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老师备课的教案

2024-01-17 16:07:46综合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老师备课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有关瀑布的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声音很大,景色很美。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

  板书课题

  瀑布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感受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生字。

  pù dié tān bān yù chèn ping wù sōng zhàng jiǎo zuò chén

  瀑叠滩般喻衬屏雾松丈脚座尘

  ①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②开火车带拼音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③教师正音,衬着(chèn)

  ④去拼音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⑤教师相机抽读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二)学词

  1.出示词语。瀑布叠叠的浪岸滩这般比喻衬着珍珠的屏如雾松林千丈青山脚下一座如尘

  2.学生自由读。

  3.开火车读。(读正确的学生跟读)

  4.教师相机点拨。

  5.男女分读。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难词点拨。

  如烟、如雾、如尘——像烟、像雾、像尘。

  千丈青山——很高的绿山。

  【设计意图】

  通过学语言,达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

  (三)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生字,同桌交流写法

  2.自学写字(步骤:读一读字音、想想生字笔顺、提一提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尘”小字中间是竖,两边是点

  4.描一描,写一写。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主观察、临写、交流与教师范写相结合,提高写字效率和写字能力。

  三、熟读感知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教师范读

  3.学生再读

  4.班内抽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同桌互读

  6.班内展示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感知内容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瀑布的全身()衬着(),仰望瀑布它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如(),如()。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内容。

  板书设计:

  瀑布衬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

  本文共有( )个小节,瀑布的声音好像( ),又像( )。瀑布的全身( )衬着( ),仰望瀑布它像( ),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的如( ),如( ),如( )。

  【设计意图】复习检查,既可以反馈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本节课做好准备。

  二、专项训练——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进行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的专项训练。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一小节,练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

  2.说一说: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联系文章同桌互相帮助解答,说说自己的看法。

  3.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并画出“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二)同桌讨论

  (三)组织全班交流

  (四)教师点拨

  1.(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再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3.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4.像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叫他比喻句

  (五)小组小节练习找比喻句

  1.小组自读

  2.同桌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找比喻句的方法,为今后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

  三、展示检测

  1.有感情朗读诗歌中的比喻句。

  指名读,集体读。

  2.同桌互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既锻炼了孩子的朗读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板书设计

  瀑布

  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全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仰望: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有《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三个儿子》|《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和语文园地六组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写课文。“诚信、孝敬父母”贯彻始终。寓优秀的品质教育与生动有趣的课文中,既有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心理描写。

  《画家和牧童》是一个优秀历史的故事,讲述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向牧童学习。

  《我为你骄傲》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是一个常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

  《三个儿子》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9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

  3、学会宽容、学会承担责任,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也要谦虚谨慎,懂得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重点是目标1、2、3难点:目标3

  四、教学方法:

  结合插图、读议结合;指导默读、读中悟理

  五、学习方法:

  默读、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投影仪、生字词卡片

  七、教学时间:

  12——14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3

  一、单元主题:

  这一单元以“春天里的发现”为主题。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第四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二、单元内容: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认识47个生字(课文中38个,语文园地中9个),书写39个汉字。

  三、教学建议:

  1、整体把握,合理组合。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李云龙老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文中强调道:“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找春天》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P10页课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有层次,读有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这种差异的存在。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鲜空气,享受着春风轻轻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颜色,细听到处有春的旋律,在这样的大自然中再来学习“春天的发现”这一组课文,学生的体会更多,感受更深,。

  四、教学例举:

  在主题整合思想的指导下,可以把本组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进行了重新组合:

  1、整体感知。利用媒体播放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在谈话中畅述自己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学点什么吗?”的问话把学习目标的确定抛给学生自己。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动,学几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曲,举办一次春天的诗歌朗诵会。”等内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读本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2、重组教材。整体感知后可以和学生一起根据他们自定的学习内容,重新编排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春天的发现”这一单元的学习流程:(一)学课文1和3,组织学生“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寻”春天包括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踪迹(春游活动)和“宽带网”中要求的上网寻找春天的花。“说”春天则是“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学了课文,参加了春游活动后看到的春天里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写”春天,是本册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写话练习,低年级写话,重在激发学生的练笔兴趣,从说到写,要有个过渡过程,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怎么写,理一理写作的顺序。写好后一定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如果能够在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意识和习惯,那就更好。最后定稿的作文可以在展示台中加以展示,并且把阅读对象从教师、学生扩展到家长。(二)学古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学习古诗前布置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儿歌、散文等,学完古诗后举办诗歌朗诵会,学生可以背古诗,也可以唱唱春天的歌曲。(三)学课文4,参加植树活动,展示收获。学习课文《小鹿的玫瑰花》,结合植树节种花植树,装点校园和自己住的小区,并把自己写的春天,画的春天,以及摘录的春天的词、句、文章通过“展示台”展现给同学欣赏。(四)学习“语文园地一”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3、部分体验。这里就《小鹿的玫瑰花》一课谈谈教学预想。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的表层,小鹿栽下玫瑰花后,由憧憬到失望,从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人文思想,正如“语文园地二”读读背背中的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学时,可以适时出现这句话,让学生读读背背。

