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读后感21篇(读李白的故事写一后感)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李白的故事读后感21篇(读李白的故事写一后感),以供参阅。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学史上,大概没有哪个文人所受的关注和喜爱能与李白相比。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盛满世间万种风情的诗,还因为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迈,更因为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
读罢随园散人的《李白传》,我再次感受到了大诗人李白的豪情万丈、意气飞扬,但那份豪放里分明有郁郁不得志的悲伤。李白终生为理想奔走,他相信,那个清明盛世不会让他的才学埋没;他相信,天高地远,总有鹏程万里的时候;他也相信,即使前方是断壁残垣,他也能以凌云之笔,画出日月倾城。可他的夙愿始终难了。他多次像达官贵人推介自己,介绍自己的经历、才华和气节,都以失败告终。天宝元年(742年),玄宗在长安金銮殿召见李白,等了十年,他终于如愿走入了庙宇之堂。再入长安,李白颇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心境。唐玄宗对李白厚爱有加,李白以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气,像管仲、诸葛亮那样大展宏图,谁知玄宗看重的只是他“笔落惊风雨”的才气,从未想过让他成为辅弼天下的政治家。李白手中的那支笔,本想描摹宏图大志、壮丽山河。可现在,却只能描写盛世的歌舞升平,只能描写君王和妃子的风花雪月。他的赤胆忠心无人过问,年华盛世湮没了他所有的雄心壮志。他不甘心,却也不愿苟且。他选择离开长安,把自己交给了一壶酒、一帘月、一首首诗。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出走多年,归来仍是少年。历经岁月沧桑的李白依然保持着狂放和天真,所以他的诗才能那般飘逸洒脱,或许也正因如此,曲意逢迎的官场,注定不适合他。李白的人生可谓落寞,晚年还经历了牢狱之灾和流放之苦,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以诗人的姿态立于岁月之上,把酒吟诵,长啸仰天,衣带生风。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李白一样有想要抵达的彼岸,但往往拼尽一生,也未能如愿。即便如此,那又怎样!我们都要在风雨兼程中渐渐老去,最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姿态走过,那才是生命的质感。
李白,已去千年,但他的诗还在,他的精神还在。他的璀璨夺目,将永远被岁月典藏。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初看到李白二字,想到的便是这句诗。
李白有一个江湖。他的江湖里是侠义,是浪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信,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狂傲,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他就像金庸小说里的那些侠客,嗜酒如命,剑术超群,敢爱敢恨,豪迈洒脱重义气,更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才气,也正因如此,他到了如今还被无数人喜爱和赞颂,还被人尊称“诗仙”。他的自由和疏狂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不单单是中国人。
这也正是我读《李太白集》的原因——我想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儒士,这个道士,这个侠士,这个谪仙人——而不仅仅是背一背那些固定了的赏析和参考答案。我崇敬他,敬他的浪漫,敬他的理想主义,敬他的才华横溢。初识他其实是因为那首《静夜思》,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寥寥几句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那时还是小学生的我无比敬佩又懊恼——写这么多诗,要背多少赏析啊!开始迷恋他是情窦初开时,羡慕他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喜欢他的“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真意切——只要是真爱,那么点距离又算什么呢?于是开始试着了解他,看到了他的豪迈和狂傲。一个人若只是狂和傲,那也就一狂生,称不得“谪仙人”。含喜含悲,且狂且傲,有血有肉才是李白这谪仙人。于是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有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忧愁,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忠义……
他是下凡的仙人,却得不到重用,所以愁。他幸运地生在了盛唐,却也是不幸的——因为他不愿为了名利奴颜婢膝,不愿向所谓权贵低头,所以离开了官场。我们这些凡人生活太平庸了,所以会对他的纵情肆意而艳羡——他是真正地痛快地活着。要说我读他的诗集有什么感受,其实很简单——我觉得我看到的是一个江湖,一个李白的江湖,一个承载了他思想的江湖。李白是一个侠客,更是我心中的神
《李白之死》系闻一多先生就学清华学校时所作,是诗人早期创作的长诗之一。诗歌以“李白捉月骑鲸而终”这一民间传说为基础,加以诗的提炼与生发,写来慷慨激昂又哀怨动人。
比起常被当作标签而贴在李白大叔身上的“狂”和“醉”,闻一多更加强调的是李白身上若隐若现的另外一种东西——孤独。正是这种排遣不掉的孤独,驱使李白神思飞扬但又迷醉于幻想之境而不知返,终于在幻觉中沉江而死。与“孤独”比较起来,“狂”与“醉”不过是派生的情感表现,是诗人试图驱散孤独的努力。
本诗先以华宴已罢、杯盘狼藉、风流云散的画面开篇,烛光已残,灯火将熄,李白烂醉如泥,半梦半醒倒在餐桌上,面前还留着各样的盘碟杯盏,满屋残余的辉煌与正漫延开来的冷寂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气氛更冷的令人打颤。“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热闹总是暂时的,繁闹过后剩下的便是无尽的孤独——长诗一启篇即描绘了李白欲挣脱孤独而不得的失败景观,从而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情绪基调──哀婉、凄清、迷离。
而酩酊中的李白在孤寂当中又想起了那永远纯净、永远皎洁、永远温良、永远不背叛自己的月亮。纯净的月亮已经成了诗人孤寂中唯一的慰藉,月亮在李白的眼中才是真正的知己,真正的“人”。于是李白才会把这种超脱不得的怨怼转移到月亮身上。而由于长时间的对月凝思,李白的幻觉出现了,他是这样的深爱他唯一的知己,以致于在他瞥至湖面时,居然产生了月亮落水的错觉。于是,在酒精和孤独的冲击下,在丧失了理智的迷幻中,李白不顾一切地入水营救月亮——营救他的知己——营救他心中这唯一的寄托……最后终于力竭而亡,沉于水底。
在这里,闻一多故意改造了传统的民间传说,赋予了潇洒的李白以潇洒的结局。可这看似潇洒的结局背后却被诗人隐藏了孤独可悲,在细细品味思考中,我忽然感觉——李白献身于自己的理想,而这一理想又只是虚幻的假象。月亮其实永远不会掉入水中,它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这对于一位真诚的精神探索者而言,这不就是最可悲哀的结果么?
