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叙事作文6篇 高中叙事类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高中叙事作文6篇 高中叙事类作文,以供参阅。
“感恩的心,感谢光明,给我一生……”感恩是人的美德,海外的“感恩节”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长成一个彬彬有礼的少年,是父母养育了我们,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不吃,我就不吃。”我厌恶地看着桌上的`青菜,父亲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我的头却仍摇得像个波浪鼓似的。
“这些蔬菜很有营养的,多吃点,要知道,这些食物在我们那时候可是很宝贵的……”
“你们那时候是那时候,现在都什么世纪了,我要吃肉。”
爸爸有点忍无可忍了,听到我这么一说,火冒三丈,呼吸的声音就像西班牙的斗牛一般,脸涨得通红,像西红柿一样,我看见这一情景,知道自己将会有“血光之灾”,立即一口咽了青菜,跑回房间里,把门锁上,赌气哭起来,对爸爸对门的拳打脚踢置之不理,就这样持续了一会儿,我干脆躲进被子里,看书,以平定自己的情绪。
看着看着,我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少年,生性顽劣,由于一件事,气死了父亲,他很后悔,自我反省,面壁思过了几周,悄然大悟,从此他成了一个孝顺的孩子。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自己有点太过分了。这时,一句话涌上心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静下心想: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地把我养大,我应该学会感恩,况且爸爸已经50多岁了,我仍这么气他,我真是罪该万死,如果爸爸出了什么事,我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我顿时醒悟过来,开了门,向爸爸赔理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从此,父母不管叫我做什么,我都言听是从,并一丝不苟的去做了,毕竟,我的感恩对父母对我的付出而言,只是大海里极小极小的一根针。
感恩,故名思义,感谢恩情。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我身边的环境
我很庆幸我窗前的环境还算不错。望着窗前的景色,想着那些优美的古诗,我陷入了沉思……
我的窗前是蓝蓝的天,天上飘着悠悠的'白云,一缕阳光照射在一棵很大的树上,那是一棵榆荚树,榆树上时不时有鸟在欢快的嬉戏。在平整的道路上,鸡在觅食,路上,有一大片垃圾。但值得欣慰的是,在稍远的地方由狗以巴草组成的草坪。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是那一团垃圾好耀眼,这使我想起我经常走的小道:一片片垃圾,车一辆接着一辆,常常发出巨大的声响,风很大,常常是人迷了眼……
老师说,吉林就不这样。老师去过吉林,吉林的空气好极了。天空好蓝好蓝,树一排一排的,一段距离有一个垃圾箱。吉林的风很好,从没迷过人的眼睛。而且,重要的是,吉林人从不乱丢垃圾,每俩个垃圾箱就有个清洁工。偶尔街上有垃圾,那一定是别的省的人扔的……
吉林可真有福气,我有些羡慕,甚至有些嫉妒。关键是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不要求整整齐齐的高楼大厦,我只希望人类的天更蓝,水更绿。如果,我们不往河里倒垃圾,河里就会清洁,也就不会有水污染,也不至于水资源匮乏;如果我们适量砍伐树木,森林的动物就会好多好多,动物也容易被保护起来,那么真实,那么野性,哪怕是寿命短,那么也不至于灭绝,还有,我们的空气会更清新;假如,我们少产生垃圾,我们的环境会更好……
我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那么多如果,只是现在,水在哭泣,沙漠在狂笑,森林在哀求,地球在呼唤!人类要从小事做起,每天,少扔一点垃圾,多植一棵树,那么,我们还有希望!
我住在农村,拥有眼前的景色,我已满足,但我希望这景色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这个错了!”“是吗?那我再看一看吧。”咦?哪里传来的声音呢?原来呀,是从我们的教室中传来的呢!
