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黄龙溪导游词9篇

2024-01-29 18:08:52综合

黄龙溪导游词9篇

黄龙溪导游词 篇1

  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兴场。原址在府河东岸的回水境内,明末清初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有贺、乔、唐三姓人家迁到现址建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

  《华阳国志》载录了此地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大自然奇观:“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xx年),黄龙见(现)武阳赤水九日”。汉朝时黄龙溪属武阳管,武阳所辖范围大概在今天的新津、彭山沿牧马山一带。

  赤水河,就是今天与府河交会的鹿溪河。每遇洪水季节,由于鹿溪河的上游源自龙泉山,流下来的.多为山涧溪水,水中裹挟着大量泥沙,水色赤黄;而来自府河的锦江水,源于岷江,清澈透明。当两条江水在今黄龙溪会合时,清、浊二水,泾渭分明。山水借着俯冲之势窜入府河,呈暗流涌动之景象,远看似是一条巨龙潜江泅渡,当地百姓形象地把它描绘为“黄龙渡清江”。久而久之,在代代神话传说的作用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便把这引来“黄龙” 现身的宝地,称之为黄龙溪。

  民国《华阳县志》载:“黄龙所见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

  又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0xx年(公元220xx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秦汉时代,黄龙溪镇属于犍为郡武阳县(今彭山区)。

  宋代,黄龙溪镇属于眉州彭山县。元代,彭山县则被撤销,合并到了眉州直辖。

  明初,眉州降为眉县,今黄龙溪镇附近地方 便归并由仁寿县管辖。《双流县地名录》第184页载,今黄龙溪镇回水村,在明代隶属于仁寿县的顺河乡。

  清初,仁寿县属于资州直隶州;仁寿县对于偏在三县交界的这一大片地方,设立了3个乡,“编为东林、顺和、安下上乡”。今天黄龙溪镇及其周边地区同属于东北顺和乡。

  清末,黄龙溪复从仁寿县划归成都府华阳县管辖。

黄龙溪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九寨沟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诺日朗瀑布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宽的钙华瀑布。

  诺日朗瀑布位于树正沟,是九寨沟众多瀑布中最宽阔的一个。因处于景区的中心位置,常作为九寨沟的.标志和象征,并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

  诺日朗群海是日则沟的起点,位于镜海的下游,由十八个海子组成。

  "诺日朗"在藏语中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从瀑顶树丛中越堤而下,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落差20米,宽达300米,顶部平整如台。传说以前这里没有瀑布,只有平台。一年,远游归来的扎尔穆德和尚带加了贝叶经、铁犁铧和手摇纺车。聪明美丽的藏族姑娘若依果很快学会用纺车纺线。她把纺车架到三沟交界的平台上,让过往的姐妹们观看、学习,人们便叫这里为"纺织台"。凶残的头人罗扎认为她在搞歪门邪道,一脚把她和纺车踢下山崖。立刻,山洪暴发,把罗扎和帮凶冲下悬崖,纺织台就成了今天的瀑布。

  瀑布对面建有一座观景台,站在台上,瀑布全景尽收眼底:早晨,阳光照耀下,常有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飞瀑更显丰姿迷人;冬季,瀑布常形成巨大的冰幔,无数的冰柱悬挂在陡崖之上,成为一个罕见的冰晶世界。

  诺日朗群海

  诺日朗群海海拔2375米,流水从镜海而下,跌落河谷形成梯级瀑布,再经过谷底田埂分割,形成了18个各具风韵的群海。

  诺日朗群海水色湛蓝,穿林而出的叠瀑使群海五光十色。春夏时堤埂柳暗花明,湖水充满生机;秋天红叶如火,湖水一片灿烂;冬季水凝成冰,一派银装素裹。

黄龙溪导游词 篇3

  黄龙山庄旅游区位于河北省怀来县,东邻北京,西接晋蒙。黄龙山庄景色优美,山上覆盖着大面积的北方原始林区,林中草木繁茂,山泉潺潺,并栖息着大批飞禽走兽。这里的原始和自然成为观赏不尽的天然画卷。山庄由南向北,依次有宝匙门、胡神洞、长寿亭、渡仙桥、黄龙潭、飞来石、擒虎台、避雨石、云中草原、落鹰岩等景观。

  食宿在黄龙山庄,能体验到幽谷别墅般的清新浪漫,能品尝到鲜美新奇的绿色佳肴,能了解到中国革命的艰辛,能幻想新奇的科技未来。无论休闲、避暑,还是生态研究、传统教育、登山探险、奇思妙想,黄龙山庄是理想之地。