《李白之死》运用了十分现代的写法,却又力避出现现代的术语,全诗以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基本骨架,其中又不时穿插众多的历史史实及李白本人的诗句,这样就在虚幻的躯体上成功地披上了一件史实的外衣,从而使历史与现实虽然互相矛盾但又能互相解释,实为玅绝。
对于此诗,有许多名家的赏析曰:此诗反应了闻一多“超脱于封建伦常秩序与价值观念”“追求个人理想的坚定”“对于西方文化气氛的隔膜”等。这些大而深的意义,对于一个还尚无人生阅历的学生来说甚为高深。不过我能从此诗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李白内心中深不见底的“孤独”,还有借李白之口转述“孤独”的闻一多先生内心的“孤独”。而闻一多先生的“孤独”也在李白先生的“孤独”中得以转化与释放……
带着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我轻轻翻开了《李白传》这本书。
虽说对李白十分景仰,但对他的了解却甚少。只闻其才气和名气,却不曾细致了解他的生平经历。我翻开本书,看到了作者安旗于1983年7月写的“初版前言”中的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他失败了而又成功了?”由此让我更想要深入地了解一下李白的一生。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游历中度过,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开元初年,赵蕤来访李白的父亲,交谈间听得隔壁有琅琅书声,便问:“这是何人?是你的儿子吗?今年多大了?”李客:“正是我那孽根祸胎。快满十五了。”客人又问:“从这书声听来,这孩子不是很好学吗?”李客:“好学倒是好学,而且已经写作了几百首诗文。他五岁发蒙识字,十岁读完了《诗》、《书》,以后便再不肯在儒家经典上好好下功夫,只爱杂学旁搜。《楚辞》、《庄子》,他百读不厌,可是对举业却一窍不通。”从这几句对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明好学,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李白,也看到了一个从小就有独立思想,极富个性的李白。这些可都是我少年都不曾拥有的啊!倒是,我从小也和李白很相像,就是爱“神说”。
十二岁上,爸爸教他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他就看见了千里以外的云梦大泽,那里的山是什么样,水是什么样,土地是什么样,出产的东西是什么样,说得活灵活现。当他漫步江边,又常常从粼粼波光中看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离骚》中上天入地的幻想,《庄子》中翱翔宇宙的神话,更使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此看来,爱神说的我也有作诗的天份,只是空有万千的想像却无法用丰富、精准的语言来转化成诗文。与之相比,我从小就读书太少,读得经典名著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即使我和李白一样有天赋,结果也是天壤之别了。由此,让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后天的学习远远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的多。
李白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他离开梓州郪县长平山的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大鹏。我们从书中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李白的`雄心壮志,还有那份掩饰不住的自信!
若说李白能成为诗仙只是因为他从小饱读诗书,还有丰富的想像力,我觉得并不全面。其实他作诗的灵感大多都来自他四处游历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不光是为了欣访胜迹,更是为了拜访得道高僧、隐士、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他为听渔歌还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楼,听两个歌女为他唱曲。听着听着,他会觉得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曲子就是歌女自己心里的歌;听着听着,李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地击节赞赏不已,并将其中一首歌词反复咏哦;更会感叹“民间竟有如此优美的天籁!如此动人的绝妙好词!这一支支曲子都是浑金璞玉啊!”李白加倍给了歌女赏钱,临走时,她们再三道谢,李白却说:“该我谢你们哩!”两人大惑不解。李白又说:“我给你们的是铜钱,你们给我的是黄金。”是啊,李白在游历中不断地搜集“黄金”,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诗仙的重要原因啊!
其实,读《李白传》一书,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李白游历的一生,几经波折的一生,才华尽现的一生……也让我明白了诗仙是怎样炼成的。另外,这本书让我赞叹不已的还有作者安旗的语言功力,此书以李白游历的过程一一道来,而作者所述李白游历景观之词无一重复,而且一词一句都妙不可言,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极度贫乏;所记李白拜访的名人,形容才华横溢之词也总是让人倍感绝佳且新鲜,简直就是词库大全啊!
说实话,读完《李白传》后,我依然觉得自己只是触到了一点皮毛,对李白的一生我还是无法细致而确切地道来,对文中的佳词妙句也没能记住多少。我想这本书,还要再读,三读,四读……也许才能真正获得其精华,理解其内涵。
我一直很喜欢《唐诗三百首》,我喜欢诗仙李白,记得李白小的时候有一次,学习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干脆把书一扔,溜出门玩去,他连蹦带跳地跑着,突然听到“嚓,嚓,嚓”的声音,看见一位老奶奶正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很奇怪,问老奶奶为什么在磨铁棒,老奶奶告诉他自己在磨绣花针,只要不间断地磨下去,再粗的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的。李白听后,心想:“对,只有要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转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致志地读起来。经过长期刻苦的学习,他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后来,李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后人们誉为“诗仙”。
李白的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尤其是他和“诗圣”杜甫是好朋友,两人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我们现代的小学生,要学习李白等先辈们的不断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为国为民的伟大胸怀,将来才可以为人民、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道教的李白和世俗的李白!
