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3篇
绚丽柔美的霓裳羽衣,风流倜傥的翩翩长衫,给人古典的韵味;彬彬有礼的西装革履,庄严威武的潇洒军装,给人绅士的味道;青春叛逆的牛仔服饰,惊艳妖娆的金色舞裙,给人时尚的美感。解开衣的包裹,心也是衣的颜色。
纯洁的白色
去年冬天,有一次我病了,咳嗽得厉害,不得不到医院去打点滴。空中的雪花纷纷扬扬,路上到处都是白雪皑皑,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走路得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来到医院的诊室,负责给我打针的`是位年轻的阿姨,一件雪白的外衣映入眼帘,乌黑的长发挽在脑后,用发套罩着,显得利索干练。一双含笑的眼睛如深蓝的湖水,俨然一位白衣天使站在我面前。她把止血带扎在我的手腕,然后轻轻地在我的手背上拍了拍,熟练地将针头穿进血管里。我扭过头不敢看。此时一阵微风吹来,拂起她洁白的外衣。“好了,把胳膊放好!”她收起医疗器具,往外走去,把微笑留在了这里。我望着她的背影,忘记了疼痛。白,是最纯洁的颜色,无一丝一缕的杂质,伴你康复,温暖你心。
勤劳的蓝色
我家前排的邻居翻盖楼房,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那里。工人们穿着朴素的蓝色工作服,在脚手架上忙碌着。一位小伙子,是他们中的一个,蓝色的长袖精干地捋起,卷在臂弯上。“嘿,小朋友,把那把锤子递给我好吗?”他带着憨厚的笑容恳切地说。我急忙蹲下身,捡起地上的锤子给他。这时,我注意到,他的衣领被汗水浸湿了,留下一大圈汗渍。工作服上满是尘土和污渍。“谢谢!”他接过锤子,又继续忙碌着。而我边走边陷入了沉思。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世界上最宽阔的莫过于天与海的胸怀,这些污渍不是杂质,而是勤劳的点缀,融入辽阔的海天之中。
热烈的金色
学校艺术节,身着金色舞蹈服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精彩的拉丁舞。看——飞扬的眼神,转动的舞步,翻飞的披肩。伴随着音乐的跳动,金色的裙摆也在自由地转动,绰约的舞姿让金色如此耀眼!金色,是最闪烁的颜色,它释放洒脱的美,使人享受到了舞蹈带给我们的魅力,让我们也跟着那抹跳动的金色一起舞蹈。
多彩的衣着,多样的人生。有了这些不同颜色衣着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五彩斑斓、摇曳多姿。
理解别人,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要学会宽容,为别人着想。
理解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理解是对亲人的理解、对朋友的忍让、是彼岸的宽胸、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胸怀宽广的人,就会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人的错误,甚至不注重个人的得失,它能够寻求化解矛盾冲突的办法,把自己变得豁然开朗,并且他自己也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
当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请试着站在他的角度考虑,理解然后沟通,寻找问题的根本。
当与与父母意见不和时,请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当你生病时,担忧的父母亲;晚自修结束后,校门外等待的父母亲;取得好成绩时,自豪的父母亲。我们阅读过太多讲父爱,母爱的文章,其实我们身边的故事又何尝不感人了呢?难道这些还不足以你去理解他们吗?
一些同学抱怨食堂的菜不好吃,种类少,喜欢去外面吃午餐,而不愿去学校食堂吃。其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学校食堂的立场,我们就会发现,食堂员工已经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来改善同学们的伙食了。全校有将近20xx个学生,众口难调,食堂不可能做出合所有同学胃口的菜,使所有同学都能够接受。另外,食堂要考虑膳食平衡,菜式品种多样,市场菜价等等因素。我们的家长每天只负责一家人的饭菜,也不是我们次次都喜欢,顿顿都吃得香,更何况是工作量大的食堂呢?所以,当你抱怨饭菜不合你胃口的时候,当你抱怨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的时候,请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烦恼。
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是使关系融洽的良方。只有当你懂得理解他人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老师的批评是对你最好的鞭策,才会乐于接受同学给你的意见。当今社会需要智商情商双高的人,而理解他人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也是学会交流的关键。理解其实是站在矛盾尖端的双方的让步,这一步就足以显示你的大气。
我校一直培养学生做“正气、大气、灵气”的现代人,而大气,便是对“理解”的一种很好的诠释。在遇到使自己烦恼的人或事时,我们便需要一种大气,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气。让我们用大海一样宽的心胸,在心中架起一座“理解之桥”,一座人与人之间互相体谅、互相沟通之桥,给别人更多时间,更多理解,更多包容!
每当我看到外婆眼中的星空,如此灿烂,就不禁想起,养育她成长的那片故土,那遍地的辣椒,和那承载她无限愁思的辣椒酱坛??
外婆是四川人,往日在那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小村庄,家家户户都会在过节时其乐融融地做辣椒酱。而外婆的辣椒酱更与众不同,祖传的酱包使辣椒酱的色彩更为诱人,尝起来甜中带着酸,酸中带着辣。
可是因为周围的邻居都纷纷离世,故土少了几分乐趣,外婆始终年年做酱,却因前几年外公的突然离世,外婆不再守着一份自己的一片净土,融入城市的喧嚣,尽管只有我明白,她是多么的不舍。
在匆匆地搬家过程中,外婆什么也不带,只将酱坛细细擦洗,装进包中,默默地带着泪水离开了。
时光飞逝,转眼外婆已白发苍苍。她时常望着窗外,她是在想着,故乡的天空应该比这更蓝,更广,她多想飞回去,飞向那边的故土。然而,这份哀思只能寄托在这小小的酱坛中。
外婆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摆弄酱坛。我时常看着她,将托故人带来的辣椒细细擦洗,似乎,还带来一丝故土的阳光。外婆娴熟地将籽去掉,倒入料理机,那辣味扑鼻而来,她用刀讲蒜瓣切成蒜末,此时的她像个小孩一样,满面春光,脸上荡漾着幸福的涟漪。她如同蜻蜓点水地将油淋上,加上盐,芝麻和那特制的辣椒粉,均匀地搅拌。每当此时,她便会细细擦拭酱坛,像安抚一只受伤的小鸟。把料倒入坛中后,她便将坛密封好,放在一旁。也
许,外婆多想将自己装入坛中,顺着小溪流,沿着路途的风景,最终停靠在岸边,那个她与外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她多想回到那个岸边,那个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小村庄;那个与邻里邻外一起做酱的故土;回到那个与外公相识相爱到最终相别的土地。我忽然明白了外婆那对逝去亲人和远离故土的思念,她将这一切都寄托在辣椒酱当中。
突然,我站在外婆面前,翻出以前的照片递给她,她一脸的满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外婆梦中,我化为那一口酱坛,将外婆揽入怀中,一路漂泊,回到了那个岸边,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夜晚的灯齐齐亮起,照亮了一个老人一个游子的思念与愿望,回到了那故乡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