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作文11篇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三代人作文11篇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欢迎参阅。
今年,祖国58岁的生日来临了。我看着今晚美丽的灯火,忍不住问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你们小时候国庆节的晚上、白天,由现在这样热闹、繁华吗?”爷爷笑着说:“当然没有了,但当时的国庆节也很有趣呀!”说完,便给我讲起了他们的国庆节。
那是,没有什么彩灯,只是用白纸糊个灯笼,请位先生画上画儿,就完工了。大家坐在家门口,和邻居大声聊天,孩子们则一人提着一盏小灯笼,高高兴兴地在路上追逐、打闹,好不热闹。这时,游行的队伍来了,锣鼓声惊天动地,唱戏的、舞狮的,扭秧歌的,耍猴子的,都在里面。大家高兴地看着,谁也不觉得无聊。那一天,真是人们的狂欢日。
听了爷爷的话,我心中有了疑问:那么爸爸妈妈小时候的国庆节呢?我找到了爸爸,问了他这个问题,爸爸告诉我,那时候,满街挂着红旗,大人给小孩一些零用钱,让他们疯狂地消费一把,买一辆小汽车玩具啦,一本小人书啦,一根棒棒糖啦,让他们高兴一会儿。人们去公园免费游玩,快乐地与别人搭着腔,扯天扯地,没人觉得不好玩。晚上,彩灯挂在路灯上,路边也有一些精致的小彩灯,大家出来观观灯,展展筋骨,活动活动。晚饭特别丰盛,吃得香喷喷的。然后去看电影。
相比较,我们的国庆节就太丰富多彩了。早上起来,就能看见“庆祝国庆”的大条幅。中午,在人口聚集的地方,演员们载歌载舞,有的则在唱着抗日时代的注明歌曲,有的沿着小品。我们则在台下钻来钻去,然后找个好座位看。下午,旅游景点的人们数不胜数,人们看着高大的树木,清澈的小河,不禁感叹着自然的美丽,时代的飞速前进。晚上,人们吃着美味佳肴,欢欢喜喜地过完了节日。
啊,时代进步得真快!不知二十年后的国庆节,会是什么样子。
爸爸的家乡在浙江省龙游县,爷爷那一辈的时候那里可是个很贫穷的山村。每家每户几乎都是泥巴房,泥巴地,听说家家户户全靠种橘子养家糊口。条件相对稍微好点的家庭,虽然告别了泥巴房,建起了瓦房,可是也没多少钱去粉刷外墙。红红的砖瓦灰灰的水泥清晰可见。家里的布置也是再简单不过了!爷爷告诉我,改革开放后,那时他是村里第一个参军回乡,转业到现在的巨化集团上班的工人,听说在那时工人是非常了不得的!可光荣了!也是从那时起,他赚的钱,比村里的橘民多得多了。他成了家,有了爸爸和叔叔。后来日子也越过越富裕,便在村里盖起了第一幢楼房。那时可真是了不起呀!村里的其他人,都羡慕得不得了!泥墙变成了水泥房,家里添了很多家用电器,爸爸他们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楼房,既兴奋又喜悦又骄傲。
后来爸爸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军校,成了英姿飒爽,威风凌凌的军官。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转业后成了国家公务员。爸爸在老家盖起了小洋房,红色的琉璃瓦,青灰色的外砖,爷爷奶奶住进了更加舒适的房子!爷爷奶奶乐得笑开了花!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品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住进了高档小区,那里的居住环境比起农村不知要优越多少!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瓜果飘香!小区里都固定的清洁工阿姨,给每个楼层搞卫生,保持整个小区的优美环境!保安叔叔24小时守护着小区的居民的安全,住在这样的小区既舒适又安全!
爷爷,爸爸,我,三代人的居住条件的改变,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观了,使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从现在起,我更要好好学习,使祖国更加强大,人们的生活更好!