合上最后一页,忽然有点难过,明白了书名“通天之路”中的悲情意味。李白一生都在两个世界间撕扯——代表世俗政治最高层次的朝廷和代表精神领域的道教——注定了他内在的矛盾,在两个地方都无法久留。天才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轰轰烈烈的:他有西域血统,从小生活在多文化环境,精通月氏文;他年纪轻轻就游遍中国河山;他跟随驯养了上千种鸟儿的老师赵蕤在深山修行,学习炼丹术;他箭法精湛,有游侠之气;他的诗歌不拘于格律,受《诗经》和民歌影响颇深,他酒醉之后依然能够不假思索地让诗句倾泻而出,“每个字、每一行、每个韵都恰恰好”——这让目睹他作诗的人称他为“诗仙”。
然而,他正处在一个衰落、腐坏的王朝,他的从政之路无比坎坷,达官贵人要么嫉恨他的才华,要么只把他当作一件昂贵的家具。暮年的天子耽于享乐,通天之路上处处是百姓的尸山血海。但他虽在政治上天真到近乎愚蠢,对人却有赤诚之心,因此他一生都不缺朋友,也对底层百姓有真切的同情。他“虽然爱热闹,但他内心深处是一个独行者,是中国诗歌史上孑然独立的一个人物,就像一颗闪耀的恒星,它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对其照耀的世界全部一视同仁。”
只可惜,骄傲和个性注定不容于这个平庸的时代。天才轰轰烈烈地来,却悄无声息地死去。直到他死去一年后,朝廷才终于赐给他那个他一生都在等待的机会,却无人知晓他已不在。直到数年后他的崇拜者白居易来到他的坟冢,为他的一生写下最后的注解——“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李白,是中国诗史的旷代奇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余光中《寻李白》所寻寻觅觅的,如诗人自己所说的是一种“宛转的怀乡”,也是我们民族所普遍共有的一种历史的情感。
诗,应该讲究结构的美的经营,结构不具有美学价值的好诗,是不可思议的。《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是所谓自由诗体,但是,第一节与第三节各为十四行,第二节与第四节各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扩展了的古典诗歌中的隔句对,这样,在参差错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饬之趣了。从内部构造而言,这首诗以“回旋”与“立体”构成它的间架的特色。诗以李白的“失踪”始,在叙写诗人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始终围绕“寻”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线式的叙述。诗的开篇“至今还落在”的“至今”是超越时空的奇想,古今并举,形成时空的立体感,其它如写李白作品“千年后”的魅力,写现代之谜的“霍霍的飞碟”,都是古今互证,易地移时的手法,形成了全诗内在的立体构架,这样,全诗就不致停留在绝缘的古典的平面,而具有现代的浮雕式的美的效果。
《寻李白》的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拟人的“傲慢”与“羞愤”出人意外地加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还落在”与“人却不见了”似真似幻,不仅活画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广阔的艺术时空供读者神游遐想。诗的第二节关于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写,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节“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的渲染和跌宕之后,第四节诗人更忽发奇想:“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民间盛传李白在采石矶长江中捉月而死的传说,而余光中的一阕“月光奏鸣曲”,为读者奏响的竟是一个想像飞腾的奇妙尾声。李白诗的想像如行空天马,超逸绝然,而余光中诗作丰富而具有创作性的想像,确实也颇有“太白遗风”。
余光中认为:“我敢断言,今曰许多以诗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会下于六十年代那些以诗为名的魔咒呓语。”《寻李白》的语言,密度高而弹性大,炼字炼句具有“新鲜”与“新奇”的美学效果。如“和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与羌马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苦吟”一句,虚实互转,伸缩自如,凝炼而繁富,它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杜诗的内容和风格的特色,与李白诗作了美的对照,同时又概括了安史之乱与以后的回纥入侵,时空阔大而包举众端。又如“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不仅是“小”与“长”运用了西方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法,而且“长安城小”与“壶中天长”又是无理而妙的反向的变形,加之一“怨”,更觉文字向内紧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义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七分”,“三分”,“半个”等数量词运用各呈其妙,而“酿”,“啸”,“吐”这几个动词更可以说诗中之眼,没有这种雄奇骇俗之句,怎么解为我们民族的诗的“谪仙”写照传神?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喝酒能喝成这样,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他是谁,不错,他是李白。我十分喜爱李白,自认为与他有“三同”,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同”:喜远游四方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年少便远游四方,志向远大,历经各地,所到之处,所写即所想,天地渺茫,皆在笔墨之下。
远游四方不仅是我的目标,更是我心之所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愿与鹏同翔,飞至名山大川,飞到九霄之上。
“二同”:喜笑傲江湖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他进不离身武功高强,不慕富贵,才华横。因为他清高自傲,所以招惹了不少人,我却认为他是“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最后虽然有高力士等人的挑拨离间,他被赐金还乡,却仍然潇洒无比。
我或许不能像他一样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种话,我却能像他一样,做个“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蓬蒿人,广结好友,交谈甚欢,笑谈磨难。
“三同”:喜吟诗作赋
“李白斗酒诗百篇”,每每想到李白酒杯一拿,一饮而尽,大手一挥,笔墨横飞,脍炙人口的诗就写了出来,流传至今,便觉得那是何等的潇洒飘逸。
我这点远不及他,毕竟“诗仙”可不是白叫的,而正是这点更加重了我对他的敬爱,我要向他学习。
他人尽皆知,而我顶多算个无名小辈。
