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态度作文600字4篇(有关态度的初中作文600字)
有那么一种品质,流传千古,被视为中华的传统美德,它叫做“孝”。在我看来,“孝”也是一种态度。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父亲向我演绎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孝。
依稀记得是从20xx年开始吧,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姑姑在成都,大伯在德昌,然后奶奶唯有我父亲在西昌,所以照顾奶奶的重担全交给了我父亲。
那次,仅仅记得父亲到奶奶家打扫卫生,可是恰恰遇到奶奶病发。父亲当即放下手里所有事,背起奶奶就往楼下跑。可恰恰是天公不作美吧,街上却没有一辆出租车。当时父亲也不知哪来的力量,背起奶奶,迎着街上人们异样的目光,奔向几公里外的医院……我的父亲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诠释了什么叫做“孝”。
还有一段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日子:20xx年10月17日前的那个星期。那个星期从星期二开始,就不见父亲在家,我也无从知道是为什么。直到那个星期末放学后,我才得知,奶奶去世了。而就在这几天里,从父亲得知奶奶病危的那个夜晚,到奶奶被送进灵堂,父亲也从未闭上过眼睛。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我想,就是孝吧!
同样我母亲也不例外。外公外婆身体都很好,所以不想父亲一样,母亲的孝则体现在另一方面。每逢过年过节,外公外婆都会收到母亲的祝福——一件衣服之类的东西。但我去不曾母亲买过如此价钱的衣服给自己。况且,我外公并不是母亲的亲生父亲——我的亲生外公在母亲两岁时就去世了。
我的父母,为我清晰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孝”。他们为他们父母所做的事,令我不得不生出尊敬之心。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孝呢?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剧。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感悟:
有时,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积极主动,我们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人生本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做到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态度决定一切。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会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
有人说,生活很美;有人说,生活很糟糕;也有人说,生活很平淡。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
生活的确需要一种态度,那就是一种欣赏的态度。
欣赏的态度,就是能在平淡中体会快乐,能在逆境中永不退缩,能在困难里充满希望,能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淡泊名利,以一种欣赏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在他的眼里,天是蓝的,云是白的,水是绿的,花是鲜的,草是翠绿的,树林是茂密的,酒是最纯洁的,诗是最纯洁的,朋友是最真贵的……他热爱生活里的所有,生活则回报给他无数精妙绝伦的诗作,千古流传。
张海迪,一个不惧怕命运的坚强女孩,正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给她的一切苦难。她始终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望,她相信命运是公平的,生活里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她把困难当做朋友,把痛楚当作快乐,在失望中寻找希望,在失败中寻找坚强,最终创造了不凡的成就,以自己的奋斗精神鼓舞着千千万万是在生活中的困境中挣扎的人们……
生活,简单却又复杂,美好却又平淡,关键在于你以一种什么态度去看待它。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种欣赏的态度,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做生活的主人,你就必须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分钟,能看到一个人的优点,能看到一件事的有利能懂得每一分钟的意义。
做自己的主人,你就必须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成败得失,能保持一颗简单的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能在成功中汲取经验,能在失败中总结教训。
拥有一种欣赏的态度,一颗简单的心,一份从容的气魄,一种宁静的美,那么生活里,美是无处不在的。
朋友,你是否也有一种欣赏的态度?
在郑州演艺圈里有这么一位老艺术家,多年来在台上他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他就是艺术家王宽。退休后,老人和妻子虽生活清贫,但却陆续收养了6位孤儿。他们对待领养的孤儿非常尽职,首先保证孩子们吃、穿、住,还供孩子们都能上学,最主要的是还教会这些孩子们都有一技之长,令人最值得敬佩的`是,孩子们的手艺可都是王宽爷爷亲自传授的,如今他们一家子都能组成一个小戏班子。
我认为,王宽爷爷能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不是因为他收养这么多孤儿长大成人,使我感动更多的而是因为他在自己古稀之年,发挥余热,将自己一辈子的才艺特长毫无保留地教给这些素不相识的孩子们,并使之发扬光大。他含辛茹苦的十六年里,传递的是一种无私的温情。
王宽爷爷教孤儿们学艺的事情使我联想到了自己学琴,还有周围很多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条件肯定大大优越于那些孤儿们,可为什么我们学艺的路大部分人都会越走窄呢?坚持一门手艺对我们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常常以各种理由推辞练习,虽然家长、老师常说有一技之长长大了是一种福,然而我们这些没吃过苦的孩子们哪里会想这么多呢?今天看完这个故事我感到有种莫名的内疚,我已经六年级了,不再是懵懂的孩子,跟那些孤儿相比,我的学艺之路太过被动,该给自己敲敲警钟了,学习一门技能都是为自己将来,不能荒废了自己的前程。
还有一方面,我想王爷爷肯定是一位特别有爱心,且有耐心的人,他培育的孤儿们都能上大学,走上社会后也能个个自食其力,这肯定跟王爷爷的平时教育诱导分不开。我提议爸爸妈妈们也应该向他学习,王爷爷这么忙,为生计奔波还抽空亲自教6个孩子学艺。我想我家长们肯定也有着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愿,可为什么徐老师每次布置要家长协助的活动或作业时,结果总不尽人意。试问,家长是都忙于生计,还是不愿和自己的小孩一起加油呢?
王爷爷的事迹告诉我们,有种关爱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