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鲜花和星星》语文教案3篇(鲜花和星星阅读题与答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一年级《鲜花和星星》语文教案3篇(鲜花和星星阅读题与答案),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十和页2个偏旁。
3、比较、记忆生字,能够把真、颗写端正。
教学重点、难点
1、调动多种感官,凭借语言文字展开合理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和大自然的美好。
2、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够书写端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鲜花和星星的图片,结合文字穿插组合制成课件。
2.写有本课生字的鲜花和星星的卡片。
3.舒缓的音乐以便配乐朗读,歌曲《闪亮的小星》磁带。
4、根据小组所准备的生字卡片,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人手一份。
学生准备:有关鲜花和星星的文字、音像、图片等资料。对鲜花和星星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初步感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请你们静静地听一听,想一想,你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教师跟着音乐的.节奏深情的背诵儿歌,学生静静地听一听)
点评:教师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把学生带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自由想象。注意,图没有出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而不是用图把学生的思维限制住。
2、师:听了儿歌你的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好象看见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非常美丽。
生:我仿佛看见地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小花。
生:我看见了满天的小星星,正对我们眨眼睛呢!
点评: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交流,初步感受鲜花和星星的美好,激发起学生对鲜花和星星的喜爱之情。
3、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3课(教师出示课题:鲜花和星星)谁来读题?(教师:星是后鼻韵母你读得很准。)鲜花和星星美吗?你们喜欢吗?大家一起读题。(齐读课题)在此基础引出课题,让学生带着喜爱,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题。(注意纠正星是后鼻韵母。)
过渡:我听出来了,你们很喜欢鲜花和星星,想不想自己读读这首儿歌?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大声的读儿歌,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2、师:在碧绿的草地上盛开着几朵美丽的小花,天空中还挂着几颗小星星,他们在说什么?想知道吗?(投影出示带拼音的生词)来,把这些词读准你就知道了。(学生自己读。)
3、师:自己在小组中读给你们组员听,大家互相纠正,互相帮助。(小组中轮流读,学生之间互相指导。)
4、谁想知道鲜花和星星在说什么,告诉大家。(指名上台拿卡片并带领全班同学读。)
你们读得很准,瞧,鲜花和星星在对你们笑呢,来,我们一起读准这些词。(齐读生词)
5、师:儿歌中的轻声音节的词相信你们也能读准。(投影出示轻声音节的词)在小组中读听(互相纠正,抽查正音)
6、进行反馈。
三、细读感悟
精读儿歌第一部分
1 师:夏天到了,鲜花都盛开了,大自然变成什么样了?读读儿歌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
2师:从你们读书的神态我知道你们一定看见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谁来介绍一下?
3、生:我看见了满地的鲜花。
师:那是什么样的?
生:这里一朵,那里一朵,山坡上到处都是
(教师出示词:满地)指名读
师:从你读的我们仿佛看见了漫山遍野的鲜花,大家一起读。(全班感情读)
4、师:你还看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在小组中读给同学听,并且说一说。
(小组交流)
点评:调动多种感官促使学生把生活、文字联系起来加深感悟与体会,并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拓展丰富孩子的想象空间。
5、师:谁能把看到的美景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看见花儿有红色、黄色、紫色……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师:太美了!你来读一读。(该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第一部分)
师:你们都看见了吗?大家一起读。(齐读)
师:这么美的鲜花你们喜欢吗?
