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写人作文7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叙事写人作文7篇,以供参阅。
《生命中的读书》
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慢慢流逝,不知不觉,我已度过几千个寒暑。我此刻的生命还是甚为短暂的,十几年。但我现在已用了一半的生命去学习读书。读书成为了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带给了我无尽的享受、扮演着我生命中各种角色。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在我稚嫩的思想里,就有幼师传授我知识,单纯的、简单的。朦胧的记忆中就好像仅仅是吃饭、叫我们睡觉、画画、唱歌,无忧无虑。已经不怎么记得了。那时候的启蒙,只是一个小角色。像一杯平淡的白开水,加几颗小小的白冰糖就甜味无穷。好像是学会了几个轻盈的舞步,重复再重复。
在我学会了这些简单的“生活”,就开始步入了又一个高一点的阶梯,我肩上的负担开始重起来了。这时的老师不教我们吃饭,我们中午也不在这里睡觉。曾经我还天真的以为在这里学习更好玩,但我错了。语文、数学……在这里,我们必须坐得端端正正,字、词、句、数学、符号,我的大脑开始被慢慢充实,作业、考试,我的业余生活也不单调、无聊。但我却乐此不疲,虽然玩的时间少了些,可我的生活却充满了节奏感。它依旧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配角,仅有几句台词。像一杯汽水,甜味之中还带着冲击力,但已不会使我太新奇。6年、7年,仿佛跳了一曲节奏缓慢的天鹅舞,不停旋转后,直到会沿直线行走。
接下来面临的又是新一轮的挑战。我开始向又一个高峰攀登。这时,我的压力越来越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政治,历史,我好想自己有8个大脑,这样就可以减轻点负担。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乐此不疲地学习,较大的学习量使我开始抱怨,但此时的成绩和收获,却能让我更加自豪,给予了我多少时间和动力。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都是各种各样的知识,我想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取得更优异的成几。我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满足,总是想超越谁,慢慢的想超越的思想在茁壮长大。这是读书间接带给我的。此时此刻,我的思想变得渐渐成熟起来,我体会到了劳累的感觉,但我深知这是我步向成功,挑战下一个高峰必须付出的。在劳累中我能感受到喜悦,成长的喜悦。这次挑战,我强烈地晃动着双手,跳了一场大汗淋漓的迪斯科。过后,筋疲力尽,但我还是有毅力支撑着,这是一个丑角,我在成长中千变万化着,变好变坏,舍弃了多少,但又学会了多少——天文数字。我似乎在品尝着一杯浓浓的咖啡,加糖,加奶,却还是无味,有的,只是淡淡的苦。
我的读书生活还未完毕,我会让它继续下去,靠我自己的努力,尽情享受。希望有一天,它能让我满足,站在最高峰——微笑的慢慢品味。
母亲——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是那么的神圣、崇高。从古至今母亲都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青春与爱都无私的献给现在自己的子女。在古代有着孟母三迁的典故,表现了母亲对自己的子女无私而伟大奉献。在当代更是如此,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工作、常常是起早贪黑的工作,只是而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够生活得好一些。这就是母爱,是那么的无私、温暖与淳朴。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无穷无尽的,犹如广阔无垠的天际,看不尽,想不完。
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母亲对我们的爱,然而有的人却说我以后将要怎样对待孝敬父母。可现实往往是无情的,总会让我们悔恨不已,就应了这句千古名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母亲付出我们的点点滴滴,但我们这寸草之心,又怎能报得三春晖。
在我背井离乡时,我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你妈妈,想起有你时的温暖。在我悲痛欲绝的时候我会想起你妈妈,想起你对我的关心与呵护。在我吃苦受累时,我会毫不犹豫的想起你妈妈,想起你任劳任怨的为我所做一切。在我灰心意冷的时候我会想起你妈妈,想起你常常对我的鼓励。在家时妈妈你是我忠实的仆人,你为我洗衣、做饭、打扫房间……你做着最重、最累、最脏、最重的活儿。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无言以对,羞愧无比,无地自容。
如今的我已经长大了,我对以前的无知已经深深的知道错了。如今才感受到只有你才始终如一对我百般呵护与给予,你对我的爱是那么的无私,才知道自己是那么的幸福。在这里我想说,妈妈有你真好,你是我心灵的寄托,精神的支柱,爱的港湾。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昔日的父亲,也已渐渐变老。头上又多了一些白皑皑的头发。
放假回家,母亲总是在村口急切的盼望,等待她的女儿回来。当我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以内,她就会感到欣喜若狂,急忙跑过来替我拿行李,一如既往地问候我几句。
回到家,母亲为我准备丰盛的晚餐。我在屋里寻不到父亲的身影。母亲告诉我,父亲到镇上把家里的生畜卖掉,给你准备下周上学的费用。这时,我不禁簌簌地留下了眼泪。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才回来。他手里还拿着一叠钞票。顿时,我的泪水朦胧了双眼,眼前的父亲的背影也模糊了。
我决定趁着明天放假,随父亲上山砍柴,试着减轻他的负担。哪怕一点点也好!
