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粽香作文600字30篇 粽香情更浓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浓情粽香作文600字30篇 粽香情更浓作文,以供参考。
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
制馅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
洗叶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
包粽子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个小时下来,已经包完了将近二十五个粽子,然后妈妈把它们这些“胖小子”放入蒸锅中,蒸出来后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打开锅盖,香气直往鼻子上扑。我们就拿出粽子,几个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烫、不怕烫一样,从我们手中“抢”过几个粽子立马吃了起来。就这样,端午节在洋溢着浓郁的快乐气氛和甜蜜的粽香中过去了……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文化温暖的记忆。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你们呢?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到啦!端午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妈妈早早就把菖蒲艾草挂在了家里大门上,门口萦绕着一阵阵淡淡的艾香。传说神仙用艾草和菖蒲做成的宝剑战胜水怪,拯救了老百姓。后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就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菖蒲,来吓退水怪,以此保护财产和生命。我把豆豆送我的五色丝线栓在手腕上,这可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呢!按照家乡的习俗,端午节要回外婆家拜节,妈妈说,在古代这也叫“归宁”。
在外婆家,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包粽子。青青的粽叶,雪白的糯米,绿豆,红枣,摆上满满一桌。我也会和外婆一起学着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再把糯米放进去,我还在米中间藏了一颗胖胖的红枣。咦?这是怎么回事,米怎么在变少了?低头一看,哎呀!不好,米在往下漏。我赶紧补救把粽叶卷好,总算不漏了。我把粽叶尾巴全部卷起来,用手指压住,用棉线开始捆粽子。一来二去却总是捆不好,好沮丧!只好向外婆求助,外婆笑眯眯的接过我手中的粽子,三下五除二像变戏法一样,就把粽子捆好了。我们分工协作,不一会儿盘中的粽子就变成一座小粽子山,太有成就感啦!
吃粽子咯,外公端出热腾腾的粽子,我顾不得烫手,拿了一个粽子解开棉线,剥开墨绿的粽叶,赶紧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洁白的米团里露出了深红油亮的红枣,哇,我吃到“宝石”啦!我心里想。
外公告诉我,在他的家乡汨罗,每年端午都会在汨罗江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最隆重的就是赛龙舟了。我多想也去汨罗江观看赛龙舟呀!
挂艾蒿,吃粽子,赛龙舟,原来这就是家乡端午节的“味道”!
粽香萦绕的时光,我永远难以忘怀。
——题记
想起以前,每年端午节如约而至之时,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来到外婆家望夏,门一开,一阵粽香便扑鼻而来,甜丝丝,无声无息却弥漫着浓浓的爱。
顺着外婆侧脸淌下的的几颗豆大的汗珠,被厨房里的雾气抹去。总是这样,每当逢年过节时,她总与蒸雾为伴,与炉灶为友。或许是因为太过繁忙,又或是因为太过孤单,她总拉着无辜的外公一起做饭。
外婆开始做粽子了。锅底发出“嗡嗡”声,水开了,大锅里,糯米如密布的雨点,一大锅的糯米在火中翻腾。
过了一会儿,外婆长舒一口气,终于蒸完了,掀开锅盖,散发出的浓浓的米香弥漫在空气中,洋溢在全家人的欢笑中,使得端午的味道越发的清晰。
刚出锅的糯米晶莹剔透,像小孩子天真无邪的脸庞,凑在一起,仿佛展开的一朵朵白花。
可外婆的动作还没结束,她把一旁小盆子里的如翡翠般流露出一股淡淡清香的粽叶取出。那一片片绿色早已被清水拂去杂质,洁净地如一块碧玉。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一步,包粽子,只见外婆手法熟练,把米和叶迅速包在一起。上面撒些若隐若现的白糖与蜂蜜。
蒸了许久,香气也被锁在了绿叶之中,等外婆端上来时,我们张扬着已被外婆带上彩虹般的小手环的手,捧这两个粽子坐在电视后,看着热闹非凡、如火如荼的龙舟比赛。
那,也许是最快乐的时光了吧。
近些年,外婆老了许多,手中再也包不出粽子了,我们每年只能买些粽子吃了,但总觉得似乎少了些味道。
我与粽香的距离,原来只差外婆的一双手。
不知不觉,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了,我特别高兴,让妈妈教我包粽子。
端午节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叫醒,说要包粽子啦!我一听,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下来,三下五去二,穿好衣服,疾步如飞地跑了出去。
到了厨房,看到包粽子的材料已经准备妥当,我立即洗了手脸,准备投入“战斗”。“别慌,先学会观察。”“遵旨!”妈妈看到我调皮的样子,撇撇嘴:“别得意,有你叫苦的时候!”包个粽子能难倒我吗?我绝不相信!
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只见他把几片粽叶平整重叠在掌心,然后把糯米,大枣,花生等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形粽叶中,包好后,再用绳子捆扎结实,一个粽子就出炉了。
看到这里,我跃跃欲试。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子叶摊在手中,粽叶似乎不听我指挥,怎么卷都卷不成圆锥形,我的脑门上急的直冒汗,有心请教妈妈,可是不好意思,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粽子。
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像小丑似的,刚才的兴奋劲儿荡然无存。妈妈在旁边抿嘴笑:“咱可以当逃兵。”知女莫如母,妈妈的激将法果然有效,我内心又燃起了火苗,鼓足勇气,又重新向妈妈讨教 ,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我第二个粽子大功告成!比第一个俊俏多了,我信心大增,接着,我又包了好几个粽子……
粽子下锅了,我等啊等,粽子终于煮熟啦,阵阵香味,让我流起了口水,咬上一口,真香,香中带着清甜,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中无比高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粽子。
我爱粽香四溢的端午节!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注: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注: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
以身殉国[注: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人员已到达参赛地点(公司后花园),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知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因为小孩子要参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知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竞争,我家取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谁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时,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厕所把刚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家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龙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吃“五黄”(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有的地方还要划龙舟。今天我就在萧山日报小记者活动里好好体验了一把包粽子的乐趣。
老师先发给我们每人两片粽叶。粽叶长长的、宽宽的、青绿色,带着一股特有的植物清香。我们按照老师的示范,先把两片粽叶略微交错重叠在一起,然后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这“漏斗”里面就可以装米和馅啦。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是包一个红豆馅的粽子。老师拿来一盆拌好的粽子馅,里面有糯米、红豆、白糖等很多料,我左手拿着刚才包了一半的粽叶,右手舀了满满一勺馅料,正好把刚才的“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老师发下来的粽绳在粽腰处扎紧并打结。哇!一个还像那么点回事的粽子就在我手上诞生啦!
