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了_650字11篇 《我变了》作文600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我变了_650字11篇 《我变了》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
渐渐发现自己改变了好多,难道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吗?我不确定,但我知道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想想以前调皮、不听话,有什么事都哭的我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我认为这个变化是经历重要的事之后才有的。
上五年级时,我去外地上学,离开父母的管束应该很自由,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上学后我开始想家,算着回家的日子,想着回家后做什么。
当我回去后,我惊了,因为爸爸住院了,我很伤心,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什么时候可以见到他?”当时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想念。我第一次知道了“担心”。妈妈说不知道,我更加恐慌害怕,我该怎么办?
我没有在妈妈面前说什么,回到自己的房间,我哭了,心是那么的痛。任凭泪水滑下脸颊,我现在只是在想我能做什么。虽然我从来不相信有神仙,但那时我跪在地上为爸爸祈祷,希望他能健康,只要他能康复,让我怎样都行。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我以为只有电视里才会发生那样的事,我感觉自己很可怜。我无助的心情谁能体会?
当爸爸康复出院的那天,我感到无比高兴,发誓一定要好好照顾他,要听话,做个懂事的孩子。从此,我真的改变了,我不再那么调皮,做事稳重了、成熟了。爸爸说他病得很值,但我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个不合格的女儿,我对此很是愧疚!
我爱我的父母,虽然不是富豪,但却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因有这样的家庭而感到自豪、快乐!如今我做到了,遇到困难要有信心,我相信他们可以给我力量,原来“爱”是如此伟大。
祝天下所有父母都能让自己的孩子懂事,希望所有的儿女都能为自己的父母而改变。如果这样,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我以前很不尊敬老人,不会和老人分享东西,但是,在一次回来老家的时候,我就变了……
在老家的时候,爷爷奶奶还有表妹都在,但表妹却不怎么开心,我问表妹为什么不开心,她不说话,然后进屋拿了个苹果,叫我削给她吃,她拿着我削好的苹果吃了起来。突然,奶奶走了出来,表妹立刻让座给奶奶,还问奶奶要不要吃苹果,奶奶说不要吃,要给我吃,我没吃,递给了表妹,表妹还是给了奶奶说:“奶奶,还是您吃吧!”奶奶接过去,吃了起来,我不屑的看了妹妹一眼,还是坐在那。吃饭咯,爷爷说,我即刻做到餐桌旁,而妹妹却扶着奶奶一步一步走过来,我还是不屑的看了妹妹一眼,吃起了饭,妹妹看到我这样,就对奶奶说:“奶奶,你看哥哥,一点也不管你,你还对他这么好,真实狗咬路东滨,不识好人心”可奶奶却语重心长的说:“你不要这样说你哥,你哥啊,什么都好,即使他这样,我也可以原来他。”我听了这句话,心里一软,但还是没有去看奶奶,妹妹看到我这样,就无奈的坐下来吃饭了,我吃过饭后,连忙回到房间,关上门,坐下来,坐在床上想了想,奶奶对我这么好,我竟然……
突然,我听到外面想起了叫声,奶奶哭了,我心头一软,也哭了,哭得很厉害,外面又传来了骂声:“爷爷,你快劝劝奶奶啊,都怪哥,要不是他这么不尊敬老人,奶奶怎么会哭。”我听到后没有生气,而是非常感谢妹妹,她让我明白要尊敬老人。我躺在屋里睡着了,奶奶也被安慰了下来,我一起床就看到我在家里地上,爷爷和奶奶都在睡觉,妹妹再看动画片,我想妹妹都这么尊敬老人,我为什么不能呢!我冲进奶奶房间,摇着奶奶:“奶奶,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孝敬您的。”奶奶坐起来看着我,欣慰的点了点头。
经过这次事情,我觉得我变了,变得很孝敬老人,凡是什么东西先给老人吃。
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的事情之后,总会产生变化。当他遭受打击之后,可能会变得颓废,可能会变得振作;当他承受不了失败的时候,可能会变得悲观,可能会变得乐观;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可能会变得消沉,可能会变得积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积极地还是消极地改变,都是一种变化。