(出示词语:最喜欢)指名有感情地读,学生齐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很喜欢鲜花,现在大家把眼睛闭上,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学生闭眼做闻的动作,然后自由发言。)你们都闻到了哪些花儿的香味?再读读这句话。(有感情朗读)
6、品读、欣赏
师:夏天到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都盛开了,漫山遍野全都是,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大自然多美呀!走,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欣赏。(图,文、音乐同时出现,学生欣赏朗诵)
点评:通过听、读、说、想、闻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抓住满地、最喜欢等重点词语的朗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置身于满地鲜花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再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与文本产生共鸣,引导学生经历融进去,跳出来,再融进去的学习过程。
精读儿歌第二部分
1、师:夜幕降临了,热闹的大地变得一片宁静,夜晚的星空又是什么样的?请组长带领组员读一读,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互相交流一下。
点评:在学习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教师放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前面所学方法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合作学习
i.师:你看到的星空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说说读读体会)
ii.闪烁的小星在对你们眨着眼睛呢,这首歌会唱吗?大家一起唱。(放录音学生表演唱)
iii.夏夜,花儿睡着了,星星眨着眼睛,小朋友闭上眼,静静地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感情朗读)
iv.品读、欣赏。夏天到了,鲜花和星星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现在我们再去欣赏感受一下吧。(出现图、文、乐,学生欣赏朗诵)
v.师:夏天真是太美了,我最喜欢(出
现儿歌两部分的图、乐、文,引导背诵)
点评:品读诗歌,体会意境,并利用我最喜欢
的形式引导学生背诵,为下一课时利用类似的文字的训练,检查学生是否积累内化做好准备。
四、复习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师:小朋友,鲜花和星星也很喜欢你们,还给你们送来了礼物,是什么呢?告诉你的伙伴。(组长发生字卡片,每人带同组组员读一读。)
2、师:我也带来几朵鲜花送给你们,(出示配有鲜花图案的生
字,点击花朵出现字词。)你想要哪一朵?
(指名带同学读)
3、花儿美,小朋友的字一定也写得美。
(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其中真和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好的两个字。
师:(放大真)它的偏旁你认识吗?看笔顺描红,然后互相交流难写笔画及注意点。(学生交流,根据回答动画演示)
师:(放大颗),这是一颗星的颗,看笔顺描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动画演示。)把手伸出,,一起来书空。
4、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互相讲评。
教学随想
我注意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去感悟、想象,使学生经历融进去,跳出来,再融于文字的学习过程。教学时我首先运用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情境,初步感知,激发想象,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展现出鲜花满地,蘩星闪烁的美景,充分感受到置身于满地鲜花中的快乐及夏夜的美妙,进而再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的欣赏则更能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注意激发学生多感官的综合运用,如通过读、想、说、听、看、闻等方式让学生广泛的想象,为孩子搭建想象的平台,拓展孩子的想象的空间。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听课文录音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继续学习《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课文是如何写鲜花和星星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听配乐朗读。)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从这一段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同桌听。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按要求自学。读后与同桌交流。)
三、学习课文
师:(指着黑板上画好的一片草地)这片草地多美呀!可惜还缺少一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小朋友们愿意用鲜花来装扮这片草地吗?
生:愿意!
(学生争先恐后来到黑板前为草地画上鲜花。)
师:画得这么美,能把它读美吗?
(指一名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就如黑板上的花儿一样美。老师还看到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呢!
(指名一边读课文,一边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们真像一朵朵既美丽又可爱的花儿,都想读吗?
生:(情绪激动)想!
师:喜欢花儿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边读,一边表演。
(学生一边有感情地读课文,一边表演。)
师:喜欢星星的同学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数着满天的星星”,从“满天”看出来的。
生:我也知道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因为它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生:我还知道天上的星星很美丽,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
师:想得真好!愿意用亮晶晶的星星装扮天空吗?
生:(齐声)愿意!
(学生拿着“星星”装扮“天空”)
师:(指着黑板上学生自己贴上去的星星)喜欢这些星星吗?为什么喜欢它?
生:因为星星多亮啊!它们好像在眨眼睛。
生:因为天上的星星真多,它们在做游戏呢!
生:那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还是我贴上去的呢!
师:我们来读第二段课文,你想怎么读?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
生:我一边读,一边记。
生:我一边读,一边表演。
师: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第二段。)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课文第二段。)
师:你刚才是如何读的?
生:我是一边读,一边记的。
(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段。)
师:你真是一颗聪明的小星星!大家表扬他。
(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有的一边读一边表演,有的一边读一边谈感受。)
师:真是一群智慧星!喜欢星星的同学站起来大声地朗诵第二段。
(学生起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四、引导想象,拓展延伸
师:天上的星星真是太美了!瞧,它们正一眨一眨地和我说话呢!戴上星星头饰,和老师一起表演《闪闪的星星》。
(师生共同戴上头饰,一边唱歌,一边表演《闪闪的星星》。)
师:夜晚到了,你们就是那一颗颗可爱的小星星,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花儿都睡觉了。
生:我看到了月亮姐姐像一只小船,她还和我一起做游戏。
生:我的小伙伴可多了!
