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歌教案3篇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班孩子正在围绕“学本领”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小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对它们表现出莫大的关心与好奇,幼儿对小动物的话题很感兴趣,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往往会学一些动物走路或者动物的叫声,孩子们对常见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走姿也比较熟悉了。在《课程指南》中强调指出要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积累生活的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课件上我使用大图书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小动物的明显特征,在学习方法上,考虑到一味的学习念儿歌会使幼儿感到单调乏味,因而我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给小熊过生日为情节,小动物要去小熊家必须要过小桥来贯穿整个活动,使幼儿在有趣的活动情节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念儿歌,于此我设计了这堂《小动物过桥》以促进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尝试学念儿歌。
2、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重点:认识动物,分辨它们的名称和明显特征。
难点:学念儿歌并能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背景图、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住着一只小熊,今天小熊生日可高兴了,许多动物朋友给它庆祝生日,猜猜谁过来给它庆祝生日呢?
小结:你们认识的朋友真多,我们看看到底谁来了?
二、猜动物,念儿歌
1、藏在草丛里的小花猫。
(1)谁会有尖尖的耳朵?
(2)除了尖尖的耳朵,小花猫还长了什么?(长胡子)
小结:小花猫长了尖尖的耳朵,长长的胡子。
(3)小花猫平时怎么走路?我们和小花猫打个招呼吧。我们一起做只小花猫。
小结: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2、观察藏在树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谁藏在树的后面。(小兔)。
(1)小兔在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是小兔?(长耳朵)
(2)小兔子除了长耳朵,还长得怎么样?
小结: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就是小兔子。
(3)小兔子怎么走路?我们也来做小兔子吧。
小结:小白兔走路蹦蹦跳。
3、观察藏在石头后的硬硬的壳,猜一猜谁藏在石头后面?(小乌龟)。
(1)你从哪里看出是小乌龟?(绿龟壳)
(2)小乌龟会怎么走路?我们一起做只小乌龟。
小结:小乌龟走路慢慢爬。
4、听声音:嘎嘎嘎,谁来了?是不是呀?(小鸭)。
(1)小鸭子长的什么样?(扁嘴巴、扁脚丫)
小结:小鸭子长着扁嘴巴、扁脚丫。
(2)小鸭子怎么走路?我们一起做一做。
小结:小鸭子走路摇摇摇。
5、走呀走,走呀走,来到了哪里?小动物们怎么过河呢?
小结:小兔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摇摇,小乌龟过桥慢慢爬,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三、角色扮演
1、幼儿挂上胸牌,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跟着故事里的动物一起过桥。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花猫过桥静悄悄,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小乌龟过桥慢慢爬,
小鸭子过桥摇摇摇。
小班语言教案:手指儿歌
设计意图:
吃过餐点,我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散步。突然间有孩子指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叫起来:“我变成小兔了。”大家好奇地围过去问道:“你怎么变的呀?”有的认为是太阳公公帮他变的;有的则认为是他自己变的;有的甚至疑惑他会不会真的变成小兔了。看到孩子们对影子这么感兴趣,我想:何不抓住孩子们生成的话题,顺应他们的活动,将疑团抛给他们,引导他们一起来探索影子的奥秘。
活动目标:
1、会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2、能大声的朗诵儿歌,感受手指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影。
活动准备:
1、图片,手影DV。
2、《手指儿歌》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引导幼儿说说手可以做什么。
幼儿讨论。
目的是让幼儿说出手可以变魔术。
四、让幼儿知道手指头会变魔术,引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观看手影DV,让幼儿感知手指头变魔术的乐趣。
五、教师朗诵儿歌,一边朗诵,一边出示图片。
提问: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
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内容回答,并用动作表示。
六、幼儿学念儿歌:鼓励幼儿大声的朗诵,并能较正确地做手指动作。
提问:
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几个手指头变的?
引导幼儿在朗诵最后一句时,做大老虎吓人的动作,体验儿歌的乐趣。
七、让幼儿在屏幕上表演手指魔术,体验手指在屏幕上留下各种影子的乐趣。
延伸:鼓励幼儿讨论手还可以变什么。
附:儿歌
1个手指头呀,1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
2个手指头呀,2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呀。
3个手指头呀,3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呀。
4个手指头呀,4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花蝴蝶呀。
5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呀。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体验蚂蚁搬豆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孩子观察蚂蚁活动的情景。
2.蚂蚁头饰若干,歌曲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
2.师生共同回忆蚂蚁活动的情景。
3.教师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并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4.学唱歌曲。
(1)用整体教唱法教幼儿学唱歌曲2-3遍。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请幼儿分组轮流进行歌表演,体验蚂蚁搬豆的乐趣。
5.复习歌曲《两只老虎》,结束活动。
儿歌:
一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个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