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语文教案:荷花12篇(荷花原文教案)

2024-01-21 10:31:41综合
  • 相关推荐

语文教案:荷花12篇(荷花原文教案)

语文教案:荷花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士: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三课时

  (学习生字)

  一、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

  这节课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

  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语文教案:荷花2

  【课文】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_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作者中按照“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描写白荷花的各种矫美姿态的。

  4、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荷花》。

  你们看到过荷花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再去看一看那美丽的荷花,你们想去吗?

  那咱们就一起走吧。

  看到这美丽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同学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

  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作者这么急切地来到荷池边,他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呢?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把自己认为最美的语句画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指名读说)

  A.冒的理解。

  B.荷花的各种姿势的理解。

  (读后要学生练一练: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你读真美,你是怎样做到的?

  这位同学读得真美,你发现他有什么窍门吗?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更体现出荷花的美?

  [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你们能将这个“冒”字表现出来吗?

  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

  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势,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吗?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并将它们贴到黑板上好吗?

  (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

  我们是的荷花,我们。

  我们画的是一朵的荷花,它。)

  (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师指着荷池: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

  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好吗?(生齐鼓掌)

  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那一小组的学习效率。

  (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语文教案:荷花3

  一.说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句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新课:

  1.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语文教案:荷花4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荷花的美。

  2.理解“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那一段文字。

  教学过程:

  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雪白的荷花,就从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吐个泡泡。远看,有青山、小桥、游船。多美的一幅画呀!

  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

  请同学们按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这样一幅幽美的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荷花》。(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读音,出示字词卡片。

  挨(āi)挨挤挤翩(piān)翩起舞饱胀(zhànɡ)荷(hé)花莲(lián)蓬(penɡ)仿(fǎnɡ)佛(fú)衣裳(shɑnɡ)舞蹈(dǎo)蜻(qīnɡ)蜓(tínɡ)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

  荷花也叫( ),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 ),里面的果实叫( )。刚开的白荷花( )。全开的白荷花(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

  5.朗读感悟。

  同学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看谁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荷花莲蓬饱胀仿佛衣裳舞蹈蜻蜓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

  2.小组“开火车”练读。

  3.做游戏,巩固字词。

  抽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朗读。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巩固生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小组讨论,哪些字在书写时容易出错,老师重点指导。

  莲:上下结构,草字头盖住下部。翩:左部稍高,写紧凑。

  裳:上部写扁宽,下部写舒展。蜓:中间是“廴”。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语文教案:荷花5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课文重点:2—4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2—4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预习提纲:

  导语:夏日炎炎,荷花盛开。从古至今,描写荷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欢荷花就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世界吧。

  1、根据常规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2、把词语表中的词语写在下列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漂亮,记得牢固!

  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整理在书本上)挨、佛。

  4、解释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饱胀:挨挨挤挤:翩翩起舞:

  5、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夏日公园里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感受。赞美了荷花的,表达了作者。

  6、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白荷花在这些大玉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中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哪几个字?结合前后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用“冒”字?

  (2)默读课文第三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7、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课文背下来,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8、我也搜集了许多描写荷花的优美诗句、图片,咱们上课时再来交流吧!

  教学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出示生字词

  荷花、清香、碧绿、莲蓬、破裂、挨挨挤挤

  仿佛、衣裳、舞蹈、蜻蜓、饱胀、翩翩起舞

  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强调多音字的读音

  挨打、挨揍、挨挨挤挤、挨着

  仿佛、佛像、佛珠、佛主

  3、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荷花的什么?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句子“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1)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2)从“赶紧”一词看出“我”想看荷花怎样的心情?(急切)

  (3)带着急切的感情读

  2、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说说描写了荷花的什么?从哪句话读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以及荷花荷叶的颜色。

  (2)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露、伸……)

  为什么用“冒”字?(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3)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想象他们都会有怎样的姿势?