惠风徐徐过,青碧苍翠日。建国60年的春风逐步惠及门庭,给我家带来巨大的变化。
我喜欢和已近暮年的爷爷聊天,因为他出生在建国前,对建国60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都历历在目,体会颇深。他出生在荒村僻壤的农家,家境贫寒,穷困潦倒,可后来在部队优秀船长的行列中榜上有名。
自小爷爷靠赶牛车为生,每天挣10个工分(约合两角五分钱),虽然是牛车,可在当时的农村,已是很多人羡慕的行当,每逢乡邻们走亲戚,拉东西,大家都要好言相求。赶牛车曾是爷爷引以为荣的职业。呵呵!爷爷的坐骑自然而然就是老牛拉的破车婆。
到了爸爸的年代,他的坐骑是一辆青岛产的大金鹿自行车,十几岁的男孩。风驰电擎地穿梭在乡间小道上,一辆大金鹿真的是无比风光,兴致来时双手撒开车把,路人目瞪口呆。时至今日谈及此事,爸爸依然能露出笑容。
我今年只有11岁,可到了我这个年代,我的坐骑是名牌的家庭轿车,上学放学,走亲访友,外出就餐,下楼就是专车,可谓“高干”也。
且属于自己的手机、电脑、摄像机等一应俱全。有什么事和同学、老师、家长拨个电话,网上聊天,三言两语即可解决问题.可谓是“武装”
到了牙齿的现代少年。
老牛车、自行车、家庭桥车.彰显的是祖国60年发展的缩影。祖国的变化何止我家坐骑的变化,还有神舟五、六、七号飞船顺利升空返回,“嫦娥”成功绕月,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这些都足以说明,我们祖国60年发展壮大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有国才有家,国强家才富,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家!
爷爷、爸爸和我的童年都生活在丽江,可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童年的经历和感受也深深地刻下了时代的烙印。
爷爷是和新中国一起出生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爷爷也70岁了。由于他的童年正处于建国初期,更何况丽江只是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在他十三岁那年,就离开家乡去红河修公路了,每当回忆起修公路的艰辛,爷爷眼里总是闪着泪花,这也是他最深的童年印记。
爸爸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但在丽江,经济还是相对落后的。爸爸去小学的路上,要走过一段长长的泥泞的小路,每当下雨天,那里到处都是泥水,他为了不让鞋子弄湿,每次都是光着脚走的。放学后,他要帮家里做家务,晚上又经常停电,就只能在煤油灯下写作业。
而我出生在21世纪,祖国繁荣富强了,人们生活富裕了,喜欢旅游了,丽江成了旅游圣地,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周末不仅可以去学跳舞、弹钢琴,还可以去看电影,开车去野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别提多幸福了!
三代人的童年生活,由于年代不同,有着不同的经历。特别是我,生活在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我感到很幸福,也相信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从前,长辈们坐火车回家,总是带着很多行李,从爷爷的蛇皮袋到爸爸的手提箱,各种“容器”各显神通。
爷爷告诉我,他那一代人乘坐的是绿皮火车,一节节绿色的车厢就像一条绿色的长龙卧在铁轨上。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简直“一票难求”。不只票难买,每次回家还总是要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行李是用蛇皮袋装的,大包小包的行李都要自己搬。绿皮火车速度很慢,车厢不但很拥挤,而且还夹杂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每次都要熬上三天三夜才能到家。
到了爸爸那一代,买火车票要到售票窗口前排队等候,买票的人多,窗口却很少,所以队伍总是排得很长很长。装行李用的是手提箱,沉重的手提箱可以找“小红帽”或者请搬运工帮忙托运,总算便捷了点。车厢里有卧铺可以睡,比爷爷那时候乘坐的火车舒服很多。
到我们这一代坐的最多的要数高铁了。他的车头像子弹头一样,列车开动了,就像一条白龙疾驰而去,时速每小时能达到300公里,别提多快了。高铁虽然快却很平稳,有宽宽的车厢软软的座椅,非常舒服。买票也很方便,通过手机就可以快速的网络购票。连沉重的行李都可以用快递寄回家啦。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我不由得感叹祖国这几年铁路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几代人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国”是由千万个“家”组成的,千万个家庭的变化是国家变化的缩影。从百废待兴的建国之初,到攻坚克难的改革开放,再到经济繁荣的今天,七十年的努力奋斗,“敢叫日月换新天”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家三代人夏天的故事,正是这幅历史画卷中的一朵浪花。
七十年前的夏天,人们刚刚摆脱战乱的痛苦,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困窘。外婆儿时的家是一座茅草屋,暴雨如注的夏夜,几声连续的惊雷在半空中炸开,雨水滴滴答答不断地漏在电表上,闪耀着噼里啪啦的火花,老鼠在身边飞快的窜动,外婆姐妹三人只得挤在一起瑟瑟发抖。“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正是她记忆中的画面。
四十年前的夏天,我的妈妈出生了。骄阳似火的七月,让她出生不久就长满了痱子和疖子。外婆怀抱着哭泣不止的她,两个人的体温更加剧了皮肤的溃烂。没有电风扇送来的缕缕清风,只能依靠蒲扇勉强度日,直到好心人采来荷叶给妈妈裹在身上,她才得以好转。
我记忆中的夏天,是清甜的味道,幸福而又悠长。不曾“享受”过半夜热醒,洗凉水澡降温入睡的待遇,更不曾在傍晚,睡在露天的凉床上和蚊子“斗智斗勇”。我享受着空调的庇护,还可以在泳池里尽情地嬉戏,各种美味的冷饮更是夏日的“福利”。夏天对我来说,是自由的假期,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
我们家三代人夏天不同的生活是国家富强、民族奋发的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多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科学家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唤醒这沉睡的东方雄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国旗下成长的我们,要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走出自己的路!