接着的第二项任务是包一个肉粽。有了刚才初次成功的经验,现在我就“轻车熟路”了:拿上两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然后放入猪肉馅料,再加上糯米把“漏斗”填满,接着把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粽绳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嗯!这回比上次那个包得更好看一点了!
我兴致勃勃地又包了第三个粽子,还是个肉粽,因为我喜欢吃肉粽。而且我觉得,端午节学习包粽子,既体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又锻炼了巧手能力,还品尝了美味,真是一举夺得啊!
记忆中的清香,是粽子的香。
五月的清晨还有些凉,当我还沉浸在梦乡时,奶奶已经背着小筐,来到了河边。清晨的空气中,氤氲着一股湿意,熟睡了一夜的鱼儿又开始在河中招摇,卖弄着它们柔软的姿态。奶奶捋起裤腿,光着脚丫在并不深的河流中走动,待到芦叶茂盛的地方,她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芦叶,把最嫩最青翠的芦叶放在篮筐里。忙碌了一个清早,奶奶满载而归。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微笑……
太阳已攀上树梢,我被清晨的鸟鸣吵醒。起来坐在桌角,犹带睡意地看着奶奶包粽子。奶奶轻轻地将一片已经洗净的芦叶拿起,将它的一端卷成漏斗状,接着用勺子将米放进“漏斗”中,再把其余的部分卷上“漏斗”,最后用一根粗线将其系起来,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芦叶越来越少,奶奶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不一会儿就包好了几十个。奶奶又开始生火,待水煮开后将那些胖乎乎的粽子倒入锅中……
粽子的香,飘荡在那口大锅的四周,飘荡在农家小院上空,飘荡在我岁岁的童年里。我总是忍不住那粽香的诱惑,不顾刚出锅的粽子烫手,慢慢解开它的“腰带”,脱掉它绿色的外套,轻触它洁白的肌肤。忍不住咬它一口,满嘴都是粽香,令人回味无穷。我帮奶奶也剥一个粽子,递到她的面前。奶奶会心地笑了,淡去的酒窝在我眼中却依然很清晰,她仿佛是为我的懂事而笑。
现在的河流越来越脏,再也采不到以前那样新鲜的芦叶了。端午节,也只能外出买粽子吃,再也尝不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了。可甜美的回忆,温馨的画面,总会在梦中出现。
为了留住小学时代的美好回忆,我们六(2)班来到了位于桐庐的紫燕山庄,准备开展一次毕业旅行。也是在那儿,我们亲手包了一个个“离别粽”。
在包“离别粽”之前,我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了下来,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拍着手玩着游戏。享受着这美好时光!
这时,几个老奶奶抱着一盆盆粽叶、粽绳,还有糯米走到了我们身旁,向我们讲述起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是人们用来纪念屈原的,后来也是表达人们的思念、爱戴,分别之情。
接着,老奶奶拿起两片大小差不多的粽叶说了起来:“在包粽子的.时候要有感情,想想你爱的人,将爱和思念融入到粽子中,细心地包起来。”听了老奶奶的话,我们也拿了几片粽叶,兴奋地包了起来。山风徐徐地吹过我们的耳畔,阳光温柔地洒在每位同学的脸上,那些笑容令人难忘。此时,我想到了不久之后我们即将第二次分离,想到了不久之后我们即将第二次分离,想到了我们先前的快乐游戏;想到了……不知不觉,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现在我的手上,我充满着对同学的眷恋,对分别的不舍,那滋味五味杂陈。粽子被轻轻放在了大锅里。它们静静地躺着,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绪。等着明天一早供我们品尝。
第二天,我和几位同学早早地来到了饭堂,迫不及待地从大锅子里拿出了一个个粽子。瞧,这是冰冰包的“三角粽”,样子有点怪;那是奕菲包的“胖子粽”,肚子仿佛快撑破了;那个快散了架的粽子是谁的呢?哈哈……欢笑声在桌边回荡。
慢慢地咀嚼了起来,仿佛吃到了同学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吃到了怀念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学校生活;吃到了玩小游戏时的快乐……
我们虽然马上就要分别了,但是我们已经把感情都融到了粽子中。
这份美好的感情永远难忘……
朦胧的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背影在厨房里忙碌着。伴随着黎明的到来,她身旁的那口大锅里散发出醉人的粽香。
那个忙碌的背影就是我的外婆。童年的端午,我几乎都是伴着这粽香起床,再蹒跚着步伐向餐桌走去。家里虽不挂艾叶,不点雄黄酒,但,这粽香却为端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年端午,外婆都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馅儿的粽子倒入锅中,彻夜的煮,她自己,也守在锅旁,盯着炉前跳跃的火苗,眼睛也随着炉前的火焰一闪一闪,闪动着慈爱的光。当天已泛鱼肚白时,那粽香便愈来愈浓,直沁肺腑,直至雾气弥漫了厨房。粽子熟了之后,外婆便总会用筷子把锅中的粽子轻轻挑出,分门别类地摆好放在盘子里。粽子的品种可多了:有的一溜儿是蛋黄莲蓉馅儿的,有的统统是红豆馅儿的,有的清一色是花生馅儿的然后,便是等候我们醒来一起品尝。
我最爱吃外婆包的蜜枣粽。剥开苇叶,深吸一口气,那粽叶的清香便如丝如缕,沁人心脾,令人垂涎三尺。终于剥开了粽叶的最后一层,红白相间的粽子便映入眼帘,红的是蜜枣儿,白的便是那香喷松软的糯米馅儿,一大口咬下去,那香甜软糯的味道便悄悄潜入腹中,唇齿留香,回味悠长。每次外婆包的粽子都能成为了桌上的抢手货,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抢外婆包的粽子。当别人问她这其中的秘诀时,她总是笑而不语。
又是一年端午节,街上超市里一个星期前就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粽子,尽管包装精美别致,配料也极其讲究,可我就是吃不出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来。其实我心里知道,那不是粽子的香甜,更是包裹着外婆对子女,对小辈浓浓的爱,那就是爱的味道,外婆的味道。
又是一年端午时。窗外的蝉鸣已经宣告了夏季交响曲的开始,偶尔的“龙舟水”带不走些许燥热。然而最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端午的,还要数那一丝丝甜腻的粽叶香。
传说,当年屈原悲愤投入汨罗江之后,当地尊敬他的老百姓悲痛无比,纷纷用荷叶包了糯米,丢入江中,以求河中的鱼儿不去食屈原的尸体,这就是粽子来由。所以,当我们打开这个荷叶包之时,不应带有几分尊敬的感情吗?品食粽子之时眼前依稀可见汨罗江的怒涛,似乎可听到屈原无力救国的悲哀呐喊。