  (4)师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为什么把一大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这是活的画。)

  (3)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3、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4、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

  5、朗读第二节,再读第三节。

  (1)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2)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语文教案:荷花6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读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

  2、激情再读。喜欢这荷花吗?带着喜爱之情再美美地读一读。

  3、引读第1自然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让我们也跟随着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边看一看吧。

  二、品读

  1、打开书,用心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板书:叶 花】

  3、我们先来看看荷叶吧。【出示句子】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荷叶怎么样?从哪些词儿感受到的?

  (2)交流:

  A、大

  ① 指名说。(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挨挨挤挤。

  ② 你来读好这个词。评:哦,这真是一片挨着一片啊。

  ③ 再指名,评:哦,这是一片挤着一片哪。

  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呢。

  啊,还一片叠着一片呢!

  ④ 可真多啊!一起读——

  ⑤ 指名读句子。

  ⑥ 这荷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B、绿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碧绿)是啊,绿得鲜艳,绿得发亮,多美呀!

  ③来,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C、(大、圆)

  ①你还觉得荷叶怎么样?

  ②指名说。(又大又圆)用你的朗读把这又大又圆的荷叶展现在我们眼前。

  (3)这就像杨万里诗中所说的,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4)碧绿的荷叶一张紧挨着一张,铺满了整个池塘。怎能不说它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呢?男子汉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男生齐读)

  此时正值清晨,那荷叶上还滚动着晶莹透亮露珠,好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怎能不说它美呢?女生一起读读吧!(女生齐读)

  4、赏荷花

  A、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引读:白荷花——。【出示句子】

  (2)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啊?

  (3)那么,这句话可以改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吗?自己对比着两句话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一下。

  (4)指名说。想想,怎样地长才能叫冒?

  (使劲地长、不停地长、迫不及待地长)(随机指导朗读,评:看,这一朵白荷花冒出来啦。∕这一朵也冒出来啦。∕又一朵冒出来了。)

语文教案:荷花7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能仿照课文“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写一段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你们见过荷花吗?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莲蓬花骨朵饱胀舞蹈蜻蜓昨夜好梦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找出文中的多音字,进行辨析组词。“挨”、“骨”“好”

  3.自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4.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便被荷花的清香吸引着前往观赏。

  第二自然段:“我”所看到的荷花。

  第三自然段:“我”对荷花的赞美。

  第四自然段:作者为荷花的美丽所陶醉,以至觉得自己已经化作荷花。

  第五自然段: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自己是在看荷花。

  5.全文可分为几段呢,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呢?

  第一段(1节):“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便被荷花的清香吸引着前往观赏。

  第二段(2节):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写白荷花的各种形态。

  第三段(3节):“我”对荷花的赞美。

  第四段(4—5节):作者为荷花的美丽所陶醉,以至觉得自己已经化作荷花。指明分节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三、课堂练习。

  1.生写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齐读课文。

  二、新授。

  (一)指名读第一节。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一就”说明什么?(荷花香气袭人,花香飘得很远)

  3.“我”赶紧往荷花池跑去,说明什么?(作者赏花心情急切)

  4.有感情地指导朗读。

  (二)自读第二节。

  1.思考: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荷花叶怎样?用横线划下来。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挨挨挤挤、碧绿、大玉盘”想象荷花的数量非常多,颜色非常碧绿,形状像个大圆盘的荷花开时生机勃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还可以用什么?(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出来?(“冒”反映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荷花虽美,还需绿叶扶啊)引导学生想象:荷花从这些绿叶中

  冒出来想干什么?

  4.荷花什么样的?自由读读这一节,用波浪线划下来。书上介绍了哪三种荷花的形态?(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通过做手势、动作来理解这三种形态(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背诵。

  引导学生想象:荷花的其它不同的形态。

  引导学生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各显其美,美不胜收,作者内心感到无比喜悦,赞叹不已。

  (三)默读第三节。

  1.无论哪一朵荷花都十分美丽,那么满池的荷花什么样呢?

  2.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1)这儿的“画家”指谁?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真大?

  (4)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3.齐读,背诵第三节。

  (四)指读第四节。

  1.面对着满池的荷花,“我”深深地陶醉了,这时“我”有什么感觉?

  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为什么又感觉自己穿着雪白衣裳在翩翩起舞?

