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2024-02-13 18:31:13综合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以供参阅。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篇(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

  作者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很多父母和家长的疑问,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没有在以前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那种责任心和上进心了呢?”,对此,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见解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这个给我的感想就是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往的经验和观念上面,育儿方面更是如此,若是父母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老是想着“我当年没有如何如何不还是正常长大了”、那怎么有能期望小孩好好成长呢。再有就是不要拿着以前对待小孩的标准和尺度来要求现在的小孩,毕竟大家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了,像是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追求小朋友吃好喝好“胖乎乎”的,现在则更关注的是“健康”,等等。

  几个比较触动我的关键词

  和善与坚定。这是作者多次强调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其中“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父母和老师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们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多学习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行为不当。作者对行为不当进行了全新的定义。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他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不良行为。同样,作者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而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对上述3个概念加以深入理解,就能正确看待小孩子的所谓“不良行为”并加以和善而坚定地应对。当然了,具体到行动上面如何应对、怎样应对还需要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共勉!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2

  昨晚吃过晚饭,我们三人一起回老家接儿子,在返回来的路上,我与大家商议:“今晚我们开一次家庭会议好吗?”“好啊!”大家齐声赞同,看到家人支持的态度,我的心里也特别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到家,马上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家庭会议。

  走到家时7:45,小女儿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儿子跑回他的卧室查看自己的宝贝东西,孩子的爸爸又顺手拿起沙发上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一个个似乎都很忙的样子,“看大家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吧,五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准备一下,我们的家庭会议定于7:50准时开始。”大家没有异议,于是,我也赶快跑到厨房喝一杯水,让嗓子更舒服一些。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悄然而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沙发上,我拿来纸和笔,儿子做记录,我是主持人。“家庭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宣布一下家庭会议的原则,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解决问题。”然后进行了一番解释。儿子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小女儿也兴奋地坐在小凳子上一个劲儿地直拍手。“会议第一项是致谢。感谢你们的爸爸早晨做好了早饭,感谢小宝中午我去奶奶家时在路上接我,感谢小苗晚上妈妈择菜时送来小凳子。”我看到,孩子的爸爸微微笑着,儿子不好意思地抿着嘴,小女儿乐得笑开了花。其实,刚才在做准备的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就在想我要感谢什么,本来以为很难发现的内容经我细细回顾原来都在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中,而我一句轻轻的感谢,没想到带给家人的是如此美妙的表情。也许平时,我们太多地关注了家人哪些地方没有做好,说得更多的是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而忽视了家人做得好的地方,缺少了彼此之间诚心诚意的互相道谢。孩子的爸爸也接着说:“感谢你们的妈妈做好了晚饭,感谢小宝从老家带回了捎来的东西,感谢小苗刚才帮爸爸拿剪刀。”呵呵,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啊!接下来,儿子的致谢开始了:“感谢爸爸妈妈刚才教育我骑车子要小心,感谢小苗上楼时帮我拿东西。”儿子刚才回来的路上,骑着车子在马路中间,很危险,我和孩子的爸爸告诉他骑车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快慢无所谓,一定要保证自身安全,不要骑快车、骑逞能车。孩子又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最后轮到小女儿了,她想了半天,摇摇说:“不知道。”我们在旁边一起提示她:“刚才吃的饭是谁做的呀?去奶奶家的路上是谁牵着你的手的?“经我们一番提醒,小女儿也像模像样地致谢一番。非常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会议的第二项,解决我们的家务问题。