不过,正是如此,我要做个李白,与鹏同来;我要做个李白,明震天外;我要做个李白,逍遥自在;我要做个李白,被人崇拜……
白即我,我即白。
初见这本书,以为是老大哥和小迷弟之间的绝世情怀,没想到却带我走进了当时那个社会下传奇二人组令人心寒的事件。李白依旧是那位卓尔不群的谪仙人,杜甫仍然是那个踏青大地游走河山的爱国少年,只是,他们二人均在世俗的摧折下多了几分悲哀和孤独、更令后人惋惜和心痛。
李白两次进长安,第一次本想做官干大事,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被皇上在宴会上传诏作诗以此来取悦皇上,终因得罪高官贵族而被“赐金放还”。第二次进京作了翰林,成为他一生最华丽的乐章。相反,杜甫到长安却成为他心中最大的痛苦,考试时遇到考官李甫林下令不录取一人,后在政治上屡受挫折,经济也愈发困难,只能在贵族府邸中陪他们饮酒赋诗维持生计。同时,他对黑暗现实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杜甫硬生生地从少年磨成了“老杜”、也愈发接近百姓的心,这样忧国居民的他,更令人心疼。
再来说说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杜甫第一次遇见李白是在李白被“赐金放还”那段时光,杜甫作为李白的粉丝一直陪他游山玩水、求道炼丹,对李白疯狂崇拜。那一年成了二人心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次见面后,两人结束了“放荡齐赵章、表马颇清狂”的日子,一转身,便是一辈子的未曾相见……
从后代角度来看,世人调侃最多的是杜甫写了二十首涉及李白的诗,而李白被证实只有两首给杜甫。最令人悲哀的是,连一个小小的官员李白都可以为人家写一首《赠汪伦》,真一股心酸涌来。在杜甫的天空中,李白是唯一闪耀的星,而李白的天空里,群星灿烂浩若烟海……最后,李白身亡,杜甫过了很久,才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个消息,他长叹一声,半晌未醒,数年后,五天未吃东西的杜甫在县令的招待下暴饮暴饮、活活把自己撑死。
李白一生风流,无数人为之呐喊,杜甫半身凄凉,无人为之欣赏,为什么杜甫被称为老杜、而李白没被称为老李?因为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这本书是郭沫若对《李白与杜甫》的重新解说和塑造。分七章描述李杜间的遭遇和异同,保留了那份最原始的初衷。二人都是诗坛的奇迹,交相辉映,缺一不可。
这是一本由一系列李白的小故事串成的小书。
李白小时候很淘气不好读书。一天他在河边看见一位要把铁杵磨成针的老奶奶,李白很不解,就问老奶奶为什么要这么做,奶奶只说了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让李白受益终身。从此,李白用功学习,当小伙伴去玩耍时他在奋笔疾书。
《道观求学》,李白为了专心读书,甚至还搬到了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李白与明月》,李白傍着月亮读书习武,直至鸡鸣拂晓。经过不懈努力,李白终于成为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大诗人。坚持就是他成功的必经之路。
对于坚持,我自己也是有亲身体验的。记得一年级时,老师教我们跳绳,可我总跳不好。但老师没有批评我,反而鼓励我说不要灰心,只要你天天练、坚持练、努力练,总会练好的。这句话也让我受益终身。从那一天起,我做任何事想放弃时,总会想起体育老师说的那句话,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慢慢地,我跳绳越来越好。从笨拙的一分钟五十下,到流畅的一分钟一百多下,我流下了无数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运动会上,我获得了一年级男子组冠军。这再一次证明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完这本书,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坚持和百分之一的天才”,这是那些伟人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每一个想要成为不平庸的孩子的座右铭。
铁杵磨成针,李白一生的坚持,也将成为我一生的坚持。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叫人生气。我又向来鄙薄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极反感。
窃以为这本书的后半部,完全不必写。除了标榜阶级立场之外,看不出郭沫若在杜诗研究方面下过任何功夫。郭沫若写杜甫,通篇都是一种“找茬”的调调;读之令人生厌。我们若想从郭沫若对杜甫的具体论断里有所受益,注定是缘木求鱼。但若换一个思路,将郭沫若对杜甫的论述,当作特定时代文学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来解读,则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于学术史的了解大有裨益。研究20世纪学术史者,不可不读该书,尤不可不细读该书《关于杜甫》部分。郭沫若挖空心思诋毁杜甫,亦时时见出其天性之黠慧,若能抛价值判断于一旁,读者自可从中找乐。
但说句良心话,该书的《关于李白》部分,确实写得好。古往今来的李白研究,并无几人能出其右。我每次读,都要为之拍案叫绝。
郭沫若的文史功底和才气真是罕见。郭沫若尤其擅长直觉式判断,往往不待繁琐考证,一眼即能看出问题。郭沫若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可能是伪作,说帖中“癸丑”二字写得过扁,分明是后来添上去的。我最佩服他这种直觉式断论的本事。非兼得天才与学力之长,不能作此直觉式判断。郭沫若论李白,亦颇多此种判断。譬如他说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奔流咸秦”的“咸秦”二字是“碎叶”之讹;又据魏颢《李翰林集序》“生子曰颇黎”,论断世传李白子名“伯禽”,实乃“伯离”之误。这些判断,皆前贤所未能道。虽然不免有臆测的嫌疑,但足以备一家之说。郭沫若论李白,处处见出大家风范。诸多判断,看似出于直觉,却又与史实若合符节。
《关于李白》部分,“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这一章,写得最为精彩。永王事件,错综复杂。读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往往如堕五里云中,难得真相。郭沫若却将玄宗“制置”、肃宗称帝、永王东巡三者之间的时间差算得极准;将玄宗、肃宗、永王父子兄弟三人各自算盘,剖析得细致入微。此一部分剖析事件原委,可谓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所下判断,真如老吏断狱,精悍绝伦。故足以发千古之覆。我每读此章,必大呼痛快。郭沫若作为大史学家的政治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文史研究者所能具备的。这大概与其一生从政有关。
“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这一部分,亦精彩。郭沫若分析李白下狱及流放夜郎前后心理变化,极为妥贴。较之一般的人物传记,郭沫若在还原诗词作品的情境方面,亦见出他作为大文学家的`敏感。他在行文中,随意插叙《早发白帝城》《上三峡》两首诗,说明李白遇赦前后心境的不同,令人叹为观止。
学术研究,往往因袭者多而发明者少。郭沫若论李白,于史料左右逢源,而其论断又是这等醒透痛快。是以可贵。
说到文章的写法,郭沫若《关于李白》也具有典范价值。同样是写李白,他绝不像李长之那样缺乏深度,但也绝不是陈寅恪那样纯粹论文写法。郭沫若用纯粹的白话来写作,语言生动,表达到位,不愧为现代文的大手笔。