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变了。从前的我,根本遭受不了挫折,做一件事,一受挫,就会想着要放弃。有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开始做,我就会觉得我不行,我想要放弃。比如小学时的一次演讲比赛,还没有开始,我就觉得我不行,我不可能拿奖。但是后来,我愿意也敢于去尝试了,遭受挫折,我也不会放弃,反而越挫越勇,直到获得成功。挫折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调味剂,你觉得它是辣的,它就是辣的;你觉得它是苦的,它就是苦的;你觉得它是甜的,它就是甜的。挫折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帮助你的还是阻你的,都看你自己怎么认为的。
当我失败时,我变了。以前的我,失败一次之后就会想要放弃,其实自己根本都还没有尽力,只是觉得这件事情看起来就难,我肯定不会成功。就随便做做,失败了之后就会想,看吧,我就说我做不到。但现在,不管事情难不难,我都会尽力去做,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我学到了,也尝试了。失败只是开启成功的门,可能只有一道门,可能有很多道门。当你走过这些门,你就能够开启属于你的成功。接受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当我一无所有时,我变了。在以前,当我失去了我所拥有的全部东西之后,在我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会觉得世界都变得黑暗了,觉得世界对我不公平。为什么我已经很努力了,还是会变得什么都没有。整个人就变得消沉,变得生无可恋。但是现在,当我以为失去了所有,其实只是失去了不属于我的东西。那些东西,就算强求,也不会属于你。现在的我变得积极了,失去了这些,我会得到别的东西,说不定就比原来的好。只有失去了旧的东西,才会迎来新的东西。
我变了,变得比之前更加的乐观,变得更加的容易重新振作,变得更加的积极。这是好的变化,让我能够走得更加的脚踏实地,走的更稳,走的更远。
从今年的八月起,我已经是一个16岁的大男孩了,也到已经到了可以初步判断事物是非对错的年龄了,真希望自己永远别长大,可时间总是如行云流水般的从我的指间划过,从我的笔尖跃过从的梦想飞过,人总是要长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我一同成长的除了快乐,还有那无尽的烦恼语哀愁,真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可以什么都不用担负的日子。但是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初中生了,这个身份让我时刻不敢松懈,初中生活也已经快到头了,可是我学到了什么呢?回想着这几年的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我好茫然、好彷惶。想不到自己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十几年,十几年来,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该怎样才能让他成为不悔的岁月呢?我要怎样才对得起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呢?16岁了,世界变复杂了,诱惑变多了,当那一次次美丽的诱惑蛊惑着都市的人心时,我该何去何从呢?当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时,谁能告诉我哪一条才是真正适合我的绿色通道呢?现在的年龄应该学着对影响前途的路边诱惑说“拜拜”毕竟那是旅途中一闪即逝的美丽流星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已,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已经学会对这那私自翻看我们日记的父亲说:“NO”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我们已不再是被家长任意摆布的洋娃娃,我们在经历一次次的磨难后一学着独自长大,在一次次沉重跌倒后,已学着努力的站起并吸取教训,从而重新起跑,在遇到一次次的挫折后,已学会告诉自己,逃避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逃避根本毫无价值,因为逃避之后问题依然存在。如今我已一步步走向成熟,慎重寻找人生位置,当然在这漫漫途中,我也许会千疮百孔、血流不止,但我心安然,人生的经验会让我学会为自己疗伤、止血。
在这个小学时代,身边的人对我的印象都是文静、内敛,不善言辞,不善交际。还清晰的记得小学老师给我的祝福和批语:阳光正暖,希望你活波起来。我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我始终突破不了自己,找不到改变自己的方法,就因为这样,曾经的我感觉自己很失败,沮丧极了。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初中生活的到来而骤然改变。因为我遇到了我的班主任——X老师,那个眼睛明亮有神的老师,为了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他对我们立下了“班规”:每个人上课都要问问题,并对问问题的情况实行计分制,同时通报给家长。我暗自思忖:自己可是出了名的羞涩,又怎么去完成这艰难的任务呢?