  平时一日三餐主要以我为主,打扫卫生也是我和孩子的爸爸两个人来做,孩子们参与得较少。自己独揽家务活不仅累得腰酸腿疼,而且还会造成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劳动的机会。首先我们通过一项决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卫生进行认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者时间认领自己可以完成的卫生任务。儿子认领的任务有:刷碗、扫地并尝试每周做饭两次。孩子的爸爸承包了客厅与大卫生间的拖地任务兼每天的早饭,小女儿思考了一番,也提出了自己要做的事:“我擦桌子。”她指了指餐桌,“嗯,很好啊!”刚才吃完晚饭就是小女儿擦餐桌,她也感觉自己特别能干。“你还可以摆鞋子呀!”儿子在旁边提醒,是啊!小女儿平时喜欢把放在门口的鞋子一双双的摆放整齐,儿子一提醒她也连忙答应下来:“对,我摆鞋子。”剩下的家务活就是我的了,基本上就是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及厨房的打扫。我一下子感觉轻松多了。

  最后我们还确定了每周一次家庭会议的时间。就这样,第一次家庭会议圆满结束,大家感觉很满意,小女儿还恋恋不舍地问:“妈妈,还开会吗?”期盼下一次家庭会议吧!同时也期盼通过家庭会议能够共同解决我们家庭中的问题,让家庭更和谐,孩子们更懂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3

  作为一名普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我常常困扰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十分明晰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圆满有效。孩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是我学着作一名合格家长的过程。我通过与优秀孩子的家长、老师的探讨,不断地自我反省并改进自己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也读了大家公认的育儿方面的一些好书。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刚读完两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国外著作,心灵被触动,深有感慨。这里摘录一段与大家共享: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教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对孩子的管教,我们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应该避免两种极端情形。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论对错全盘服从,过于溺爱与娇惯的结果最终很可能培养一个寄生虫;无论何种情形都由家长主观臆断,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无原则服从、过度控制的结果也只可能造就一个 毫无创新力的应声虫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基础上,找到一些易于被接受的处理方式,既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关怀(和善),又让他们自觉遵从一些必须的准则(坚定)。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讲究技巧的。

  希望通过我们家长和老师的不断自我完善与正面管教方式的实施,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集阳光、向上、富有责任感等诸多美德于一身之人。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4

  鼓励的方式有很多。

  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例如:班主任安排课堂上爱捣乱的学生当班长来管理班,交警叔叔安排闯红灯的行人在路边维护几分钟的交通秩序。

  作出弥补。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感觉与等值惩罚有点相似。

  安排特别时光。想起在《小王子》这本书中,狐狸请小王子驯养他的那个故事。“第二天,小王子来到原地。‘最好是在同一时刻赴约,’狐狸说,‘比方说,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那我从三点钟开始就会感到高兴。会面的时刻愈是临近,我就愈发感到高兴。一到四点钟,我就会激动起来,兴奋起来,我会认识到要获得幸福是要付出代价的!可是,如果你什么时候来压根就没准儿,那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酝酿我的心情……会面就得有会面的讲究。’”狐狸的这段话不由让我们感受到约会般的美好心情。在家中,虽然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但是,哪段时间是真正属于孩子的美好时光呢?安排一个与孩子共处的特别时光,让一个时间从此变得意义非凡,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也充满美好的回忆。

  鼓励自我评价。从肯定孩子的有点开始,鼓励孩子对自我进行评价,从而改进不完善的地方。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训练孩子要注意:用清晰的语言使孩子明白该如何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用启发式的语言帮助孩子改进。可以用充满乐趣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训练。在我们改变做法之前,要告诉孩子。

  日常惯例表。在寒假,孩子制定了寒假作息计划,其中包括起床、学习、睡觉、玩耍等的时间。今天上午,到了学习的时间,孩子还在玩得兴高采烈的,我提醒他说:“接下来到什么时间了?”他回答说:“作业时间。”说完,就去房间写作业了。按照日常惯例表帮助孩子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试试抱一抱。有一次,小女在卫生间不小心摔倒了,她哭着走进客厅,坐在沙发上的我给了她一个拥抱。没一会儿,她就不哭了,告诉我说:“不疼了,妈妈。”然后就去玩去了。拥抱好像是一张创可贴,能够安抚受伤的心情。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丰富,中心是让我们牢记一点“鼓励”,只要心中想到的是给予孩子信心,那么就不会做出惩罚的事情。面对不良行为,要善于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对于孩子不会做的事情,要花一些时间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在家庭中安排一个特别时光,感受家庭的温馨,让浪漫与爱驻我家。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5

  正面管教的书本中好多概念让我意识到我传统的观念或者传统的养育方面需要进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次大变动。在书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如何与小孩子更加友好,亲密的大门。

  “和善与坚定并行”。感觉上我在很多方面也是做到尊重小孩子的想法但是有时候让我疑惑的是我是否让他学习到了尊重或者尊重他人呢?书中说过“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但是如何去做到和善与坚定呢?