郭沫若博闻强记,随手援引的资料,也很有趣。原来陆游对李白和杜甫的功名思想,都很有些看不惯呢。陆游批评李白,说:“以布衣得翰林供奉,此何足道!遂云‘当时笑我微贱者,却来请谒为交欢’,宜其终身坎坷也。陆游又写过一首《秋兴》诗批评杜甫:”功名不垂世,富贵但堪伤。底事杜陵老,时时矜省郎?“读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亦可满足猎奇心理,此亦一乐。
一千年前的大唐国境里,大匡山上微弱的灯光,那正是李白读书的影像,那时的他已经心系天下。
《李白传》这本书讲述了李白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到悲哀啊,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眼中那个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诗仙,原来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李白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挫折。从他小的时候,他在大匡山上挑灯读书,这让他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宰相,匡扶天下,为大唐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之后,便在森林或湖边隐居,于是他苦练剑术,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他对朝廷有很大的误解,许多人都说地痞流氓令唾弃。但他们不知道朝廷官员比他们更令人厌恶,在那里你要像韩信一样能屈能伸。也要像许多人一样对官大的人低声咽气。但李白做不到,他的性格直爽想与人平辈而交,但这样只会让人对他憎恨,说他狂妄自大,他不惧强权,就算皇帝也不给面子。这让他四处碰壁,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他有了希望,但因为自己的狂妄,背叛和逆反的罪名在他的身上出现,他只好流放在外,当他归来之际,事情才就此了结,但李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他只好含恨而亡。
诗仙的一生中,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匡扶天下,但他不是治世之才,因为他天生只是一个诗人。
李白,字太白,诗风飘逸浪漫,被称为诗仙。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一下李白,那就是“狂”,这个人狂得没边儿,为什么说他狂呢?我举两个例子。有一次,李白去拜访渝州刺史李邕,李邕当时极负盛名,拜访期间,李白大谈抱负理想,被李邕轻视,李白在临别写了首《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还有一次,李白被举荐做官,接到告示,李白很开心,在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李白自己写的。我们再看看他的好朋友诗圣杜甫怎么评价他?杜甫在《赠李白》中写到: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通过李白自己的诗,以及杜甫对他的描述,大家可能对李白的“狂”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了。
这首《寻李白》是一首自由体诗,诗人谈吐挥笔,几乎每一句话,都与主题李白紧扣在一起。全诗运用了很多李白的故事传说,比如第一段,力士脱靴,杜甫苦吟,贺知章读李白《蜀道难》尊李白谪仙人的事情等等。欣赏全诗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这首诗歌具体赏析,百度百科有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参考。当然,在今后的文章里,我会专门拿一篇出来,跟大家分享,怎样品读诗歌。
我节选其中最经典的一段,与大家共享。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除了爱喝酒,还有侠客梦,他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酒放豪肠”简单的四个字,却表达了很多,特别是李白喝酒时那种潇洒的千杯不醉的模样。“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月光”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的“仙气”,“剑气”则表现了的李白“侠情”。一个“酿”字,一个“啸”字,与数字的巧妙结合,极大的增加了诗句在对李白描述上的表现力。“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一句,读来真是如长虹的气势,蔚为大观,仿佛带着读者重新回到了李白笔下的那个盛唐。整句诗,没有一个字提到李白,却又处处透着李白之气,即使一个不怎么了解李白的人,读这句诗,也知道,这就是李白。难怪被余秋雨老师赞为“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家族中排行十二,也称李十二。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李白涉猎的内容广泛,除儒家经典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他很早就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问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李白,对待朋友非常真诚。与汪伦离别时,他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元丹丘、岑夫子喝酒时他说“蒸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可见他对待朋友是及真诚之人。也只有这么豪放的性情,才能写出如此诗句。
李白,一生仕途不顺,官方记载李白因元丹丘被公主举荐,进而被唐玄宗任用为翰林供奉。翰林供奉其实算不上一个正式的官职,主要的职责是陪同皇帝吟诗作赋。杜甫评价李白的诗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只不过是杜甫想突出李白不侍权贵的形象而已。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李白所处的社会地位而言,他根本不可能做到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的大才体现在诗词歌赋上,但在政治方面,李白是否具备真正的大才?从后来他参加永王的军队及那个时期所写的诗句来分析。李白在政治方面,还是非常幼稚的。
李白,是在符道士。“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紫烟就是道教的说法。李白进入仕途的方式比较有意思,用现代人做事逻辑来分析,李白是先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网红”。当然李白是非常有才华的,他在当时就有一大批粉丝。又因他有很多与常人不同的行为,被很多人推崇和赏识。贺知章评价其为谪仙人。就是一个例子!但掌权者会任用一个“网红”人士来帮自己治理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注定了李白的政治命运!
