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蜡烛点起3篇(把蜡烛点亮)
在晦暗中,偶然的诞生在爱哭的蜡烛上,那玲珑的小火苗霎时发扬光大,照耀了每一个角落,温暖了每一人的心。看到了希望的光,莫名其妙的.欢喜及雀跃于是顽皮的在我的脑中打转儿。蜡烛点起,散发光与热;蜡烛点起,散播温暖和爱,我们要尽一己之力,实际付出并传播我们那爱的光芒,让社会充满光和热。
光与热,北欧人们格外珍惜,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冬天,仅有的短暂且凉快的夏天能让他们体会太阳神伟大的福音。我们却天天享受着阿波罗洒下的金粉然而不知饮水思源。这样的我们不知珍惜,也不知何谓真正的蜡烛所散发出的光。你知道吗?当空气中洋溢着幸福,当这世上弥漫着温馨,我们将发现处处皆温情;当黑暗中 缺少了热火的温暖,当无助时缺乏了他人帮助的双手,我们便觉得身陷泥淖,痛苦不堪。原来世上需要蜡烛和火苗的人多如恒河沙数哇,点着快乐的蜡烛,吃着美味的蛋糕,我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特里萨修女说:“我们不能做大事,但我们能以大爱做小事。”就算是微薄的捐献,小小的帮助,她以心中的大爱点亮了无数的蜡烛,不管是残缺的蜡烛,不管是伤心的蜡烛,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就是快乐的蜡烛。
我喜爱蜡烛,当蜡烛点起,我们要欢欣,我们要觉悟。暮鼓晨钟,警世的点醒,我们要四处燃烧心中的蜡烛,因为它像冬阳,适时而温暖;它如花香,芬芳而怡人。
光和热、爱与希望、情意和幸福、快乐和欢欣、感恩和惜福,我从短小蜡制的芯,从它散发出的热,得到莫大的祝福及领悟,我们必须四处创造点起蜡烛的机会,这也正是莘莘学子课业之外所应当学习的吧!
在三十年前的九月,一个静谧的夜晚,点点流星划破苍穹,带着一道道耀眼的金辉。天使乘坐着流星马车,把你带到了人间——我的母校,城邹市第四中学。没有啼哭,没有吵闹,而是以一朵绽开的微笑,默送渐行渐远的天使,淡定、自若,全然不像一个新生的孩子。伴随着黎明的曙光,你热情地张开双臂,迎接一个个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学子们。也就是在这一刻,注定了你的不平凡;注定了我们将在你那双丰满的羽翼上,去知识的殿堂里翱翔……穿越时空的遐想,回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伏在窗前,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您生日的脚步,仿佛已然到了那一天。
在20xx年的9月1日,天空下了一场满是菠萝香奶的梦幻雨,落在地面,汇积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三支粗粗的红蜡烛(象征着母校三十周岁的生日),俏皮地跳着生日舞曲,只等人们把它点燃……
第一支蜡烛
曲终,我拿起哆啦A梦的魔法棒,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第一支蜡烛。透过烛光,我看到了母校那历经沧桑,饱经风霜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过去。
三十年间,多少城邹市的高考状元曾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又有多少四中的英才远渡重洋去留学。卢璇、刘冬、王暄、罗守峰、郝金萍、张宁、孙蕾、杜望春、孙谦……这一个个四中的骄子,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永恒的榜样。
三十年间,多少希望在这里放飞,多少荣誉在这里诠释着四中的辉煌!“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单位会员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虽然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但是这一个个不胜枚举的荣誉,却足以见证四中三十年来的成长历程呀!这一个个荣誉,就像一枚枚精致的贝壳,记载的是历史,奉献的是美好。
三十年间,多少“桃李”鞠躬尽瘁,多少“园丁”呕心沥血。这三十年,造就了一支多么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四中简介中,我们明确地看到:“在140位一线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达95%,中学高级教师46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61人,省、市优质课执教者76人,教学基本功获奖者32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师们,难道我们不应该引以为豪吗?
三十年间,多少旧貌换新颜,多少“古板”添情趣。“知识长廊”给我们以文化的熏陶;“绘画展栏”给我们以艺术的启迪;高大的教学楼给我们以建筑的灵感;新颖的校园杂志给我们以文学的种子;“舒心园”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过街天桥使我们来往更方便;校园雕塑奉献给我们勤奋的态度;花草树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感悟……
光阴荏苒,三十年转瞬即逝。怀着留恋,怀着向往,带着斑斓的情愫,带着丰富晶莹的心灵,母校迎来了她美丽的今天。
第二支蜡烛
乘坐着潘多拉的宝盒,我从三十年前回到了现在。怀着崇高的敬意,我点燃了第二支蜡烛。渐渐地,我的目光与光明交融,交融……
漫步在优美的校园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我感受着今日四中的风采:美轮美奂的教学课件,畅所欲言的趣味课堂,妙趣横生的课间生活,催人泪下的情感教育……如果把高中乃至以后的教育比作一座高楼,那么,初中的教育则是至关重要的地基,楼愈高,地基便愈要牢固。如果把初中的生活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母校是树干,老师是树枝,我们是随着微风摇曳的叶片,贪婪地吮吸汲取着母校的营养;而母校,则深深地扎根于土壤,默默无闻,只为完成那神圣的职责;而老师,则是我们知识的传递者,从不索取,也不图回报,真正演绎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动人乐曲。
在成长的摇篮里,有母校的关怀,有老师的抚慰,我们,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第三支蜡烛
点燃第三支蜡烛,驾驶着波得潘的魔毯,我再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母校的未来。
此时,母校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欣慰地微笑着。我们——这些她的孩子们,众星拱月般地把她抬起来,抬得好高好高。
在未来的母校,我看到了一流的教学设施:黑板是声控的,电器是太阳能发电的,地板是草丛般的,玻璃有的是仿荷叶的——出淤泥而不染,有的是仿莲藕的——藕断丝连,大门是指纹识别的,楼梯是超音速的,桌椅是无碳的,就连花朵都是最新培育的新品种,充当了扩声器……仿生学,低碳,环保,运用得恰到好处。
“你们的学校可真是超科技。”波得潘投来赞许的目光。
“那当然!这都是她的学子们设计的,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呢!”我骄傲地说。
“要是在魔法城,这都可以算得上是贵族学校了。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魔法简直都不能与此相媲美。”
“哈哈,真的吗?”我嫣然一笑,心中满怀的是激动。风雨过后,学校如向日葵般,欣然仰望着太阳,吟唱着属于她自己的畅想;原来,仰面,会如此之美好。
……
告别波得潘,告别他向远方驶去的身影,夜暮已降临。那天是5月31日,我的生日。我彻夜未眠,站在天边的我望着朵朵繁星翘首企盼,终于,她们来了,安琪儿带着双子座的流星雨来了。听外婆说,在生日那天如果下起流星雨,愿望就会梦想成真。双手合十,徜徉在夜色中,我许下了生日纯真的心愿:希望母校的明天更美好。睁开双眼,发现流星雨已载着宿愿来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