  云中草原因云雾缭绕而得名,如此美丽的草原竟然在这山巅之上(海拔1800米),一望无际的草原碧草如毯,白云之中草原上碧草茫茫,山花点点放眼观望郁郁葱葱,云雾蒙蒙,天气晴朗的`时候可看到波光粼粼的官厅湖,在草原上还可以看到一片片墨绿色的榛子林和一片片银白色的白桦林,白云缭绕在周围,群峰尽收眼底,站在草原,可观连绵峰顶,云海滚滚,仿佛置身仙境。

黄龙溪导游词 篇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最早系统地将黄龙溪镇推出亮相的,当数中国贸易总公司。1990年,该公司在向全国赠阅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镇黄龙溪一瞥》为题,详细介绍了古镇的历史,诸葛亮兵屯牧马山,以及古镇中医后继有人等情况。并用大量的古庙、古树、古街巷、古浮桥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黄龙溪“古镇风光好,古镇民风淳”的景象。同年,《中国民航》、《西南航空》等杂志开始不惜版面介绍黄龙溪古镇风情。在’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联合将黄龙溪古镇推为8条精选旅游线路之一。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黄龙溪,到处弥漫着氤氲的青雾,幽深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家挨一家,楼下临街的大都是店铺,骑楼式的建筑,门前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二楼的房子,靠近内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边的用来做生意。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黄龙溪的古文化旅游景点多如璀璨的珍珠,从景区上可以分为三个以水相连的古景区域,分别核心景区、扩散景区和延伸景区。

  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以古镇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区,她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古镇上还拥有的`“一街三寺庙”,“三县一衙门”,“千年古树伴古镇”等都叹为全国奇观,古镇镇江寺对面是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见“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景观,泛舟水上,空灵飘逸,吟诗品茗,如梦如歌。从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黄龙溪的扩散景区,该景区有著名的“大佛寺” 和“观音寺”,两寺坐落在两山之上,遥遥相望。北岸边即为“大佛寺”大佛寺原建于明代,凿刻在象册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称为“蜀中第二”的小乐山大佛。观音寺,坐落观音山上,普渡人间。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公里是陈家小岛,是“黄龙五岛”之一,小岛现存川西仅有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当车行近水碾岛时,远闻吱吱哑哑的古碾声,引起了人们几多农耕文化的甜蜜回忆......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众多影视界朋友,成为古装影视片外影拍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黄龙溪导游词 篇5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欢迎您光临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导游词。我是这里的导游,将陪伴您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黄龙一日游。

  在自然遗产——黄龙景区里,您会饱览到它独特的魅力和优美的风景。来到这儿,您会感到好象与神仙一起到了神奇的瑶池和别具一格的树丛。好了,让我们登上大巴车,欢度这五彩之旅吧!

  现在,我们所在的山叫做藏龙山。大家可以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一共有多少个呢?大家肯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告诉大家吧,彩池一共有3400多个。

  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左边,这就是有名的黄龙沟。它的色彩为深浅不一的黄色,呈现中国传说中龙的形状,故此得名黄龙沟。顺着黄龙沟,我们开始走向另一个自然奇观——五彩瑶池。

  来到五彩瑶池,看着五光十色的池水,您是否感到神清气爽呢?

  大家会惊奇地发现,瑶池中的水明明是清水,可在五彩瑶池里就变成了三至四种颜色!这就是五彩瑶池的.神奇所在。水底高低不平,有的地儿像起伏的山丘,有的像凹进去的峡谷。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加上水底的凹凸不平,才形成这瑰丽无比的五彩瑶池。

  游完五彩瑶池,我们来到黄龙寺。大家注意,不是因为这个景区叫黄龙,这座寺就叫黄龙寺。那为什么叫黄龙寺呢?相传有一位黄龙真人在此游玩过,因此,明代1368年建起这座寺院。

  让我们再次登上大巴车,我希望您能在结束我们的游览之前关注一下这里的树木,能发现品种非常多。看右边小溪旁还长着那么多的芦苇,太不可思议了!大家都知道,高原上是没有芦苇的,而这点,谁也解释不清楚。

  终点站到了,我们结束了黄龙景区一日游!我相信这宝贵的世界遗产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什么不足之处,请您谅解,并指出。最后,我欢迎您下次光临,再见!

黄龙溪导游词 篇6

  黄龙溪古镇建镇至今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又名永兴场。原址在府河东岸的回水境内,明末清初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有贺、乔、唐三姓人家迁到现址建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规模。

  《华阳国志》载录了此地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一大自然奇观:“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xx年),黄龙见(现)武阳赤水九日”。汉朝时黄龙溪属武阳管,武阳所辖范围大概在今天的新津、彭山沿牧马山一带。

  赤水河,就是今天与府河交会的鹿溪河。每遇洪水季节,由于鹿溪河的上游源自龙泉山,流下来的`多为山涧溪水,水中裹挟着大量泥沙,水色赤黄;而来自府河的锦江水,源于岷江,清澈透明。当两条江水在今黄龙溪会合时,清、浊二水,泾渭分明。山水借着俯冲之势窜入府河,呈暗流涌动之景象,远看似是一条巨龙潜江泅渡,当地百姓形象地把它描绘为“黄龙渡清江”。久而久之,在代代神话传说的作用下,人们自然而然地便把这引来“黄龙” 现身的宝地,称之为黄龙溪。

