呢?
说道压岁钱,大家都不陌生。每当新年到来,一大家子人吃过团圆饭,就到了发红包的时候啦当然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为了拿到更多的压岁钱我总是一个劲在长辈面前一个劲的表现,记得小学时候……
”来来来,发红包喽!“随着爷爷的一声叫喊我和几个哥哥弟弟迅速来到爷爷面前站好队,一个一个挨着对爷爷说”新年好,新年快乐“,爷爷便把早已在手中真备好的红包发下来,但是轮到我时,我便把精心准备的说词: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等等的一大串一下说拉出来,说完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就你最有心,多给你一百,拿着。“我便接过钱开开心心地跑到妈妈身边把钱递给她。
虽然小时候是这样但我从来没有和谁谁谁攀比压岁钱的想法,但我有一个堂弟却特别爱攀比压岁钱,本来压岁钱的多少是由长辈来决定的,但我那个堂弟却每次要的压岁钱都不低于五百块,一旦给钱少了便在家长面前要死要活的,好像不给钱就会少条胳膊一样,甚至也问自己父母要,他还将钱存到自己的银行卡里,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密码。但经过大伯批评教育便将卡交给了大伯保管了。
想到现在的一些孩子在过年时攀比压岁钱实在不可理喻,压岁钱是压”岁“,长辈给多少都是他们的心意并不在于钱的多少,难道给钱多了就一定是最亲的人吗?在农村哪怕一百块钱都可以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年!哪怕是一百块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啊!这真是应了一句话:现在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其实这种现象也有原因来自于父母,虽然钱是好东西很贵重,钱的多少怎能和人间伟大的亲情相比呢?
最近城市的一些白领中兴起了给父母压岁钱的新民俗,大学生开始制作”感恩红包“给自己的父母,这些人才是我们的榜样,这才是祖先之所以留下发压岁钱这一习俗的最好诠释。他们给父母的虽然都是一些不值钱的小礼物,但这也正体现了这些学生对父母的一片孝心,相信他们的父母都是高兴的。
说到底,虽然钱的多少和自身家庭条件有关但当我们真正看中的是压岁钱的是情谊而非数目之后,压岁钱的多少就无所谓了吧。希望将来人们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发红包,而不是只看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