李老师让我们用一张报纸,设计建造出一座可以承受200克重,跨度为10厘米的桥。怎么可能呢?一张报纸怎么可能承受200克的东西呢?不过,我也很期待,自己能不能成功。
我和三个小伙伴一边思考着,一边尝试着做了起来。我先做了一根梁,又做了一个桥的主体然后用双面胶粘到了主体上,用三块橡皮一试,可惜没有成功。于是我把梁打开,又重新开始卷了起来。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好了,成了一个三十几层的梁,担心不够坚固,又把这三十几层重叠了一次,这个梁就变得厚厚的长长的了,不但如此,还变得更加坚固。
考虑到怕一根梁不够,有用这张报纸剩下的.一些材料,全都重叠在了一起,然后也成了一根又粗又大的梁。我也重新做了一个主体,量好长度,把这个报纸折成一个可以把套到里面的主体,然后把这两根梁套在了里面,用双面胶封好了口,我又用一个铅笔盒试了试。桥的中心凹下去了一半,但是仍然颤颤巍巍地坚持着,看起来快不行了。于是,我又把它固定了一番后,李老师问我们:“挑战开始,哪个小组先来呢?”嘈杂的教室,刹那间,教室里就变得鸦雀无声,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起来。
过了大约三分钟,我打算第一个冲上去拼一回。我把桥放在了两叠书上,挑战开始。我先放上了50克的钩码,我的桥没有凹下去一点,“一个!”李老师报着。第二个放了上去,凹下去了一点,不过有惊无险,没有倒。“两个!”老师又报了一下。第三个放上去,快不行了呀!我估计第四个放上去,想不倒也不太可能。果不其然,一放上去,只见桥如泄洪一般,把钩码“运”了下来。过了三分钟,李老师宣布:“挑战结束!”话语未落下课铃响了。我又试了试,居然成功了呢!
原来梁可以让桥更加坚固有力。我用一根可以放1、2块橡皮,而两根就可以放150克左右的东西。我相信三根、四根,甚至到五十根,也许可以让一个人站上去都可以坚持得了。
在师大读书时,有个叫欣欣的女孩因读了我在报刊上发表的诗歌,天真地给我寄来许多爱的信札。我知道她是一个漂亮、清纯的女孩,却没有接受她的爱,因为她当时还只是一名高三学生,我觉得在那个如花的年纪,我们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不包括去涉爱河。
于足,我说——我们还年轻,让爱情在路上再走一段时间吧。
也许我过于理智的冷淡,让欣欣自尊心受了很大的伤害,此后她便再不曾给我寄来片言只语,仿佛我们已是陌路人。而我也在短暂的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读书、写作之中,且颇有些让大家赞赏的收获。
后来,欣欣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我那时也已是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虽说彼此也曾有缘一晤,但已连平淡如水的朋友也称不上了,不曾绽开的爱情已随风飘逝。
再后来,欣欣去了一家外资大公司,我则一边教书、一边当着潇洒的半自由撰稿人,并且有了可心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把一份简单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大学毕业十年后的一次同窗聚会上,一位多年音讯皆无的朋友,谈到了在南方都市里已是白领丽人的欣欣,据说她不仅在事业上一帆风顺,而且还拥有了一个十分令人羡慕的温馨家庭。
朋友不无惋惜地说:“阿健,假如当初你接受欣欣的爱……”
我淡然一笑:“有些美丽需要错过。”
朋友大惑:“错过?错过了不就成遗憾了吗?”
