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七年级数学教案12篇

2024-01-26 09:55:30综合

七年级数学教案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七年级数学教案12篇,欢迎参阅。

七年级数学教案12篇

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四、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

  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五、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六、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七、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4℃”和“—4℃”的意义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负号能不能省略不写?为什么?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什么是正数、负数?

  师:(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以前学过的,象+4、16、3/8、0。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xxxx。水结冰时的温度是xxxx。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氏度以上和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七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够按要求对给定的有理数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分类讨论观点和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给定的.数字将被填入它所属的集合中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形势归纳

  小学我们学了整数和分数,上节课我们学了正数和负数。谁能快速提出以下问题?

  1、有以下数字: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组:正整数集{}和负整数集{}。你填完了吗?

  (2)将以上数字填入以下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和分数集合{}。你填完了吗?

  称整数和分数为有理数。(指点题,板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根据课本寻找自学的机会

  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无需对具体定义的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形---图形---文字”这个抽象过程,培养学生抽象、辨别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

  教学重点: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抽象能力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师生互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身边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

  问题1:

  我们已学过的或认得的存有哪些几何体?

  (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2:

  你能举出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形状与上述几何体类似的物体吗?

  (学生讨论、举例)

  课本中P162中的合作学习

  (教师可多举一些平面与曲面的实例让学生感受、辨别)

  特别指出:

  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伸展的.

  议一论

  P163课内练习1

  P163课内练习2

  师生讨论指出:

  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

  想一想:

  观察下图,你发现什么?

  师生讨论

  议一议:

  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给人以点、线的形象。

  指出:

  日常生活中点与面只是相对的一个感念。如:

  在中国的地图上,北京是一个点;而在北京市地图上,北京是一个面。

  活动探究:

  P164课内练习3

  应用拓展:

  请以给定的图形“〇〇、△△、═”(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如图就是符合要求的一个图形。你还能构思出其他的图形吗?比一比,看谁想得多。

  议一议: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七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8=χ/10

  8χ= 12。8×10

  χ=128÷8

  χ= 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6

  (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

  4、做一做:教科书P59“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1练习九第3、4题。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九第5、6、7题。

  四、总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七年级数学教案6

  课题:1.2.3相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七年级数学教案7

  学习目标: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2)11+(—22)—3×(—11)

  3)(—0.1)÷×(—100)

  2、师生小结

  四、回顾与反思

  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3页

  五、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3)=3×(-3)B.

  C.8-(-2)=8+2D.2-7=(+2)+(-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0-2=-2;C.;D.(-2)÷(-4)=2

  2、计算

  1)6—(—12)÷(—3)2)3×(—4)+(—28)÷7

  3)(—48)÷8—(—25)×(—6)4)

  六、作业

  1、P39第7题(4、5、7、8)、第8题

  2、选做题:P39第10、11、12、1314、15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

  ⑴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余角与补角,懂得余角和补角的性质,通过练习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⑵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几何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⑶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⑴复习角的定义。你知道有哪些特殊的角?

  ⑵用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每组两个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你有什么发现?

  新课:

  由学生的发现,给出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文字叙述)。

  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理解。

  问题1:如何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①∠1的余角:90°-∠1

  ②∠α的补角:180°-∠α

  练习:填表(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

  拓广:观察表格,你发现α的余角和α的补角有什么关系?

  如何进行理论推导?

  结论:α的补角比α的余角大90°

  α一定是锐角

  钝角没有余角,但一定有补角。

七年级数学教案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

  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请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图片中有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窗户的窗格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研究它们了解它们的兴趣和欲望,适时的给出本章课题:相交线和平行线

  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

  (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

  (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兴趣爱好)

  (3):分析研究此模型:

  设置以下一系列问题:

  A、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6对)

  B、对各对角进行分析,首先从位置上去分析————结论:可把这六对角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哪些角?——特点?——它们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邻补角。

  另一类是哪些角?———特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对顶角

  C、再从大小上进行分析——量一量——结论: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D、你能阐述它们互补和相等的理由吗?