小心翼翼撕下粽叶,把粽子整个剥出,当我轻轻咬下那一小口糯米时,味蕾顷刻倒戈,臣服于这美味中———软糯的舒适感充盈了口腔,本应寡淡的糯米也被粽叶的清香所包裹,馋得让人恨不得一口吞下。油香的蛋黄、肥亮的猪肉在糯米的层层包围中也不显得腻,反倒有一股奇香。再加上屈原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肃然起敬。使这美味不那么轻浮,有历史的那种厚重。
如今端午时分,市面上的粽也变得繁多错杂。自然我也买了一两个尝尝鲜———美味是美味,只不过少了一股熟悉的气息———团圆。我们都渴望一大家人盘在桌旁,有说有笑地享受“天伦之乐”。
如果没有团圆,再味美的粽子也吃得怅然若失。如今的端午节味道变淡,天各一方的人们吃下的粽子,或许有几分思念的感觉,让它更意味悠长……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粽的滋味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身的香甜。它的美味与意味,将成为我永远铭记的宝藏。它就像一条悠长的小溪,在端午节里回荡着,揉进了多少人的思念与团圆……
4月4日晚上我校举行了一次与“粽”对决的活动,我踊跃地报了名,与其他9个家庭举行了一场激烈的比赛。
在晚上6:30分,比赛正式开始了。比赛分成3关,第一关:自我介绍,第二关:知识海洋,第三关:与“粽”对决。在第一关,我表现出色,说得非常流利,得到了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第二关开始了,别的家庭都说得头头是道,轮到我了,我的心砰砰直跳,还好,任老师出了一个简单的判断题。妈妈答了个选择题:如果吃不完的粽子在冰箱里最好不要超过几天?一天?两天?三天还是四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可是妈妈却脱口而出:“三天!”我半信半疑,可是答案完全正确。到了奶奶,她也不甘示弱,也答对了!
终于到了最紧张而又激烈的第三关。此时,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任老师一说“开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了个三角形,装上糯米,可是糯米好像在跟我做游戏,不时地从粽叶里溜出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扎紧。难怪人家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只见身边的妈妈和奶奶正在麻利地包着,粽子越来越多了。
时间到,我开始数了:“1,2,3,4,5┅┅26,27,28!”太好了!有28个!经过评比,我们得了第一名,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是第一名”!
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受益无穷,我不仅学到了有关粽子的知识,扩大的知识面,还学会了包粽子,增强了动手能力。还有我们获奖的照片被刊登在钱江晚报上,我感到无比自豪。
说起端午,你肯定会说不就是五月初五的日子,大家一起吃吃粽子赛赛龙舟?这样说固然没错,只是将端午狭义化成了一个“娱乐性”节日。
端午那天,不论是在哪里,不论是遇见了哪一位长辈、老师或是朋友,开口必定是要说祝福语的。只不过,这话可得好好说,切忌张嘴就来一句“端午快乐”,而应说“端午安康”。
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所处时间不够吉利。众所周知,端午是在五月初五,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因此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同理,“五”为阴数,五月初五为至阴之日,在这一天里,“五毒”会齐齐出没。所以人们会通过在门上插艾叶,戴香囊、喝雄黄酒等方式来“辟邪”。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中,又如何能对他人道一句“快乐”呢。
第二,人文历史原因。在我国,端午作为传统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在经历国破之痛后,于五月初五只身来到汨罗江边,写下绝笔《怀沙》后便投江自尽。当地居民得知后都想将屈原尸体打捞上来好让他入土为安。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便用一种带着清香的叶子包住饭团投入江中。更有甚者,自发地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游动,以威慑江中鱼虾。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道“端午快乐”或“端午吉祥”肯定不妥当的。
现在你是否也觉得端午说“端午快乐”是不妥当的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以便能更好地传承。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早上,我提着昨天亲手包好的粽子走进教室,教室里还迷漫着淡淡的箬叶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那快乐美好的时光。
马上要到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为了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学校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包粽子。下午,校长伯伯亲自出马给我们演示了包粽子的过程。首先,她精心照料挑选了一大一小两片箬叶,将两片叶子重叠形成漏斗状,再把米放入漏斗中用筷子把它压紧,再用箬叶把口封好,像一个三角形一样。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缠好。一个精美、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
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次实践开始,可我们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李思蕊的奶奶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便手把手的帮助我们完成了。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要凭自己单独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我左手拿起箬叶有模有样的包了起来,一边包一边默默地念叨着步骤。可同样的箬叶,校长包的是“大美女”,可我却包的是“丑八怪”。第三次,我用心地包,到封口的最难的时候,让高手奶奶帮我把它也变成“大美女”,真神了,粽子变得更好,更美,更棒!
