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真好_记叙文作文800字_初三作文11篇 作文《这样,真好》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这样,真好_记叙文作文800字_初三作文11篇 作文《这样,真好》,以供参阅。
诗词,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毕生的心血。古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词,是中华民族的魂。作为诗词的传承者,这样真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七年级时,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古诗文大赛。凭着尚算扎实的文学基础,一路也过五关斩六将,来到飞花令环节。比赛愈发激烈,我的心却渐渐静了下来,不觉在沉浸在诗词世界中,思绪也飘向了远方……
记得最开始懵懵懂懂地接触诗词,还是在四五岁时。记得当时还是在母亲的严厉要求下瘪着嘴拿起一本砖头似的诗词集背起来,从骆宾王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直背到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心中最初的不情愿也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时,我总爱在朋友面前显摆似得背上几首,看着他们艳羡的目光,便觉得这种感觉真好。
后来上了小学,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步入古诗词的殿堂,学着体悟诗词中的万千情愫。我带着无限的好奇与憧憬,畅游在盎然诗意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让我看到诗仙太白的洒脱;“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让我初尝离乡的凄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让我有了坚定向前的勇气……微风拂过发梢,在一个个朦胧的清晨,伴我沉浸在诗词的海洋……
我有我的骄傲。这或许是每次又背出一篇诗词时老师赞许的目光给了我信心,抑或是那一句句曼妙的诗词带来了无限动力,可更重要的却是一种庄严的使命感,那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要将诗词传承下去的伟大使命。这种骄傲,这种执着,真好。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对手的话将我的思绪带回现实,我忙接了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台下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中,也许是一时紧张,对手没能想到其他的诗句,我也因此险险获胜了。
然而,看着台下热情空前高涨的同学们,我顿然觉得胜负也没那么重要了。一颗颗古诗文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种下,待这颗种子发芽、长大,诗词文化也会因此传播的更远、更久。
能够感受到诗词的美并不负初心,与世界上那么多的诗词爱好者一起守护这种文化,将之传承下去。这样,真好。
窗外,是浓密的树荫,那绿意化作青春的阳光照射到了试卷上,于是,一股淡淡的墨香散发出来。
哦,朋友,是你的气息,氤氲了我的记忆。
小时候的初夏,知了初啼,槐花树的香味填满了整个院子,翩跹的叶子翠绿欲滴。我搬了张小藤椅,倚树而坐,捧着一本带有拼音和插画的《西游记》。那时,孙悟空是我的英雄,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真面目,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甚至可以直冲云霄,扰得玉皇大帝不得安宁,再拔一拔太上老君的长胡须。
我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而感到钦佩,为猪八戒的憨厚可爱而哈哈大笑,为妖魔鬼怪陷害唐僧而愤怒。我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也从那时开始。
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
再大些,我品上了名人著作中的好词佳句,这让我陶醉。
“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笔下的美妙的荷塘月色,引我遐想,让我沉醉,使我忘却了学习的烦恼和生活中的疲累。“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交汽车上伸出双手摘树顶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界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齿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的《天才梦》告诉了我:生命并非只有学习,并非只有一次经历,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痛苦、欢笑,才能更好地体验生活,拥有精彩的人生。
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
如今,处于多梦时节的我迷恋上了诗词。