  我们总会习惯性对孩子进行说教,并对孩子提要求,孩子经常以抵制或反叛作为回应。孩子是随时随地的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的归结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我们培养成“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书中有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我们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之后自己在生活中要将这些话语运用起来。

  有时候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去让孩子感觉我们的爱吧。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怎么做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小孩只有感受到爱后才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快乐。

  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就如书中所说我们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我们是否就不会介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呢!反而可以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够照着去做。

  在我没有接触书本之前我会在女儿在一些犯错误的时候会告诉她:“早跟你说过了”,“让你不要这么做,你不听”等等的话语,在接触书本后感觉到我的话语是会让他失去自信,不敢冒险,逃避事情,害怕等等情绪。希望自己之后可以告诉她:“太好了,我们在这件事情上面又可以学习了。”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接触书本后我才知道所谓的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中。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书中提出了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使我们了解到孩子是通过这些方式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样我们之后可以运用这四种错误目的表从中寻找我的感觉对应上去从而她现在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感从而我们找到相对应的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6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仔细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7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教育类书籍,《正面管教》(简·尼尔森)确实值得仔细品读。

  《正面管教》是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根据作者的的实践经验,为许多家长和老师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操工具。正如文题所示,书里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是“正向教导”,它倡导教育者要通过鼓励、感知孩子的感受等方式激发孩子内心向善、向上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具有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家教观念是“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这种教育观念下,“严格”成了必要的教育态度,“慈爱”变成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即使内心是慈爱的,然而,脸上还要端着严肃,在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时,适时的打击,泼冷水,避免孩子骄傲。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对抗的发生。近几年,随着“正面管教”的兴起,这样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可以说,随着孩子接收知识渠道的增多,他们对于师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崇拜和敬畏,因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带来更大的阻力。《正面管教》所提倡的教育方法适时而变,比较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育结晶,其中有几点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正面管教》指出,有效管教的有四个标准:一是教育态度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二是教育行为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教育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四是教育内容是否能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善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语气要平和,不要情绪化。坚定是指教育时,家长或者老师要坚守原则,不能毫无底线,过于宠爱。而父母和教师在坚守原则时,不能过于强势,态度要和善。良好的态度是沟通的前提,坚守原则和底线是教育的基石。

  作者一直强调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假如教师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归属感和价值感,那么,教育行为是有效的。而哪些教育行为能为孩子提供归属感和价值感?作者提出,倾听、共情,认同,激励等行为能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判断一个教育措施是否有效,作者指出,这要看这种措施是否长期有效。在孩子做错事情时,很多家长会进行惩罚,之所以要进行惩罚,很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避免以后再次犯错。然而,尼尔森教授认为,惩罚只能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鼓励或者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起到长期的效果。有时候,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因为生气而不去反思自己行为,他暂时不干“坏事”只是畏惧惩罚,而不是认识到问题所在。很多孩子还会继续干“坏事”,只是行为更加隐秘而已。教育不是看管,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孩子形成自律。