说起将进酒,就不得不提前一个人,那就是诗仙‘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静夜思》,《行路难》,《望庐山瀑布》等,都出自他之手,他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他的诗以逍遥自在着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却大多悲壮。所以,我比较喜欢李白的诗,特别是《将进酒》,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
首先,就要从开头开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听,就给人一种豪情壮志的感觉,由此,他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告诫人们人人都要得意的时候,不能骄傲,要顺其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意要告诉人们不能太注重钱财,不管有多少钱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有多少终究是身外之物,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的才华。‘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说明了李白心中的无奈。‘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人不能太注重钱财,倒不如长醉不复醒,但谁又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借曹植,来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可谓心之豪情大发。
我们说不出李白的豪情壮志,说不出他的逍遥自在,他看破红尘,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李白乃一代名诗人,李白深刻的写出自己的豪情壮志,用将进酒来抒发自己心中之情。望《将进酒》能流芳百世。
李白是一位大诗人,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句,最近我读了李白的故事,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李白小时候学习很不用功,他看见别人出去玩,就也想出去。父亲看他学习不好还要出去玩,就不让他出去玩,让他在家里学习。李白在父亲的督促下,就去读书了。但是李白读了一会儿书,就觉得枯燥无味。他趁父亲不在,就偷偷地溜出去了。他跑到小溪边,看见鱼儿很活泼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他想:它们多么自由啊!我每天读那么多的书,一点自由都没有。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问老奶奶: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这么粗的铁杵呢?老奶奶就说:我这是在磨绣花针呢!李白说:老奶奶!你可真会哄小孩!老奶奶说:你可别看这个铁杵粗,只要我每天都磨,肯定会被我磨成绣花针的!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想:是啊,只要我努力读书,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代文章大师的!从此以后,李白发奋读书,最后李白成了一个大诗人,人们都叫他诗仙。
李白的诗流传到现在,有900多首呢!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在暑假里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李白全传》他讲了李白一生中发生的事情。李白从小刻苦学习,不仅能作诗而且会武功。
李白出生有一个传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天梗星入怀,才生下李白。所以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所以他字太白。
李白的座右铭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视金钱为粪土,友谊为千金。他一生中认识了很多豪杰。如:元演、郭子仪、等等。
李白疾恶如仇,经常打抱不平。在少年时期中,他带着一位书童,浪迹天涯。几年来把从家里带来的几万两银子施舍完了。他虽然被唐玄宗罢了官,可是依然关心天下百姓。
他曾经让杨国忠帮他磨墨,让高力士给他脱靴。醉写吓蛮书。还偷走了安禄山造反的证据。他61岁时还决心要上战场做一名勇敢的士兵,讨伐&“安史&”。可是路中因为生病而没有实现。
我觉得李白这个人文武双全,重视友谊,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但是他因为滥喝酒,才早逝。否则,他还能写下很多不朽的诗篇。
一千年前的大唐国境里,大匡山上微弱的灯光,那正是李白读书的影像,那时的他已经心系天下。
《李白传》这本书讲述了李白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到悲伤啊,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眼中那个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诗仙,原来也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人。李白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挫折。从他小的时候,他在大匡山上挑灯读书,这让他有了一个梦想:成为宰相,匡扶天下,为大唐打造一个太平盛世。之后,便在森林或湖边隐居,于是他苦练剑术,期望有朝一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他对朝廷有很大的误解,许多人都说地痞流氓令唾弃。但他们不知道朝廷官员比他们更令人厌恶,在那里你要像韩信一样能屈能伸。也要像许多人一样对官大的人低声咽气。但李白做不到,他的性格直爽想与人平辈而交,但这样只会让人对他憎恨,说他狂妄自大,他不惧强权,就算皇帝也不给面子。这让他四处碰壁,安史之乱的爆发使他有了期望,但因为自己的狂妄,背叛和逆反的罪名在他的身上呈现,他只好流放在外,当他归来之际,事情才就此了结,但李白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他只好含恨而亡。
诗仙的一生中,他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匡扶天下,但他不是治世之才,因为他天生只是一个诗人。
如果有人问我,你知道诗仙李白吗?
我大概会很诧异的回答: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位从小到大,课本里出现过最多次的,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诗人,谁会不知道?
如果有人继续问我,你了解李白吗?
我不得不迟疑,扪心自问:我了解李白吗?他盛名背后的那段真实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真的还答不上来。李白,这个见多最多次名字的唐朝诗人,不过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啊。从小到大学过那么多李白的诗,我对李白所谓的“知道”,到底是什么?