  (一堂好课,是由一系列的真问题组成的,本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由的发挥,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讨论一步一步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环节三:快乐房(大胆创设,感悟变换)

  (设置见投影,让学生判断形成的两个角是否为邻补角,这一变换让学生充满兴趣,此时一定让学生用邻补角的特点去检验,达到知识的正向迁移,并理解邻补角和补角的关系)

  环节四:实例库(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例子1:是一组不同形式的角,判断是否为对顶角,此题的目的是巩固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例子2:例子2是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这里设置了一组变式题,而且变式题目不是教师直接给出,而是启发学生自己编,让学生过了一把编导的瘾,学生一定非常的开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巩固了对顶角的性质;另一方面说明几何里的计算题,需要用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要有根有据地计算.例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会更好.尽管学生书写格式不如课本上的规范,但通过集体讲评纠正后,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最后安排一个脑筋急转弯:见投影

  (让学生始终对课堂充满热情,通过此练习,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环节五:点金帚(学后反思感悟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探究

  我经历了......

  我体会到......

  我感受到......

  (学生畅所欲言,在“以生为本”的民主氛围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同时把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角的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没有公共边

  对顶角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角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互补

  环节六:沉思阁(课后延伸张扬个性)

  此为课后作业:

  (适当增加利用对顶角相等解决一些说理的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对顶角相等这个性质在解题中的独特魅力,又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过程设计:学生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的图形中提出数学问题,并抽象其蕴涵的数学本质(相交直线),最后回归生活去运用所学知识的全过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带着高涨的热情离开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究。

七年级数学教案10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知识重点

  建立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探究实际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145页例2(略)

  问:(1)你是怎样理解“不能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2)你是怎样理解“提前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3)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设未知数?列出怎样的不等式?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例2.

  归纳小结

  1、教科书146页“归纳”(略).

  2、你觉得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吗?

  在讨论或议论的基础上老师揭示:

  步法一致(设、列、解、答);本质有区别.(见下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解题步骤异同表。

七年级数学教案11

  一、 教学目标

  1、 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难点:负数的概念

  三、 教具

  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四、 教学内容

  (一 )引入

  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

  生:自然数

  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生:自然数0

  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生:分数(小数)

  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类型的数呢?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出海平面8848.13米,我市某天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

  请学生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

  师:为了能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正数与负数]

  (二)新课教学

  1、 相反意义的量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

  (1) 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

  (2) 气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

  (3) 风筝上升10米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 (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2、 正数与负数

  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由师生讨论后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师:例如,如果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那么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1)、(2)两题。

  生:(1)如果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读作正2.5千米),那么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读作负1.5千米);(2)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读作正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5米(读作负5米)。

  师:像+6,+10,+2.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正数,像-6,-5,-1.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负数。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但负数的负号能省略不写吗?

  生:(讨论后得出)不能。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练习

  1、 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1,2,3

  2、 补充练习

  (1)在-2,+2.5,0, ,-0.35,11中,正数是 ,负数是 ;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

  (3)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

  (四)小结

  1、 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2、 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 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作业

  见作业1.1节作业。

七年级数学教案12

  第一章教学评价指导

  一、总体设计思路:

  1、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基本几何体及点、线、面。

  2、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棱柱的基本性质。

  3、通过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通过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相互转换的活动过程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5、由空间到平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观察、操作、描述、想象、推理、交流.

  二、总体教学建议:

  1、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鼓励学生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学生学习开绐阶段,它可能帮助学生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以后,它可以用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因此,学习之初,教师要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以后,则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3、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如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棱柱模型制作等教学。

  几点说明:

  1、为什么安排展开与折叠、切与截、从不同方向看等那么多实践活动,目的是什么?