夜晚,如水般净澈的月光缓缓流动,我会点一盏星灯,沏一杯香茗,手捧诗卷,品味宁静与美好。我跟着“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却把青梅嗅”;跟着这个清丽脱俗的女子,同乘一叶扁舟,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钦佩李太白“安能使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和他一起离开这个让他本以为可以实现抱负的地方,和他一起“金樽玉酒斗十千”,一壶浊酒,一轮明月,足矣,足矣。
风不言,吹散多少年华,捧一本书,便可将光阴过老。在书籍的世界,我含英咀华。
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
夜晚的上海很明亮,有一副副灯牌,千万家人们的灯光。视线从地平线向上移,还有几束微弱的亮光,那是星星在闪烁。它们不明亮,但它们的存在不容忽视。万家的灯光和星光交织在一起,使得夜晚也变得温柔了。这样,真好。
一盏台灯
微弱的亮光,是她的小台灯。漆黑的房间,一盏台灯照亮了这个写字台。就要高考了,这年盛夏不想留下遗憾。夜晚的蚊虫最是放肆,但无意顾暇。笔锋发出刷的声音,汗水滴落,蚊虫飞舞。戏剧性的画面在她眼中只有眼前的卷子。“咔嗒。”紧闭的房门被小心地打开一条缝,“我切了冰西瓜放在柜子上了哦。”又一声“咔嗒”,笔停了。抱着一碗冰西瓜,她紧绷的弦松开了。沁甜的冰爽让她将即将到来的考试抛在脑后。西瓜的冰爽甜化了心尖。这样的小确幸,真好。
一束车灯
纷纷攘攘的大街到了夜晚反而宁静下来了。诺大的街道上还有一束微弱的亮光,是他的电瓶车。他是一名外卖员,为了挣到自己婚房的钱在上海打拼。连街边的小店都已关门,便利店的店员昏昏沉沉。一路奔驰,到了店里。接来顾客的蛋糕。仅仅一个小蛋糕,有点恼火为何要点外卖。接过一个小单子,写着:给外卖小哥的一个小礼物。顿时内心千万种苦涩与甜蜜。捧着蛋糕,倒在电瓶车上,忍了好久的泪水还是涌了出来。差点忘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拍照给远在北京的女朋友告诉她自己过得很好,下一秒抓起一块蛋糕送入嘴中慢慢品味。这样的小温暖,真好。
一道路灯
天色开始亮了一点,路灯的微光还是清晰可见。他孤身一人走在大街上,褴褛的衣衫,多日没能清洗而有点乌黑的手里拿着一小袋肉。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回荡着鸟鸣声,好像只有这灯光是他唯一的慰藉。对面走来一直流浪狗,落魄却摇头摆尾。见到消瘦的同道中“人”,手里一袋给自己充饥的肉急切的放在了它面前。它看起来高傲,却也不嫌弃,大口吞了起来。它最后感激的看了他几眼,留念地离开了。她没有那么孤独了,那感激的一眼让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样的小善良,真好。
渺小的人们聚集起来,组成了世界;微弱的光亮聚集起来,照亮了世界。正是这几道微光照亮了这小确幸。这样,真好。
“滴答,滴答——”
窗外被风吹得七零八落的雨滴钻进半掩的窗后,啪嗒一声落在面前摊开的题集上,氤氲开一片水迹。我烦躁的把笔一扔,愣愣地托腮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
还有三天就要开学了。多日来老师的教诲与家长的期待,沉沉压在心上,伴随着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推着搡着走到了初三的岔路口。即便是把自己关在房内刷了好几天的题,心底也仍然是空空荡荡,更多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窗外雨声连绵,我心中烦躁更甚,干脆搁了笔,把头轻轻靠在窗台边,放空思绪。
蝉时雨化成淡墨渲染暮色,渗透着勾勒出足迹与车辙,窗外车的呼啸与漂浮的水汽饱和,隔着窗同城市一并模糊了。推开窗扑鼻是泥土湿润的气息,还有雨中丁香淡淡的清香,与微凉的水汽一并将不安燥热中和。窗外红墙上张牙舞爪的爬山虎仿佛也收敛了许多,叶片上滚动的雨珠仿佛流动的碧玉,一片绿意悄悄在我眼里蔓延。枝桠上的麻雀被凉雨打湿了蓬松的羽毛,胡乱啁啾愤懑了一嗓子,忽地蹬开树枝扑打着翅膀飞走,转眼消失在迷蒙的天际中。
窗外的雨依旧滴答滴答,却似乎不那么让人烦躁了,恍若从天而降的透明的音符轻快的在屋脊上跳跃,我心下一动,取过靠在墙角落灰的吉他,斜斜抱着。在指尖触到弦的一刹那,我的心忽然安定下来,仿佛是紧绷了许久,终于踩到实地的那种踏实与放松。和着雨的旋律,我一头沉浸了雨音和音符编织的海洋,轻声哼唱。
“我想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我想在你眼里撒野奔跑,我想一个眼神就到老……”
在连绵的雨声中,我恍然想起了许多。考了好成绩时家长愉老师肯定的目光,独自解除难题时满满的成就感,想出一种新解题方法时的喜悦,这些如流星般闪过的瞬间,却汇聚成了一股阳光,驱散了多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
不知何时,天放晴了。几束光穿透云层,在窗前洒下一片金辉。灰尘在阳光下起舞,在我眼底晕染开一片暖金。红墙上的爬山虎懒懒的打了个哈欠,与对楼的鸟鸣声相互问安。那种焦虑感终于如笼罩心上的乌云一般渐渐消散,不再盘踞于心,取代的是云开日明的踏实,放松。
纵然前路险阻,也莫要为此焦虑。生活中总是有许多能够治愈你的小美好,如雨 后的春草,如明媚的暖阳。而成长的少年,也将踩碎迷茫,迈向明日的晴天。
这样,真好。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就曾谙……”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一声声深情的吟诵,随风飘扬,响彻云霄。这声音似乎与这个家家户户或出游,或举家围坐看着电视,又或三两同学打打闹闹的周六的夜晚并不相称。你一定在想:哪个倒霉的孩子又在父母的压迫下背诗了吧?哈哈,那么,你就错了。
是的,这声音就是从我家传出来的,那个“倒霉”的孩子就是我!如果换成以前,我也认为背古诗词是件头痛的事,死记硬背只不过是应付考试罢了,一点儿意思也没有,还不如看看侦探小说,刺激有趣;读读校园小说,搞笑好玩……古诗词,那真是落伍了啊!