  其二,《正面管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即合作四步法。当家长与孩子发生摩擦,或者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一步是拉近两位沟通者心理距离的方法。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原因之一是矛盾双方互不理解,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感受,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而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后,还要表达出对他们的同情,感同身受能让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使对方放下敌意,平和沟通,这样,沟通双方也容易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在与对方建立好良好关系后,教育者可以着手解决双方的矛盾,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表达感受时,注意要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感受,不要加上自己的主观评论,例如,你可以说:“你今天在课堂上对我大声地反驳让我心理难受。”这样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假如你说的是“你总是喜欢顶撞我,让我很没有面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激起学生的愤怒,因为“总是和顶撞”这两个词是带有评价性质的,会让人内心不愉悦。因而,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感受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从而理解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合作四步法”的最后一步是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一直强调,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教育者要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把重心放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惩罚孩子这件事情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想出来,不是教师或者家长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三,《正面管教》提倡师生或者亲子一起解决问题。尼尔森教授指出,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召开民主会议,师生一起探寻解决班级存在问题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每一位同学提出一个本班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召开会议之前,选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在民主会议上轮流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说,问题一旦被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就被解决了。尼尔森举出一个例子,她说有一位老师发现他们班同学近段时间经常嗑瓜子,后来她提出这个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那次会议学生似乎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老师比较烦恼,后来有位学生告诉她,班级嗑瓜子的现象少了。她才意识到,原来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后,可能就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而问题就被慢慢解决了。所以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召开民主会议,解决班级问题。而在家庭中,家庭会议也十分重要,家长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慢慢变得自律,有责任心。尼尔森教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双方的,受教育者只有内化了教育内容,教育才能起到作用,而主动参与教育,就是对教育积极内化的过程。

  《正面管教》是一本十分实用的教育类书籍,仔细研读,用心实践,我相信很多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8

  通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影响孩子一生的头三年》这本书后,我将其操作特点概括为四项:无表扬,不惩罚,有鼓励,设界限。人们常常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正面管教则建议父母可鼓励,但不要表扬孩子。这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即“自我价值感”。本书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并不是来源于被爱、一大堆好东西,而是来自于拥有能给孩子带来处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适应能力的技能。”表扬会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转移到他人的评价上。但生活是残酷的,不会永远有啦啦队跟在孩子身边。鼓励则是具有针对性的,只针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肯定。不惩罚,则是源于对孩子大脑及生理发育特点、阶段性的了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脑尚在发育,对事情前因后果的理解力和经验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往往会做出一些令大人头疼的行为。正面管教对此提出了一个“发展适应性”的概念,认为孩子不应因为其年龄而对应的行为而受到惩罚,这会打击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惩罚只会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为也必须有界限,这不仅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应社会规则,更是为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复尝试才能确认界限。正如本书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个有自尊的孩子都会感觉必须迫近你设定的界限,并且会时常对它们进行试探,只是为了确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动摇的。”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9

  1、正面管教是什么

  一种区别于严厉和骄纵的管教方式。和严厉的教育方式直接给孩子发号指令不同,正面管教会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和在规则以内的自由;正面管教也和骄纵不同,不会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无限的选择。正面管教主要旨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将孩子当做社会人一样尊重、平等的对待,而不是粗暴的发出指令,或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具体的方法是:废除惩罚;废除骄纵;态度和善而坚定;当心惩罚带来的负面效果;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放弃一些荒诞的观念;让孩子参与到设立限制的过程中来;问启发式的问题。

  其中惩罚的长期负面效果,被称为4R: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

  2、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会人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5)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6)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而是指所有人对平等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孩子也不例外。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8)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3、正面管教实际的应用

  (1)懂得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并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鼓励孩子。

  (2)重新认识不良行为

  要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所谓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时候只是小孩子做出“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已,之所以表现出不良的特征,无非是因为孩子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或者缺乏有效的技能,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阴蚀王而产生的行为等。

  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错误目的。德雷克心理学解释四个错误目的包括: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然后针对孩子的错误目的,选择适宜的鼓励方式。

  (针对各种错误目的的解决方式,因为太程式化,不摘录)

  (3)区分好逻辑后果和被包装的惩罚。

  首先要区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自然后果就是类似于不吃饭会饿这样的,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让孩子知道这个自然后果的存在,从而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父母让孩子做什么。而逻辑后果相比于自然后果,就是有大人干预的后果。