初春,一切都很明朗。野花挤满了小山小坳,是那么的有精气神,朝行人挤兑着眼睛。这时节,就连最娇美的花都赋有生气,更何况我们人呢?
我的母亲常年有病,这次过年回家我也不打算走了。值得可幸的是,母亲总算是迎来了春天。
我家是一个典型的穷家庭,生活只能勉强维持,但是过得很幸福快乐。
昨天,我带着母亲和爷爷去田间散步。尽管已经是春天,可是田间仍然咕噜着冬水,依然还显得那么僵硬,没有生机。
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爷爷。一路上谈论着家里的平常琐事。王家哪天丢了只鸡,李家哪天丢了只鸭……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的无聊,可是我还是装作很惊讶的表情来看待。
走着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眼前的路变得窄起来了,三个人并列着走根本不够宽。想到爷爷年纪比较大,我就只好背着他走,左手牵着母亲。
不一会儿,我就感到无力了,十分的累。突然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也是像我这样。他的速度比我快,可是他一点也不感到疲惫,一脸轻松的样子。
他迎面走来了,路又这么窄。我们俩相撞了。由于我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只好给他让路。
当他逾过窄路,我正要再次背起爷爷时,看见他的右手微微有些下垂了,可是他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向前走着。
我明白了,这是责任。
我再次背起了爷爷,虽然很累,但是我把它记在心里,一脸轻松的样子。
在四年级的暑假时光中,我得到了一次关于规则的教育。
那时,妈妈和我一起到了鄂州,然后找到了在这里工作的爸爸。我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很开心。
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眨眼,我就快要去上学了。于是,妈妈和我来到了售票厅。
由于快开学了,大家都要赶着回去,所以售票厅里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而排队的队伍,简直就是一条长长的“蛇”。
无奈,妈妈和我只好当起了这条长蛇的蛇尾。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我们也慢慢从蛇尾变成了蛇身。
这时候,突然有一群人走进了售票厅。我原以为他们和我们一样,老老实实地当着蛇尾。但没想到,他们并不是这样,而是看见哪里有空,就插在哪里。有的还在窗口前面新开了一队。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人类更不是好惹的。于是,这条长蛇的各个部分就往前挤。
我一开始是不想往前挤的,但是我看到有一些人已经拿到票了,就说:“妈妈,要不我们也往前面挤吧。”妈妈回答了我的问题:“不行,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因为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如果大家都守规矩,那么这个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么吗?”听了妈妈的话,我也就没有说话了。
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拿到票,我就有点害怕:
我害怕买不到票,买不到票就回不了家;回不了家就不能按时返校;不能按时返校我就会被批评;我若被批评了,这让我的面子往哪放啊?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保安注意到了这里,他们挥舞电棒,将那些不守规矩的人都赶到了蛇尾。
我和妈妈也从蛇尾变成了蛇身。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蛇头的位置,拿到了最后的两张票。
这次好险啊,不过还好,我们顺利回到了家。不过为什么有不守规矩的人呢?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遵守规矩哦。
在身边时刻感受的变化里,我们家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道路、桥梁改造。瞧,沿海大通道从家门口穿行而过;高架桥近在咫尺;直通市区的开交车开通……一桩桩一项项都畅通了出行之路。当然,最让全家人点赞的是晋江大桥的建设、竣工、通行。