可是,春节的一场诗词盛宴《中国诗词大会》,却我爱上了这个“老古董”。16岁的武亦姝,应付自如的“飞花令”,让我觉得诗意都在她心中,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25岁的“机器人”女博士陈更,百上战场,虽然都失败了,但她那不屈不饶的精神让我感动;无臂少年彭超,自强不息,勇夺擂主,那份对诗的坚持,让我敬佩不已。我不仅感受到了她们的魅力,更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我爱上了诗词!
于是,全家人决定每个星期六都来场有主题的家庭诗词大会。春天来了,这周我们的主题就是“春”。才上二年级的妹妹,迫不及待地朗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们不约而同地鼓掌,妹妹激动得满脸通红,跳着舞下“台”;爸爸大步流星地走了上去,在家里可称得上学富五车的他,一边朗诵一边比着动作:“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也得到了我们阵阵掌声;到我了,我富有感情地带着诗腔吟诵道:“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吟完,台下一片寂静,我有点手足无措,是我吟得不好吗?突然,妹妹喊道“真好听,哥哥,你真牛!”原来啊,他们还沉浸在我的朗诵中呢。
“老古董”——诗词,原来当她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出现,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可以让更多的人爱上她。正如蒙曼教授说的:“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而我希望自己是那一滴水、那一缕风,为中国人诗心的发芽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门前的那一株茉莉花又开了,清香四溢,勾起了我对如茉莉花般的你的思念。
那也是一个茉莉花开的季节,教室门前,翩翩然走进了一位白衣女子,身材高挑,面容清秀,一袭雪白色丝绸长裙轻垂而下,带有微卷的黑色长发也顺着发梢似瀑布般倾泻而下,黑白相伴,宛如仙女下凡般优雅恬静。“同学们,我是你们的代课老师,大家叫我许老师就可以了。”一声声细雨似流水般流入我们的心间,恍若夏夜的清泉,雨季的小伞,一点一点,无法自拔,有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在这接下来的几周里,许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渐渐地,我发现,许老师的身上总是带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每次上课,教室里都环绕着一缕缕茉莉花香,一点一点,在教室上方飘荡,一天的愁心事总能随之烟消云散,有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一日清晨,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穿着新衬衫的我格外兴奋与激动,可兴奋值还未晚满,一洼水便浇灭了。前一天下过一场大雨,路上的积水还没完全干,步行去学校的路程中,一辆小汽车从我身旁飞驰而过,白衬衫上瞬间多了几个斑点,欲哭无泪,拖着这件“花”衬衫,不情不愿的来到了学校,在走廊上,迎面遇见了许老师,许老师看到了我这狼狈形象和愁容苦脸,询问了一番,我涨红了脸,一一道来。
许老师拍了拍我的肩,牵着我的手来到了她的办公室,一路上,茉莉花香,未断。许老师从她的抽屉里拿出一件比我身上这件略大的白衬衫,让我换上,在我犹豫之时,许老师早已走出了办公室,顺手带上了门,我愣住了,突然又是一阵阵清香,我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件白衬衫,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早上的烦恼顿然全无,我缓缓换上它,带着和老师一样的清香,走出办公室。“真美,就是大了点。”许老师看了看,帮我理了理衣角,微笑着。吗微笑如雨后彩虹般绚烂夺目,如春日竹笋冒土而出的.可爱美丽,更如茉莉花般清新淡雅。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想,有你这样的老师,真好!
