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7篇 3年级下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使学生学会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良好习惯。
4、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1、讲好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能正确地评议别人的发言.
3、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学情分析
孩子眼中的春天是独特的,他们应该很乐于和别人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春天,但在写作方面,学生有种害怕的情绪在里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春天。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就是:春天来了(板书课题)
二、指导写作方法。
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学生回答)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欣赏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美丽。
1、出示一位同学写的《春天来了》,全班学生齐读。
2、学生评价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3、出示另一篇《春天来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生再次评价。
4、师生共同分析第二位同学写得好在哪里。
5、老师小结写作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
三、小组内合作写句子。
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老师进行讲解。
2、老师出示图片,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取两种事物来写。
3、选一名记录员,把大家说的好的句子写下来。
4、班内展示。
四、画一画,写一写。
1、学生在图画本上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
2、班内展示,同学之间评价。
3、老师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 )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 )的时候,我就( )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赞赏
不情愿反对
无可奈何
(自觉)遵守规定
《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科普文章,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有趣的地方,并通过自己对实际情况的理解来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设计一个能帮助果农摘果子的机器人。以下是本人的课堂设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朋友,秋天到了,果林里满是成熟的果子,那一串串、一颗一颗惹人喜爱的果实,可把果农们乐坏了。
1、小朋友,果农们怎么会这样高兴呀?
⑴水果丰收了。
⑵果子卖了能赚钱。
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高兴。
2、是呀,果农们看到自己辛勤付出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真是喜上眉梢呀!我们一起去果园看看吧。出示果园的图片。
3、啊,水果丰收了,可以赚很多钱了,果农们为什么还要发愁呢?
打开课本,大家从第一自然段中找找划划原因吧:
⑴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
⑵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实在忙不过来:
①出示:要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要把它们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卖,实在忙不过来。
听你这么一分析(读),老师觉得果农们真是太忙了。需要做得活太多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你能想个办法帮助他们吗?
请人帮忙。
(不错的主意!)
请果园机器人帮忙。
(你会运用高科技的产品了,真了不起!)
果园机器人。
(出示课题)
②读题,我们来一起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感受机器人的能力和缺点
1、果园机器人能帮果农做些什么呢?你能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告诉大家吗?
出示: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进纸箱,然后运到指定的地方。
你觉得这个机器人干起活来怎么样?
(能干、厉害、有条理、很听指挥)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它的这些特点的。
(成熟、整齐、指定)
2、小朋友,这些机器人真能干,有了这些好帮手,果农们就能省心多了,可派这些机器人去摘果子后,发愁的事又来了。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好好读读第三自然段。
(找到发愁的事情把他划下来)
没有电“罢工”──果园那么大,到处是果树,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这样怎么不行?
⑴要很长的电线。
⑵走来走去会把电线绕在果树上了。
“饿倒”──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这样怎么不行?
⑴果林这么大,怎么找,要花太多的时间了。
⑵果农本来就忙得不得了,还要去找这些帮手,那他们就是帮倒忙了。
⑶机器人这么重,怎么把他们背回来呀,真是麻烦的事。
三、小小科学家,自学第4、5自然段。
1、这样看来,如果没有电的话,机器人就会“罢工”,会“饿倒”,就不能帮助果农了。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不会“罢工”,不会“饿倒”的机器人呢?
2、现在我们来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请大家自学课文的4、5小节。找找你想设计发明的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并把它划下来,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
3、汇报:
⑴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⑵要是有机器人报告,地上的水果不够“吃”了,主人就会立刻告诉它,从树上摘些果子“吃”吧。
这种设计真不错,昨天,小朋友在预习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已经把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的模样都画出来了,想不想欣赏欣赏。出示图片。
我们请这几位同学把他们的作品给大家讲解一下。
(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真是个了不起的设计师!──奖励)
4、小朋友,有了能自己充电、而且又这么多功能的机器人,果农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去摘果子了。瞧,到处有机器人在采摘果子,果园里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氛。
5、齐读全文。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新加坡街头见闻》
①什么是见闻?所见所闻?
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估计:看到什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新加坡在哪?那什么样?
对策:你对新加坡有什么了解?
新加坡人口有400多万,大约七成是华人,两成马来人,剩下一成是印度裔及欧亚裔、英语是主要语言,大约有60个小岛组成,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默读课文思考
交流:作者在新加坡见到了什么?(板书:见小女孩)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找得很准,愿意读读吗?
2、当时是什么情景?
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
3、如果是你走在马路上,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去做?
生自由谈估计:跑过马路
4、师:可是这位小女孩在这样的天气里,却等到绿灯亮了才穿过马路。
5、师:在咱们的周围你遇到过像小女孩这样的人吗?
小结:是呀!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周围很少见,
出示:我被这一切打动了,紧走了几步,超过小女孩,转身看她一眼。
我被什么打动了,为什么会被打动,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应?