我瞧了瞧其他同学,个个都在忙碌着,有的向家长请教,有的正手忙脚乱的系绳子,有的在向同学展示他们的胜利品……
慢慢地我们一步步熟练起来,还尝试着调出不同的新口味:红豆、绿豆、葡萄干、火腿肠加在一起是什么味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粽子煮熟,给家人分享。我们品尝着粽子,虽然不比外面的好吃,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果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赞不绝口。
粽叶的清香从厨房飘出,沁人心脾。这久违的香气,这熟悉的味道,正是奶奶包的粽子散发的香气。
记得儿时,每逢端午佳节,奶奶都会包粽子,可那时的我最爱吃的是薯片、汉堡。每每看到奶奶端来粽子时,我总会嘟起小嘴,耍小脾气。这时,奶奶会搂着我,绘声绘色地给我讲故事。奶奶的故事里面有一身正气的屈原、善良淳朴的百姓、凶猛的龙王、还有贪吃的虾兵蟹将。我格格地笑着,津津有味地吃着粽子。那时的粽子,真甜!
童年的时光多么令人怀念,如今奶奶老了,尤其是在得了一场大病后,她的身体愈见衰弱,从那以后,每年的端午,我家都买粽子。买来的粽子口味的确很多,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渐渐地,我也就淡忘了它。
今年的端午节,奶奶忽然提议要包粽子。“奶奶要包粽子了!”我高兴地跳着叫起来。
奶奶端坐在厨房中间,指挥姑姑、妈妈和我先将粽叶叠起来,折成漏斗形,然后舀入两勺糯米并且压实,再嵌入两颗大红枣,把上边的粽叶折下来,最后用绳子紧紧缠住,一个像模像样的四角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也跃跃欲试。先折好粽叶,再倒入糯米,唉!出师不利,糯米从粽叶缝隙漏出。妈妈笑我:“不会走就想跑。”我只好又请教大师。慈祥的奶奶拿起一片粽叶,仔细地折起,舀米、放红枣,她包得很慢、很仔细。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个蹩脚的粽子。
粽子熟啦,粽叶的清香飘满厨房,深深吸一口气,香味直抵心田,那投汨罗江的屈原、亡国的楚怀王、白蛇饮雄黄酒的传说一幕幕如在眼前。
淡淡的粽叶香,浓浓的奶奶情。奶奶包的粽子,是世上最好吃的粽子。这粽子的味道,是值得我铭记一生的味道!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风筝漫舞,龙舟竞发,喝艾酒,插艾叶,包粽子。
提起粽子,父母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他们孩提时珍贵的回忆了。那时候,父亲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粽子里只有赤豆和糯米,母亲家稍微好些,因为她可以吃到外婆包裹的肉粽。
五月初五的前几天,是家家户户忙碌的日子。端午是从那林间的蝉鸣开始的:它们是最卖力的演唱家,早上唱,下午也唱,在欢歌,在庆祝。夏蝉儿,夏蝉儿,你是不是也口馋了?
每逢端午,邻里都欢聚一堂,坐在小板凳上,环成一圈,笑容不由自主地洋溢在脸上。此刻,碧绿泛青的粽叶散发着清香,柔和地钻进你的鼻孔。鲜艳晶莹的赤豆褪去了外衣,静静地躺在盆里。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正躺在簸箕上,坚韧的水草亦洗净放在一旁。而我中规中矩地坐在一旁,望着外婆用她那娴熟的手艺在我眼前变戏法。映入眼帘的是让人垂涎三尺的五花肉,表面撒了一层薄薄的白芝麻,好似给它穿上了一件亮丽的外衣。只见外婆将三四片叶子叠齐,卷成一个圆锥,依次填进洁白的糯米和几只虾仁,再铺上一层糯米,加入赤豆〡五花肉、橘红色的咸蛋,最后撒上糯米,两拇指一压,其余几只手指拢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再修剪粽叶,后用水草捆绑,一个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就这样诞生了!
最后一步,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用柴火煮透。等上几个小时,煮熟后,把热乎乎的粽子放于瓷碗当中,轻轻地解开粽叶,我迫不及待地把它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粽香在唇齿间徘徊,整个口腔弥漫着端午的味道,充斥着食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美味极了!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同学们是否也如同我一样爱吃粽子?还记得这熟悉的节日味道?