时间真是如白驹过隙,茉莉花开始凋谢的那一天,你代课的时间到了,你不舍地与我们道了声再见便再也没有见过你了,茉莉花谢了,你也走了,班上再也没有如你身上那种清香了。
可是,在每一个茉莉花盛开的季节,我总会想起你,许老师,有你可真好!
秋的凉意在每一个漆黑的夜里,深入骨髓。临近冬天,寒冷已开始渐渐逼近,初三的课业日益繁重,每天傍晚我归家时天空都已然失去光芒。我时常在等车时冷的手脚冰凉,可想起家里在等待我的,心总是热乎乎的。
那个傍晚,天空被浓墨遮掩,似乎还能滴下墨汁来,临近七点我还没到家,眼看着天色愈发阴沉我的内心如受着烈火炙烤般焦急不安,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然而天公不作美,在我下车的前一刻大雨便已倾盆而下。我并没有带伞,那一瞬间我傻眼了。只能可怜地缩在车站下无奈地等待雨停。
“啪嗒”是雨流落到地上,激起水花的声音,我茫然地望着远处,感受着被世界遗忘的冷,蓦地看到一个身影顶着暴雨艰难地前行,再走近些,哦!那是母亲。她瘦小的身板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在滂沱大雨中一步步向我走来。我想母亲出现的那一刹那我的眼里也许出现过耀眼的光芒,因为她好像我的天使,一切希望的象征。母亲靠近车站时,不顾潭潭积水快速奔来,她将伞笼罩在我们上方,拍了拍我的肩,温柔的笑道:“怎么?傻掉了?”我回过神来不禁打了个哆嗦,她察觉到我微湿的衣服急忙牵起我的手,撑着伞朝家的方向走去。
雨幕中,我一直凝视着她。才发现这两年我已经长的比她高了,她的一头青丝上存有岁月风霜的痕迹,早已有皱纹蜿蜒在她的眼角。我忽然注意到她湿透的半边肩头,再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大伞,内心一片湿润。“怎么了?很冷吗?”我不期然对上了她的视线,雨水已经打湿了她的眼镜,模糊的镜片掩去了她眼底的神色,我却仿佛能看到目光的背后定然是一片温柔、慈爱。倾盆大雨不间断地下着,她牵着我的手,透过掌心的温度,我好像再也感觉不到身上的凉意,这一牵好像就能走到世界的终结,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两只手分离。我默默地低头笑着:这样的感觉真好!
那天回去以后,她感冒了。因为在她催促着我去洗热水澡的时候,她顶着一身湿在为我准备热腾腾的饭菜。
这就是我的母亲,明知伞很大却仍是不放心,不怨我经受风雨,自己默默忍受;无论有多晚都留着一盏灯一桌热饭菜等我回家;瘦小的身材却替我挡去一切灾祸撑起我的世界。
后来,我遇到再冷的天再深的夜都好像有一双温暖的手牵着我免受风寒带领我回家。这样的感觉,真好。
秋风伴着微凉吹过湖面,泛起粼粼波光,勾起我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记忆。
儿时老家门前有一条三、四米宽的河,鸭子总在里面嬉戏游玩,河对面是一大片的枫树林,一到秋天,枫叶有的金黄,有的火红,有的还伴着点青。枫叶自树上轻轻飘进大地的环抱,一层一层又一层,厚厚的,松松的。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爷爷抱着我,穿过时而泥泞,时而湿滑的小路,绕个圈子到枫林里去游玩。满目的彤红,照得人心间暖滋滋的。爷爷放下我,任由我把枫叶铺就的路踩得“咔咔”作响,望着年少不知事的我,爷爷总是笑得很温暖,照在我心中,让我觉得比这入目似火的枫林还温暖。这样的感觉真好。
白驹过隙,时如流沙。一转眼,春去秋来,我已经长大了,爷爷却老了。那片枫林已在我心中淡去。繁重的学业,有趣的电玩,秀美的山河无一不在挤掉那片枫林,那份浓浓的祖孙情。
距离上次已经有两三个月没有回老家看爷爷了。一是因为老家有四十几分钟的车程;二是因为老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台旧电视。周围也没有什么便利店。习惯了城市花红柳绿、灯市如昼的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老家的落后。
到了中秋,月圆人团圆的时候,我带着一丝不情愿和父母回到了老家。
爷爷的模样大致上没有变化,只是头发又白了几分,脸上的皱纹好像也多了点。只是那双眼,多了几分神采奕奕。