  课文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但要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快乐也是快乐,对二下的学生来说,仍然有些难度。虽然有些难,但通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到,在这里,“情感体验”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花骨朵”是词语理解的一个难点,最好借助实物——盛开的玫瑰和还是花骨朵的玫瑰,让学生直观感知。“一瘸一拐”是字音上的难点,要注意读准。

  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鹿弟弟说的两句话。对照着一读,学生心中自然设疑:为什么鹿弟弟一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有了疑问,也就有了进一步朗读课文的欲望。这里,理解“白栽”的意思是个关键点。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联系生活经验来加深理解,如刚洗好的衣服又掉在地上,叫“白洗”,这样的词学生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白写、白跑……这时,可以让学生体验:每当你白做一样事情的时候,你心里会怎么想?这样一迁移,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小鹿他们辛辛苦苦栽了玫瑰却没有看到的惋惜的心情。有了这样的体验基础,要读好鹿弟弟说的话,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体验随着理解的深入也不断深化。甚至让学生融入到角色里面去。朗读黄莺的话时,让学生做黄莺,说一说为什么见了玫瑰花就想歌唱,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黄莺的快乐;朗读微风的话时,让学生想象微风一路上会遇见哪些小伙伴,然后创设对话的情景,体验并且用朗读来传递微风的快乐。在这般体验的基础上,再拓展想象: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会说些什么?给学生搭建了平台以后,学生的思维也会展开自由的翅膀,他们会说:一只小蜜蜂飞过来,他说,小鹿,我采过玫瑰花的蜜,可甜了。我一喝,都快醉倒了。通过层层深入的体验,学生感受到了玫瑰花给别人带来的幸福之后,自然就明白了“玫瑰花没有白栽”的道理。从而领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义。

  课后有一个“演一演”的要求,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课要书写的生字有12个之多,可以分散在课文教学中随机识字,避免写字过程的单调和时间过长的问题。例如:通读全文后,学生了解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后,及时指导“弟、哥和骨”三个独体字的书写,又如:“渐、谢、微”三个左中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学生体悟黄莺、微风和小鹿的对话之后随机进行书写指导。而“抽、拐、浇、终、静、躺”6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可以放在课文学完后集中教学,便于学生掌握书写规律。

  4、整体感悟。学完这一组教材后,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回顾交流,可以通过师生间或生生间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回顾学习得失,并组织课外拓展。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4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12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12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群、旗、铜”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教学难点】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滩”“艘”等7个认读字,会写“园“孔”等10个会写字。认识数量词描绘的场景。

  2.学习生字,写好“群、旗、铜”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1)(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

  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

  二、指导看图,认识场景

  1.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谁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地方的场景?每个小节有几个数量词?写了那几件事物?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分别出示场景图。

  (课件出示2——5图片: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

  让学生结合图画,结合生活积累,认识场景。

  每个小节介绍了四个数量词,四个事物。

  (课件出示6—9图文)

  海边的美景:数量词:一只、一片、一艘、一条

  事物: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美丽的田园风光:数量词:一畦、一块、一方、一座

  事物:秧苗、稻田、鱼塘、花园

  山区美景:数量词:一道、一孔、一丛、一群

  事物: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学生活动场景:数量词: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事物: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

  三.图文对照,识字识词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生字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

  1.分别出示,逐行认读。

  (课件出示10)

  滩、军、舰、帆、巾、铜、领、孔、园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滩、军、舰、帆、巾”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铜、领、孔、”的都是后鼻音;“园”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范读或领读。

  (课件出示6——9图文)

  让学生借助图画认识词义。

  可在图上认一认,说一说有关事物的特征。

  2.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谁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

  请小朋友开火车读,好吗?(小组内开火车读)