  要防止逻辑后果滥用,或者成为被包装的惩罚,必须符合逻辑后果的四R,相关、尊重、合理和预先告知。相关的意思是,后果必须是与行为相关的,尊重是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打骂等,而是应该和善而坚定的执行。预先告知,就是预先让孩子知道,如果她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4)关注于解决问题

  (5)有效地运用鼓励。

  其中认为比较关键的是,区分鼓励与赞扬,和教孩子把犯错误看作学习的好时光。

  赞扬的长期效果是会让孩子依赖于他人。成年人往往有一个误解,以为孩子的自尊是从赞扬中得到的,但是其实自尊只从应对失望、解决问题以及大量的错误中学习才能习得的。

  (6)家庭会议和家庭活动

  (虽然很欣赏组织家庭会议的办法,但是书中的模式,有点太做作了。个人观点。)

  个人感想

  书中给的一些方法有些老派,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是这个教育观念值得推崇。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需要时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衡量,考量自己是不是过分控制或者过分骄纵。具体的操作也要因材施教,因大环境施教,也不要指望证明管教是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

  简单说正面管教就是正向鼓励,不要对孩子惩罚,也不要过分骄纵,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的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并且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社会人来对待,给予尊重和关注,用和善坚定的态度来传递讯息。

  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从错误中学习,改善不良行为等,从而建立一个社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家长或者教师要实施好正面管教,要清楚惩罚存在的问题、骄纵孩子的问题,并且掌握正面管教的方式,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用好正面管教这个工具。

  这本书有一整个系列,给出系统的解决办法,不准备拓展阅读了,有兴趣可以当育儿工具书看看。根据这个核心观点,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可能更实用。尊重、了解、体谅自己的孩子的同时,建立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规则,然后温和坚定的执行、引导和改良,就是所有的核心。这必然会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往复的过程。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

  今天来谈谈《正面管教》这本书。

  《正面管教》这本书也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版了。经过几次修订。作者是简·尼尔森。在今天的中国,它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一本儿童教育书和一种教育方式。甚至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培训机构。

  我接触《正面管教》是最近一两个月的事情,很遗憾,自己没有更早接触到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中阐述的理念和方法,其实正好可以解决我心中的一些困惑。如果能够更早的应用这本书中提供的一些指导原则和方法,我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遇到一些麻烦。所以我是非常诚恳的推荐这本书的。

  当今育儿的书特别多,为什么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因为这本书主题鲜明,方法简洁有效。它的主题之一就是大家非常头疼的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问题。当然内容远不止如此。同时,它是一本理论坚实简洁,且在方法和案例方面,讲得非常通透且详实的一本书。它所基于的理论,正是来自我非常欣赏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书,不是那种泛泛而谈却言之无物的书。

  01 正面管教理念核心: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归纳起来就是和善、坚定四个字。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方式。

  正如正面管教字面意义所示,它倡导的是正面而非负面的方法,也就是避免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而是正面的鼓励的方式。正面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和善,也就是对孩子态度友善,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另一个是坚定,就是在对孩子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方面立场坚定,避免滑落到宠溺、娇纵的一面。

  这实际上遵循了中国的中庸之道,是我很欣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式能达到什么目的呢?在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能培养出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也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这正是大多数父母的期待和梦寐以求。

  02 理论基础

  尼尔森在书中指出,它的理论基础来自阿德勒,后者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正是心理学名著《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而弗洛伊德则强调人的生物学本能,人的成长过程只是本能的自然展开,其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其次,个体心理学视人格为统一的整体,强调其不可分割。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内在各种动机、特质、兴趣、价值所构成的统一整体;而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些不同的'部分,各部分各司其职。

  第三,个体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认为,人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物。

  尼尔森采纳了这些基本概念,尤其是社会的人(合作)和社会意识。不过尼尔森把社会意识称为社会责任。她在书中谈论的许多方法和工具,例如著名的逻辑后果,都是基于上述基本概念和理论。