外婆又包了许多粽子.一只只粽在蒸笼上升腾着温暖的水汽,散发出粽子独有的香气,阿太慈祥的笑容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
阿太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包粽子。她包的三角粽、二角粽、迷你粽无不叫人馋涎欲滴。香喷喷的粽子,裹着豆沙、豆板、肉馅,或大或小,精美得如一个个艺术品。每到端午,阿太必定包上许多粽子,煮上一天一夜,解我的馋。一只只粽子,排列得整整齐齐。阿太总是一边坐在厨房看着蒸笼,一边慈爱地抚着我的头发,说:“快熟了,快熟了。”
蒸好的粽子总是香气扑鼻。各种各样的粽子满满地铺了一桌。阿太知道我喜欢吃什么粽子,拣了一个大肉粽,细细地剥去粽叶,放在我的碗里:“来,囡囡,吃粽粽。”我夹起一块肉放在阿太碗里,阿太却推开我的筷子,说:“囡囡吃,阿太不吃精肉,阿太吃肥肉。”我咽着口水,固执地说:“精肉最好吃了,肥肉不好吃,阿太尝尝看嘛!”,“囡囡,”阿太笑了,“阿太的牙齿掉光了,咬不动精肉,肥的肉肉软软的像豆腐,阿太正好吃。”“是吗?”我望了望阿太掉光了牙的光秃秃的嘴,又“吧唧”一下把那块肉塞进嘴巴里,阿太又笑了,说:“这才是我的好囡囡。”
也许是因为阿太包的粽子太好吃了,我总是忍不住大吃特吃。于是,小小的我,一口气能吃下两个大肉粽,阿太吓得不敢再给我吃,我就捧着小碗问她要:“阿太,粽粽,阿太,粽粽。”
阿太在九十多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死前她很安详,唯一的嘱咐是:“囡囡爱吃粽子,别忘了包给她吃。”
望着外婆包的一只只粽子,一层湿气蒙上了我的眼睛。阿太,您可知道,您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我好想重新变成当年那个稚气的小女孩。
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每一年的这一天,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这不,我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坐车回到奶奶家,尝到了包粽子的甜头。
端午节的清晨,我正在做美梦。这时,太阳才刚刚苏醒。我听见奶奶在喊我“|惠惠,起床了,陪我去采粽叶,好吗?”“好!”我十分爽快地应了声,迅速穿好衣服。“我起来了。”奶奶听见后便提起篮子,带着我去采粽叶了。
清晨的晨雾轻依在粽叶丛中,嫩绿的粽叶发出淡淡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体中扑面而来,让人有些凉意,却又心旷神怡,觉得自然雅致,清新怡人。没过多久,我和奶奶便采了一满篮粽叶,满载而归。
正午,爷爷在烧开水。奶奶把蒸熟的粽叶剪去头,拿着比划着。周围放着一箩糯米,一些甜枣,一卷红塑料绳。只见奶奶将四片粽叶叠在了一起,拿在了手中,两手翻转交替,粽叶便成了圆锥形,接着舀了足够的糯米,并放了两颗甜枣,奶奶把粽子裹严实,并用绳子绑好。看着奶奶熟练的动作,我不禁也想试试。起初奶奶不答应,后来在我的再三恳求下,终于答应了。
我拿了 几片粽叶包起粽子来。可我总包得歪七歪八的,有的甚至在“半路上”散了架。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使我力不从心。我忽然想起《屈原投江》的故事,一股力量鼓舞着我。在请教了奶奶之后,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
爷爷说:“今天的粽子肯定分外好吃。”我不解其意。他解释道:“是我孙女亲手包的。”我顿时明白:五月粽香,珍贵的往往不是粽子,而包粽子的人那浓浓的心,那赤诚,质朴,纯真的香味会源远流长。粽子煮熟后,爷爷掀开锅,果真香气四溢。
哦,五月粽香,五月粽香!
诗人文秀曾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就是他写的《端午》,正好端午节来了。
为什么会有端午呢?因为在春秋时期,屈原向楚王报告所存在的问题,楚王不听,使秦国攻打楚国,让楚国国破家亡,屈原要和楚国共存亡,就投江自杀了,人们怕鱼儿咬食屈原,才有了后来的端午赛龙舟、吃粽子……这些习俗。
说到吃粽子,我也吃了粽子,而且还是自己做的。我和妈妈先去摘粽叶,粽叶像一艘小舟,摘完再清洗一下,接着煮沸,刚煮沸的时候,颜色可真绿呀!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了,先把粽子做成一个漏斗型,再把米和肉装进去,然后挤一挤,记住越紧越好,最后捆起来拿去蒸。蒸大约要30分钟,我一直在那把守着,快熟了那香气香飘十里啊!让我垂涎三尺。终于出锅了,我赶快把它拿起,差点被烫到了。我刚拿起来就想到一首诗:“彩缕碧筠粽,香梗白玉团。”这五彩的丝线包扎着像碧玺一样翠绿的粽子,香气扑鼻的梗米像白玉一样抱团。我先把绳子解开,解开绳子再将粽叶慢慢地剥开,有几粒米还黏在粽叶上。我看到了几粒红豆还藏在米里,像一群调皮的小孩。我上去就是咬一口,第一口只是一团糯米qq弹弹的,真好吃。第二口咬下去,我吃到了我最希望吃的肉,那肥肉才碰到舌头上,那味道就化开了,肥而不腻,干脆直接吃掉,我吃完一个还想吃,不自觉地舔了舔嘴,回味无穷啊!
粽子真的是一道美食,粽香耐人寻味,我们吃的不仅是粽子,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怀。
转眼,又是一年端午节。窗外毛毛细雨打击着窗框的“滴答”“滴答”声惊醒了正在甜睡的我。
我从蒙眬中醒过来,发现自己的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戴上了五彩绳。这时,我知道端午节的前奏打响了,我带着快乐和期待,离开了我的床铺,来到了餐桌前。嘿,真不出我所料,桌上早已布置好了鸡蛋、粽子和美味可口的佳肴,这时,爸爸和妈妈也纷纷走了出来,坐在了桌边,并告诉我:“端午节快乐!”我也马上恢复他们:“端午节快乐!”