我的老家在晋江市陈埭镇,与泉州市区只有一条晋江之隔。别看这只有五十米左右宽的江面,却像天堑似的,阻碍了村民们出行的步伐。说起这条江,爷爷摇着头打开话匣子:“那时到市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就是坐渡船。要是遇到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渡船不能行驶,有急事要进城的村民绕路到对岸去,至少要多走七、八十里路。”爸爸直接接过话茬:“我在孩童时候也坐过,记得这艘木制渡船长约七、八米,每次船头、船尾上都站满人,为了安全,两边还焊上了铁护栏。那时一叶扁舟就在河面上有节奏地荡漾着,慢慢地摇呀摇。”
我急忙问爸爸:“在你读中学时,出行方式有改变吗?”爸爸点点头,说:“等到晋江上建起泉州大桥,就可以搭公共汽车的,绕桥过江需要20来分钟,但感觉系数提高了。”
现在呢,爸爸每天开着车载我进行上学,车从晋江大桥上驶过,只要两分钟左右就过江了。每次坐上车,我都喜欢远望巨大的大桥主塔,感觉它和斜拉索构成一面扬起的风帆。爸爸还曾介绍说:“晋江大桥能抵御台风袭击,还可以抗8级地震呢。”
一条长3.6公里的晋江大桥,飞跨过晋江,将隔海相望几千年的泉州市区和晋江陈埭连接起来。这一架缩短了晋江市与泉州市区的距离,实现了几代了的出行梦。我想:路不仅存在于脚下,更存在于心中。脚下的路在提升,带着一代代人朝着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奔跑。
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都会开车送我去上学,虽然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不算近,但是如果开车上高架,用不了多久就能到,所以每天早上我总能在被窝里多赖一会儿。无论刮风下雨,天冷天热,在上学路上,我都能在车里听听歌,跟爸爸妈妈聊聊天,冷热有空调可以调节,刮风下雨也吹不到淋不到我,有几次我还能吃个早饭,爸爸说:“你怎么这么幸福啊?”
我问爸爸:“你以前上学是怎么去的?难道不是坐车吗?”爸爸说:“爷爷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28寸,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是爷爷骑着这辆自行车经过一天水泥路送我去学校的。”虽然从平湖老家的房子到学校的路不长,但是每天爸爸还是得很早起来,先吃了早饭,才能坐上自行车的后座,由爷爷带着去上学。要是天下雨或者下雪,还得钻在爷爷的雨披下面,闷着一路到学校。天热的时候还好,自行车骑起来有风,要是天冷的话,就只能在后面瑟瑟发抖了。
爸爸说:“小时候能坐自行车去学校,也不错了,起码不用自己走,爷爷小时候只能走路去上学。”爸爸告诉我,爷爷小时候在桐乡百桃镇上学,得很早就起床,走路去学校,虽然那时候的百桃镇不大,到学校的路不远,但爷爷得怀里揣着早饭和中饭,背着书包,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一起去学校,碰到江南阴雨连绵的梅雨天,还得卷起裤管,走过泥泞的小路,或者背着他的妹妹趟过小水沟,还生怕走路慢了,怀里的饭菜会冷掉。
从爷爷、爸爸到我,从小镇、县城到都市,从泥路、水泥路到高架桥,三代人的同一条上学路,有着那么大的差别和变化,祖国的发展,让我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和环境改善带来的美好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从爷爷的年代到现在,每个年代的新年都不一样。
爷爷的年代
听爷爷说:在新年里,因为那时穷,村长们都会发一些一些猪、牛、鸡等给村民,让村民吃团圆饭,不放烟花。
爸爸的年代
听爸爸说:在他们的年代里,新年可有趣多了。在除夕会全家聚在一起吃饭,还会拜神。晚上12点,村里所有大人都一直放鞭炮,直到第二天早上来迎接新年。第二天早上是新年,小朋友们捡起没炸完的小鞭炮,聚在一起,把小鞭炮外面的东西磨烂,取里面的火药,然后拿一个大杯子,把火药放进去,找一根导火线插在里面,点燃导火线……“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大杯子里面喷出了烟花。第二天晚上,全村人动手,做孔明灯。那些孔明灯不跟其他孔明灯一样,那时的孔明灯比我们现在的孔明灯大两倍。
现在
除夕夜时会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过年时我们会穿着新衣服,也会去亲戚家兜利是。新年晚上,去放烟花。12点时,会不停地放鞭炮,直到第二天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