  4.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怎样?如果变成荷花又会怎样呢?还有哪些小动物与荷花交流呢?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

  5.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五)引读第五节。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是在

  1.引读。

  2.说明什么?

  三、总结全文。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的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在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背诵课文。

  了解一些古代的咏荷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四、课堂练习。

  1.生写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2.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

  观赏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荷花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与花共舞与虫同语

语文教案:荷花8

  教 学

  目 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梳 理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 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 后

  反 思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语文教案:荷花9

  教学要求: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与课文形成共鸣。

  3、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荷花)

  2、对,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说说你对荷花的印象。

  2、(配乐)师范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指出这句话讲的是什么,归纳作者的观察顺序: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

  3、小组内交流,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未见其形,先闻其香;荷花清香诱人使作者迫不及待的来到荷花池看荷花)

  ②看图,想象荷花诱人的清香,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作者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了荷花池旁,他看到了什么?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画。思考:请你用我看到了······又看到了······还看到了·····把荷花池的景色说出来。

  ②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③师总结:碧绿的荷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这些都表现了荷花的(色彩美板书)

  挨挨挤挤、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出荷花非常(茂盛板书)

  ④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⑤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有两个字用的特别好,你看出来了吗?(冒、露)

  冒写出荷花的活力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⑥齐读冒、露两句。注意重音。

  2、第三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那么你能想象一下吗?他们都有哪些姿势?(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派代表全班交流)

  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姿势,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③重点句: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指点:(板书活)一个活字,写出了多少种姿势呀!它是活的,它随时在活动,它随时在跳舞。作者把它比作一幅活的画,感叹道: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个画家指的是谁呢?(大自然板书)我要说,这个作家也真了不起,寥寥数语,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活的画。你来找找,课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荷花池的活?(挨挨挤挤、冒、露、饱涨、马上要破裂······)

  你来想象一下,荷花的活还能表现在哪儿?(放录像启发)

  ④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大自然的画儿吧!齐读课文二、三自然段。(配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站在这么美的画儿前,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是作者看荷花的感受。(板书化为荷花)

  ②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化成了这荷花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你想想一下,当微风吹来的时候,你会怎样?当风过了之后你又会怎样?蜻蜓会告诉你清早飞行的那些快乐?小鱼会告诉你它的什么好梦?还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③让我们扎上想象的翅膀,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咱们看看谁读的最好!自己练习一分钟。

  ④作者被荷花的美陶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会过神来,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四、体会课文,抒发情感

  1、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齐读课文,把你对荷花的感情融进去(配乐)

语文教案:荷花10

  【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荷花淀》,学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案-《荷花淀》。

  2.体会景物描写烘托氛围,使情与景自然融在一起。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席篾(miè) 奔(bēn)

  2.内容主旨

  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来”到“上船走了”),夫妻话别。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①个层次(“月亮升起来”到“丈夫还没有回来”),写水生嫂在月夜编席,等丈夫归来;第②层(“很晚”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写水生夫妻话别;第③层(“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写水生嫂和乡亲们送水生参军。

  第二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探夫遇敌。这部分也可分成三个层次。第①层(“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写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第②层(“到了马庄”到“又唱起来了”),写她们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复杂心情;第③层(“她们轻轻划着船”到“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写她们遇敌后,巧妙、勇敢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第三部分(“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到“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助夫杀敌。第①层(“她们向荷花这里摇”到“不久”),写妇女们在荷花淀与丈夫巧遇和游击队伏击的情况;第②层(“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写妇女们经受战斗锻炼后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层(“这一年秋季”到结尾),概述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

  这篇文章以清新的格调,诗歌般意境展现战争时代人物心理,社会风貌,作为小说,可称为别具一格,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荷花淀》》。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小说不追求离奇的情节。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采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操。