接着就看见爸爸妈妈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粽子,却没有任何声音,因为粽子软软的、黏黏的,咬在上面,不仅好吃,还让人回味无穷。这时,我提议说:“我们来顶鸡蛋吧!”他们也不知怎么听到的,异口同声的说:“好啊!”“看来他们早有准备啊!”我在心里悄悄对自己说,并叮嘱自己:“一定要小心啊!”妈妈和爸爸果然从衣袋里翻出了鸡蛋,我顺手从盆里拿了一个自己认为满意的,打打他,没有一点响声,拍拍他,觉得他坚硬无比。我们开始了“战争”,刚开始我的鸡蛋打败了爸爸妈妈的“将军”,只剩下了“小兵”,我在心里窃喜,心想这下你们没招了吧!哈哈,没想到爸爸妈妈的“小兵”也很厉害,没几局,我就败下阵来,我又对着盆里的鸡蛋发呆,到底选哪个好呢?我发了愁。最后我选中了一个“超大鸡蛋”来继续“战争”父母先是呆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起来。结果我这个鸡蛋也碎了,忽然,我心生一计,给父母的鸡蛋来了个“泰山压顶”父母的鸡蛋竟从侧面碎了,借着,我不敢缓慢,接二连三的把父母的鸡蛋从头至尾全部撞破,大获全胜。
在爸爸妈妈呆呆的眼神中,我获得了20xx年的“顶蛋”冠军。在顶蛋的笑声中,我们全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伴随着芦苇叶和糯米香的相遇,再戴上那五彩绳向小伙伴显摆一下。而此刻,粽子的的香味已从家家户户飘流出来,勾起了我们这些馋嘴小孩的欲望。
清晨,丝丝粽香和阵阵鸟鸣飘入房间,本想再睡一会儿的我发现已被那粽香勾引的神魂颠倒。打开房门,漏出一丝细缝,却看见屋外母亲那忙碌的身影,跑到母亲背后,却发现母亲早已知晓我的到来,未及我开口,母亲却已经把一个粽子推放在我的鼻前,浓浓的清香和着一丝淡淡的糖味传入口腔直至心头,我贪婪地嗅着这湿润的清香。
母亲看着我,笑了笑,把我推到餐桌前,“趁热赶紧吃!”解开那根细绳,拨开那几片芦苇叶,一个清莹透亮的粽子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一嗅,一缕清香扑鼻而来,碗上方的一丝白气仿佛与清香混合在一起,丝丝缠绕,把我的脸包围住,拿起勺子,挑出一小块,那红艳的枣儿却已露出了半边身子,仿佛正在诱惑着我,让我忍不住想要一口把它吃掉。咬了一口,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我狼吞虎咽,吃完了一个粽子,忍不住又拿了一个……母亲看着大口大口的吃着粽子的我,笑了。当我把自己刚剥好的粽子放到母亲面前,母亲却浅浅的尝了一口。一抬头看见母亲脸上被岁月划过的沟壑,鼻子有些酸楚,眼角有不知名的液体在闪烁……
清香的粽味,洁白的糯米,红艳艳的枣儿,俨然在这小小的碗里勾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阵阵粽香传入心脾,这样美妙的情景,怎舍得去破坏呢!
端午到,粽香飘。那一个个粽子串起了一段段美妙的回忆,令我难忘,使我学会感恩。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谢皓月端午节,又是粽子飘香时。
大清早,还在床上的我,便闻到了粽香味,快速地穿上衣服,便随妈妈出门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卖香包的,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过节的喜庆。
回到家,来到餐桌旁便看到了那久违的粽子,粽香扑面而来,我又习惯性看了看旁边的椅子,思绪万千。
多少年前,庭院里我和姥姥面对面坐着,姥姥一边洗着糯米,一边笑眯眯地看着我,阳光洒在姥姥早已花白的发丝上金光闪闪,显得那样不真实,我呆呆地望着。姥姥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说道:“乖孙女儿,姥姥以后每年都给你包粽子吃。”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姥姥每年都会给我包粽子吃,因为我爱吃枣,但不爱吃花生,所以姥姥每年都要包两批粽子,一批是只有枣,但没花生,这当然是给我包的,另一批是枣、花生都有,是给家里的其他人。每当我看到姥姥忙碌的身影,我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当我吃着“专用”粽子时,姥姥总会望着我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我一直以为姥姥会永远陪着我给我包粽子。可是幸福和我开了一次玩笑,在几个月前,姥姥最后一次为我包好了“专用”粽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安静地久逝长眠。
现在,我手上的是姥姥最后一次为我包的粽子,那熟悉的味道让我眼圈渐渐地变红,吃着这最后一次的“专用”粽子,我仿佛感受到姥姥就在我的身边,我陶醉在这粽香里。
又是粽子飘香时,曾经的欢声笑语弥漫在这粽香里,这令我难忘,令我陶醉的粽香。
在端午前后,你若看见一个小孩子身上挂着蛋袋,你可不要感到奇怪,这是中国独有的端午民俗。人们这样做是为了儿女的平安。传说,这是女娲为了保护人们,对瘟神下的“骗局”。
在端午节,人们还要在门上挂艾草。家家户户门前的艾草,又细又长,仿佛一只只纤细的手臂在有韵律的摆动着;风轻轻拂过,艾草便在风中舞动着。听老一辈人讲,挂艾草是为了能激浊防腐,驱虫赶蛇。有条件的人家还会用艾草等草药泡水来擦拭身子,以防蚊虫叮咬。洗完后,身上还会留下淡淡的草药香,幽幽的香味,沁人心脾。
在端午这种文化久远的节日里,又怎能没有活动相伴呢?一架架龙舟在水面上飞驰而过,船桨溅起的水花一路绽放。船头有人在擂鼓,“咚咚”声不绝于耳;船尾有人摇旗。岸上,呐喊助威的声音响彻云霄,还有许多人在一旁不断指指点点,那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
端午节,最令我开心的,就是跟奶奶学包粽子。两片长长的叶片不断闪着光,奶奶的双手上下飞舞着,好似一对白鸟上下翻飞,圈成了一个开盖的三角,抓起一把准备好的糯米撒了进去,又放入两块肥肉,再盖上一层糯米,用手按住叶片往下一摁、一插,另一只手拿着白绳,飞快地舞动着,不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完了。再看看一旁的我,手忙脚乱,没扎紧,撒了满地的糯米。成品也都歪歪扭扭的,不堪入目。
放在锅里煮,五六分钟后,肉粽便出锅了。剥开外面的叶片,热气腾腾的粽子便摆在了眼前。一口下去,咦?放进去的肥肉怎么不见了?哦!原来是变做油融在了粽子里啊!那油香,让人欲罢不能。
在欢笑声中,端午过去了。可是耳旁还回荡着在粽香中持久不散的笑声……
我的奶奶被分配到我们组,她一笑起来,嘴边和眼角挤出一团肉来,此时,她脸上是没有任何“鱼尾”的。她熟练地抓起一把箬叶,数都不数,像理扑克牌一样轻松,在指尖铺开,煮箬叶的水,在罅隙间流过,指缝也变得香香的。我们八个人把奶奶护得紧紧的,小屏风一样,硬生生围了个圈儿。
“我的可是大肉粽!”肖大仙在后面大吹牛皮。
“我的也是,我看到了一点米,是深色的,看!”周城宇喜出在望。
我没有心思去理会他们,只在旁边似教徒一样祈祷。
“南无喝罗惮那哆罗夜耶……”我双手合十,念着佛教歌曲《大悲咒》。
周城宇特想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吃粽子,被我这“花和尚”的慧眼看见,她恼羞成怒骂了我几句,肖遥也笑了。我又开始打趣肖遥——你那个是姚承佑那组包的,肯定没肉。
“好了,同学们开吃吧。”刘老师才是老大,一声令下,我迅速抽开绳子,瞬间,只剩下香甜的糯米托在手中。
我咬一口,清香、浓香、鲜香,都充斥我的唇齿间。我一口吞了半个粽子,里面竟有约三厘米长的大肉,呵呵,我真是一口十个满足,三口回味无穷呀!每咬口,吃一个角,四口刚好吃完一整只,我转向肖大仙,笑容不禁有些邪恶。
“啊一一我找不到肉!我再咬,再咬……”情绪崩溃的他,不断哀叫,“只剩一个角了,还没有肉!是酱油和米欺骗了我,是谁包的,给我站出来!”最后他只能含泪咽下这“糯米疙瘩”。
“哎呀,真是肉的,太好吃了。”高天昊像我一样,虽好吃,但从不懒做哟!