  所以对《正面管教》感兴趣的读者,了解一下阿德勒的理论和著作是有帮助的。

  03 正面管教方法和工具概览

  正面管教不仅有坚实的基于阿德勒人格学说的理论基础,而且基于这个理论发展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并把这套方法总结为简洁的几个工具,同时结合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这大概是很多人喜爱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并没有将它的方法和工具做一个罗列和总结,这里我试图梳理和总结一下:

  1.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2. 针对不良行为的“目的揭示法”工具。

  3. 针对不良习惯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工具。

  4. 关注解决问题的积极暂停和启发式提问方法。

  5. 有效的鼓励方法。

  6. 解决权力之争和促进合作的家庭会议和班级会议。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工具。如果我们孤立的来看待使用这些工具,会显得有些零散。实际上,所有这些方法和工具都有共同的内核,我总结为理解,尊重,合作,责任八个字。全书倡导的和善和坚定,也是建立在这八个字基础之上。如果我们能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我们就能更好的做到发自是内心的和善;而之所以对孩子坚定,也是因为基于合作和责任的要求。

  我们很多时候对孩子不良行为态度粗暴,其实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不了解和不理解。如果多了一份了解和理解,我们就能更好的尊重孩子。而目的揭示法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不良行为。同样的,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要尊重孩子。所以我认为,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以及目的揭示法,处于所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和核心地位。而其他方法和工具,都是它们的一个扩展和延伸。

  通过上面梳理,我们就对这些方法和工具的内在要求和联系,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

  另外正面管教孩也谈到了父母的性格以及生活态度取向,对孩子的影响。这也是重要的内容。

  正面管教篇幅很长,方法和工具也非常多,这里我重点谈一谈,对我帮助比较大的几个方面。

  04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孩子出现问题或者不听话时,很多父母倾向于控制和责备孩子。但书中指出,不要赢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前者意味着控制,后者意味着尊重和合作。怎么来赢得孩子?书中提供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向孩子表达你的理解,并向孩子得到核实。

  第二步:向孩子表达同情。但同情并不意味着认同和宽恕孩子的不良行为,只是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

  第三步:向孩子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如果你也有的类似行为和感受,可以向孩子说出。

  第四步,询问孩子,要避免将来出现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那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

  前两个步骤是最关键的。这是一种倾听的姿态和艺术。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孩子才愿意听你的,才会跟你合作。

  当我读到这些时,其实发现这跟咨询师和来访者相处是类似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时,是在要求父母成为一个初级的心理咨询师。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尊重,共情这些基本的能力和方法。

  这几个步骤看起来简单,其实对父母要求蛮高的,需要父母们耐心体会和练习。

  05 针对不良行为的目的揭示法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许多父母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点。

  其实父母们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看法就发生了问题。父母要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行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行为。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为基础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

  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书中指出大人眼中孩子“不良行为”的几种情况: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其实并非真正的不良行为。只是行为不当。

  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也就是说,孩子行为背后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这一共同目的又可以细分为四个小的目的和行为,其背后对应不同的错误观念。即:

  错误目的一:获得关注。错误观念:我只有获得关注,才能获得归属感。

  错误目的二:获得权力。错误观念:只有我说了算时,才能获得归属感。

  错误目的三:报复。错误观念:我不好过,但你也别想好过。

  错误目的四:自暴自弃。错误观念:我觉得我做不好了。

  作者指出,父母需要仔细的鉴别这四种不同的错误目的和行为。因为它们对应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其中,目的一和四比较相像,孩子都表现为失望和沮丧。但目的一在孩子获得关注后会有好转,而目的四中,孩子则要求父母走开。

  另外一种鉴别线索是,父母对照自己的感受。如果感到受到伤害,那就是目的三:报复。如果感到受到控制,那就是目的二:权力。

  对于目的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对目的二,父母就应该适当的退出权力之争,改由合作和建设性的方式。对目的三,实际上是孩子的补偿机制,仍然需要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对目的四,则需要给孩子设定一个小的目标,一点点帮他建立自信。