李白,字太白,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这是我脑子里能跳出来的,用来形容李白的句子。很好笑,毕业了那么多年了,关于李白,也就记得这么官方的说法。这些形容确实没错,却无比的苍白,就像流水线传送带上全自动滚动的货品,没有任何感情。是的,我曾经学过那么多李白的诗词,却对李白这个活生生的度过那么多岁月的人,一点感情也没有。我学习那些诗词也就是为了考试吧,我应该从来没有在乎过,写出这些浪漫而豪气字词的人,到底有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那个诗词背后,真实的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康震讲诗仙李白》里,能得到了一些答案。
作为一本传记,康震从他的角度写了李白一生的故事。这个爱喝酒、信道教,桀骜不驯的李白,想要当宰相或成为皇帝的老师,是他在政治上的不凡志向。从他二十四岁出蜀各处游历开始,直到四十二岁,李白才终于获得了唐太宗的召见,从一个布衣之士直接跃上了龙庭。可惜身在翰林院,并未得到政治上的重用。皇帝看中的,还仅仅是他诗词上的才华。短短的一年多之后,李白离开了长安。李白再次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是在“安史之乱”开始之后,在庐山避难,却苦恼报国无门的五十六岁的李白,收到了永王李璘的邀请,可惜李璘战败后,李白入狱,好在保住了性命,可这一次,为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梦想着要东山再起的李白,收到了被流放夜郎的惩罚,后来虽然大赦得以获得自由,可终究还是“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原来真实的李白,是这样度过这一生的。
作为一本传记,康震在写法上,也充满了思辨。很多问题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通过展示同一个李白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几种不同的说法起头,通过一些证据来探讨哪一种是更正确的说法。
通过这本书,那个原先只是著名诗人的李白,他真实一生的地图在眼前展现,另一个活生生的李白,在脑海中逐渐建立,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体验。可从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结构稍微有一些瑕疵,逻辑上会有些奇怪。
先从目录来看一下全书的结构。本书一共十章。
第一章身世家世,通过讨论李白的出生地,李白是不是唐玄宗的亲戚,李白为何做倒插门女婿以及李白有没有后代子孙,把李白从出身到去世的概况,串在了一起。
第二章出仕之路,第三章翰林生涯,第四章长安失意,第五章从军永王,第六章,被捕入狱,第十章流放与亡故,把他人生节点中的重大事件拉出来详述。
第六章和第十章之间的三章,分别是第七章思想信仰,第八章交游往来,第九章经济来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丰富李白的人生。
作为一本传记,一般通常作者会采用时间的顺序来完成,可这十章的内容,如何从时间线来串,并不完全符合。如果把第一章的内容看成是总分结构里的“总”。“分”的内容里的第七、八、九三章的内容并不是按照时间线来顺的,无法承上启下。因为从内容上看,第六章被捕入狱和第十章流放与亡故,才是可以无缝连接。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呢?在这里也许可以理解为,作者把流放与亡故的部分放在最后,是希望结尾部分是和李白的人生轨迹相符合的。而作者本人又很想说说关于李白的思想、交游和经济来源这三个问题。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我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在“百家讲坛”里发现了新的线索。原来这本书的内容是来源于康震早年在百家讲坛里关于李白十讲内容的文字稿。这十次讲座内容分别是:
李白出道之谜、李白翰林之谜、李白遭谗之谜、李白参军之谜、李白入狱之谜、李白家世之谜、李白交游之谜、李白收入之谜、李白信仰之谜、李白死亡之谜。
根据讲座的内容来看,基本上这本书是讲座的文字版本,作者在出版的时候,把标题和顺序做了一些调整。那这本书本的出版,不是从写一本传记的出发点来写的,而是要把讲座内容都组合进去,这样就能理解阅读时,在结构上的不适应了。不过,所谓瑕不掩瑜,这本关于诗仙李白的书,看完还是受教颇丰的。至少可以让我反思一下关于古诗词学习的问题。
不知道现在学校里的古诗词学习是什么样的,我读书的时候,基本就是诗人相关最简单的文学常识知识点一讲,诗词说的内容是什么一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绪一定,一首诗就讲完了。坦白说,离开学校后,我不太记得我学过些什么,偶尔能用的几句诗词还是小时候就会的那种。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播的时候,才重新唤起我对诗词的记忆。坦白说,我并不是完全不喜欢古诗词的类型。爸爸很喜欢古诗词,家里很多相关的书籍,我小时候还挺喜欢翻翻那些很厚的唐诗宋词三百首的词典的。就是诗人传记看的不多,只有李清照的传记,我是认真看过的,小时候也很喜欢她的诗词。不同于学习里的古诗词学习,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还是设计的很好的,每年在春节期间播放,擂台赛的比赛形式挺新颖的,配上全场百人团集体答题,增加了可看性。点评的老师都是相当专业的,讲了很多诗词相关有趣的故事,每次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不仅展现了很多参与者对古诗词的热爱,也激发了很多人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
那我们在学校里的古诗词学习,如何能更有趣一些呢?我也许不是能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的人,但也总有些事情可以去尝试的吧。至少,我可以把这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看看书里写的这个李白,和在课本上的诗词里仅仅拥有姓名的李白,有着怎样的不同。
我很喜欢一位热爱古代文学的老师向孩子们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时候,她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词呢?我们不要以为我们要学的古诗词太多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些古诗词,只是在中国五年多年历史里,被留存下来的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都遗失了。你们不觉得诗词很神奇么,可以让我们知道那么千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思考的?我们现在学习并传承这些古诗词才能让这个后来人也能继续知道这些,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
是啊,我们作为现代人有必要让这些古诗词永远继续流传下去,大概是为了让我们这个民族的后来人,还能有机会在看着月亮念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能觉得自己和李白,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词》,这两首非同时所作,李集中分排在卷三和卷
六。但异曲同工的是,这两首诗不仅题目相同,连内容也在似乎相互映唱,仿佛是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之间内心独白的真实写照,一映一和,成为李诗中最温柔的一篇。
第一首先以“长相思,在长安”直白的诉说自己身在异地,而思恋的人在长安。然后开始描写环境:“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纺织娘在金井栏边鸣叫,已到了有霜的时节,连竹席上都透着寒意。此处诗人由秋声、秋意起兴,一幅秋景忽突突的展现出来了。在这个“微霜凄凄”的日子中,诗人在做什么呢?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哦,原来诗人在这个寒气袭人的秋夜里,挑着孤灯在思念一个人,“思欲绝”,在动词后用虚词加以补充,起到强调和肯定的作用。在此,让我们更能体会到那种思念到极至的揪心之感。且看,诗人思之不得,开始烦躁不安,于是他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卷起窗帘,发现窗外浩月当空,霜繁星稀,寒气逼人,秋意越发浓了,这样的相思让人更加难以入眠了,于是诗人只好望着月亮空自长叹。如此的沉重的心事,他在思恋谁呢?“美人如花隔云端”!原来他是在思念他的心上人呵!