爷爷和奶奶摆上满满一桌子菜,说是满汉全席似乎过了点,但我却有这样的感觉。
爷爷老了,似乎更爱絮叨了,一桌子人就他一直在讲这些什么,我也没认真听。直到他轻轻抚着我的肩,回忆感慨道:“你小时候啊,可皮了,每到秋天就要我抱着你去枫林玩。枫林你记得不,就是咱家对面的那个。你在那儿还说等你长大了也要带爷爷过去玩,爷爷对你好,你也要对爷爷好。我当时听了啊,直觉得你是个小滑头。”
爷爷还在说,可我已经恍忽了。枫林我还依稀记得,可是这话已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我早已忘记。爷爷他记得这般牢吗?我一时有些心酸,爷爷他竟那样爱我,爱我和他一起的时光,记住了我每一句话,而我已忘了那句要对他好的承诺。“爷爷,明天我们一起去枫林走走吧。”望着爷爷惊讶又欢喜的样子,我心中既愧疚又高兴。
愧疚的是我忽略了爷爷那么多年,高兴的是我又拾起了那份记忆,那片枫林,那段浓浓的祖孙情,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
世界上有些事情,一开始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样,真好!
记得刚入初中,由于学校离家远了,妈妈每天开车来校门口接我。我拖着一天疲惫的身躯刚上车,妈妈就关切地问:“今天作业多吗?”“今天数学考得怎么样?”“考到均分没?”可对于我,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感到这是妈妈的关心,而是无边的压力。于是,我选择反抗,“你猜?”“就不告诉你。”然后,就是沉默……我甚至觉得,那辆小白车,就是一个移动的牢笼,我无力挣脱。
到了七年级初,语文孙老师每天都会发一些音频资料让我们听。记得刚开始是蒙曼老师讲解的唐诗。一开始,我对唐诗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妈妈为了节约时间,把唐诗讲解的课堂搬到了车上。于是,一上车,蒙曼老师美妙的声音替代了妈妈压迫式质问。我也感到了从所未有的放松。起先,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渐渐地,我开始变得欲罢不能,慢慢上瘾。
春去秋来,送走了优雅的蒙曼老师,迎来了鲍鹏山老师讲解的《水浒》,如今,我和妈妈在共同修习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必修课程》。在唐诗里,我学着体会诗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心理;在小说里,听懂了施耐庵先生对人物的刻画,听懂了人性的各种阴暗光明;在文化必修课程上,听着余老师谈古论今,也引起了我和妈妈的一些思考。渐渐地,在车上,我和妈妈不再是冷漠,顶撞,取而代之的是一起讨论,互相调侃。妈妈也开始试着理解我。
最近放学后,我经常会和三五兄弟到操场上踢球。于是,妈妈便会在校门外多等三五十分钟。那在以前,妈妈肯定会大发雷霆,一路上数落个没完。周五,我踢完球,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车,妈妈问我是不是去踢球了,所以出来晚了。我轻轻“嗯”了一声,准备打死也再不哼声。没想到妈妈套用余秋雨老师的话调侃道:“你们就像是唐朝的青春勃发嘛!”我哈哈一笑,在夕阳下,那辆小白车,仿似白龙马载着我回家。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伴随着车上的文化课堂,我再没有和妈妈因谈论英语成绩而离车出走;再没有谈到毛坦厂有一掌将妈妈震出去的冲动。感谢蒙曼老师、鲍鹏山老师、余秋雨老师以及风尘仆仆正在赶来的后继老师。这样,真好!
仲春时节,阳光特别明媚,空气格外清新,仿佛所有东西都被冲洗过一遍一样,可自从奶奶去世后,我似乎对这一切都选择了屏蔽。
前一天,妈妈对我说:“小丫,这周日和我一起去二院帮忙!”帮忙?我?刚张大嘴巴的我又紧抿起嘴,努力克制着自己:最近因为成绩已经发了不少脾气了,要不就去“撞一天钟”吧!再说马上中考后就要离开父母去上海上学了,就当是先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吧!