  因此,这对父母仍然有比较高的要求。父母需要仔细的观察,并且体会孩子行为的目的和逻辑,予以不同的恰当处理。

  06 针对不良习惯的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工具

  这也是两个被广泛使用的工具。用来解决孩子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非常有效。

  所谓自然后果,就是一种不加干涉的方式,完全由孩子去体会和承担这种不良习惯造成的自然会发生的后果。

  书中讲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然后果的例子。

  孩子上学需要自己带午餐。但这个孩子上学经常忘带午餐。以前妈妈会给他送去。但学习了正面管教后,这位妈妈不再给孩子送午餐。孩子只有向老师借钱买午餐。妈妈知道后跟老师约定,不要让老师借钱。孩子没有饭吃,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就和善而坚定的说,我相信你能自己解决。

  这个孩子就只能问同学借一点面包吃。这样他就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很少再忘记带午餐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父母其实不应该替孩子承担他们该做的事。但心软的父母可能经常不忍心,所以就需要父母在执行时非常坚定,狠下一条心来。

  而逻辑后果是,某一个后果,是双方事先约定的。与自然后果不同的是,逻辑后果要求父母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

  书中同样讲了另一个精彩的逻辑后果的例子。

  一个妈妈,她的几个孩子经常不按时吃饭。后来她和孩子约定,早饭在8点半结束。如果晚于这个时间还没有吃饭,就只能等到中午再吃。这就是父母和孩子约定的某件事情逻辑后果。

  其中一个孩子挑战了这个规则,故意拖到8:31来吃饭。但妈妈和善而坚定的跟他说,对不起,早饭已经结束了,我相信你能坚持到中午,这是我们约定好的。孩子哭闹着去抓食品吃,但妈妈每次都坚定的制止,一直持续了45分钟。第二天仍然如此,但持续的时间短了。此后,孩子就再也不敢挑战规则,乖乖的执行。

  所以要执行好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关键是父母要意志坚定,但仍然以和善的态度进行。从而帮助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承担起他们该有的责任。

  另外我注意到,和很多吹嘘自己的书的作者不同,尼尔森在这里谨慎地指出,父母要非常慎重的使用这些工具。因为在多年的教学中,尼尔森发现很多父母使用逻辑后果,进行变相处罚。这也是各位父母们要用心体会和注意的。

  07 关注解决问题的积极暂停和启发式提问方法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应该关注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本身。

  当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时,可采用积极暂停的方式,让双方都冷静一下。

  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命令的方式。书中也举了一个比较精彩的例子。例如,当要求孩子学会打扫厨房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在厨房变得干净之前,你可以做些什么呢?如果孩子遗漏了什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提醒。总之,我们不应直接给出答案或者直接命令。

  08 有效的鼓励方法

  尼尔森非常提倡对孩子进行鼓励。孩子只有在感觉好的时候才会做得更好。

  但鼓励也需要有效的方法。倒如,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安排特殊的时光;抱一抱;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等等。

  09 一点体会

  正面管教确实是一套有效而实用的教育方法。尽管我接触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尝试使用,取得了初步效果。

  我感觉,要正确应用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关键仍然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对于那些惯于批评或惩罚孩子的父母,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尊重和理解孩子,如何变得和善。对于那些惯于娇纵孩子的父母,则需要学会如何变得坚定,要学会让孩子承担他们的责任。

  同时,每个工具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场合,要仔细辨别。

  对于今天对孩子娇纵和惩罚大行其道的中国,正面管教的出现,是一个非常积极而有意义的事情。我衷心希望中国的学校和家庭都能推广正面管教的方法和理念,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社会合作能力,从小学会承担责任,建立自信,为他们将来建立健全的自尊自立的人格打下基础。