既有如此刻骨的相思,该怎样去遣怀呢?诗人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先用一句浅显的对仗“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氛围中,然后紧接一句“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吐露得淋漓尽致,且看:上面有苍苍茫茫的青天,下面是绿水荡漾的波澜,二人相隔天长地远,连魂魄飞来飞去都极为辛苦,何况隔着关山险阻,难以逾越,相见就更加艰难!原来爱到极至,连做梦都是如此期盼相见,尽管相隔千山万水,魂魄也会不辞劳苦的来回飞越。然而,怕只怕“梦魂不到关山难”,因为险阻,梦中的魂魄也越不了关山,使二人不得相见,如此相思,长久下去,岂不让人摧折心肝?于是末一句用“长相思,摧心肝”来结束全篇,让人感觉话已毕而情未尽,胸臆直抒,荡气回肠!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化中,也许人们最初只是为了模仿,后来竟形成了一种习惯。如男子悲秋,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宋玉;女子伤春,人们就会想起杜丽娘一样。而正是因为这一春一秋,秋去春来,才让人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思念,是年年岁岁、无时无刻不在的。《长相思》一中,男子在秋夜因思念心上人发出了
“长相思、摧心肝”的呐喊,对女子的相思之苦,诗人又是怎样来描绘的呢?“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一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辨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这样一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
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一种见证!哦,原来女主人是在思念她的爱人了。
再来看下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极呐喊“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一片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
心事已经寄予春风了,春风真的能给爱人带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吗?女人心里依旧一片茫然,于是她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忆君迢迢隔青天”!山水迢迢,对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象隔着那苍茫的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为流泪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对偶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出来了,旧日的那对顾盼灵秀、眼波如流的双目,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开之后,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泪洗面。
末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你看她娇嗔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为思念你而肝肠寸断,等你回来时,在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了。一副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倍加爱怜和心痛。
诗人虽不是女子,却能刻画如此生动、细腻的女子形象,就好像曹雪芹不是女人,却能读懂天下形形色色的女人一样,我想,世间无论男女,也许不必太多的在意付出,只要能真正的读懂对方,此生足矣!
他,把生命化作一曲乐章,乐章华丽的戛然而止后,动人的韵律却久久缭绕……——题记
年少气盛的他,提着一把剑,带着治理天下的狂气,告别了“万里送行舟”的故乡,来到了长安。
他的才情很快震动京城,皇帝把他留在身边作翰林。他以为自己的报国忠心很快就能实现,可皇帝只把他当成消遣是写诗的工具,他又一次沉醉在酒中。
一个春日的午后,他又在长安街的酒铺里喝醉了,几个宫里的人匆忙来找他,七手八脚的把她抬进轿子。他揉了揉双眼,见天子正微笑着磨墨,贵妃正亲自调着醒酒的羹,带着几分醉意,他请旁边的一个宦官帮他脱下靴子,便提手写道:“……莫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天子贵妃大臣们相互传看无不点头称赞。
这三首《华清宫》却被小人当做把柄,他只得辞别了长安,虽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可他真的对政治生涯失望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就去“散发弄扁舟”吧!
还是一把长剑,一身白衫,可心里有的却只是看透凡尘的念想。轻舟一日便飘过万重山的快乐,月下花间一壶浊酒的惆怅,汪伦踏歌送行的悲伤,见胡姬压酒劝客人品尝时的思乡,遇杜甫这位知音后的欣喜……站在盛唐风尖浪口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他!
一个月冷风清的晚上,他又醉了,一个人走到湖边,沿着湖前青青的蔓草,他恍惚看见月亮就掉在他眼前……民间都传说他是抱月而去,只有自称是“酒中仙”的他才配得上如此华美而又哀伤的离去。
他,就是李白。繁华的长安城不留他,他就归隐到山岳河川中;残酷的现实不留他,他就沉醉在酒之中。他本身就是盛唐最绮丽的乐章,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歌!
醉人的乐音在人们心里缭绕着,缭绕着,已有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