  3.写作手法

  ①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几位青年妇女,作者没有介绍她们的相貌、姓名,但是她们勤劳、纯朴的本质,她们爱国、爱家、爱亲人的真心都跃然纸上。文中话别一场是最精彩的,作者用自然、真实的语言表现出水生嫂,这一农村妇女的大义。胜利歼敌后,妇女们与民兵战士的一场对话也很有代表性。战斗胜利了,水生没有对妇女们说一句话,而是奋力去追那盒饼干。然后吆喝着说“出来吧,你!”“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当小队长询问他,这些妇女是不是他们村的时,水生仍没好气地说“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语气比前一句强调得多,但不满与批评的情绪溢于言表,但就在这一句好似轻视的.话语后,水生将那盒饼干丢在女人们船上。这处对水生的言语、动作描写,将他积极上进,以战事为重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但同时那丢饼干盒的动作,又真实地勾画出一个细腻,深沉,热爱亲人的血气男儿的形象,这形象让人感到可爱可敬,又真实动人。

  ②景物衬托了全文的气氛,也烘托了人物性格。

  文中多处景物刻画,将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尽言纸上。文中还有多处细小的景物描写,如妇人们划船探夫的路上有一段对菱角的描写“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这一处写得嫩小,又充满生机的菱角,给人一种平静又安祥的生存的快感,与当时妇人们欢乐、期盼不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的氛围,但紧接着就是遇敌的紧张。文章有张有驰,很吸引人。

  【重点语段研读】

  课文开篇,夫妻话别一场。

  文章开篇描绘是一幅美妙的月夜编席图,在银白的月光下,一位俏丽的小媳妇坐在洁白如云的席子上,手指灵活地编动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这幅图画是如此静谧、安祥,让人无法忘怀,生活的美好,家乡的美好,亲人的美好,这一切却又偏偏发生在生死话别的时刻。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就深深唤起读者对祖国、亲人的热爱之情。就在这恬静的月夜,水生夫妻话别。这一场话别中有一处很精彩的动作描写,水生没话找话地搭讪了半天后,终于小声说出了重要的话“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串动作描写,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水生嫂内心复杂的、又激烈的感情,没有哪个女人愿意离开丈夫,尤其是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他关心国家的危难,水生嫂是深知丈夫的选择是正确的,她虽未说一句话,但这位妇女内心的爱、内心的焦虑、内心的豁达都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解题指导】

  参见【课文解析】和【重点语段研读】。

语文教案:荷花11

  一、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二、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三、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四、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

  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

  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

  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

  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

  2.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

  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

  二、归结主题: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刘卫)

  教案点评:

  1.安排两教时。

  2.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3.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

  4.利用多媒体音像带,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写出故事梗概。

  探究活动

  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

  何宗弟

  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偏重理科,大多逻辑思维较强,而形象思维较弱。他们长于判断、推理、证明,思考问题条理清楚,而不善于描写想象,不善于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对于一个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来说,两种思维应均衡协调地发展。这样,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猜读续写是开发和增强形象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猜读就是阅读语文课文的部分内容后,掩卷沉思,猜测、推断其后的内容;续写就是对猜读的结果整理加工,形成文字,接续在阅读部分的后面,使前后两部分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篇新文章。

  猜读续写活动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课文。选出的课文从文体上说可以是小说、戏剧,也可以是散文、就事论事的议论文;从内容上说应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有猜头、有写头;从语言上说应是比较通俗、浅显的。总之,所选的课文应和学生的认识和语言水平相接近。

  例如,高二时,我选择孙梨先生的《荷花淀》进行猜读。《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时期的历史,学生一般比较熟悉,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从电影、电视、小说、课堂及大人的口里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不少情况,而且该小说语言朴素平实,适合作为猜读续写的原材料。

  第二步是确定阅读的文段(猜读点即含在其中)。阅读的文段一般在篇首,也可包括篇中,应能开启后文,启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文思。

  学习《荷花淀》时,我们确定该文第一节开头到第16自然段(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到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为第一个阅读段。第二节开头到第23自然段,即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快摇!为第二阅读段。这两段都提出了矛盾和情节发展线索,为猜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为想象的展开准备了广阔的天地。