  民国《华阳县志》载:“黄龙所见地,昔属武阳,今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

  又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0xx年(公元220xx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秦汉时代,黄龙溪镇属于犍为郡武阳县(今彭山区)。

  宋代,黄龙溪镇属于眉州彭山县。元代,彭山县则被撤销,合并到了眉州直辖。

  明初,眉州降为眉县,今黄龙溪镇附近地方 便归并由仁寿县管辖。《双流县地名录》第184页载,今黄龙溪镇回水村,在明代隶属于仁寿县的顺河乡。

  清初,仁寿县属于资州直隶州;仁寿县对于偏在三县交界的这一大片地方,设立了3个乡,“编为东林、顺和、安下上乡”。今天黄龙溪镇及其周边地区同属于东北顺和乡。

  清末,黄龙溪复从仁寿县划归成都府华阳县管辖。

黄龙溪导游词 篇7

  黄龍名所景勝地の面積は700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黄龍本部と牟尼溝の二つの部分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ます。黄龍本部は主に黄龍溝、丹雲峡、雪宝頂などの観光スポットから構成されています。牟尼溝の部分は主にザッカ滝と二道海の二つの観光スポットです。主に仏教の門の有名な刹黄龍寺のため名声を得て、彩池、雪山、峡谷、森林の“四絶”で世界で有名で、中国の唯一の完全な高原湿地を保護するので、それは1本の長さの約7キロメートルで、幅の約300メートルの石灰化山峡、ここの山勢は竜のようです、また“チベット龍山”を量ります。この地域にはパンダや四川イボの鼻金シコウなど、絶滅危惧種がたくさん生息しています。黄龍は1992年にユネスコに世界自然遺産に登録されました。1982年に国務院は全国の重点風景名勝地に指定されました。1983年に四川省自然保護区に指定されました。1991年に国連で「世界自然遺産リスト」に登録されました。世界の生物圏保護区、緑の世界21、国家地質公園、国家AAAA級観光地、メリナ?マイケルの世界文化景観保護と管理国際栄誉賞を獲得しました。

  黄龍景勝地は中国西部の四川省アパ?チベット族チャン族自治州松潘県に位置し、九寨溝と隣接しています。黄龍景勝地は三大地質構造ユニットの結合部にあります。地理状況はとても複雑です。全体の景勝地の総面積は1340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で、区内の雪の峰が林立しています。海抜5000メートル以上のものは7つあります。

  黄龍溝は年中雪を積んだ岷山の主峰雪の鼎を背にして、青々としたfu江の源流に直面しています。溝谷の頂部の玉翠峰の麓には、高山の雪解け水と地表に湧き出る岩溶水が流れています。流速の緩急に従って、地勢の起伏、枯れ枝の乱れた石の隔て、水の中の豊富な炭酸カルシウムは凝集を始めて、国の固体のカルシウム華のあぜを発育して、流水に重畳して連なる大きな塊の色彩の池の群を残して、黄龍の奇観の第1枚の天然の絵を描きました。炭酸カルシウムの堆積過程において、各種の有機物、無機物とは異なるカルシウム華体が形成され、光の照射の様々な変化が池の水の源となって色が違っています。人々はそれを「五色池」と呼びます。

  五色の池はそんなに多くの絵の秀色を盛らないで、そこで水は波を打って流れて、キロメートルの稜線状の坂の上で、気勢がみなぎっているもう一つの奇観--金沙の舗地を形成しました。もとは、山や川の流れに沿って、坂に沿って、乳白色のうろこ状のカルシウム華体を敷き詰めていました。日光の下で乱流の急な水の波に伴って、全体の溝の谷の金はきらきらと輝いて、見たところまるで1本の巨大な黄龍のようで雪山の上から飛んで降りて、“竜の腰の竜の背”の上のうろこの形は隆起して、それの切れの“竜の甲”のようです。これが黄龍溝という名前の由来です。明代(西暦1368~1644年)に黄龍寺が建立され、黄龍を祭るために使われました。黄龍溝は「奇、絶、秀、幽」という自然景観で国内外に名をとどろかせています。