于是,我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位旅者前往一个据说极其美丽的地方,经历数年的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后,他已相当疲惫,但目的地依然遥遥无期。这时,有位老者给他指了一条岔路,告诉他美丽的地方很多很多,没必要沿着一条路走到底。他按老者的话去做了。不久他就看到了许许多多异常美丽的景色,他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庆幸自己没有一味地去找寻梦中那个美丽的地方……
其实,短暂的人生,需要错过的'太多太多,即使是再完美的收获,也伴着许多的失落。跋涉于生命之旅,我们有限的视野,如果不肖错过眼前的一些景色,那么可能错过的就是前方更迷人的景色,只有那些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真正的美景。
有些错过会诞生美丽,只要你的眼睛和心灵始终在寻找……
夏季的夜晚,随着声声蟋蟀的鸣叫渐渐进入梦乡,梦见童年时一起过家家,一起玩泥巴的玩伴。在梦里,那些身影总是模糊的,只有那一阵阵肆无忌惮的笑声格外清晰。
我是个容易遗忘的人,童年的小伙伴,年少时的同桌,记忆里那些自认为很重要的人,他们的笑容在记忆里如雾般涌散,我害怕这种遗忘的感觉,所以常常在安静的夜晚悄悄的起床,靠墙坐着,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回忆着那些快乐的。悲伤的往事,傻傻地笑着。笑着,不知道在许多年以后是否还记得有个女孩曾经给篮球场上的那个男孩送过一杯可乐,是不是会忘记曾和自己挤一张床的那个女孩。
我一直相信,青春是美好的,包括那一大片大片的寂寞。校园的生活,有些单调,有些烦躁,但我喜欢它的安静,而我却在这个安静的世界一点点颓废。常常抬头仰望天空,安静得只有一层灰白的云,此时的我,感到未来真的很渺茫,虽然我看不到美好的结局,但我却义无返顾地向前走着。只是发现,儿时的梦想,已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就像童年时吹起的肥皂泡泡,总是还没来得及用手捧住,就已经碎了。
我一直渴望一种幸福,安静而简单,我想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做一个平凡而快乐的女孩。我没有太多的朋友,只有可怜的几个,她们都没时间陪我,我害怕孤独,但我已习惯寂寞,在吃饭,回宿舍,打水,都是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会有点难过,看着那一群群的人,一张张的笑脸,我就一遍遍告诉我自己,我是有朋友的,但好朋友不一定要在一起。
我怀念我们十四岁一起放肆的日子,一起在雨中狂奔的夜晚,一起在山上坐到天亮的圣诞节,时间变成灰尘,渐渐掩盖了那些记忆,我相信有一天,等我们用水把灰尘冲走,一切将回到从前。
年少的我们,记忆是美好的。请别忘记跑去逼你吃药的那个女孩,请别忘记那个第一次帮你洗衣服的女孩,请别忘记那个叫你“小傻瓜”的男孩,请别忘记那个说要为你一个人放烟花的男孩,千万别忘记,它们是你年少时的梦,相信在很多年以后,当你想起这些事的时候,你一定会微微感动。
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玩耍时在门槛上跌破了头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梦一般的儿童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儿童时代美丽的梦。
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来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会另做一只小包子给我吃。
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摘一团米粉给我玩。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最亲爱的玩伴。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后来我们争执起来,他拿了他的米粉菩萨逃,我就拿了我的米粉菩萨追。追到排门旁边,我跌了一跤,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昏迷不醒。等到有知觉的时候,我已被母亲抱在怀里,外科郎中蔡德本先生,正在用布条在我的头上重重叠叠地包裹。
自从我跌伤以后,五哥哥每天趁店里空闲的时候到楼上来看我。来时必然偷偷地从衣袖里摸出些我所爱玩的东西来——例如关在自来火匣子里的.几只叩头虫、洋皮纸人头、老菱壳做成的小脚、顺治铜钿磨成的小刀等——送给我玩,直到我额上结成这个疤。
讲起我额上疤的来由,我印象中最清楚的人物,莫如五哥哥。而五哥哥的种种可惊可喜的行状,与我儿童时代的欢乐,也便跟了这回想历历地浮出到眼前来。
暮春,他领我到田野去偷新蚕豆。把嫩的生吃了,老的做“蚕豆水龙”——用煤头纸火把老蚕豆荚熏得半熟,剪去其下端,用手一捏,荚里的两粒豆就从下端滑出,再将荚的顶端稍稍剪去一点,使其成一个小孔。然后把豆荚放在水里,待装满了水,一手捏住其下端取出来,另一手用力压榨豆荚,一条细长的水带便从豆荚顶端的小孔出。制得精巧的,射水可达一二丈远。他又教我“豆梗笛”的做法:摘取豌豆的嫩梗,长约寸许,把一端塞入口中轻轻咬嚼,吹时便发喈喈之音。再摘取蚕豆梗的下段,长约四五寸,在梗上均匀地弄几个洞,做成豆的样子。然后把豌豆梗插入笛的一端,两手随意启闭各洞而吹奏起来,其音宛如无腔之短笛。他又教我用洋蜡烛的油做种种浇造和塑造。用芋艿或番薯镌刻种种的印版,大类现今的木版画……诸如此类的玩意,亦复不胜枚举。
谁说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美丽的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