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3篇(西昌邛海解说词)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3篇(西昌邛海解说词),以供借鉴。
邛海,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形成于距今约180万年前,因“邛都夷”在沿岸繁衍生息而得名。《汉书》、《后汉书》分别以“邛池泽”和“邛河”之名而载入史册。唐代以后民间普遍称邛海,文人雅士多称邛池。《南中志》云:“邛都县(今西昌)东南数里有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多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然。”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邛海,《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邛海有“珍珠无数”,“惟大汗自欲时,则命人采之。”体现了邛海悠久的文化。
邛海,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区东南5公里处。西为素称“川南胜景”的泸山,雅砻江支流安宁河相隔;东接与昭觉县之间的界山;南为螺髻山北坡低山;北至西昌市区所在的东、西河谷地;形似蜗牛出壳。南北最长11.5公里,西北宽1.5公里,西南宽5.3公里,平均宽2.7公里,东西最宽5.5公里。岸线长35公里。邛海的面积,《西昌市志》载1940年代以后,最大面积为31平方公里,1957年航测为30.1平方公里;《凉山州志》所载面积为29.3平方公里(与1987年凉山州地名办公告同)。由于官坝河、鹅掌河等山溪河大量泥石进入邛海,湖面逐年在缩小。据20xx年代西昌市政府制定的《西昌市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按湖泊水位1510.3米计,湖面面积27.87平方公里。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
西昌,是一座月城、小春城。四季鲜花不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风景秀美。而邛海更为西昌的美加了浓重的色彩。
邛海,远望山光云影,一碧千倾,水质清澈透明。蔚蓝的湖水,深不可测。没有风时,天净水明,和蓝天融为一体。湖面像一面镜子,可以倒映出每一座山、每一朵云、每一棵树,清清楚楚。此时,正是枫叶红得最艳最灿烂,水中的倒影又是一副色彩斑斓的油画。无风时,波澜不惊,只见一群水鸟悠然飞过。如果这时倒映着白云,再来一丝微风,会出现这样一副奇特的画面:天空中的白云没有飘动,水中的白云悄悄挪起脚掌,慢慢的走着。微风停下时,天上的云朵发现水中的自己正在逃跑,很是恼火,又没有办法,最后灵机一动,请微风换一个方向吹拂,把逃跑的倒影抓了回来。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对邛海风景大加赞叹,兴奋不已,现在我终于知道他兴奋的`原因了。
湖不仅有色彩美,更有神态美。
微风轻抚湖面,看见湖面微微泛起水波,一圈重着一圈,像套圈一样,不断的扔出套环,却总是套住那同一个地方。这时的邛海宛如一位宁静而美丽的仙女,在万籁俱静的夜晚中沉思遐想。
风大了,湖中的浪花后浪推着前浪,涌向远处。没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气势,不似那般的壮阔,却有另一番阴柔之美,轻柔拍打着两岸,溅起点点水花。这会的邛海正在忙碌着,挽起袖子,活泼地指挥着一朵朵浪花让它们晃荡着,时起时落。
水的神态,很难看透,有时湖面上波光粼粼,是湖的心里起了涟漪,有时湖面上风起浪涌,是湖心潮澎湃的结果。总之,湖的神态是很难猜测的,但它们毫无保留表现出的各式美景,都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张开双臂,面对邛海,一种略带海腥味的清香扑面而来,在这美不胜收的画卷中,忘乎所以、流连忘返。迷人的邛海,不悔与你的千里之约。
寒假里,我们一大家人去了西昌、攀枝花等地,享受冬日里温暖的阳光。其中去西昌邛海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邛海的路上,我迷迷糊糊地打着瞌睡,突然听见大人们大叫起来,“什么呀?”我嗖地从座椅上弹跳起来。爸爸说:“邛海到了。”大家欢呼起来,“哇,好漂亮啊!”车刚一停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到海边的凉棚里去看风景:吹着一阵阵的海风,头发也在风中舞蹈;听着脚下波涛澎湃的浪涛声,一下下拍打着岸边的岩石;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就像披着一件银色的薄衫,再配上岸上深深浅浅的緑,和刚探出头的花蕊,那景色让人陶醉不已。
突然,“当”的一声,顺着那声音寻去,我发现了一颗小小的白色的螺蛳,躺在石子小路上,旁边有一条细长的沟渠,有不少孩子在那里嬉戏玩耍:有的在给满身沾满泥的螺蛳洗澡;有的在轻轻抚摸着螺蛳,就像对待自己心爱的宠物;还有的全身趴在石头上,两手伸进沟里睁大眼睛寻找着自己最满意的螺蛳,我也兴奋地参与进去,“咯咯咯咯”银铃般的笑声萦绕在空中。
正当我安静地摆弄着我的“战利品”时,爸爸慢吞吞地走过来,望着邛海,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叹地说“这邛海可以比得上西湖了!”听完爸爸的话让我不由地想起了两句诗:欲把邛海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夜晚降临,就要和邛海说再见了。月光洒在茫茫的大海上,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就像点缀在邛海上的一串闪亮的项链,将夜幕中的邛海装扮得格外迷人和神秘。我们的车越开越远,但邛海的美景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