第一次问问题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那是开学的第一堂数学课,身边的同学都没有忘记老师的“班规”,踊跃举手,回答万问题后回头得意一笑,示意计分的人万不可落了自己。我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举起手,愈发坐立不安了。想要问的问题不断涌现,可我却与它们一个个擦肩而过。终于,我举起了自己那沉甸甸的手,颤抖着,低低的,即使这样,仍然被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她用鼓励的目光看着我,当我准确清晰地表述了自己的问题后,教师里响起一阵如雷鸣般的掌声。我窃善者,因为我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告诉自己:我可以!
第一次的突破,奠定了我成功的基础,我找到了击败“羞怯”的魔法。从那以后,我像是变了一个人,喜欢和周围的同学交谈、讨论,有时也会小小的打闹甚至是拌嘴,但总是再相视一笑之后,收获珍贵的友情。渐渐地,我也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喜欢听老师耐心地讲解,喜欢听老师对我的劝告与批评,喜欢听老师对我的肯定与表扬。满满的,我发觉自己变了,变得不再胆小,变得乐观开朗。
我变了,这样的'变化。
以前有段时间,我特喜欢宅在家里,除了上学,几乎不出门。爸爸因此很着急,怕我变成小宅女。妈妈机灵地转了一下眼睛,想到一个好办法。
记得一个星期六,我像往常一样宅在家里看电视。突然,电视“啪”的一声关掉了。我抬头一看,是妈妈干的。“宝宝,你可不能天天宅在家里啊,你要去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妈妈皱着眉头,苦口婆心地对我说:“我们去汉唐书店看书吧!”“好,好,好!”我很久没去汉唐书店看书了,听到妈妈的建议,我高兴地蹦了起来。一到汉唐书店,我眼前一亮。“哇,汉唐书店还是和从前一样热闹!”我兴奋地跑上二楼去看儿童书籍。呀,那儿有好多小孩,都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呢。我马上挑了一本书,认真地看起来,很快就陶醉在故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在哪。看到高兴处,我情不自禁地笑起来;看到伤心处,我不由自主地落泪。“宝贝,你怎么了?”妈妈的话让我回过神来。看着妈妈担心的神情,我有些歉意地说:“故事太生动了,我像身临其境一样。”“我们去挑选几本作文书和故事书回去看吧!好久没出来看书了,好不容易来一趟。”妈妈说。“真的!”“真的!”“噢耶,妈妈万岁!”我高兴地欢呼起来。
另外,每逢周末,我会在妈妈的带领下,去爬山、去高新区运动公园做运动、去滨江大道散步、去打球、去跳绳……
现在我变成了一个热爱阅读、喜欢户外运动的小女孩。妈妈说我变了,变得不再宅在家里,喜欢出去疯玩了。爸爸说我变了,变得比以前勤奋、健康和阳光。老师说我变了,变得更加自信,并且作文有了很大进步。当然,这既是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功劳,也是我不断改变自己的结果。
哈哈,我变啦!
【篇三:我变了】
带着几分稚气,充满梦想的我踏入了中学门槛。
走进中学的校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神秘,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成长路上,我在变……
当我背着书包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那么多张陌生的面孔呈现在我面前,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油然而生,但我心中也已定下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光的目标。
然而,一个月下来,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了,一切全凭上课专心听讲和下课认真复习。课后,老师不再唠唠叨叨地催你完成作业;老师不再一次次地讲解习题,我发现用以前的“老方法”,对付现在的“新障碍”,已经出现了新问题。
升入初中,真的不一样了,我们应该随机应变,学会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旧方法”,采用“新战术”,可谓“知错就改”,这才是最合适的方法。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没有一个付出汗水的开头,怎么会有一个满意的结局,要取得成功,就要付出99%的汗水,一滴也不能少。
如今,渴望能像小学那样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不再与父母争夺电视的控制权,昔日与卡通为伴的我,今天投靠了新闻时事,现在与爸爸有了共同的喜好,了解国际、国内当今大事,爸爸欣慰地说:“芃芃变了,懂得关心国家大事了。”
有时对妈妈的唠叨有些心烦,如今,我发现妈妈的唠叨是深深的爱。回想当母亲为了让我添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回想当母亲不让我看电视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影响学习;回想母亲唠叨的一切事情,竟无一不牵动那颗爱女之心。真的,我变了,我爱听妈妈的唠叨了,也更爱唠叨的妈妈了,因为我知道,“唠叨=母爱”。
对,人是在变的,不知不觉中,12岁的我竟比妈妈还高出一头,谁不说我变化大。一个踏入初中校门的我,今天变了。我相信,明天的我将变得更加成熟!