到了二院,一眼看去到处都是人,我和妈妈努力挤到中间,刚换上了红色的带有“大丰义工联”字样的马夹,就听到有人跟妈妈说:“姐,你带部分人去打扫房间!”于是我跟着妈妈的队伍来到医院里面一个楼层,进去一看,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在一个大厅里。
很快,我就领到了任务:擦窗户!我拿着抹布走到一间病房,床上躺着一个老奶奶,我径直走过去开始擦窗户。这时老奶奶开口说:“小丫头,你帮我倒点水好吗?”说着她还笑了笑,脸上的皱纹更加得明显了。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了我想念已久的奶奶,眼眶突然湿润了,我这才想起来自从奶奶走以后,我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也不太喜欢做事情,更不爱说话,感觉每一次说话就很想生气。回过神来,我看着老奶奶笑着说:“好,我给你倒水,喝的时候当心点,别洒了!”我把水倒好递到老奶奶面前,老奶奶坐了起来接过杯子,笑着说:“我的孙女也跟你一样,刚刚差点把你当成她了”!我听了心里暖暖的,这时我的眼泪又来了,我赶快把头转向了窗外……
义工活动结束返程时,刚坐上车子,妈妈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说:“好样的,小丫!今天很多人都夸你呢!”我听了心里甜甜的,深情地说:“妈妈,之前都是我不对,我不该总是冲撞你!”妈妈疑惑地看着我,:“你怎么了?”我摇摇头:“今天我看到奶奶了……”“什么?”妈妈更加疑惑。我笑了笑,不再言语。心想,就给她一段悬念吧!终有一天她会高兴于女儿的真正长大的!
回顾那天的经历,好像颇具戏剧性,从开始的不情不愿到后来的依依不舍,从第一次爬高擦窗子时的紧张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从跟妈妈的情绪抵触到现在的深情面对,每一点的变化都见证了我的进步!然而我的收获还不止这些,因为我又找到了我的奶奶了!
这样的感觉真好!
奶奶很奇怪,至少在我眼里如此。
她不喜欢出门,最爱搬个小凳子坐在庭院里的大杨树下,戴着老花镜,平静地绣着花草树木。小时候,经常和奶奶在一起,总是无聊地看她选线构图。每次她都极认真,一张样图要画三四遍,才确定下来。每一种颜色的丝线该放在哪一块,她都会反复思考、比较。而做这些时,她的眼神总充满了淡淡的幸福与满足。那时,我总是不解,奶奶为何会这般乐此不疲呢?
那天下午,阳光正好。奶奶像以前一样坐在椅子上,绣着花。她戴着黑色宽大的老花镜,正抬起头,借着老树叶子间的阳光,细细地穿着针线。大把大把的阳光如碎金般洒落下来,调皮地在每一个缝隙里穿梭。奶奶一低头,镜框耷拉在她松弛的皮肤上,镜面反射出一种奇异的光泽,映衬着她满足的笑容。
奶奶见我回来,赶忙将针线安放好,笑着向我走来,脸上的皱纹堆成一团,眼里满是柔和与温情。“回来啦,快去客厅歇歇吧,外面怪热的,我去做饭。”奶奶将我急急地推进客厅,便套上围裙,在厨房里奏出“叮叮当当”的交响乐。我整个人陷入软和的沙发中,十分惬意。耳畔传来蝉聒噪的叫声,我抬眼望了望烤得正火的太阳,便倒上一杯凉开水走进厨房。一波的热浪将我全身裹挟住,我禁不住后退几步。奶奶听见了声响,顾不上擦拭头上滴落的汗水,装作十分生气的样子:“还不快出去待着,厨房这么热。”我连声答应,陪着笑脸,却又顺手把水放在了桌上,才悠悠地离开了“厨房重地”。
吃饭时,我因吃得太急,弄得手上全是油,而抹布又不知放在哪里呢,奶奶竟拿着她刚刚完工的一块刺绣给我擦手,脸上还带着笑意。我很不解,奶奶很喜欢绣花,且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一块,为何如此不珍惜?她淡笑道:“只不过是一块布罢了,哪能比得上我的宝贝孙女呢?”我一愣,心中腾起碎碎的细波来,每道皱褶里,都是暖暖的爱。再一瞥,那杯中的凉开水早已喝光,留下的只有我们彼此心照不宣的关心。
有这样的一个人,会在我整个一生中,默默地守护着我;有这样的一个人,会在我跌倒时,怜惜地扶起我;有这样的一个人,会在我困顿失意时,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悠悠岁月,转瞬即逝。在今后的日子里,想着有这样的一个人始终疼爱着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