生:我看到了嫦娥姐姐和小玉兔正在说话。
师:装扮大自然的景物太多了,你还喜欢什么呢?我们也来做小诗人,写一写小诗。对自己有信心吗?
生:有!
出示投影:
我最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天的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对照投影,分四人小组,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写小诗。)
师:读一读你们的小诗吧!’
生:我最喜欢夏天的树木:这里一棵,那里一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生:我最喜欢春天的小鸟: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写的小诗。)
五、布置作业
师:把自己写的小诗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夸夸你,好不好?
生:好!
评析: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界一时热闹非凡。课改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教师们注重了质疑、创新,有时却漫无边际;注意了朗读、感悟,有时却成了毫无目的的表演课。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的收获并不大。
听了城中小学周红燕的一课《鲜花和星星》使我受益匪浅。她的课自然、流畅,把朗读、实践、想像、感悟、创造,紧密、巧妙地结合起来。
1.以美景促美读
一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用自己的画笔展示自己的天空,周老师正是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亲手实践,给草地添上五彩缤纷的鲜花,学生在创造美的情况下,进行美读,感情自然而发,声情并茂。
2.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级尤其要重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一生受益。在这一节课中,周老师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
在学习第一段时,首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一边读一边表演,感悟文中的关。这是一种暗示。学习第二段时,周老师问:你想怎么读这段话?学生脱口而出: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记,一边读一边表演……这是一种反馈。科学方法的掌握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基础。
3.为学生营造想象、创造的空间
新课改提出:语文课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周老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营造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如:让学生画小花、贴星星,是在实践中想象花的美丽、星星的繁多;把学生比作小星星,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是在美的情境中想象星星的可爱、夜空的美丽;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小诗,是在创造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生活的美好。
4.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充满自信
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读得真好,美得如黑板上的鲜花!”“真是一朵可爱的鲜花!”“多么聪明的小星星!”“多能干的小星星,奖你一颗智慧星。”“名副其实的小诗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怎不令学生充满自信,争先恐后呢!
这堂课上得非常出色,可以看出华老师为此作了非常而充分的准备。这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鉴学习。
一、注重情境的创设。
一走进教室,我就看到了屏幕上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以及黑板上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蓝湛湛的天空。学生一走进教室,注意力都被这些画吸引住了。我相信,学生虽未上课,但已入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自己的语言、精美的画面,和学生一起贴花、数星星,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得活泼、愉快而扎实。
二、课件的使用。
现在,课件的使用非常广泛,但有些时候教师是为用而用,不是为学生学而用。过多的使用反而削弱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感悟。今天华老师的课件运用地恰到好处。背景基本上没怎么更换,除了那幅星空图,主要出示,突出重点的词语。但这些都能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三、重视朗读训练。
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朗读体现层次性。
每次读都有明确的任务,而且逐步深入。学习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共齐读了四遍:第一遍,自读,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初步的感悟。第二遍,哪里感觉到鲜花的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第三遍,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觉到鲜花的多?进一步体会。第四遍,你还感觉到鲜花怎么样?透过文字表面的意思体会鲜花的美。体现了从理解性的读—表达性的读—感受性的读这样一个过程。
2、引导感悟的方法多样。
在练习读第一段之前,老师首先让学生说“满地”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图,呈现满地的形象,最后再说哪里还盛开着鲜花,唤取学生的多种体验,建立起相关形象。感悟真切了,朗读也到位了。
有两个商榷的地方:
1、在理解“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的时候,老师拿出两朵纸花贴,以此让学生理解“这”是指离得比较近的地方,“那”是指远一点的地方。个人认为“这里一朵,那里一朵”主要写出了花的多。
2、教学生字所用时间太少了。我看到黑板上画了两个田字格,但后来因时间关系只教了一个,显得有点仓促。而分析第一段老师足足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前面的环节是否可以紧凑些,再腾出点时间进行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