  第三步组织猜读和续写。读是猜的基础和前提,是走进阅读段中去,写则是猜的提高和完成,是从阅读段中走出来。

  猜读前要补充文章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明确的猜读要求。

  猜读《荷花淀》前我们先向同学介绍了孙犁小说的特点、该文的写作背景,并补充说明了水生家庭的构成情况。猜读时我们要求学生猜想水生嫂听了水生报名参军的话后产生了哪些思想活动,做出了什么反应,故事情节将如何发展,然后把猜想的内容整理成续文,接续在阅读文段之后。猜读时同学头脑中可能出现多种方案,可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方案,而把它形成文章,还要经过反复推敲、加工,作文字上的处理。由于选文对路,可猜性强,同学的文思被激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续文。对于水生参军的事,有的写水生嫂满口豪言,全力支持;有的写水生嫂感情复杂,又想支持,又怕出事;有的则写水生嫂坚决反对,吵架怄气,最后水生不得不把老爹搬出来做水生嫂的工作;当然也有和课文的写法接近的。对于归途遇敌的事,有的写几个妇女把船摇到水道狭窄处,弃船而行,鬼子大船过不去就跳下小船来抓花姑娘,妇女们潜水过去掀翻小船,不识水性的鬼子全部落入水中淹死;有的用了误会法,说追来的鬼子并非鬼子,而是水生他们装扮的,原来他们要去执行一项任务;有的则写妇女们潜入水底,设法凿破敌船,鬼子随船沉入水底;还有的写水生嫂掩护几个妇女脱险,而自己光荣牺牲。当然也有和课文处理方法相近的。

语文教案:荷花12

  《荷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观察想象的同时,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教师主导解难与点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提炼实践活动。是师生互相参与,评价,探讨与交流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无需要教”和“无师自通”的效果。

  设计特色:

  以“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以引导和更改为教学主导思想。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强、自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有所创新与评价。

  教学范文实例:《荷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扣住“荷花”的独特之处。

  1.设疑。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它们一般生长在哪儿?生长在水中的花儿可否见过?

  2.揭题。激趣,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板书“莲蓬”)

  好!在这孟夏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画卷,一起欣赏给你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洁所倾慕,所陶醉!

  3.学生互相说一说,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层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能力。〕

  二、略读课文,感悟类容。

  1.精读课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师问: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情况下去看的?(学生置身于情境,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与反馈。玩的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学生A:时间?(清晨),地点:(公园),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老师:板书。闻——清香——看(荷花)

  3.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三、图文结合,理解类容。(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1.精读课文,互动学习。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问:“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同学们细读以下两段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再争议。

  教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

  学生B:“看到了全部绽开的荷花!”

  老师:“是吗?”

  学生C:“老师,应该说是形状各异的荷花!”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让大家听听。”

  学生D:“作者先写叶,再写花。写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大圆盘。写花,分类写。有的已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绽开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老师“说得很好!那位能否把叶子的形状特点和花开的三种类型再简练一下?”

  学生:E(举手):叶子的形状是“密”,形状是“圆”。

  学生F(举手):写花有三种类型;半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骨朵)。

  老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十分恰当!请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说方法将这荷花写得如此神妙,形象,逼真?”

  学生G:“作者写叶时,用运了比喻的手法。”

  老师:点头赞许。

  学生H“:作者写荷花时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老师:点拨归纳。“这两位归纳的真是准确!老师认为作者写得如此传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描写更精彩!清同学们把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或者句子画出来!”(细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

  学生I:(疑问)“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描写荷花的动作还是神态?

  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荷花像大圆盘,荷花挨挨挤挤。”是什么描写?又是什么修辞?

  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神态,既是比喻又是拟人。”

  过渡质疑,学习第3,4自然段。

  老师:“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我们是怎么感想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J:“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

  学生K:“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这碧绿的帐篷下自由的穿梭……”

  学生L:“我想自己变成一名摄影师,留住这动人的瞬间……”

  学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为朋,蝴蝶为友,与荷花永结成姐妹,翩翩起舞……”

  学生全体:(哈哈大笑)

  老师:“说得好,说得妙!此种感想就在下两段,请集体朗读!”