“别看我!”周城宇生气了。
我忽然一转头,看见粘稠的糯米粘在了周城宇的脸颊上,我差点笑出鼻涕泡泡来。
……
教室里,粽叶飘香,笑声朗朗!
端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它的来历是这样的:屈原,是位爱国的诗人,他的国家灭了。所以,他抱石投江了,人们怕他被鱼兽吃了,就撒了食物。后来成了包粽子的习俗。
一粒粒雪白的糯米,一颗颗发红光的枣,一片片流淌清香的粽叶,就能让你迷恋它,一直在意的清香。今天又是端午节,我们在包粽子。虽然是体验,但让我想起童年的往事。
我拿起两片粽叶,把它围成一个三角形,围成一个上面圆,下面尖的一个角。再捧起一把米,放进三角形粽叶里,一定要把米放得十分的满,放进去后就呈了一个“小灯笼”。
然后,把圆的一边往尖的一边折过去。接着顺着尖的一边裹好看,像一个很冷的小孩,裹上了温暖的绿色外套,很可爱。啊!它的外套松了,快点把它绑起来,它在温暖的衣服困了,它想睡觉了,快睡吧!
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好了,它的糯米吸住了粽叶的清香。香味,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往事。
那天,也是端午节。晚上,婆婆教我包粽子,婆婆让我拿两片粽叶,我拿起了两片粽叶,看着婆婆折起来,我也想折起来。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折不起来,我折了很久,就是折不起来,我很生气,就不折了,对婆婆说:“我想吃粽子。”婆婆回答我:“好!马上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粽子好了,那味道,我始终忘不了那叶香、米香,还有咸香的蛋黄,无论我走到哪儿,它的清香就跟到哪儿,我还是对它恋恋不忘。
端午的粽子,是比平时的好吃多了,它让我想到美好的童年。祖国的节日,我很喜欢,是西方没有的传统节日。
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一场场锣鼓喧天的龙舟赛,一张张兴高采烈的笑脸,勾画成了今年多姿多彩的端午节。
这几天一直雷雨不停,如瓢泼一般,上天是开心了吗?原来是端午节来了!
今天早上,我家里也忙碌起来了。早晨,妈妈的喊声打破了家里的寂静:“快点起床,包粽子啦!”语音刚落,我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冲到了餐桌上。“哇!”桌上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一大盆糯米摆在上面,还有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金黄的咸蛋黄……奶奶动作娴熟,把一小团糯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加上红豆、绿豆、鸡肉、蘑菇、肉松、咸蛋黄,接着又加了一片细长的粽子叶,三两下就成了一个像金字塔的形状,最后,又用牢固的绳子,一圈又一圈地把粽子捆了起来。才仅仅过了半小时,锅里就摆满了粽子。
妈妈调好了火,开始煮粽子。刚开始,闻不到什么香味,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粽子慢慢地开始散发出清香。终于,粽子煮好了!当妈妈揭开锅盖的那一刻,粽子的香气弥漫了整间屋子,大家都陶醉在了其中。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灶台打转,只等妈妈一声“好了”,就可以美餐一顿了!
我刚想伸手去抓来吃,可马上被妈妈制止了:“小傻瓜!你以为自己是‘铁砂掌’啊!你会被烫伤的!”我吐了吐舌头,露出了尴尬的笑容。过了一会儿,我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仔细地看了看,再小心地把粽叶慢慢剥开。啊!粽子馥郁的清香再一次扑面而来,我咬了一口,白晶晶的糯米,软软的,特别香,特别甜。我享受的表情浮现脸上,心情也顿时变得更加愉快了。
端午粽飘香,我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笑脸,就是端午节那幅最生动优美的端午画啊!