小学时,他们说我有一副铁石心肠。
一部感人的电影,我们一起去看。同学在旁边哭得稀里哗啦,我倒在旁边优哉游哉,盯这屏幕看得津津有味,丝毫看不出悲伤。电影放映完,同学在旁边说着主人公有多么可怜,当时的他有多么伟大,我却不为所动。同学们回过神,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只是淡淡回答:没什么感受。
下课了,一个女同学伏在桌子上,辫子一抖一抖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凑了上去,原来是哭了。她抬起头,累就从眼眶中滚落下来。同学们纷纷安慰,她却在一片安慰声中哭得更厉害了。同学们无奈地把求助目光投向作为班长的我。我却只是递过了一张纸巾,说:哭完了擦擦,要不就不好看了。依旧是淡淡的,仿佛那与我无关。
他们说,我不懂得感恩,赤不懂得怜惜。
他们说,我会这样冷血一辈子。
那时的我却不懂得为什么要为别人落泪,更不会认为这是冷血。
只是,这次事情改变了我。我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虚拟的故事,刻意夸张的情节,拙劣的演技。我看到了我身边的、有血有肉的人。
我看到了大山里不能上学的孩子,虽然手里拿着牡羊鞭,穿着破破烂烂的土布衣服,脸上的灰垢积了厚厚的一层。但,我看到了他们眼神里的渴望与期待。我突然鼻头一酸。我看到每日以搬煤为生的女孩,14岁的她,头发凌乱,表情无奈却坚毅。我看到了他瘦小躯体的刚强与伟大!我感到我的睫毛在剧烈颤抖。我看到在街头乞讨的老人,用呆滞的目光望着身边一个个行色匆匆,衣着光艳或花枝招展的路人,面前的破碗里只有可怜的几块钱。从他饱经沧桑的脸上,我看到了岁月留下的刀痕。我悄悄抬起手,抹掉了脸上的水珠。水珠滴进了嘴里,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泪吗?我,我流泪了吗?
我不知道我有了什么改变,但我开始学着关心别人,关心所有人。
于是,他们说:你变了,真的变了!
那时,我回报给他们淡淡的笑。
今年的我,已经11岁了。确切来说,我是11岁的林子楠了。可是,我还是我吗?我怎么不像我了呢?
不知何时,我发现我变了。
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阳光明媚的小女孩了。我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多愁善感。我也不知道自已从何时起变得喜欢独处了。以前的我,可以为拥有一个喜欢的布娃娃而高兴好几天;以前的我总需要妈妈陪在身边,像一个装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女孩,经常问妈妈一些问题,总喜欢与妈妈分享我的快乐与伤感。但是现在,我却喜欢把事情藏在心里,对着窗外,仰望蓝天,数着树叶,发呆半天。有时我甚至觉得妈妈的问寒问暖变得多余的;爸爸询问成绩时,我竟然觉得他实在多管闲事。我变沉默了。
我变了,我变得胆小了。以前什么都不怕的我,开始怕黑了,在黑暗中,我感到孤独,感到害怕,虽然内心深处的小人儿让我不要害怕,但我却不知如何控制自已内心深处的懦弱。
我变了,变得烦恼了。以前的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如今我觉得我要想的事情多了起来,我担心自已考试考不好;我不敢直视大人们的眼光;我责怪自己还不够努力;我怕我还不够优秀。有时我甚至觉得特别没用,感到自已失去了关爱,妈妈和爸爸好像特别不在乎我……唉,这不是在胡思乱想吗?
我变了,有一天,我居然因为成绩下降而不知羞耻地躲在房间偷偷地流泪。然后我看着镜子里那个泪流满面的女孩,对她说:“你!还是林子楠吗?你!羞不羞?怎么能因为一点点烦恼一点点困难就哭鼻子?隔壁班的班长碰到困难不是照样在笑?哼,谁没有一点烦?”