  四、写字指导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生字“群、旗、铜”。(板书:群、旗、铜)

  2.(课件出示10):出示“群、旗、铜”动画笔顺。

  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5.投影展评,进行写字修正。

  课外作业新设计

  1.你能写出带有下面偏旁部首的字吗?看谁写得多。

  写带有“钅”的字:()()()

  写带有“阝”的字:()()()

  2.查查词典,搜集带有数量词的词语,写在下面。

  3.大自然真美啊!让你的'父母带你去野外走一走,仔细观察,把你找到的数量词说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1.写带有“钅”的字:铜铁钱

  写带有“阝”的字:队阳阴

  2.带有数量词的词语: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树林

  一匹马一只羊一朵白云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说出数量词并利用数量词说出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课件出示11)

  出示数量词语: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畦、一块、一方、一座、一道、一孔、一丛、一群、一面、一把、一群、一片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个场景图,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

  你会用这些量词再来修饰什么事物?仿写一下。

  3.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这组是写海边的美景。(课件出示12: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只)小鸟一(片)树叶

  一(轮船)一(条)毛巾

  (2)第二行:这组是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课件出示13: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畦)菜苗一(块)红布

  一(方)山水一(座)大山

  (3)第三行:美丽的山区风景。(课件出示14: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道)数学题一(孔)山洞

  一(丛)青草一(群)大雁

  (4)第三行:学生活动的场景。(课件出示15:文字、插图或音像)

  我还会仿写短语:一(面)镜子一(把)小刀

  一(群)山羊一(片)树叶

  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开放课堂,语言实践

  采用多种途径,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些场景,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1.练习造句

  (1)自己从课文中找一个数量词短语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四幅场景图。(课件出示2——5四幅场景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指名说,比赛说。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数量词,认识了很多事物,我们会用词串造句。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搜集表示数量的词语。

  2.说一说,看谁说的多:

  一()鱼塘一()稻田一()石桥一()翠竹

  3.选一幅图或观察周围的景物,找一找数量词。

  答案:

  1.描写数量的词语:

  一朵一页一轮一本

  一杯一台一件一张

  2.例如:

  一(块)鱼塘一(片)稻田一(座)石桥一(片)翠竹

  3.略。

  【板书设计】

  识字1

  一只、一片、一艘、一条海边美景

  一畦、一块、一方、一座田园风光

  一道、一孔、一丛、一群山区景象

  一面、一把、一群、一片学生活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5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

  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四、再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点拨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描写的美景。

  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集中识字

  1、展示“苹果”卡片,让学生自由读,自我检查。

  2、展示自我认读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认识18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文,拓宽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调动大家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

  火车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见过火车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今天,咱们一块来学习有关火车的故事。(板书:火车的故事)齐读课题

  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再读两遍。

  3、师生开火车读课文。

  4、学生评议

  5、指名读课文思考:看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

  (4)读读第二到第五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三段

  (1)理解朝发夕至

  (2)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画,帮助理解。

  (4)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儿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5)指导朗读,读出赞吧佩服的语气。

  4、学习第4段。

  读全文,巩固练习

  四、课内升华,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交流、汇报

  1、小组为单位,把你设计的新型火车向大家汇报。

  2、对设计进行鼓励,表扬。

  二、识字练习

  1、开展我是识字小能手活动。

  2、给字扩词。

  三、写字指导

  1、说明每个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仿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备课教案7

  [目标预设]

  1、认写本课生字。认识比喻句。

  2、通过搜集瀑布等有关水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资料

  2、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互动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搜集的有关瀑布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认读生字。

  1、同桌互读互评。(是否读准、读通)

  2、指名逐节读文。

  3、认读生字。

  4、在文中找生字的朋友,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5、齐读词语

  6、齐读课文。

  三、初读感知,认识比喻句。

  (补充:①“一道白银”指的是;②如烟、如雾、如尘。)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

  2、复习词语,(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齐读课文。

  二、美读诗歌,感悟诗境。

  1、同桌互读互评。

  师: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个师生诗歌朗诵会。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呢?(生:好了。)那你就挑自己读得的一个小节,读给同桌听听。同桌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哪个地方读得不好,你就给他提提建议。

  2、学生展示读。师生评议,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感悟诗境。

  ▲教学过程预设:

  师:为了朗诵会的成功举行,我们先互相听听是不是把每个小节都读好了。谁愿意把第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①第一小节:感受瀑布的声音之美

  生1:(读第一小节)

  师:谁愿意当小评委,给他评一评。

  (指名评议)

  师:瀑布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瀑布的声音)

  师:第一小节里说这声音好像——

  生: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我们班哪些孩子到过海边?浪涌上岸滩的声音,你们能学一学吗?

