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项目建议书3篇(项目建议书模板范文)
一、xx初级中学基本情况
xx初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位于xx省西宁市xx县政府所在地xx镇,因学校条件所限,长期依附于xx一中院内。学校现有学生1596名,24个教学班,教师86名。招生范围包括xx镇(县城)和周边10余个行政村的三分之二的适龄学生以及本县招生范围外(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外州县的少数学生。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过多,班容量大(平均班额为67人,至20xx年初中教学班每年级将达到10个班,含六年级总共为40个教学班,远远超过了初中班容量40~45人的有关规定),增加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现有校舍无法满足教学用房的需要,也严重影响到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县政府《xx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把原党校改建成xx初级中学。
二、xx初级中学教学楼建设的必要性
1、改善现有办学条件的需要。xx初级中学分设后,原校内1500m2办公楼、餐厅等基础设施可继续使用,但教学楼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新建教学楼,才能实现改建xx初级中学的计划。
2、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趋活跃,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人口聚居在此。相应地适龄少年人数也将随之增加。新建教学楼,将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接受初中教育的物质条件。
3、科学管理学校的需要。根据有关教育专家的分析和实践证明,普通中学班容量在40~45名为宜。目前平均班额为67人,远远超出了规定班容量,这既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增加了较大的难度,也不符合教育规律,新建教学楼,可为彻底解决这一现象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4、巩固已有“普九”成果,为高中输送合格新生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的内容及投资估算
计划修建综合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为8200m2。内设教室、实验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按1600元/m2估算,需投资1230万元。
四、项目建成后的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改善和提高xx初级中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主要表现在:
1、能解决xx地区城镇和部分行政村及县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毕业生的上学难问题,保证本地区的初中入学率达到100%。
2、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学毕业生接受优质初中教育的要求和愿望,更进一步高标准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推动当地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3、将极大地缓解xx一中班容量大、教学资源生均占有量小的问题,也为实施高中扩招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
4、该项目建成后,初、高中均将以标准的班额科学合理地设置班容量,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资金来源及管理
项目总投资为1230万元,申请专项资金1230万元。项目资金由县教育局设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挪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六、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教育局项目办技术人员、学校领导为成员,分工负责,按学校建设规范要求实施,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按期完工并交付使用。
七、项目联系人
马财xx县教育局局长13327xxxx
樊明德xx县教育局副局长13997xxxx
梁生斌xx县教育局项目办主任1300xxxxx
建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一、 项目区概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
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
二、产业类型与配置
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还零星种植天麻、猪苓等作物,但一般产出不大,除核桃外,投入一般未收回。由于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有少量的鸡、狗、猪喂养,供自己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
三、科技建设状况
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
四、组织机制:
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
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
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种苗和接穗,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
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
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核桃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核桃的销售,监督村中核桃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
五、规划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积极性,对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实行推广,至挂果大概需2-3年。
第二阶段:在这2—3年内,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核桃嫁接和栽植成活性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
第三阶段:在核桃产出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包装,以提高其价值,增加其出售量。
第四阶段:在小面积推广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实施规模化经营。同时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成功的打造“一村一品”核桃。 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地适宜种植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因此建议推广的面积和规模可以适当扩大,以节约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时间,该项据此得该项目大概需2-3年即可有产出,并达到所需目标。