  学生全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4.板书提纲,进行整理。

  5.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6.有感情读全文〔播放视频,再次欣赏荷花的美丽,配乐读〕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正是要让学生自主地融入到文本之中,旨在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从而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感想如何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特别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形象逼真的写作手法,给人以身临奇境的感觉!课后,我们把观察和阅读作为长期的写作素材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题要,转入主题。

  1.质疑,探讨。

  同学们,昨日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对我影响颇深。今天,谁能说说叶圣陶爷爷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把荷花观察的透彻入微?

  学生A:“从高到低,由外到内!”

  老师:摇头,示意不确切。

  学生B:“俯视!俯视!”

  老师:“何以见得?”

  学生C:因为文中字里行间没有“茎”,“杆”的描述,只有“花”和“叶”的写照!

  老师:“有道理,有没有其他意见?”

  学生D:“有,瞧!叶圣陶爷爷站在很高的桥墩上,正在向下俯视池塘里的荷花呢!”

  学生全体:(哄堂大笑)

  老师:点头肯定,再次激发。这种写法在说明中叫什么顺序?(空间顺序)“二位说得均有独到之处,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新发现。”

  图文结合,情景交融。

  老师:谁来先“添加”一笔仰视所看到的情景?

  学生:“我添!我添一笔有关茎的句子!”

  老师:“什么样的茎和杆?说出来!”

  学生F:“笔直的茎和杆!”

  老师(引申):“这时的叶又像什么呢?”

  学生G:“像手!”

  老师:“说生动点嘛!回味一下叶圣陶爷爷写出了叶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H(举手抢先回答)“像……像……像一双…一双宽大的手掌!”

  老师:“比喻的好妙啊!我认为应该说成像一双双暴出青筋的玉掌更贴切!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时的茎和叶连起来又像什么呢?”

  学生I:“像点点白帆……”

  老师(弥补):“像点点的白帆拉起一艘艘绿色的网船!”

  学生(全体)拍手称绝。

  二、鼓励创新意识,提高写作欲望。

  老师:想不到同学们把这“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中芙蓉写得如此绝妙,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学生:“我们能否仿写一下!”

  老师:“好啊!还不快拿出本子动脑动手!”

  学生(全体):发出沙沙的书写声。(老师巡视学生的笔下生花)

  学生1写道:“怒放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黄莲,如典雅文静的小公主,庄重高贵……”

  学生2写道:“含苞欲放的荷花,娇娇滴滴,舞动着它丰满的身姿,露出含情脉脉的睡眼,犹如羞红脸蛋的少女走出沐浴的澡池……”

  学生3写道:“望着这超群脱俗的荷花,我自己仿佛也变得玉肤冰洁,晶莹无暇了!”

  学生4写道:“未绽开的花骨朵像妙龄少女抹上了淡淡的胭脂……”

  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1、我会写: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

  2、我会说:交流有关描写荷花的文章、诗文、体会。

  3、我会做:上网收集相关视频、画面、文字资料、制做有关荷花的网页。

  4、我会背: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试背。

  5、我会种: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可在水盆中养观赏性荷花,体验实践的乐趣。

  〔设计意图:安排此项分层作业,是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更是为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开放。〕

  四、总结要点,归纳整理。

  今天,我们在互动教学中,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共讨课题,留心观察图文,丰富联想题材,在总结写作特点的同时,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今后我们继续学习钻研新课题,新教法。

  五、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与思考: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荷花》一文时,针对学生对荷花的有关情况不是太了解的实际情况,课前鼓励学生自由查找资料,增加感性认识,开课伊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颜色不同,姿态各异的荷花创设情境来激起学生内心向往美的情感,使学生顺利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品赏美丽的荷花。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热情地去读,独立地去读,欣赏性地读,从而发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美,然后利用网络优势,进入情境,让学生在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阅读环境中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和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探究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进行合理想象。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二)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荷花》一文,语言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的感情。我引导学生多层面地了解文本内容,通过欣赏荷花美,品读荷花美,边读边想象荷花美,个性体悟荷花美等方式方法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坠入了文中优美的画境之中,领悟到荷花的神韵,获得了审美体验,反复品读欣赏后,随着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无穷无尽的赞叹充塞于胸腔,他们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一言一语饱蘸着深情,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