偶然间,飘来一阵阵桂花香,眼前仿佛浮现那晶莹剔透的桂花棕,清甜在味蕾上翩翩起舞,心头却泛起丝丝苦涩……
端午节,或是游子归家的期待,或是全家团聚的欢喜,或许是一个人心中那抹浓浓的思念。而我,有份思念想寄予您。
记忆中那模糊而又清晰的身影,还记得您回眸时慈祥的微笑,还记得您手中停不下的动作,拿、卷、包、放,行云流水般娴熟的手法不禁让我眼花缭乱。那饱满的糯米,在您手中轻轻掂量后,被送入棕叶的怀抱,恰如其分地安在最适当的位置,再轻轻翻折,绳子一紧,一颗完美的粽子便跃入了盆中。
您知道我喜欢小小形状的棕子,粽子在您手中便变幻出小巧玲珑的模样,一个接着一个,一串跟着一串。您知道我喜欢门前桂花的香气,您便把桂花蒸熟、滤出汁液,拌入糯米,开盖后,那热气升腾的小粽子便带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每年端午,我都嚷嚷着要您教我包粽子,每一年我都半途而废,最终爬在椅子上等您在我的碗里放上一串热气腾腾的小桂花棕。
望着桌上这一袋包装精美的粽子,硬绳捆绑着、塑料膜包裹着,比您做的粽子大了几倍,没了清甜的桂花香气。现在的我,再也闻不到那诱人的棕香了。
太奶奶,我想您了,我想您的小桂花棕,我想您慈祥的笑,我想与您共处的时光。记忆深深浅浅,模糊而又清晰。清晰的是您的模样,模糊的却是我再也触摸不到的桂花棕中浓浓的慈爱啊!
最最亲爱的太奶奶,我总能在端午时想起您,可思念着您的心又该飞往哪儿呢?
端午,愿你与你想念的那个人,一切安好。
今年的端午,与以往不太一样
节日的前两天父亲就宣布,今年我们不包粽子了,仔细想想也难怪,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爷爷还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时间来,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很硬朗,提前好多天,节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经买好了。此时家里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不仅是端午,更酝酿着整个夏天的热闹。
我最喜欢的事还是看爷爷,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选好粽叶,还要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以此达到最佳状态,棕馅也有很多种,红枣,葡萄干,花生……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咸肉粽。
开始包粽子了,其实呢过程说难也不难,可是自己做起来却总是失败。只见他们熟练地扯出两片粽叶,双手灵巧地一翻,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在里面塞满糯米和粽馅,再用剩余的粽叶将他们包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粽叶尖穿进针里,以针为引,将它从另一边带出来,一个不好,弄断了粽叶,一切又得重头再来,我也尝试过几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再熬过几小时煮粽子的时间,我们终于能享受到那难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叶似乎都褪去了她们的青涩,泛着微黄。香气也因此被完全的激发出来,老远就能闻见。此时,我们也顾不上烫了,抓起一个,剥掉粽叶,张嘴就咬,糯米独有的清香和咸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经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却再也没感受到那种味道。
节日那天一早,我起来洗漱,竟发现桌上有两个粽子,听了父亲解释,我才知道这是他从街上买来的,算是营造气氛吧。我只吃了几口就不愿再动,虽然也不错,却少了家的气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与你重见?
一转眼,又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棕子,今天,在学校里亲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们带着兴奋与期待一起走进了食堂,不一会儿,食堂的阿姨搬来了糯米赤豆,取来了准备好的箬叶与棉线。
首先,一位阿姨为我们演示。瞧她那娴熟的动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简单。我迫不及待了,照着阿姨的样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叶卷成一个小漏斗形,别的同学也都笑嘻嘻地动手了。
接着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将盆里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进竹叶里,结果却发现,米放多了,一挤便涌了出来。我只好倒空重头开始。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不敢灌太多,但却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这点够了吗?”她看了我的粽子一会儿,不确定地说:“应该……应该够了吧?”
米灌好了,现在要把粽子给绑牢了。听周校长说,包粽子一定要捏紧,不然就会漏米粒甚至赤豆。我也不晓得应该怎样将竹叶裹牢,就胡乱地凭着想象将棉线往粽子上绕,哪儿有缺口我就往哪绕,粽子被我“五花大绑”,上面缠满了白色的棉线。我心里猜想:要是哪个倒霉的吃到我的粽子光拆线就会让他累得心发慌、急得直跳脚……
我速度挺快,一连包了三个质量“上佳”的粽子。突发奇想,干脆将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极了!
再看看我身边的同学,有的熟门熟路三下两下便完成了一个;有的折腾了好几回,包了散,散了又包,叫苦不迭;有的同学将“小漏斗”卷得老长,棉线缠得比我的还要多,简直成了一只鸡腿……
下午,我们品尝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当香喷喷的粽子端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我吃到的虽然不是我自己亲手包的,但却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每逢春节,奶奶、姨婆,还有妈妈就聚在一起包粽子。每当那个时候,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淘米的淘米,洗豆的洗豆,煮叶的煮叶,而我就帮着碾花生。年年如此。
每当大人们围着,正式包粽子的时候,我就端一张小板凳在旁边瞧着,因为那时还小,不懂得做什么,只好仔细地瞧着,希望有一天学会了,也能帮上点忙。那是一只三棱锥壮的粽子,层层绿业里面躺着糯米、绿豆,还有八种材料。我不懂事,总是问:“干吗非要加八种材料,六种七种不行吗?”奶奶总是用似有若无的声音回答:“‘八’就是‘发’,财源广进的意思。”“哦,原来是这样。”可是今年问完后,明年又问,奶奶用同样的话回答了一年又一年。
知道四年级那年,我才能原原本本地记住那“八”的含义,至始至终不忘记。可是到了那年头,我就可以帮这给粽子系绳子了。
“系紧点呵,别松了就可不好了”,自从那年起,妈妈就每年都这样叮嘱我。我开玩笑这问:“松了会怎样啊?”
“总之就不可以松,尽量的紧,不过我看你也不会系松的······”
是啊,每年这样包粽子,我对他们的感情似乎越来越深了,我对他的情就似那根绳子一般,矢志不渝。我总逃不出母亲的话的圈套,我的确不可能系松,由于我对粽子的情,对故乡的爱,像绳子一样深深的扎着。
其实我也明白,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们爱粽子,更爱那个依山傍水的故乡,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为什么每年都要包粽子?”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个个人沉默不语。
是的,不仅仅是粽子本身的香,更是那份浓浓的情,浓浓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