六、规划总投资
总投入:21740元(嫁接费用:9240元、种苗费用:5500元、烘干加工费用 :20xx元/年、其他:3000元、流动资金:20xx元)
七、配套措施
1)、管理机制
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涉及到周边社区、各级政府部门和与资源利用具有直接和间接关联的社会公众、群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归结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筹问题,具体表现在“保护和发展”间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利益协调问题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解决,这有赖于保护区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关联机制,推动有利的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项目。
建立“长效利益关联机制”如社区共管委员会,该机构将主要架构于市场机制、资源有偿利用机制、保护区外部性补偿机制、保护损害利益补偿机制等。在“长效利益关联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这个具有试点示范效用的“保护和发展”共进项目,应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影响,并充分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所拥有的先进保护管理理念,使核桃矮化密植产业得以大面积实施和推广。
根据当地现状,需设质量监督一名,并管理相关配套设备,要求责任心强,重点对成品核桃的质量检查负有责任,凡是经过本项目支持且检验合格的产品均给予品牌使用权,鼓励当地农民踊跃参加并监督其实施情况。需联系外界企业,对当地无污染,纯天然的核桃产品进行销售。
2)、运行机制:
(1)该村现有树苗70亩,各家均有,根据其拥有苗数,发送配量的接穗,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以提高嫁接成功率。
(2)根据农民的意愿和家庭劳力情况,按1:4的价格比例配送核桃苗。即以辽宁1号为例,该核桃苗的市场价格为5元,建议让农民拿一元来购买,签定协议,如果种植成活,三年后有产出,则将购买时的一元钱归还农民,这种措施增加农民的劳力投入,加强管理。
(3)种植后第二年,为农民讲解管理技术,同时对未成活的核桃苗进行及时的补植,费用从流动资金里抽取。
(4)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根据品种特点、当地现状和实现双赢的原则,建议农民将核桃与大豆套种:套种对苗地有保湿、对核桃苗木的成活率有一定提升作用,从而实现该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5)第三年将有基本产出,但产量很底,实施团队和协会相互协调,负责统一收购核桃,具体价格将根据市场而定,但原则上要比商贩高,比外界市场低1.5元/斤左右,进行简单的包装后让商店代销。
1.5元/斤的差额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代理销售、联系电话、协会管理等支出。在收入中社区共管委员会(协会和实施团队)将相互监督、协作完成准备金提取任务。同年秋天用准备金购买核桃苗,用于规模再扩大。
(6)第四年产量将比第三年增加一倍,并依照第三年的方法进行管理。
(7)第五年开始达到盛果期,核桃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准备金充足,除购买种苗费用外,还可购买包装设备用于发展其包装技术。
(8)以后产量基本趋于稳定,规模不断扩大,共管委员会可与核桃加工企业联系,大批量销售,并与零售商结合,进行小批量销售。
一、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项目由来及背景。
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投资者的有关情况。即:生产经营内容、生产经营规模、产品销售情况、年上缴税额、自有资金数额、债权债务情况等。
兴办外商投资项目要简述:
(1)合营各方概况,即:合营各方名称、法定地址、法定代表国籍及姓名、资金实力、技术力量等。
(2)合营方式(注明合资、合作、独资)。
(3)合营年限。
(4)经营范围。
(5)产品销售方向(内销或出口比例)。
简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技术引进项目,要简述技术引进内容(关键设备或技术专利)、拟引进技术设备水平及其国别和厂商。
产品技术水平及市场销售前景。
(二)项目建设初步选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拟选地址的地理位置、占地范围(四至范围)、占用土地类别(国有、集体所有)和数量、拟占土地的现状及现有使用者的基本情况。
如果不指定建设地点,要提出对占地的基本要求。
项目建设条件。简述能源供应条件、主要原材料供应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条件及实现上述条件的初步设想。需进行地上建筑物拆迁的项目,要提出拆迁安置初步方案。
(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生产性项目要提出主要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及生产能力;非生产项目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说明其规模,如旅馆、宾馆项目要说明有多少客房、多少床位;房地产开发项目要说明拟建的建筑物类别及数量;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要说明小区的主要功能、建筑容积率等。
总建筑面积及主要单项工程的建筑面积。
(四)环境影响
一般民用建筑项目不写,其他非工业生产项目简写。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额。技术引进项目要说明进口技术设备使用外汇数额,建设费用和购置国内设备所需人民币数额;外商投资企业要说明总投资额、注册资本数额、合营各方投入注册资本的比例、出资方式及利润分配方式。
资金来源。利用银行贷款的项目要将注设期间的贷款利息计入总投资内。
利用外资项目要说明外汇平衡方式和外汇偿还办法。
(六)建设进度初步设想。
(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八)结论。
(九)附件
建设项目拟选位置地形图(城近郊区比例尺为1:20xx;远郊区县比例尺为1:10000)。标明项目建设占地范围和占地范围内及附近地区地上建筑物现状。
在自有地皮上建设,要附市规划部门对项目建设初步选址意见(规划要点或其它文件)。
国家限止发展的或按国家及市政府规定需要先由行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的项目,要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签署的审查意见。
外商投资项目要附以下材料
(1)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外商资信证明材料。
(2)合营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合营各方签署的合营意向书(境内单位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两个或两个以上境内单位合建的项目要附以下材料
(1)合建各方签署的意向书(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2)合建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其他附件材料。
二、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权限和申报渠道
(一)审批权限
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000万美元以上的利用外资项目,经市计委(限额以上的工业更新改造项目经市经委)审核后,报国家计委(限额以上的工业更新改造项目报国家经贸委)审批,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由国务院审批。