生自由谈。
6、当时作者是怎样想的?
7、那应该怎么读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我”在街头见到的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9、那“我”又听到了什么呢?
在我和吴小姐的对话中。谁愿意和老师配合读读。
出示:
“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10、请你认真读读这两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从哪知道的?
也就是说,小女孩的做法在我看来很难想像,而在吴小姐看来却是……
新加坡人都会这样做。
11、同学们,新加坡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只是小女孩一个人吗?你从哪还知道了什么?
“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管理得好,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法规。”
这是别人在“我”去新加坡之前,告诉我的。
12、现在,通过我的所见雨中的小女孩和听吴小姐所言。你觉得新加坡的交通能够管理得好,关键在哪?
13、那现在你知道“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了吗?
过渡:这就是在新加坡的见闻。其实作者除了见闻之外,他还有所感。
出示: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
14、请你认真的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文明人呢?
引导:应该是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自觉遵守法规,成为别人的榜样。
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2、同学们,新加坡的人民,上至古稀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所以他们的国家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3、师介绍: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板书设计:
新加坡街头见闻
见小女孩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人
闻新加坡人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对话。
2、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难点: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前准备学生可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和周围的人说话、交谈。(出示图)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小姑娘,你会对你的'妈妈说什么?
二、听范文,学习写对话
1、看一看:看图说话。小姑娘在对她的妈妈说什么?乌鸦在干什么?
2、听一听:朗读范文。
3、议一议。看了图,听了范文,讨论:陆孝娟同学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写人物的话话要注意什么?组合小组,交流讨论。
4、看一看,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
教师提示:用人物的对话,把事情写清楚。写对话时,要正确使用提示语。
5、评一评。你觉得陆孝娟同学写的这段对话好在哪儿?
三、练说,想象对话
1、谈一谈。请各小组任选一幅插图,展开想象,说一说图上的内容。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现场交流。
2、演一演。大家都说得不错,各小组可上台表演图上人物的对话。
(虚拟情境:扮演角色,表演图上内容。)
3、写一写。同学们用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都写下来吧。别忘了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四、动笔,练写对话
1、明确要求:写对话时,注意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学会根据人物的对话来分清自然段,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2、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3、修改评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他有……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4、提问:什么叫绝招?
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攥得快 尴尬 撇到
下巴颏 咧开 羡慕 握拳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外形特点及活动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读文明理等活动,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以学习的成功感。
3、感受翠鸟的美;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2:(鸿雁):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
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
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二、揭示课题
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
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
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
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
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
四、读文作画、张扬个性。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
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
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 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投影一个小组送来的画)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多媒体课件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五、评读感悟,凸显个性
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2 、共同评议。
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六、拓展延伸,放飞个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
选作:
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
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七、全课总结
师:“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其实,课外还有更大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希望你们带着这节课的收获或疑问,继续探索,继续研究,老师将永远做你们学习上的朋友!
课后反思:
本学期上了一堂新教师展示课《翠鸟》。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这节课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特点,对动物外形进行描写。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新老师,我在教学方面有着明显的经验不足的特点。在上这类新课时,往往重点不突出,有些知识点没落实。
备课中考虑到对于翠鸟这种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小鸟,学生们知之甚少。针对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我制作了课件并且准备了若干鸟类图片,并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
课堂上学生在感受、体验作者抓翠鸟外形美时,我适时播放了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画面,借助了画面由爪子→头部→背部→腹部,颜色不断叠加,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羽毛变换,同时配以小鸟清脆的鸣声,朴棱着翅膀箭一样捉鱼疾飞的身影,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理解上的难点,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感受到了翠鸟外形的艳丽之美,而且极好地体会了翠鸟“钓鱼郎”的美称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们饶有兴趣之时,我的一句:“你们喜欢翠鸟吗?原意背下对翠鸟美丽外形的描写吗?”学生们齐声“愿意”继而兴趣盎然地背起来,全然没有了畏难情绪和被动状态,而此时我依然用课件演示外形分环节画面,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分层指导课后效果得到检验,绝大多数学生均能背诵下来。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更是如此。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掌握了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后,便及时的出示老师和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鸟儿图片,,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其他鸟的外形。先让孩子们口头说,直到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如何进行描写后,才开始进行笔头习作。这次作文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按一定的顺序描写,并且清楚的知道总分关系如何表述。
由于这堂课试讲过一次,加之很多老师的指点,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孩子在朗读翠鸟外形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时体会并不深┄┄当然很多细节问题可能跟老师的引导有关。上了这堂课,感受很深,由于对文本的挖掘不深,对学生的引导还很肤浅。一节课应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应掌握什么?这些东西在课堂上体现并不明显。其实,上一堂课很容易,但是上好一堂课却很难。这一学期下来,在教学上的感触很多,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