  如果比较蒙台梭利的教育法和正面管教教育法,我发现它们的内核仍然是一致的,就是,都是要发现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给予孩子爱。但蒙台梭利法更注重孩子自我内在天性的发展,而正面管教更侧重于父母和老师以积极参与和合作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发展孩子社会化的一面。两种方法真实可以互相补充。尤其在幼儿园阶段,可以更多的应用蒙台梭利法,利用其精神胚胎和敏感期原则,以便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则可以更多的应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发展孩子的社会合作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

  但所有方法的前提,都要求父母和老师,从尊重和理解孩子开始。

  20xx/4/13,北京。

  《陪伴》是一个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系列文集,也是一部孩子陪伴散文随笔集。按照孩子成长时间顺序,每篇文章均会重点探讨某个亲子教育主题,寓教育理念和方法于活泼的亲子互动和真人真事之中。从来没有一本书,既是孩子的成长记录集,又是父母的自我成长集;既是亲子互动集,又是教育理念和方法集;既是一个家庭的镜子,也是天下家庭的镜子;既是一个女儿的童心,也是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这就是摆在你面前的这本《陪伴》,一部岁月的留痕,一部未来的期许。

  《正面管教》文字缩略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

  饮水思源806

  88《正面管教》上(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或者至少相信惩罚是有助于达到管教目的的一种方法。然而,“管教”(discipline)来源于拉丁文discipulus或disciplini,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

  Sting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都成...

  白瑛

  《正面管教》积极的纪律,笔记002

  和善而坚定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 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 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

  让爱在每一天

  正面管教精华

  荐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欺殴同伴,家长甚至陌生人),而是家长的各种“不作”,不理不睬也就罢了,无理取闹、纵容撑腰的大有人在,以致于舆论声中的“我要是那家长,没话说,一顿胖揍,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这样”都成了...

  梦铁凝

  爱,不是说说而已

  一个离异的女人,外加慢跑了四年的爱情长跑。总是看不到结局,在现任丈夫的出现果断结束了,毫无留情的感觉。期间,有美好的花前月下,有痛苦的死去活来。 不过总会过去了。 恋爱都是美好的,丈夫的出现,曾几何时令自己幸福的忘了自我。他幽默诙谐,大方开朗,体贴醉人...一切看来都是优点...

  若香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1

  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把每次犯错当做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要用和善而坚定的爱。最好选择在平静的时候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方法既可以教育孩子也可以教育自己。

  我们来看看严厉的教育方式: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长期来说会产生四个反弹:憎恨、报复、反叛、退缩,这四个词语是孩子所做的反应。越是严厉,孩子的自尊水平就越低,从而就没有自律性。当父母盯着孩子从小到大学的时候,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实孩子在那时是没有自律的,全是父母逼迫自己做的不想做的事情。好比一根弹簧,不断的积压、把压力放到最大的时候,父母放手的时候,就立马反弹了,所以一到大学就懈怠了,就放纵自我了。试问家长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吗?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应该像个导游一样,去解读、去告知。

  可以学着,用和善而有边界的爱,让孩子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觉得有人爱。当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找归属感,希望有人爱。童年没找到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到成年后从配偶哪里获得。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找到教育孩子的长期有效的正面管教方式:和善而坚定。当与孩子有正面冲突的时候,学会转身离开,告诉孩子:今后每当你让我生气的时候,我都会转身离开。我是充分的尊重你,等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回来和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感到有价值的,如何赢得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爱的联系,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时候,父母会说,妈妈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以告诉事情的自然后果,没关系的。学会了什么?

  把孩子的犯错当作是学习,而不是谴责。如果一味的谴责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就是想划清界限和孩子,你认为这不是父母的错,我教过他了,其实是自我怕受到谴责,不能面对问题。读后感·因为父母也有习惯性的不愿意面对困难,这是一种自然性。但是当你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学会道歉,向孩子。真诚的道歉,寻求原谅,找到解决方法。任何一个家庭都会犯错的,当孩子学会道歉的时候,家庭会出现很多修复的机会。价值感:日行一善,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是可以为别人做事的,其实是很美好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