  2、教学中要处理好动手操作和思考想象的关系?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性质的认识过程

  用自己语言充分地描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通过操作归纳出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更好地想象图形。

  4、展开与折叠的目的与处理(想和做的关系:先做后想----先想后做)

  三、总体评价建议

  1、关注学生在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

  2、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柱、锥、球的实物模型。

  3、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4、要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成长的历程。

  四、每一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建议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了解圆柱与圆锥、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图形的识别。

  难点:图形的分类。

  教学建议:

  1.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于这些情景中认识棱柱、棱锥、圆锥、球等几何体,学会从复杂的组合图形中把这些图形分离出来,或者让学生辨认复杂图形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2.这里对图形的认识是初步的,不必给予精确定义。

  评价建议:

  1. 过程性:关注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世界中发现图形;

  2.知识性:正确辨认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和球这些几何体,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的实例, 丰富对点、线、面的认识;

  2.体会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4.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现象。

  重点:点、线、面的认识。

  难点:用运动的观点描述它们的形成过程。

  教学建议:

  1.几何中的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当我们把日常生活总的某个物体看作点时,我们只是强调其位置,而忽略了它们的大小。对于线、面亦是如此。在教学时可以通过P5页下面一幅图说说这方面的思想,让学生领会即可;

  2.点、线、面间的关系,书上从静止和运动两个方面来说明的,可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2.知识性: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了解点、线、面的关系,会识别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

  第二节:展开与折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 发展空间观念,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

  3.了解(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重点:通过活动认识归纳出棱柱的基本性质, 并能感受到研究空间问题的

  思维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棱柱

  教学建议:

  1.做一做是了解棱柱特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时应让学生动手折叠;

  2.建议先让学生观察折叠好的棱柱,说一说棱柱有哪些特点,再根据书上的问题串归纳;

  3.想一想应让学生先猜想说明理由后再操作确认;

  4.棱柱、直棱柱、正棱柱这三个概念不必向学生说明,教师叙述时注意不能混为一谈。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做一做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观察、想象、归 纳等活动中合作交流意识的形成。

  2.知识性:了解棱柱的有关概念以及基本特性,能应用棱柱的基本特性解决图形折叠的某些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会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为平面图形,进而会把棱柱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2.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展开与折叠实践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表面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重点:会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

  难点:按照预定的形状把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

  教学建议:

  1.对棱柱的各种展开方式不必求全;

  2.注重对图形的辨别,不必侧重于十一种平面展开图的分类。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正方体表面展开活动中空间观念的发展,鼓励学生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体的模型。

  2.知识性:能把正方体表面展开成平面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对几何体切截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验面与体之间的转换,探索截面形状与切截方向之间的联系;

  2.于面与体的转换中丰富几何直觉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理解截面的含义。

  难点:根据所给的条件做出它的截面。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不强,讲截面问题时,必须充分运用实物和动手实验;

  2.由于截面形状与截面的位置密切相关,教学时必须把截面的位置交代清楚。

  评价建议:

  1.过程性:注重学生在对几何体的切截过程中空间观念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知识性:了解截面的意义以及截面的形状是由几何体的形状与截面的位置决定的。

  第四节:从不同的方向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发展空间观念,能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体会物体三视图的合理性;

  3.会由实物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4.渗透图形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

  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

  难点: 能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教学建议:

  1.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于观察、交流中体会不同方向看某个(或某组)物体时看到的图像可能是不同的;

  2.由于学生想象能力薄弱,建议多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三视图。

  评价建议:

  1.过程性:注重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自己认识到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关注学生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的培养。

  2. 知识性:认识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能看到的图形往往是不同的。正确认识三视图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画由正方体组成的较复杂图形的各视图;

  2.能根据正方体所搭的几何体的俯视图, 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3.会根据(由正方体组成的)物体的三视图去辨认该物体的形状。

  重点: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相象出实物图形。

  难点:确定组合体中小立方块的个数。

  教学建议:

  1.做一做部分建议按先摆、再看、后画的方式进行处理;

  2.例1建议先让学生猜想,再通过摆一摆验证,最后归纳一般方法。

  评价建议:

  1.过程性:关注学生在画三视图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在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

  2.知识性:会画由立方块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俯视图正确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第五节: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了解圆与扇形的关系;

  3.通过对多边形的分割,感受把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的方法;

  4.在丰富的活动中发现有条理的思考。

  重点:多边形、弧、扇形的概念。

  难点:把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