第二天还没破晓,我就跟着父亲上山了。
天上的繁星一闪一闪的,仿佛想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四周一片静寂。
一路上,我们都没做声。他也没问我为什么会跟他上山。
待我们砍完柴,父亲并没有立刻扛树下山。而是和我并肩谈天论地。我们相互交流心声。
已近黄昏,父亲才起身扛树。我也想帮忙扛树,可父亲却执意让他自个扛。“我还没老呢!还扛得住”他咬着牙关说。说罢,他又扛着树往上举了举。
他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往前走。
夕阳下,看着父亲的背影,我觉得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高大起来了。
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怎样写人物作文。”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唾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要显示这种差异,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做出不同的反应写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法,也不要牵强附会。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单从一个侧面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保从多个侧面描写,人物形象才丰满。多侧面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材料中选择整理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可称为“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穿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在一群人中,也有担当“主角”、“配角”之分。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写人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总分总式。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A),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且常常是对B、C、D的归纳小结,又是对A的照应。
第二种,逐层进入式。这种结构方式适于用一件事写人。它的特点是:第一层次A,写事情的起因;第二层次B,写事情的发展;第三层次C,写事情的高潮;第四层次D,写事情的结局。文章的二三层次是全文的灵魂和力量所在。这两个层次写得好,常常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
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就是外貌描写。有的人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人们哪里都有如此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每当读到冰心的这首小诗,我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起妈妈的面容,那充满着深深母爱的面容。
我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她一对闪着智慧光芒的眸子里,透着无尽的慈爱;一双经历千百沧桑的手中,含着厚重的恩泽。在我的印象里,她的眼睛与双手串联起来,承载起深深的母爱,化作一道道光辉,使我沐浴其中,作文600字《初中写人叙事作文600字》。
妈妈的眼神里总透露出无限的关怀。很小的时候,每当我一个人走路时,妈妈总是用她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似乎在为我扫除前方的障碍;稍大一些,当我能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妈妈则先叮嘱一番,再用她关切的目光送我出门,似乎在提醒我路上小心;现在,虽然妈妈已不再像小时那样看着我走路,但我深知,她那充满关爱的目光,是在注视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妈妈的双手则是她浓浓母爱的一种载体。妈妈的手粗糙得很,上面的皱纹一道一道的,一到冬天就干裂起来,痛得很。然而这仍然阻碍不了她对我的爱。一次,正值冬日,北风“呼呼”刮过,妈妈送我去上学。忽然,她一回头望到了我毫无遮挡的手,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又没戴手套?”我对此满不在乎:“忘记戴了,反正又不冷,不戴也没什么。”但是妈妈却执意将她的手套递给我,“命令”道:“戴上!”我的心中一阵感动,我素知妈妈的手禁不住冷风的,因此不愿听从,然而妈妈不容商量的目光最终还是让我戴上了那副还带着她体温的手套。北风一阵阵地刮来,妈妈的手上裂出了鲜血,那浸透了深深母爱的鲜血。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沐浴在这温暖的母爱光辉中,我感觉无比的幸福。妈妈用她深深的母爱为我编织起一个充满温情的摇篮,让我幸福地卧在这个摇篮之中。想着想着,我的耳边又回荡起那一首小诗:“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我个子很小,可在学校里,没有一个人敢欺负我,因为我可不是“吃素”的。
一天,我和张永林在走廊上开玩笑,嘻嘻哈哈地闹着。谁知五年级的一位同学竟说我们是疯子。我听见了,十分不高兴,冲过去踢了他一脚。没想到他向我们语文老师告了状,语文老师训了我一顿。可语文老师后来竟然说我:“人还没有跳蚤大,居然还打架。”
这句话让我很生气。长不大,不是我希望的。人矮小怎么了,学习不比大个子差。但老师的话反复在我脑子里出现:没有跳蚤大??没有跳蚤大??好几天,我不但心情没有好转,反而产生了自卑情绪。
第四天,老师叫我去办公室一趟,我想:又有人背地里高我黑状了。
来到办公室,老师让我坐下,他的手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老师说:“杨源,对不起!那天,我不应该那样说你。不过,你那天的做法让我很失望,你是学习委员,应该作出榜样,怎么能踢五年级的同学呢?我一时口快,才那样说你,希望你能原谅!”
我没有回答,因为泪水早已攻破所有防线流了出来。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位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对不起。我所有的不快在一刹那间被泪水带走了,留下的是老师的道歉带给我的感动。
老师接着说:“我们俩都有错,一起该改,好吗?”
老师的眼睛注视着我,但我不敢看。我流着泪点了点头。小小的心里觉得老师是那么让我敬重,我踢了人却没有去道歉,老师居然因为一句话给我道歉,难道还有比这更能说明老师以身作则勇于承认错误的事例吗?
能低下头来和学生道歉,这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的,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人从心里由然而生出一股敬意呢?
在中心小学三年十三班,有这么一个女孩。她的眼睛又大又亮,睫毛长长的,眉毛细细的,头发短短的,个子高高的。
她非常热情,帮助老师和同学。她经常和同学一起帮老师抱作业本,这样做她感到很快乐。记得她才刚上一年级时,班上有个同学不小心把上音乐课的录音机弄坏了。录音机坏了,同学们怎么上课呀?而且,他犯了错误有可能回家会挨批评。她觉得她应该帮助他。回家后,她就跟妈妈说了自己的想法。妈妈非常同意她的做法,便给了她50元钱。第二天她把钱交给了老师,并且告诉老师她要帮那同学一起来赔学校的录音机。老师没有收她的钱,而且还表扬了她。
她的兴趣爱好是画画。她曾学过水粉画、儿童画、线描……她现在在少年宫学习水墨画,也就是中国画。每次同学们都会找她画一些小动物,她都爽快地答应了,而且按时完成了。
她具有同情心,喜欢喂养小猫、小狗。她曾给小区里的野猫买猫粮,给邻家的小狗“包子”喂水,还去动物园给黑猩猩吃山楂片。
她喜欢探索,自己在姥姥家的小区里种些花花草草。她在小区的土地里种过蓟县的花椒籽,种过木瓜,还种过大蒜,但是只有大蒜发芽了。她看到自己的成果很高兴……
这就是我,同学们,你们猜到我是谁了吗?我呀,就是你们的“一姐”王若溪,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