小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下更新改造项目
(1)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300万美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由市计委(工业更新改造项目由市经委)审批。
(2)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300万美元以下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山区(县)、局、总公司审批。
(3)中央在京单位与本市地方单位合建的项目,由市计委、市建委联合审批。
其它几类项目的审批
(1)外省市省级单位驻京办事处,经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设立,具体建设规模由市建委予以确认。
(2)外省市地区级及以下机构的驻京联络处、各大企业的驻京办事机构,经市政府办公厅批准设立,具体建设规模经有关省、市、自治区计委或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市计委予以确认。
(3)外省市单位在京独资建设的项目,按上述权限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计委或市计委审批。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建设项目,不论建设规模、资金来源及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凡是按国家规定可以由北京市审批的,均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审批。
下列项目,不论规模大小均需报国家审批
(1)外商投资的宾馆、饭店项目,需经市计委、市经贸委、市旅游局联合初审后,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部、国家旅游局审批。
(2)需国家补助投资或使用国家统借外汇的项目,需由市计委上报国家计委审批。
(3)国家规定的限制类(乙)外商投资项目。
下列项目在市计委审批之前需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
(1)汽车检测场或汽车驾校,需征得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同意。
(2)歌舞厅项目,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需征得市文化局同意(500平方米以下,在征得区县文化局同意后,由区县计委审批)。
(3)经营黄金饰品的项目,需征得市人民银行同意。
(4)施工企业需征得市建委同意。
(5)勘察设计企业需征得首规委办同意。
(6)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需征得市房地局同意。
(二)申报渠道
市属单位申报项目,先按隶属关系报到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上报市计委(或市经委)。
区县属单位申报项目,先报到区县计委,再由区县计委报市计委(或市经委)。
合建项目
(1)中央在京单位与地方单位合建项目,先由合建各方签订合建协议,所签协议经各方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地方单位需经区、县、局总公司一级的单位认可,中央单位需经部委的业务司局认可)后,由合建一方或各方的主管部门联合上报市计委、市建委。
(2)地方单位与地方单位或外省市单位合建项目,先由合建各方签订合建协议,所签协议经各方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由一家或各家的主管部门联合上报市计委。
外省市地区级及以下单位的驻京联络处项目,由联络处持政府办公厅的批件和当地省一级计委的批件,到市计委办理确认手续。
股份制企业或民营企业等无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外省市单位独资在京建设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计委上报市计委。
中外合营项目,由合营的中方按上述办法上报。
需要上报国家计委或国家经贸委审批的项目,一般由主管部门先报到市计委或市经委初审,初审同意后由市计委或市经委上报。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申报和审批渠道
(一)审批权限
国家计委和市计委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审批机关,除危旧房改造项目可由区县计委审批外,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区、县、局、总公司一律不具备审批权。具体分工是:
中央在京单位(含军队)所属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批。
地方房地产开发公司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或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中外合资或合作房地产开发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批。
高档房地产项目是指:别墅性质的高档住宅和度假村;建安造价高于一般民用住宅造价(20xx元/m2)一倍以上的公寓项目;建筑标准四星级(或相当四星级)及以上的宾馆、饭店;建安造价超过一般民用非住宅造价(4000元/m2)一倍以上的各类综合用房、写字楼、商业服务楼。
地方房地产开发公司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且总投资在2亿以下的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外合资或合作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其它房地产开发项目,按下列权限审批:
(1)非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属于新开发区内的项目和危旧房改造小区内非配套的大型公建项目,由市计委、市建委审批;属于危旧房改造小区内住宅及相应配套项目,由区、县计委审批。
(2)中外合资、合作项目,由市计委审批。
(二)申报渠道
需国家计委审批的项目申报渠道
(1)地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如需报国家计委审批,开发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将项目建议书报送市计委(建委),经初审后,由市计委上报国家计委审批。
(2)中央在京单位(含部队)所属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项目建议书由开发公司的主管部门直接报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审批项目之前涉及北京市规划等有关方面问题,由市计委(建委)按北京市的有关程序协助办理。
需市计委审批项目的申报渠道总的原则是,由具有在京房地产开发资格的企业按隶属关系上报。
(1)市属单位的公司,由其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2)区(县)属公司,由区(县)计委上报。
(3)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公司若其组成单位中有地方企业,可由地方企业按上述渠道上报;若组成单位中没有地方企业,则由项目所在地区(县)计委上报。
四、项目建议书批准之后的主要工作
选定建设地址,申请规划设计条件,做规划设计方案。
落实筹措资金方案。落实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雨污水排放、电信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方案。
落实主要原材料、燃产的供应。
落实环保、劳保、卫生防疫、节能、消防措施。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企业名称预登记。
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