  生:哗——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竖起机灵的小耳朵,展开想像的翅膀,想一想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播放瀑布的声音)

  师:下面,就让我们在瀑布的轰鸣声中,再次读读这两个比喻。

  (女生读,男生读)

  师:听到这样的轰鸣声,你最想干什么?

  生:快一点去看看瀑布是什么样的!

  师:我们就听着瀑布的轰鸣声,怀着想早点看到瀑布的急切心情读读第一小节。(齐读第一小节)

  ②第二小节: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师: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让人急切地想一睹它的真面目。我们继续往前走,请看第二小节,谁来读?

  生:(读第二小节)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该生自评后,再指名评议)

  师:老师听出来了,“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一句,你把两个感叹号读出来了。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因为作者看到瀑布很激动。因为……

  师:联系上句和第一小节,想想,还有什么原因,让作者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

  生:第一小节讲作者只听见瀑布的声音,急切地想看到它的样子。现在“山路忽然一转”,就一下子看到了瀑布的全身。

  师: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谁再来读读一、二行的诗句?(指名读,再齐读)

  师:这“瀑布的全身”到底是什么样的?请看大屏幕。

  (课件:白色的屏幕上只出现一条瀑布)

  师:你们能看出这瀑布很美吗?

  生:看不出来。

  师:再认真看——(课件:瀑布的背景渐渐变成了“千丈青山”)

  师:现在,你觉得瀑布美吗?

  生:太美了。

  师:是啊,雪亮的瀑布在千丈青山的映衬下,好像一道白银,是那样的光彩夺目。这就是“衬着”。

  (课件:出现“衬着”,生齐读;再出现整句话“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生有感情读。)

  师:我们一起读第二小节,把这般景象的美读出来。(生齐读)

  ③第三小节: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师: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多迷人的景象,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它吧。请看,我们来到了瀑布脚下。(课件:瀑布的`录相)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有什么感觉?

  生:兴奋、激动、陶醉……

  师:景物一样,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自己读第三小节。

  生:(自由读第三小节)

  师:谁愿意到瀑布脚下来读?(指名上台读,边播放瀑布的录相)

  师:同一节诗,刚才这几个同学读出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语气。下面,让我们一起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3小节。

  师: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这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创设语言情境,帮助理解)

  一阵阵微风吹来,吹散了珍珠帘,飞沫慢慢上升、飘舞,漫天浮游,如同轻烟;又渐渐扩散、弥漫,一切若隐若现,好似薄雾;再过会儿,终于化作尘埃,纷纷飘落……

  师:这是何等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站在瀑布——让学生反复读,体会这种情境。

  (看有瀑布视频和文字的课件,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①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②瀑布的声音好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③雪亮的瀑布在千丈青山的映衬下,好像一道白银,是那样的光彩夺目。④)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

  三、吟读成诵

  1、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把整首诗美美地读一读。(看书齐读)

  2、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相信我们的诗歌朗诵会一定会很成功。下面,我宣布,山霞中心小学202班师生朗诵会正式开始。

  (看有文字和瀑布景象的课件生配乐齐读)

  3、同学们的朗读让老师陶醉了。谢谢大家带给我这么美的享受。愿意再让老师享受一次吗?

  (看只有瀑布景象的课件配乐齐读。)

  4、读着读着,我们就把课文背下来。同学们朗诵完了,该轮到我了。我试试能不能也给你们带去美的享受。

  (师配乐朗诵,生边听边观赏课件)

  5、这就是叶圣陶笔下的瀑布,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李白描写瀑布的那首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诗人李白描写的瀑布是那么气势雄伟,而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瀑布是那么秀美,可见瀑布是千姿百态的。在我们祖国,在世界各地,还有着许许多多的瀑布,孩子们想不想看一看?

  四、拓展延伸

  1、欣赏中外名瀑,师简要解说。

  2、师小结:大自然赋予我们伟大的奇观,让我们发自内心地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吧。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瀑布》给家长听。

  2、说说:大自然还创造哪些和水有关的伟大奇观呢?请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板书设计:

  听见:浪风

  瀑布望见:白银伟大的奇观(赞美、热爱)

  仰望:珍珠的屏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