对着镜子的我,越看越羞。我擦干眼泪,对镜子里的林子楠说:“我要变,我要变得更勇敢,更努力,更坚强!”
以前,用大家的话来说,我在健美操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们认为我不可能学好。
刚开始练习时,我在舞蹈教室训练的高难度动作,对我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每次都做不标准,以至于每次都暗暗地骂自己:“你真是一个白痴”。
我默默地回到家后,蹑手蹑脚地悄悄练习。当感觉到背后有人时,转过身一看,我吓了一跳,妈妈正静静地站在我的背后。我想一定是我不睡觉偷偷练习的事情,被妈妈发现了。我默默地低下了头正要转身去房间时,妈妈叫住我说:“没事的,儿子,不要怕。跳不好可以学,不是所有人一练就会,你好好学就一定可以!”我听到后立即有了信心。
从此我不断揣测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反复的练习高难度动作,慢慢的我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了。由此我变得自信大方,同学们也常常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又在大家面前跳起健美操了,若在以前,别人总会小声对我说:“求你绕过我把,别再跳了,你的动作太难看了,可以不跳了吗?”现在别人看我跳操,都带着惊讶的目光。
有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和以前的心态不一样了,现在是视为人生大事而跳操。而且我不再害怕跳错和别人的耻笑了。所以我跳完了动作后得到了大家的赞美和表扬。
我现在变得非常自信,在每一次的比赛中,无论是市上、省上或全国的比赛中,我都是全力以赴。我从一个仅做完手臂练习都会气喘吁吁的小孩变成一个什么动作都会标准完成,认认真真两眼发亮的帅气运动员。
每一次跳健美操时,我仿佛都会听见妈妈温暖的、鼓励的话语在耳边。渐渐地。我喜欢上了健美操,它让我学到了坚持、努力、永不放弃等许多美好的东西。
现在我无法割舍它,每当我听到音乐响起时,我的运动细胞仿佛全部复苏了,号召我立即参与到运动中来。
随着一声哇哇啼哭,我出生了,开始呼吸第一口空气,开始感受父母的养育,开始接触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幼儿园起,我开始变了,不再是被那个父母天天抱在身上的婴儿,我开始认识了自己的第一批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幼稚地搭积木,听着儿歌,跳着舞。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知识。
一转眼,我步入了小学。带着好奇和幻想,我来到了一年级的大门口,我变了:不再是幼稚地听着儿歌,玩着积木;我的作业不再是简单的“1+1”了,而是有数学和语文两科作业;慢慢地,玩的时间变少了,学的知识变得深奥了,看一些文字多图画少,却带有奥秘的书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龄不断地增长,我也渐渐变高,可我却还带着一点点儿羞涩。转眼间,到了小学的最后一年六年级,我即将面临毕业考。那日,摆在面前的毕业卷告诉我,这六年的美好时光将成为我脑海的一片记忆。不知未来的初中三年会怎么样?我又会变成什么样?
暑假,在接到初中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明白自己已经变成一名初中生了。带着忐忑而又充满梦想的心,开始了我又一段新的旅途。来到教室,熟悉的老师和同学变成了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还有一本本陌生的书。小学的语文和数学两科变成了七科的书要读!这让我得有点慌张,但我克制住自己,努力适应。就这样,我的初一就在酸甜苦辣中告一段落了。
初一年,我错过了很多机会,因为自己害羞,不敢表现。于是,我下定决心,初二年的我必须改变!我必须拿出一个屹立不倒的勇气。机会真的来了,我当上了语文科代表并且要上台带读,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鼓足了勇气上台带读,原来小小的声音变成了洪亮的声音,督促朗读不认真的同学,提醒同学们朗读中的错误,催促同学们及时交上语文作业,及时发回老师批改好的作业,在交作业时和老师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渐渐地,我的胆量开始变大了。初二,我的性格也因为这个锻炼变得更加活跃了。
我要变得更加懂事,更加有担当,负责任,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