  池の大きい1、2ムー、小さい何平方メートル、例えば蹄、掌のようです、菱の角のようです、宝蓮のようです、多彩です。巨大な水の流れは、溝谷に沿って漫遊し、梯子湖彩池に注ぎ込み、層層が落ちて、林を着て、堤を越えて、干潟に転がります。溝の第一池の群に入ると、一面の青々とした密林の中に隠れて、青々とした葉を通り抜けて、20余りの彩池が入り乱れて、波の光がきらめき、幾重にも落下し、水の音がしとしとと響く。池の畔が低く、池の水があふれ、池の岸が真っ白で、水色が真っ青で、太陽の光に照らされて、五色が入り乱れている。ある湖には古木の藤が生い茂っていて、雄鹰の羽ばたきのように、虎が山を下りてきて、真に迫っています。ある池には松や柏などの木が生えています。あるいは水面に高く出たり、水の中に浸り込んだりして、優美で美しくて、人を感動させます。

  黄龍景勝地には貴重な動植物資源があります。ここの1500種余りの高等植物は、中国特有のものが多く、その中の国家の1級から3級まで植物を保護するのは11種類があります。珍しい動物はパンダ、キンシコウ、カモシカ、雲豹などの国の重点保護動物がいます。

  気候の特徴

  この地区は高原温帯亜寒帯季節風気候タイプに属します。気候の特徴は:湿潤で寒いです。一年の中で冬が長く、夏が少なく、春と秋が連なります。年の平均気温は7℃で、日照が十分で、朝晩霧が多く、雨量は毎年5月から8月に集中しています。黄龍風景区の年平均気温は5-7℃で、一番暑い7月の平均気温は17℃で、一番寒い1月の平均気温は3℃です。毎年4-11月は黄龍観光の一番いい時期です。

黄龙溪导游词 篇8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最早系统地将黄龙溪镇推出亮相的,当数中国贸易总公司。1990年,该公司在向全国赠阅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镇黄龙溪一瞥》为题,详细介绍了古镇的历史,诸葛亮兵屯牧马山,以及古镇中医后继有人等情况。并用大量的古庙、古树、古街巷、古浮桥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黄龙溪“古镇风光好,古镇民风淳”的景象。同年,《中国民航》、《西南航空》等杂志开始不惜版面介绍黄龙溪古镇风情。在’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联合将黄龙溪古镇推为8条精选旅游线路之一。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黄龙溪,到处弥漫着氤氲的青雾,幽深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家挨一家,楼下临街的大都是店铺,骑楼式的建筑,门前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二楼的房子,靠近内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边的用来做生意。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黄龙溪的古文化旅游景点多如璀璨的珍珠,从景区上可以分为三个以水相连的古景区域,分别核心景区、扩散景区和延伸景区。

  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以古镇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区,她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古镇上还拥有的“一街三寺庙”,“三县一衙门”,“千年古树伴古镇”等都叹为全国奇观,古镇镇江寺对面是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见“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景观,泛舟水上,空灵飘逸,吟诗品茗,如梦如歌。从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黄龙溪的扩散景区,该景区有著名的“大佛寺” 和“观音寺”,两寺坐落在两山之上,遥遥相望。北岸边即为“大佛寺”大佛寺原建于明代,凿刻在象册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称为“蜀中第二”的小乐山大佛。观音寺,坐落观音山上,普渡人间。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公里是陈家小岛,是“黄龙五岛”之一,小岛现存川西仅有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当车行近水碾岛时,远闻吱吱哑哑的古碾声,引起了人们几多农耕文化的甜蜜回忆......

  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众多影视界朋友,成为古装影视片外影拍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黄龙溪导游词 篇9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黄龙溪古镇属四川省历史文化古镇及省级旅游风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黄龙溪古镇位于双流县西南,距离成都市区约40公里,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镇上有明清时代的青石板古街,与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等浑然一体。镇上传统民俗“烧火龙”活动,场面恢宏,被称为“中国火龙之乡”。

  古镇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水乡”的风味。一条溪水穿城而过,两岸是青石铺就的路面。路两边多为明清建筑,傍水而筑,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宁静古朴。如今古镇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电影《芙蓉镇》、电视剧《海灯法师》等近多部影视片在这里取过景。

  正街上有三座古寺,分别是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古龙寺内有上千年的黄桷树、清代的戏台。此外还有一个奇异的“三县衙门”,因历史上的黄龙溪镇地处三县的交界处,号称“一脚踏三县”,所以三县在这里设立了这个机构。

  黄龙溪古镇的小吃也是鼎鼎有名,一根面、焦皮肘子、珍珠豆花、红烧黄辣丁等都值得品尝,在古镇内的大部分餐馆都能吃到。

  黄龙溪民俗风情浓郁,以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的“烧火龙”为最。“火龙”栩栩如生,而家家户户则准备好烟花爆竹,待龙灯临门时,烟花齐射向龙身,表演结束后,众人将龙身烧毁,残灰撒入江河,以祈求当年风调雨顺。

  游玩黄龙溪古镇,可以成都当日往返,也可以在镇上住宿一晚。古镇入口处的新镇有很多住宿点;古镇中心有家“大院坝”,是一座真正的川西大院,也提供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